周 帆
(重庆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重庆 401331)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表达方式的转变
周 帆
(重庆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重庆 401331)
在当今时代,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也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理性爱国成为爱国主义表达方式的一种必然选择。从不同的角度,爱国主义的类型可分为建设爱国(围绕建设而发生的爱国主义)和维权爱国(围绕维护民族利益而发生的爱国主义),虽然二者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各异,但都围绕了一个共同的中心,就是中国的根本利益。当代大学生理性地表达爱国主义热情,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建设国家。
爱国主义;建设爱国;维权爱国;理性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江泽民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 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们认为爱国主义指的是置身于一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基于一定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为国家独立、富强、文明、和谐而奋斗的情感和行为。爱国主义表达是社会发展的声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声音,爱国主义表达的历史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公民的基本情感,它反映了公民对特定时期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基本态度和认知。
(二)爱国主义的类型
一般认为,从爱国主义的类型来看可分为建设爱国(围绕建设而发生的爱国主义)和维权爱国(围绕维护民族利益而发生的爱国主义)。把所有跟建设有关的公民与国家关系归纳为建设爱国,例如抗震救灾;把当我们国家民族利益遭到侵犯时奋起反抗的行为称为维权爱国,例如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这两种爱国的划分看似简单,实际上可以涵盖所有的爱国主义行为。
(三)建设爱国和维权爱国是辨证统一的
1.两者的一致性。建设爱国的外延及其广阔,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科技。例如神舟七号、嫦娥一号等科技项目是爱国,袁隆平研制出杂交水稻是爱国,抗震救灾是爱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是爱国。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建设爱国有范围广、连续性和不间断性等特点。维权爱国是在遭受别人侵犯后的反应,例如抗击外国反华势力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因此它具有后发性、偶然性、间断性和不连续性等特点。建设爱国和维权爱国虽然围绕的主题不同,侧重点不同,但二者实质上都是爱国。他们围绕的一个共同中心就是中国的根本利益,而国家利益体现在很多方面,任何维护国家利益的各种行为都是爱国行为。
2.两者的冲突性。导致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的开放程度。现代的建设必是开放环境中的建设,而开放就一定会发生国际性冲突和摩擦,此时爱国主义的表达就不可避免,两种爱国主义发生重叠成为必然,并且随开放程度的加深,其重叠效应就越复杂。二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国际地位高、形象好可能减少国际摩擦,而地位低、形象差就会增加摩擦。那么国际地位和形象的争取必然离不开两种爱国主义。三是国家奉行的发展战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是影响国际社会稳定的两个大因素,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资本主义的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国家发展战略势必会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流露。因此认清两者根本立场一致的情况下必须要搞清楚两者之间具体的联系,从而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让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最大化地发挥精神动力作用。
(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比爱国主义表达方式的变化
新中国在困境中自立,在没有经验的道路上摸索。不论是抗美援朝还是后来的大跃进,都贯穿着一个主题,即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保卫和建设人民共和国,这是一种人们公认的爱国情怀。因此这个时候的爱国带有极为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偏见、狂热和盲目。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1世纪初,爱国主义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也随之有了根本的转变。传统的爱国主义表达方式已经失去了主导的地位。然而在民间,尤其是在思想比较活跃的学者和大学生群体中,在表达爱国主义时仍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对爱国问题上的理解还有误区,在对待现实问题上还有不理性的地方。
从世纪初到今天,理性爱国经过时间的检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接触到的事件越来越多,参与的力度越来越大,在不同观点反复的较量后,人们逐步走出极端的小圈子,思想更加理性成熟,看问题更能从大局出发。
(二)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表达方式的理性转变
理性爱国主义,就是用理性的态度来维护国家利益,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从根本上有利于国家的利益和大局。与传统的观念不同,理性爱国最大的特点是宽容,它弥补了传统的偏执狂热和非黑即白的简单化,避免了乱扣帽子的无限上纲上线。这种转变适应了当今中国的建设大局,也适应了全球化的大趋势,因此这种转变成为必然,这种爱国主义也日益成为主流。
(一)时代背景下文化理念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文化理念的不断更新,原来那种离开经济社会建设而空谈革命理论的方式已行不通了,高喊爱国主义词句而无所作为也不是真正的爱国。因此人们在评价爱国行为时已经不单纯从口号上判断,而是思考它对现实的影响,从更根本和长远的角度审视。几十年的实践教会了人们用新的标准来衡量爱国行为。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是理性的,当他们以这种精神去表达爱国之情时,爱国主义必定是理性爱国。
(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使人们对其他国家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真实,人们自然而然地修正了原来一些偏激的认识,国家的发展路线调整到经济建设上了,人们的精力也放在了建设上,建设爱国成为爱国主义的主流,与上世纪50年代时的建设相比,更富于科学性,建设在被耽误了十几年后又成了主流。
(三)新世纪对爱国主义的界定
理性爱国成为主流,因为实践证明只有理性爱国才是最有利于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理性爱国是兼顾建设与权利的爱国,它可以正确处理建设与维权的冲突。新的表达形式既能让公民的权利诉求得到满足,又可以避免不良形式对建设造成的冲击。实践证明上面的理论符合现实,正是爱国主义不同的方面的内在相互作用使得爱国主义表达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不同方面的作用程度是由国家的发展战略与世界现存的经济文化秩序决定的。现实的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着爱国主义表达的变化,理性爱国的方向不可逆转。
首先,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和未来,身上承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理性爱国主义能够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实践观,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建设国家。其次,大学生身上承载了传承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使命,他们是现实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代表。理性爱国主义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充分发挥知识模范作用,在全社会树立起发扬中国传统,树立文明典范的文化氛围。最后,理性爱国主义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防止狭隘民族主义的侵蚀,从而让当代大学生始终保持理性的头脑去爱国、建国和报国,从而让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在新的历史时期,理性爱国主义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的迫切要求,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是赢得“战略机遇期”的客观要求。要大力弘扬理性爱国主义特别是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必须深入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爱国主义心态,把爱国情感与大学生公民意识结合起来,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的爱国行为。
(责任编校:王晚霞)
D647
A
1673-2219(2012)09-0090-02
2012-06-01
周帆(1982-),男,重庆万州人,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