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钧
加强海洋国土观、价值观和防卫观教育
李玉钧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源的宝库、人类新的生存空间和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地理学科应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很好地开展海洋教育,特别是应该加强海洋国土观、价值观和防卫观的教育。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屿约6000多个,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陆地国土的三分之一。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都是我国的国土资源。把我们的陆地领土和海洋国土连在一起看,中国版图就不再是一只雄鸡,而是耸立在欧亚大陆东部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从渤海、黄海经台湾以东海域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再到海南岛至北部湾,300多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是这支火炬的蓝色托盘和手柄。”
我国面向太平洋的沿海,是南北距离达4000多千米的辽阔弧形海域,有许多优良天然港湾和沿海岛屿,是环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战略通道、国际航道要冲和军事战略要地。截止2010年,中国开辟了39条远洋航线,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中国40%的生产资料来自海外,65%的产品要销往世界各地。印度洋和太平洋“两洋”,即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通道、“三海”-南太平洋-巴拿马运河,承担着95%以上中国的全球经贸总量的运输。
海洋岛屿有主要的战略价值。一个小岛可有领海12海里为半径画一圆周的面积,可获得450平方海里即1500平方千米海域的领海国土。以200海里为半径画一圆周的面积,可获得12.5万平方海里即43万平方千米海域为专属经济区的海洋国土,以及以200海里或350海里为界的大陆架海域。
海洋防卫观,就是要提高对保卫我国在海洋上的领土主权和各种权益的认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沿海国家可以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在内的管辖海域。我国目前已有40个以上岛屿被外国非法侵占,三分之一的管辖海域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与周边国家的划界方面的复杂斗争。无论是东海之争还是南海之争,争夺的关键是岛礁附近的大片领海管辖权,其实质在于丰富的海洋资源的权属。地理课程有责任告诉学生:在陆地疆界划分基本结束,临海国家都会把海洋权益放在首位,激励学生为保卫辽阔的海洋国土和捍卫正当的海洋权益做好充分的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中国的海洋权益包括岛礁主权、海洋划界、海洋资源以及海洋生态,还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如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海上安全通道、外国私自闯入我海区军事测量和海上恐怖主义等问题,以及大国介入我海域问题。
当然,地理课程还应该有海洋资源、海洋灾害、海洋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单位 广东北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