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电大思政教师校际合作教学研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教师教学合作为例

2012-04-07 16:11严娟娣周静娟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三个代表校际基层

严娟娣,周静娟

(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嘉兴 314000)

基层电大思政教师校际合作教学研究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教师教学合作为例

严娟娣,周静娟*

(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嘉兴 314000)

基层电大师资的不足及整体素质的相对低下是其无法回避但又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基层电大思政教师的队伍建设更为落后。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为依托,设计校际间的教学合作模式,希望通过这一模式解决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

基层电大;思政教师;校际合作教学;“邓论”课程

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三十多年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日臻成熟,也必将进一步完善,而这离不开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当前基层电大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大的进一步发展。而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建设在基层电大更弱,迫切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去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一、基层电大思政教师及教学现状

(一)教师力量薄弱,专业不对口

“思政课”在高校主要是指“两课”,而在电大则主要是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以下简称“邓论”)。基层电大思政教师的力量非常薄弱,经常是一所学校一名思政教师,师生比基本都在1:200到1:300之间。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基层电大的思政教师专业不对口,真正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不多,很多是从原来的历史、行政管理等专业转行而来,更有部分学校的思政课由校领导兼任。长此以往,基层电大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二)思政课程不受重视,课时一再缩减

思政课在电大历来不受重视,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电大学生就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学点专业知识、早点拿到学历成为他们来电大就学的主要目的;与此相呼应,因为近几年的开放教育扩招,各地基层电大每季招生形势均不错,这固然为电大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同时也成了个别基层电大教学上急功近利的借口。很多基层电大由于思政教师力量的不足和学生人数的快速增加,思政课的教学安排就一砍再砍,很多学校都只安排3~4次面授课,甚至索性不安排的都有。而即使安排了面授课,由于师资的不足,一门课基本上是一人从头讲到尾。一般教师主要采取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它虽然也有重点难点的介绍,使学员便于全面、系统掌握课程内容,但对每一具体内容均不够深入,不能使学员真正理解理论的精髓和主要观点,只能达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而熟悉“邓论”课程的老师都知道,此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高度结合的典范。因此,个人觉得对该课程的诸多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的筛选,把其主要的观点和重点内容分为若干个专题,对每一专题进行深入的讲解。讲解要突破教科书的内容,要联系历史和现实,既做理论的分析也要进行实际方面的阐述,向学员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的由来、历史、根据、重要性等,使学员对每一专题有全面、深入的把握,从而理解、信任这一理论。而这无疑需要教师深入专业课程、提升自身研究能力,而现实是基层电大的教师基本都是“双肩挑”地在开展工作,白天行政、晚上教学使他们对教学疲于应付,对专业的深入研究更是他们的软肋。因此,把一定范围内的基层电大思政教师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教学共同体,实现校际间的教学合作-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不失为解决现实难题的极好途径。

最近,美国NCTAF(全国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发布了一个题为“为21世纪的教与学联手合作”的研究报告,报告呼吁美国的学校为创建教师学习团队行动起来。该报告认为,在学习团队中相互合作的教师,能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该委员会对有关教师学习团队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估,认为确保一个学习团队成功需要六大法则,即共同的价值观与目标、集体担责、可靠的评估、自我主导的反思、稳定的环境和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对照基层电大教学及教师基本情况,校际间的教学合作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二、基层电大思政教师校际合作教学的可行性

(一)理论依据

1.团体动力学理论。团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创始人库尔特.勒温指出,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具有格式塔的特征:团体是一个整体,团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会有彼此交互影响的作用,他认为团体中每一成员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一个己经建立的群体(团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团体成员的良好合作会对每个成员产生多方面的“增值效应”。这种理论实践在思政教师团队建设中,可以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教师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发生思维和智慧的碰撞,可以提高思维水平,甚至产生新思想,极其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

2.虚拟团队理论。杰西卡·科普耐克和杰弗里·斯坦普斯——美国虚拟团队理论的专家,在他们的专著《虚拟团队与案例》中展示了如何有效的组建运行虚拟团队并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结构,使得虚拟团队具有实践意义。他们提出了90/10法则,强调了虚拟团队的成功90%取决于人,10%取决于技术。这个理论对于把网络技术作为团队沟通和协作的重要途径的基层电大思政教师合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二)现实依据

1.课程特色。从课程特点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跨学科特征。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涵盖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按目前基层电大思政教师的学科背景,一名教师要把一门课从头讲到尾,且始终保证其教学深刻、新颖、高水准,在有限的时间里是很难实现的。由多个学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分别承担讲授任务,这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凸显每名教师的优势,同时又可避免教师个体某些方面知识不足的缺陷。

2.系统优势。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三十多年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系统办学特色,即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层管理的远程教育系统办学模式。系统内,上级电大对下属基层电大在业务上实施领导,在组织建制上则相互独立。这个系统的顶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管理为主;基础——县级电大和各教学点则是单纯的教学机构;而这个系统的中间层——省或地(市)级电大则是具有教学和管理双重职能的办学机构。电大的办学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而相似的办学地位及办学现状也使得基层电大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具有极大的可能性。

一是教学资源基本相似。基层电大“邓论”课教师的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上级电大。基于本课程的统设性,主要参考依据为中央电大的各类资源,包括纸质资源(主教材、指导书、作业册等)和网络资源(教学大纲、课程说明、教学参考资料、考核说明等)。教考分离的现实使得基层电大教师只能依赖这些资源,但相似的教学资源又给基层电大教师的教学指明了同一个方向,也为合作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

二是评估标准相对统一。虽然基层电大教师平时各自为战,但评估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的标准相对统一,即上级电大统一组织的考核,而这也为基层电大教师的教学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三是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沃伦·本尼斯(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说过:“在人类组织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励性的因素,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唤起基层电大思政教师的共同愿景是构建合作性教师团体、创建校际合作的重要一步。基层电大的老师面对的学生较为相似,包括专业需求、学习层次、求学目标等,这一共同的教学目标能够把教师的集中教学能力组织起来,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准确界定后共同策划解决问题。

4.网络平台的支持。基层教师日常在各自的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校际合作教学中,集中性的教学研讨次数毕竟不能高频率地开展。因此,利用网络平台、借用网络技术使身在不同地域的教师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实现校际合作就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电大系统内的既有网络平台能基本满足教学合作开展的要求。

三、基层电大思政教师校际合作教学设计

以笔者所在市电大及五个县市电大为一个合作团体进行操作设计:

(一)前期工作

1.组建有效的教学团队。以市电大为此项目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理清全市电大思政教师资源,根据现有教师资源进行准备;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外部人力资源系统,将外聘知名专家、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组成教育专家组及名师顾问组,指导教学及研究活动。

2.提供和完善教学平台。在教学合作中,我们要积极为教师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学习氛围,搭建一个动态的、展现教师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的平台。平台包括两种:一是实体平台的搭建。合作团体的组织者每学期应该制定教学活动计划,一学期开展实体交流活动1~2次。团体内的主要活动设想、工作安排等均应该在第一次实体交流活动中讨论并基本解决;这次活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集体备课的开展。在积极关注系统内本学科的教学活动,派教师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并开展联谊活动。二是网络平台的组建。教学组应创设教学合作专用网络平台,以现有电大在线为基础进行适当改动,使平台能详细记录每个人的教学活动过程;同时能顺利开展日常网上教学交流。可以建立网上资源交流制度,团体内教师的优秀教案、课件、教学论文(案例)、课堂实录等均可在此发布,实现共享。

(二)实施过程

1.进行课程一体化设计。团队内的教学虽然由几个人完成,但是整体步调必须一致,包括教学进程的安排、资源的建设及使用等等,要求团队对课程在一开始进行一体化设计,即以课程为单位,按学期对本课程的教学(包括面授课、网上导学、网上资源建设等)进行整体设计。

首先,科学安排教学进程。团队内的教学进程必须一致,几次面授课、几次网上导学课、导学课的主题、几学时的学生自主学习等均应在教学开展前明确。其次,合理整合资源。基层电大的教学资源主要依赖中央电大,但是,基层电大老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众人的智慧,可以并且必然在其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整合,使其符合当地学生需要。以笔者所在电大为例,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较为丰富,除教学大纲、课程说明等基本引用上级电大之外,授课教师必须对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教学辅导必须以章节为单位逐周逐个上传;作业必须在学期结束前一周上传答案并讲评;往届试卷或模拟卷不得少于三份;学习参考资料不得少于两份;网上导学对学生的回答必须做到有问有答等。并且对何种资源何时上传应有明确的时间要求,这样,即使学生错过了面授的时间,也能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2.合理分工。一是分解面授教学主题。由团队负责人把“邓论课”课程主讲教师组织起来,通过精选知识、融会贯通,搞好课程整体优化。按课程的内在逻辑,构建专题模块。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点,以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重大事件为要素,构建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主题鲜明突出的若干教学专题。根据教师对各专题的认知度、深入度进行细分,每个教师准备1~2个专题。二是实施分工教学。全市电大系统统一设置“邓论”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时数,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由不同的教师分担不同的专题,确保该课由多个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团队统一配置专题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师的具体教学深化相关主题。

而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建立在每学期开学前的实体交流基础上。作为教学前的准备阶段,此次教研活动必须计划得当、开展有序、时间充分、交流畅通,团队必须完成以下四项任务:第一,在确定教学专题的基础上进行分解,寻找合适人选。第二,集中备课。虽然理论上进行了专题划分,但作为一个教学团队,理论是相通的,教学是相长的,合作能互相启发和补充,在形成基本教案的基础上由参与教师进行试讲,通过团队内老师的相互听课与评课,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可能问题,教学团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第三,根据“邓论”课程的特点,共同商讨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命题、完成要求等。“邓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上级电大的平时作业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纸质作业的要求,更有社会实践分的要求。按照规定,社会实践原则上采取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教学资料片等多种形式完成,而各地电大由于种种原因在具体操作中大打折扣。因此,如何真正意义上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会理论精华是教学团队必须解决的问题。第四,对团队分散后的教学交流活动规定一定的规则和方式。

3.多途径交流、跟踪。合作团队成员回校后展开各自的教学活动,通过各种手段保持联系。此时,网络这种既虚拟又实际的工具成了合作团队跟踪辅导成果、评价合作参与的主要手段,这对合作团队是个考验。合作团队必须通过平台详细地记录每个成员参与的情况。因此,在面对面交流期间应该做好培训工作,并形成一定的工作规则和习惯,这些规则就包括今后虚拟合作的方法与策略。

4.明确绩效评估体系。“邓论”课团队合作教学以两个学期为一完整实验阶段,因此,第一学期结束前必须开展第二次实体交流,主要围绕本学期合作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共同协商,在复习迎考前解决。同时,紧紧围绕期末主题集大家的共同智慧进行第二次集体大备课。

实验阶段结束后,必须对校际合作教学阶段的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个评价不是单纯以“学生分数”评价教师的业绩,而是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二维评价体系”。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是我们组织教学团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评价团队建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成绩的好坏直接可以从考试得知,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估则需要合作组好好规划。因此,团队成立之初就应设计好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估体制,培育教师的合作精神、研究能力。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发展互研、互进的教育合作关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合作组内既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也可以通过观摩典型课例研讨、听专家讲座等来发展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育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其次,开展教学研究,做合格的研究型教师。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理解“邓论”课教材的内在联系,把握住课程乃至整个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吸收学科最新的成果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把学生导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前沿,推进学生的才智增长。因此,作为一个合作团队,应该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但同时,研究必须为教学服务,源于教学,回归教学,既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实践表明,基层电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专业引领,需要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教学校际合作使教师通过共同的备课、听课、评课的过程得到了共同的成长。构建基层电大教师校际合作,既可以解决基层电大专业教师缺乏的困境,也可以为各校教师成长、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1]覃凤梅,谭少元.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电大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J].社科纵横,2010,(8).

[2]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1).

[3]ppl的 BLOG..美国的教师团队建设[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c4a870100mu2r.html.2010-09-28.

[4]金彩娣等.城乡校际合作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EB/OL]. http://www.ycqedu.net/blog/u/sxjcd/archives/2008/24571.html.2008 -7 -2.

[5]吴太胜,林增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团队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2009,(5).

[6]杰西卡·科普耐克,杰弗里·斯坦普斯.虚拟团队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A Study on the Inter-university Teaching Cooperation Amo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Grassroots TVU

YAN Juan-di,ZHOU Jing-juan

It is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the teachers in grassroots TVUs are short and their overall quality is relatively low.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s far more backward.Therefore,taking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Three Represents”Important Thoughts course as the basis,this paper designs a model for Inter- university teaching cooperation,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teachers'shortage,and promote the overall teaching and research ability for ideological teachers in Grassroots TVUs.

grassroots TVU;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inter-university teaching cooperation;Deng Theory Course

G728

A

1009-5152(2012)03-0072-05

2012-07-12

严娟娣(1975- ),嘉兴电大开放教育学院副院长;周静娟(1968- ),嘉兴电大科技处处长。

猜你喜欢
三个代表校际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一个重大举措——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事科研中的指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