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爱华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面子理论在汉英问候语中的应用研究
薛爱华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拟从汉英问候语这个角度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面子理论的应用,发现中西方面子理论在言语式问候语的方式以及体态式问候语方面的应用是相似的,均是为了满足对话双方的积极面子;在言语式问候语的内容和问候语中的称谓语方面的应用则有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中国的面子理论更强调积极面子的满足,以期获得对方的喜爱或赞同,而西方的面子理论更注重消极面子的被保护,即不干扰别人的自由。
面子;汉英问候语;跨文化交际
面子是人际交往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很大一部分的功用是用来保持礼貌,维持交流双方的面子。然而由于地区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维持交流双方面子的方式准则不尽相同。如果不事先加以了解,这样的跨文化交流很容易以失败告终的。近年来,国际交流日盛,关于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中的面子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中,有很多学者对中西方面子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中西方面子理论的表现、对比、原因探究、如何应用等等。也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了中西面子理论,如称谓语方面、致谢及其回答方面、禁忌语方面等等,但是从汉英问候语这个角度来研究中西面子理论的还比较少,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做个解析,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中西方面子理论的异同。
E. Goffman (Brown amp; Levinson,1987) 在20世纪50年代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face)问题。Goffman认为,“脸面工作”是互相配合的。一个人丢不丢面子归根到底掌握在他人手中。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因此,人们在交际中总是使用礼貌用语。
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在1987年发表的题为《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的文章中,提出了著名的“面子保全理论”(Face-saving Theory)。他们认为,礼貌与面子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面子可以被细分为两种: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 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在交际时通常表现为同意对方的意见,支持对方的观点,向对方表示赞赏和恭维等等。消极面子则指个人有自主的自由,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而使自己感觉到丢面子,强调个人的权利至少不全部受其所属群体或其群体的价值观念所束缚。[1]
中国文化中的“面子”的涵义要比西方中“面子”的内容广阔得多,也深入得多。首先,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是建立在一定群体中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的。当交往双方进行某种联系并且想保持这种联系时,面子就产生了。面子保存的好坏与否显示了双方之间关系的友好程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朋友之间往往互相“留面子”、“赏脸”;而若关系不太融洽,就会“不给面子”。
其次,中国文化中面子注重以“和”为核心。中国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因此,社会成员相互见面时都试图保持礼貌,表现出最好的一面,以期为彼此保留面子。比如,中国人很少当面反驳或批评别人的观点,就是给对方留面子的表现。
再次,中国的面子观是有阶层性的,即权势是中国面子观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等级的人们拥有不同程度的面子。一般说来,按照社会地位和当地风俗习惯来区分,上层社会的人、父母以及家庭中的男性成员要比下层社会的人、子女和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拥有较多的面子,即权势高的人要比权势低的人面子更大。这个观点很好地体现在了中国传统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纲常理论中。
最后,中国的面子观常常与社会规范、道德因素相联系。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是一个人有面子的基本前提。一个人若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就会被当成异类排挤在所在群体之外,因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面子,顺带还可能使所在家族也丢了面子。另外,一个人如若品行高尚就会得到大家的尊重,为本人及其家族赢得面子;如果某人违背社会道德,人们就会认为他是“丢脸”的,颜面尽失。
问候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日常礼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都由问候开始的。一般说来,问候语具有两个最主要的功能:一是交际功能,通过问候,双方可以确认他们建立的社会关系,也可以与陌生人之间建立新的社会交往。二是打开话题。[2]Firth认为问候是“对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一种承认,其最重要的是能建立或破坏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或是承认他人为社会的一个整体,或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个个体因素。”[3]因而,问候语在社会交际中非常重要,起着确定基调,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了从不同方面详细分析面子理论在汉英问候中的应用,首先要弄清楚问候语的基本类型,然后逐项分析。问候语首先可以分成两大块,言语式问候语和体态式问候语。(吴玉花,2007)言语式问候语主要是指问候双方通过话语来完成问候,而体态式问候语则是指双方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来完成问候这一目的。
1.言语式问候语。
言语式问候语是问候语最主要的应用方式,下文将从言语式问候语的方式、内容及问候语中的称谓语三个方面来解析中西面子观的不同应用。
(1)言语式问候语的方式。
汉英问候语的方式都大同小异,可大致分为问好型、询问型和评价型。(吴玉花,2007)
问好型 —— 汉英交际中,双方问候,最常用的就是问好型,例如汉语的“你好”和英语的“Good morning”,对方往往回复相同的问候语,这已经是一种比较固定的问候模式。
汉语中,大家见面常用的问候语就是问好,“早上好!”“你(您)好!”“大家好!”等等,对方往往会回复相似或相同的问候。这样一来一回的问候语交换中,同时满足了对话双方的积极面子,即得到对方的喜爱和肯定,确立了一种友好融洽的社会关系。在这一点上,英语中的问好型问候语具有相似的功用,英语中“Good morning”,“Good evening”,“Hello”都会得到相应一致的回应,双方的积极面子得到满足,为后面的进一步友好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询问型 —— 询问型主要通过发问、咨询对方近况或动向来向对方友好示意,汉语中常有“干嘛去啊?” “吃了没?”等,通过这种询问,问候一方表达出了对对方的关注或喜爱,希望满足对方的积极面子;而对方往往会回以“出门去”、“吃了”等,表示听到了对方的问候,明白了对方对自己积极面子的满足,并且用回答的方式来满足对方的积极面子,即赞同或感谢对方的关注。这种双方积极面子得到满足的情况也同样体现在英语中的“How are you?” “What’s up?”等这些询问式问候语中。
评价型 —— 这是指问候一方通过赞扬或祝福评论对方的一个方面或者正在做的事情表达问候。中国人较多会使用赞扬,如“你家宝宝真可爱”、“你今天这身打扮很漂亮”等;有时会使用一些中性描述,如“买菜去啊”、“搬东西啊”。英语中这种问候语赞扬和祝福均有可能出现,既有“You are so beautiful today”“I love your dress”等赞扬,也有“Have a good day”之类的祝福。中英双方在评论型问候语中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对方的某一点进行赞赏或恭维,并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支持。这样,双方的积极面子均可得到满足。
从言语式问候语的方式上来看,中西方的面子观体现出相似的概念,即对对方的问候加以善意的回复、肯定,满足问候双方的积极面子。
(2)言语式问候语的内容。
汉英问候语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别,体现出来的面子观应用也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人际交往的内容注重的是满足对方的积极面子,而西方人际交往的核心则是消极面子的不被破坏。
汉语问候语中常常涉及许多对方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以示关心。这是因为,中国是在以血缘为联系依托的宗法社会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社会,因而它的主要价值取向是集体的,中国的面子观的核心“和”就体现在人们在集体中相互融洽相处。问候时也往往会关心对方作为社会一员在群体中所处状态是否良好,生活是否顺心等,因而中国人问候时往往会问起关于年龄、收入、婚姻、身体健康以及家人等工作或生活细节的问题。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更重视的是相互的积极面子,即为了得到对方的肯定、喜爱、赞同等,要对对方进行赞扬、恭维,要表示亲近,而在问候语中询问对方生活、工作细节恰好体现了这一点。
但是这在西方人看来,就属于打探隐私行为,是不受欢迎的。西方民众更注重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个人的消极面子不被破坏,即个人有自主的自由,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而使自己感觉到丢面子。汉语问候语中对生活、工作细节的询问恰恰破坏了西方人的消极面子,打扰了对方生活的自由,使对方感觉受到窥探,丢了面子。因而英语问候语的内容比较简单,不涉及对方个人的具体信息。西方人的问候内容主要围绕天气、爱好、公共事件、社会热点等等和自身联系不大的话题。
(3)问候语中的称谓语。
称谓语是问候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交际中如何称呼对方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汉英问候语中的称谓语也是中西方面子观的一个重要体现方面。
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传统伦理以及文化观念影响,汉语的称谓语要远比英语复杂。在汉语中称谓语本身也可作为问候语单独使用。一般说来,在家族里面,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应以辈分称谓代替姓名称谓。在社会上,无论有无血缘关系,均可以用亲属称谓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如“爷爷”、“叔叔”等。但在西方国家中这些称谓只能用于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之间。这是由于中国长期受儒家“礼”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礼”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上下有仪、长幼有序”,表现在面子观上就是面子具有等级性。权势大、等级高的人拥有较大的面子,为了以示尊敬,往往不能直呼其名,而是用各种显示其尊贵等级的称谓来满足对方的积极面子。上下级之间也会使用相似的职位称谓来称呼权势大、等级高的人,如“李处长”、“张经理”等等。权势较小、等级低的人拥有较小的面子,因而等级较高的人可以直呼其名。但等级相同的人之间,则遵循面子观中的“和”原则,尽量保持礼貌,融洽相处,因而也忌直呼其名,通常以“先生”、“同志”或“师傅”相称,以示尊敬。
英语在称谓方式上要比汉语简单得多,大多数情况下或较正式场合中,用Mr. + 姓或者Mrs. / Ms / Miss + 姓称呼对方就可以了。而且在当今的英美社会,人们渐渐形成了直呼其名的倾向,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都可以直呼其名,以示长辈或上级对晚辈或下级的亲切。这是由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传播,平等与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基本的准则,表现在面子观上则是双方的消极面子得到保存,即不用刻意迁就别人或受别人干扰而损害自己的自由。
2.体态式问候语。
体态式问候语在中国和英语国家均是常见的方式,它指单独使用或者伴随语言使用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这一类问候语中,中西方面子观表现出来的内涵也是相差不大,都着重强调双方的积极面子,表达尊敬或示好。
这类问候语最常见的方式是点头和微笑。中国年青人之间通常会挥挥手以示问候,年龄较大的人偏重于使用握手和点头微笑。在过去的封建社会,碰到权势大、等级高的人还得下跪磕头以示尊崇。英美人除点头微笑示意以外,旧时的人通常还会稍微摘一下帽子或碰碰帽沿以表示尊敬。久别重逢的英美人往往会热烈拥抱和亲吻脸颊来表达他们的喜悦及问候之情,这与他们感情奔放、外露的民族性格有关。而中国人则比较含蓄、矜持,即使拥抱也一般是稍稍环抱,拍拍肩膀,基本上不会互相亲吻。尽管中西方在体态式问候语中表达方式略有差别,但体现出来的面子观却是相同的,即满足双方的积极面子,达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相处的目的。
面子是维系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参与因子。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中西方面子理论在言语式问候语的方式和体态式问候语中的应用是相似的,均是为了满足对话双方的积极面子,友好共处。在言语式问候语的内容和问候语中的称谓语方面的应用则有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中国的面子理论更强调积极面子的满足,以期获得对方的喜爱或赞同,而西方的面子理论更注重消极面子的被保护,即不干扰别人的自由。在中英交际中注意掌握这些细节方面的异同,对语言学习以及中西方的流畅交流和合作均有很好的作用。
[1]Brown, G amp; Levinson, S.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吴玉花, 张发祥. 汉英问候语对比[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 25(1):73-75.
[3]Firth, R. Verbal and Bodily Rituals of Greeting and Parting In Jean Sibyl La Fontaine (eds). The Interpretation of Ritual: Essays in Honor of A. I. Richards[M].London:Tavistock,1972.
[4]方芳.从面子观看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0(1):88-91.
[5]顾曰国.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4):10-17.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7]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1983.
ClassNo.:H03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StudyonApplicationofFaceTheorytoChineseandEnglishGreetings
Xue Aihua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make a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face theory to Chinese and English greetings. It finds that in the aspect of verbal greetings’ method and non-verbal greetings, face theory has similar application --- the fulfillment of positive face. While in the aspect of verbal greetings’ content and address form, face theory is applied differently. Chinese face theo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ulfillment of positive face in order to gain other people’s favor or agreement. In contrast, Western face theory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otection of negative face, which means the protection of one’s freedom.
face;Chinese and English greeting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薛爱华,硕士,助教,安徽工程大学。
1672-6758(2012)09-0095-2
H03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