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模型思考中西医结合病证动物模型

2012-04-07 17:38卢芳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病证中医学动物模型

陈 勇,卢芳国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众所周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对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十分重要。目前病证结合模型的造模多采用西医致病因素叠加中医证候造模因素的方法。这类研究仅是借助西医的疾病模型,观察中医药对病的影响,难以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如何尽可能的挖掘中医临床症候,将特征性症候的评价方式运用到动物模型实验中,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问题之一。

1 病与证的内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些综合反映的过程。“证”,即症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1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也就是说,“证”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疾病的全部或部分临床本质反映。“病”是对某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概括,是对该疾病的认识;“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所作的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现象。病证结合能提高辨证论治临床疗效。病证结合的效果或必要性是明显的,而必然性是不足的。

2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动物模型的简介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特点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滑膜、滑液渗出、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以及由此造成的软骨和关节破坏。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RA中医分型[1]为风寒湿痹阻证、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风湿热郁症、寒热错杂证、痰浊痹阻型、气血亏虚型等。其中风寒湿痹阻证多见于RA的慢性活动期,证多见手足小节肿疼痛,晨僵明显,关节屈曲不伸,遇冷则痛苦,舌质淡,脉浮紧或沉紧。此病的病证动物模型为改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动物模型[2],制备方法是:动物采用Wistar雄性大鼠,体质量160~200 g,从大鼠尾根部、颈背部皮内多点注射小牛Ⅱ型胶原(完全弗氏佐剂乳化)500 μg,7 d后再于尾根部及背部皮内注射胶原200 μg作加强免疫,其间每天在造模箱中给予风寒湿3种外界因素刺激。该模型属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需要同时考虑病与证而制作动物模型,如冠心病血瘀证动物模型[3]、高血压肾阴虚证动物模型[4]、溃疡病脾虚证动物模型[5]等属此类模型。

3 建立中西医结合病证动物模型的必要性

中医学最鲜明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强调疾病的动态变化。传统中医学是建立在对人体经络、藏象、气血、阴阳五行及天地人相应等认识基础上,并融入大量的人文科学内容而逐渐形成。动物模型是研究与认识人类疾病的重要途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备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病证结合便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环节[6],建立符合中西医理论的动物模型以及其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符合中医及西医理论的实验动物病证模型的合理性备受质疑[7]。动物模型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瓶颈。将中医学理论基本思想渗透于现代医学研究之中,使中西医结合不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关系上,而是更加重视研究其本质的联系[8]。将中医辨证论治与中医证候模型相结合,建立病证动物模型,才能使其广泛应用。在研制包含病因和中医证候在内的中医动物模型时,重要的方法是“审症求因”,即从临床上找出可用于实验的线索加以研究[9]。要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把实验技术和方法引入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来,对中医学理论进行验证,并通过实验去发现新的现象和本质,提出新的问题和假设,形成新的科研思路[10]。从简单的外部造模手段的病证结合,向病证本质的内在联系发展,构建从临床到基础研究模式,逐步走向现代化,使我国中西医病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入全面的规范化时期。

4 思考

科学理性以它所拥有的反思、批判和创新精神引发国人对中医学发展问题的思考,意识到实验技术和方法的重要性,期盼“中医的现代化”。现代医药学研究中实验研究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而开展实验研究的首要任务是研制与疾病相似的重复性好且适用的动物模型[11]。对中西医结合病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应追求完美,但不可强求完美。通过深入不同层次的研究,揭示其现代医学机制,架起中医效应与西医机制之间的桥梁,促进中西医结合,注意已有造模方法的对比、优化和规范。复制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方测证、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病证方法结合的临床诊断标准是病证结合研究的主要思路[12]。标准化中西医结合病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大量研究基础上逐步建立新的标准或对以往标准进行修正和改善,运用完善的实验方法,揭示蕴藏其中的科学奥秘,阐明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如何建立中西医结合病证模型是摆在广大科研工作者面前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问题之一。可以预见,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和理论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必将带动我国特色医学的飞跃发展。

[1]李 瑞,孟庆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 350-1 351.

[2]施新猷.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9:549-550.

[3]陈利国,胡小勤.论病证结合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267-269.

[4]屈会化,赵 谈,曲荣波,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中医的证候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8,49(5):446-448.

[5]刘 声,郭霞珍.基于运气学说辨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4):298-300.

[6]田 松,雷晓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现状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4,21(3):188.

[7]王世军.试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概念及任务[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1):4.

[8]黄启福.中西医结合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4):245-251.

[9]郑 洁,胡国信.对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1,22(3):53.

[10]蔡建鹰,林少刚.中医实验研究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8.

[11]刘 昕,赵 辉.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考与展望[J].国医论坛, 2001,16(5):14.

[12]苗明三,张玉林,杨保新.病证方研究的思路[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9.

猜你喜欢
病证中医学动物模型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