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生平事迹及交游考

2012-04-08 01:40
关键词:交游

叶 菁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李玫生平事迹及交游考

叶 菁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在汇集唐宋笔记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考证了李玫的姓名,李玫其名当以“玫”为是,“玖”“纹”“政”等都是讹误。再次,考证了李玫与舒元舆的交游,李玫是在落第后,有感于甘露之变等政治局势而创作《纂异记》诸篇,开创了政治讽刺小说的先河。

李玫;《纂异记》;舒元舆;甘露之变

关于李玫的生平事迹,由于其未登第入仕途,故史书中未有记载。然而在《南部新书》《剧谈录》等书中涉及李玫的部分经历,其代表作《纂异记》中也涉及作者自身的经历,为我们研究其生平事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较为原始的材料。本文便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汇集唐宋笔记、诗文集等相关文献,对李玫的生平事迹及交游作一番较为详细的考辩。

一 姓名考

关于李玫的姓名,诸书记载有所不同。《新唐书·艺文志》中作“李玫”,《崇文总目》同。

《全唐诗》中存诗七首,包括白衣叟途中吟二首(其一又题为李洞作),白衣叟述甘棠馆西楹诗一首,白衣叟喷玉泉感旧游书怀一首,四丈夫同赋四首,俱是从《纂异记·许生》中录出,而题作者“李玫”为“李玖”。

宋钱易《南部新书》题“李玫”为“李纹”:“李玟者,早年受王涯恩。及为歙州巡官时,涯败,因私以诗吊之。末句云:‘六合茫茫皆汉土,此身无处哭田横。’乃又人欲告之,因而纂异记中有喷玉泉幽魂一篇,即甘露四相也。”[1]

李玫其名当以“玫”为是,其他“玖”“纹”等都是“玫”的形讹。根据有三:

其一,题作“李玫”的《新唐书》及《崇文总目》,为时较早,也较可靠。《全唐诗》为清编,《南部新书》是唐宋笔记小说,在时间上晚于《新唐书》,可能有讹误。

其二,《纂异记·齐君房》末有作者自述:“大和元年,李玫习业在龙门天竺寺,镜空自香山敬善寺访之。”亦自称为“李玫”。

其三,宋上官融《友会丛谈序》云:“袁郊以步式生疾,则《甘泽》之谣起;李玫以养病端局,则《纂异》之记作。”也称《纂异记》作者为李玫。[2]

二 生平事迹及交游考

关于李玫的生卒年,史传未载。《新唐书》称其“大中时人”。《纂异记·齐君房》末有作者自述,自称其大和元年在天竺寺习业,可知其应生活在大和—大中年间。《南部新书》壬卷对其生平有记述:

李玟(“纹”为“玫”之误—笔者注),早年受王涯恩。及为歙州巡官时,涯败,因私以诗吊之。末句云:”六合茫茫皆汉土,此身无处哭田横。”乃又人欲告之,因而纂异记中有喷玉泉幽魂一篇,即甘露四相也。玉川先生,卢仝也。仝亦涯客,性僻面黑,常闭于一室中,凿壁穴以送食。大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夜,偶宿涯馆。明日左军屠涯家族,随而遭戮。

关于李玫与王涯的交游,学者有不同的意见。程毅中持肯定态度,李宗为则认为与之交游的应是李训:

钱易称赐恩给李玫的是王涯,却与所谓《喷玉泉幽魂》(即《许生》—笔者注)文中所描述的“少年而神貌扬扬者”不合,因为王涯遇害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四相中能称为少年的只有李训,故“王涯”当为“李训”之误。综合上述记载,大略可知作者李玫在大和元年前后一段时期曾居洛阳龙门山习业,其时曾与丁母忧居洛阳的李训交游,受到他“推食脱衣”的恩遇。[3]

李剑国在《唐五代志怪传奇序录》中,认为与之交游的应是舒元舆:

今按《新唐书》卷一七九《王涯传》载涯被杀时“年过七十”,不得谓少年。……考《旧唐书 舒元舆传》载:大和五年八月,元舆“改授著作郎,分司东都。”李玫于龙门习业,受知于元舆。[4]

王梦鸥《纂异记校补考释》[5]亦以为乃舒元舆。宁稼雨则认为李玫受知于王涯和舒元舆。[6]

本文在查阅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得出,与李玫交游的应是舒元舆,原因有二:

其一,《新唐书·李训传》载:“(李训)坐武昭狱,流象州。文宗嗣位,更赦还,以母丧居东都。”这说明,李训在文宗即位之初及大和元年,丁忧居洛阳。”《旧唐书·舒元舆传》载:“元舆自负其才,锐于进去,乃进所业文章,乞试效用,宰执谓其躁兢。五年八月,改授著作郎,分司东都。时李训丁母忧在洛,与元舆性俱诡激,乘险蹈利,相得甚欢。及训为文宗宠遇,复召为尚书郎。”据此可知其时李训与舒元舆俱在洛阳,与李玫在洛阳习业的时间地点相合。

其二,从年龄上判断,李训年龄大于舒元舆。舒元舆元和八年登进士第,大和九年被杀年四十七,犹为少壮。《纂异记·许生》:“神貌扬扬者云:‘我知作诗人矣,得非伊水上受我推食脱衣之士乎?’”可知“少年神貌扬扬者”所指应是舒元舆,而“短小气宇落落者”“清瘦及瞻视疾速者”“长大少须髯者”则分别指贾餗、郑注和李训。

甘露之变是一场由士大夫导演的铲除宦官集团却最终惨遭宦官杀害的悲剧事变。甘露之变的发生,使晚唐的政局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在经历中兴之后,甘露之变几乎是唐王朝覆灭前的预演。不少文人以诗歌来咏叹这次残暴的事件。如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餔龙作醽,可似泥中曳尾龟。[7]

李商隐也写有《有感二首》《重有感》,其《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準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8]

在《纂异记·许生》篇中,李玫为甘露之变中遇难的四相鸣冤。虽已化为鬼,但仍诉说着凄凄不平之鸣。甘露之变发生后,宦官集团仇士良等把持朝政,士大夫们虽欲替其伸冤,但在这种白色恐怖之下,也无人敢用如此长的篇幅和七首诗歌来替四相伸冤。李玫与舒元舆的交往是令人动容的。舒元舆对他的“推食脱衣”之恩,使他冒着几乎被杀头的危险写了《许生》一篇。这不单单是出于情谊的,也是出于正义的。当时李玫在歙州任巡官,官低位卑,却对甘露之变四相为文以吊之,“乃有人欲告之”。及天复初年,甘露四相罪名才得以平反,《旧唐书·王涯传》载:“昭义节度使刘丛餗三上章,求示涯等三相罪名,仇士良颇怀忧恐。初宦官纵毒,凌籍南司。及丛餗奏议,凶焰稍息,人士赖之。”据此可知李玫的《纂异记》应完成在天复初年(901年)之前。

李玫在《许生》篇中除了写甘露四相之外,还写了一位白衣叟,自名“玉川先生”。有学者认为应是中唐诗人卢仝,也有学者认为不一定指卢仝。笔者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论证了白衣叟应是卢仝(详见后有关篇章)。李玫写卢仝之死,不仅仅是同情这位文人的不幸遭遇,更主要的是卢仝受过王涯恩赐,与李玫的经历有相似之处。朋友为“五伦”之一,《小雅·伐木》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伊人矣,不求友声。”[9]

“知音难求”是天下士人的共同心声,而一旦结为知音,情义重千金。李玫写同样受四相之一王涯恩赐的卢仝,实在是与自己有惺惺相惜之感。

康骈《剧谈录》谈到李玫的生平云:

自大中咸通之后,每岁试春官者千余人。其间章句有闻。亹亹不绝。如何植李玫皇甫松李孺犀梁望毛涛贝庥来鹄贾随。以文章著美。温庭筠郑渎何涓周紟宋耘沈驾周繁。以词赋标名。贾岛平会李陶刘得仁喻坦之张乔剧燕许琳陈觉。以律诗流传。张维皇甫川郭尋刘延辉。以古风擅价。皆苦心文华。厄于一第。然其间数公。丽藻英词。播于海内。其虚搏叨聊名级者,又不可同年而语矣。[10]

中晚唐政局动荡不安,士子想中举越来越难。《通典》卷十五《选举》:“其进士大抵前任,得第者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11]可见中唐之前就如此。每年应进士试来长安的,总有千人左右,所取者不过二三十人,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是落第的。有些人可能考了几次后终归考上,多数人则是考了一辈子而未能及第。“唐代进士科所取的人数,前后期有所不同,但大致在三十人左右。据唐宋人的统计,录取的名额约占考试人数的百分之二三。明经科较多,约一百人到二百人之间。进士、明经加起来,也不过占考试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可以想见,风尘仆仆奔波于长安道上的,绝大部分是落第者。”[12]有些名人也曾经历过久困举场的境遇。韩愈“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李商隐“凡为进士者五年,始为故贾相国所憎;明年,病不试;又明年,复为今崔宣州所不取”。我们从这些诗人的感叹中,可以看出那个纷乱的年代提供给士子的是一个多么艰辛的环境,他们个人的不幸遭遇有着时代的深刻烙印。

李玫也是科举考试中落第的一员,且应举几次而不第,这对他打击很大。尽管其“丽藻英词,播于海内”,“以文章著美”,但这都不能改变他久试不第的不幸遭遇。李玫在《纂异记·韦鲍生妓》篇中通过二鬼之口详尽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至于李玫何时卒年,史传未载。李玫尽管未等第做官,一生默默无闻,但是他留下了优秀的传奇作品集《纂异记》,寄托了诸多的政治讽刺,值得后人研究。

[1]钱易.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上官融.友会丛谈[M].

[3]李宗为.唐人传奇[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序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5]王梦鸥.唐人小说研究[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1.

[6]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M].济南:齐鲁书社,1996.

[7]白居易.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李商隐.冯浩,笺注.玉溪生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朱熹,集注.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0]康骈.剧谈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11]杜佑.通典[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2]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ClassNo.:I206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StudyofKeepingCompanyBetweenLiMeiandShuYuanyu

Ye Jing

Based on the note material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 the paper tries to verify the name problem of Li Mei, It also tries to verify how Li Mei and Shu Yuanyu made friends .Lei Mei wrote the book Records of Strange Objects to express his opinion about the Coup of Ganlu when he fail to pass the examination which initiated the beginning of satirized-type novel writing.

Li Mei; Records of Strange Objects; ShuYuanyu; the Coup of Ganlu

叶菁,硕士,安徽大学文学院。

1672-6758(2012)09-0124-2

I206

A

猜你喜欢
交游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高启与北郭诗社成员交游考
黑水城所出《慈觉禅师劝化集》作者宗赜生平交游新考
李鱓的生平、宦迹与交游四题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浅谈刘禹锡交游与创作之间的具体联系
周乐清戏曲活动及交游考
黄公渚与周至元交游考论
王同轨交游及其小说创作
袁枚与地域诗人交游交往实证研究——以徽州婺源诗人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