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平,周 曦
(长沙市教科院,湖南长沙410016)
中等职业学校“育人为本”初探①
周和平,周 曦
(长沙市教科院,湖南长沙410016)
人是什么,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育人为本”的特质和内涵是什么,如何实施“育人为本”,这是广大职教工作普遍关心和探讨的问题。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育人为本要从“育心”开始,从“修身”做起,从“做人”着力。育人为本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人;人性;人的本质;育人为本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新型产业工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的重任,中职毕业生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确定了“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目前,“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已成为广大职教工作者的共识。本文拟就中职学校如何坚持“育人为本”作一初步探讨。
在中职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应理解“人”、认识“人”,弄清人是什么,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从而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人”是什么?从“人”字的构造来看,是个象形文字,从古至今演变成现在的形状,一撇一捺,组成了一个万物之首神圣而伟大的汉字,如同两腿分开站立即为“人”。
关于“人”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把人定义为“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一位反对者和他开玩笑,从市场上买了一只拔掉羽毛的鹅,对柏拉图说,这就是“人”,柏拉图哑口无言,从此人就有了一个绰号叫“柏拉图的鹅”,柏拉图的理论虽然被反对者嘲讽,但他思考问题的方法还是正确的。人既是动物又不是动物。除了柏拉图的定义外,还可从生物学、经济学、文化学、行为学、语言学、心理学、宗教学、政治学、哲学等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人。生物学家认为,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社会学家认为,人是能使用大脑进行思维并能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高等动物;经济学家认为,人是有理性的经济动物;文化学家认为,人是能够使用语言且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的生物;政治学家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哲学家认为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斯芬克斯关于人是什么有一个谜语,通常称为“斯芬克斯之谜”:“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人”。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带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物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到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佛教将人的本性视为佛的圣界,人人心中都有佛,人要脱离尘世的烦扰,就要潜心向佛。道教将人的本性视为人的本来真性,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追求返朴归真。基督教认为,人生本来是有罪的,所以一生都要向主忏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所谓人性,是指正常的人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人性进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看法,有以孟子为代表的性本善的观点,也有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本恶的观点,还有以告子为代表的人性无善恶的观点。孔子讲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没有明确说明人性是善还是恶,只是说人性先天是相近的。马克思主义虽然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通抽象的人性,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段社会中,没有超阶段的人性。
关于人的本质是什么,一直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时至今日也无一个完整而确定的答案。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表述过于笼统,使人不得而知。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可以概括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体。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生命和自然属性。人又是一个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生命和社会属性。人还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具有精神生命和精神属性。离开了精神,人即不为人,就是一堆行尸走肉,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精神是人的主观世界的总和,是由兴趣、意志、智力、思想、理想、信仰、人格等构成的内心世界。人的自然生命是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载体,社会生命是人的本质,精神生命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灵魂。总之,人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理性和非理性、意识和无意识的辩证统一,这个观点到今天已经普遍为人所认同。
归纳起来说,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我们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依据。即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人是类存在、群体存在和个体存在的统一;人是实然存在和应然存在的统一;人是主体性和客观制约性的统一;人是未完成性与自然塑造性的统一;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不同,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人。如同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而人的类型有单向度的人和多向度的人;有圣人与常人;有大人与小人之分。
1.单向度的人与多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就是那种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地接受和顺从,认同于现实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没有能力去想像更好的生活。
“多向度的人”就是那种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是人的才能、志趣和审美能力的多向度发展的人。
在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在人们的职业、身份、生活方式和思维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同质化的单向度的人,通过勤于学习和挑战自我,而逐步成为适应社会的异质化的多向度的人。
2.圣人和常人
“圣人”就是道德人格尽善尽美、至善至美的人,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圣人必须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内心光明如日月,却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众生,凡夫俗子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即使了解一点,也无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边际到底在哪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圣人。中国古典中记载的、著名的、大家比较认同的圣人主要有:伏羲、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皋陶、舜、禹、伊尹、傅说、商汤、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孔子等。到了孔子之后,中国文化就没有公认的严格意义上的圣人了,但还有许多专业领域的精英被后人尊称为“某圣”。其代表人物有:酒圣杜康、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武圣关羽、草圣张旭、亚圣孟子、科圣张衡、商圣范蠡、谋圣张良、宗圣曾子、复圣颜回、算圣刘洪、史圣司马迁、乐圣李龟年、文圣欧阳修、棋圣黄龙士、词圣苏轼、曲圣关汉卿、药圣李时珍、兵圣孙武、木圣鲁班、智圣东方朔、剑圣裴旻、塑圣杨惠之、字圣许慎、情圣徐志摩、鬼圣蒲松龄等。“常人”指的常守道不变的人、平常的人、固定的人。我们通常所讲的平凡人、普通人、一般人都是常人。在芸芸众生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常人。
3.大人与小人
“大人”与“小人”,首先是指数量规格。比如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称为大人。其次是指人格高下,人格高的人为大人,人格低的人为小人。小人有很多,有“市井小人”与“卑鄙小人”、“恶奴型小人”与“乞丐型小人”、“流氓型小人”与“文痞型小人”等。“大人”言义,“小人”言利。
“育人为本”的人本德育理念包括四层含义:一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二是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尊重人的个性、人格、权益,用现代人的精神培育现代人,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是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四是以提升学生的德性为落脚点。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价值诉求。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应当在倡导民主平等、心灵沟通、人性化、个性化的同时,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坚持尊重个性自由与严肃校规校纪的统一,坚持实现个人理想与追求共同理想的统一。
育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品质、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使之能够在文化多元、形势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学会正确选择。
育人为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联系起来。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伟大事业,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无论对国家对民族的振兴,还是以人的全面发展;无论从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还是从学校的发展来看,都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
育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育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育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差异,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人成才规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能为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和成才机会。
育人为本鲜明地、直接地揭示了作为教育载体的学校应以培养人为根本。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和教育的目的。
关于教育的本质,我国《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一书在“尽上心”一篇中指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指出:“教育在使人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发展”。可见,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育人。
关于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对个体发展的满足上。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需求通过人的发展体现出来,社会的价值要通过人的价值的外化来实现。教育起着将符合历史进步要求的社会价值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价值,又把个体自身发展的要求和成果外化为社会价值,这就说明教育的价值最终要落在人的培养上。
关于教育的目的,是要回答教育是干什么的问题。中国古代的教育目的在于“使人为善”、“化民成俗”。英国哲学家洛克斯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健全精神与健全身体”。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育人”就是培育人,“育人为本”就是以培养人为根本,育人应先从育心开始。一个人有怎样美好的心灵,才会表现出怎样美好的言行。一个人的社会形象是言行的积累,也就是说心灵决定着人的社会形象。育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齐头并进,多管齐下。心是需要营养的,营养是讲究科学的;心是需要呵护的,呵护是不能溺爱的;心是需要锻造的,锻造是循序渐进的。中职学生先天不足,后天不良,行为习惯差,作为教育者应不断地为中职学生提供充分的营养,以改善学生营养不良的现象。中职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缺乏自信,心灵脆弱,需要教育者呵护那些受伤或自伤的心灵。此外,教育者还应对中职学生的艰苦朴素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经受挫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不断的磨炼和锻造,培养学生在压力面前不弯腰、困难面前不低头、失败面前不退缩、永不言败、愈挫愈勇的坚韧品格。
“育心”重在培育学生的孝心、善心、爱心、同情心、自信心、包容之心、感恩之心、进取之心。只有将学生的心育好了,才能言为心声,行为心表。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中职学校应把“修身”作为育人的必修课,把伦理学中的“仁、义、礼、智、信”作为修身的主要内容。
1.以“仁”培育爱心
“仁”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中华传统道德体系以“仁”为中心。孔子的《论语》共59章,约1.2万字,“仁”字出现109次。《孟子》一书共71章,讨论“仁”字的地方共有158处。“仁者,人也”。对中职学校来说,“仁”的含义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维护学生的各项权益。对学生个人来说,“仁”的第一层含义就是爱人。儒家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从最亲近的人即父母兄弟开始,逐步推广扩大到其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资助慈善事业、扶助贫困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都是属于“仁”,都是有爱心的表现。“仁”的另一层含义是自身加强个人修养,即“克己复礼为仁”。一旦能够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于礼,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有仁德。
2.以“义”修炼德性
“义”者宜也,是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儒家强调义利之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所谓“董道直行”;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已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对学生个人来说,应把公平正义作为努力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义”还包括忠、孝等内容。所谓忠,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心,对家庭和夫妻关系的忠诚,对上级和朋友的忠义,对本职工作的尽职尽责。所谓孝,就是对父母的孝顺,“百善孝为先”。一个对父母都缺乏孝顺的人,很难设想他会爱社会、爱他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是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3.以“礼”规范行为
“礼”,原指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并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把“礼”引申开来就是“行为规范”。它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等一切“人定”的规则。因此,我们可以把“礼”定义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讲“礼”,就是要尊重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公民和社会来说,“礼”首先是一种外在表象,包括礼仪、礼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行为规范,社会才能和谐有序。“礼”还是一种内在精神。“礼者,示人以曲也”。已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这种内在精神对学生来说,最需要提倡的就是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外在表象的礼容易学习,但内在精神的形成则需要长期的培养、教化。
4.以“智”启迪思维
“智”就是智慧。智慧是头脑的智能,是一种洞察力和判断力。空能生慧,学能生智,心宁智生,智生事成。孔子把见多识广,具有观察、辨别、判断事物能力和远见卓识的人称为智者。“智”的含义首先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培养创新型人才。从中职学校来看,要把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作为“智”的重要内容。“智”的含义还包括对知识的尊重。孔子提倡并推崇智,具有尊重知识的含义。所谓“尚智”,就是尊重知识、崇高科学。中职学校应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按科学办事,按规律办事。
5.以“信”追求和谐
“信”的第一层含义是信仰。对中职学生来说,首要的是有信仰、有追求,要仰望星空、追求理想。“信”的第二层含义是诚信。诚信教育乃育人为本之魂。无论对一个政府还是一个社会,对一个企业还是一个普通公民,诚信都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人无信不立,社会无信不稳。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人对事要诚实守信,信以待人,诚以修身,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言而有信。
德育中所讲的“做人”就是做一个好人、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谓“做人”就是要学习人之为人的基本操守,学会做人之道,做一个完整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指导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人格”是“人之为人的表征”,人格也称个性,是人的基本品质,是一个人的性格、意志、毅力、情感、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格就不成其另一个人。中职学校应对学生开展人性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完善人性和人格,懂得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崇尚自由、尊重他人、承担责任;有健全的理性、情感;有健全的身体和心灵;有较强的与他人、社会、自然交往的能力。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就要具有“四大品性”、“四自精神”、“四种气质”。“四大品性”指的是责任心、进取心、坚韧性、适应性。“四自精神”指的是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四种气质”指的是正气、灵气、大气、书卷气。二是指导学生做一个会学习的人。“学习”由“学”和“习”两个字组成,表示两层意思。“学”就是模仿,“习”就是温习,“学习”就是不断地模仿与重复,直至达到“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的目的。教育者要指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学会”是指从不知到知,是一种被动学习,表示的是学习的结果。“会学”反映的是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会”是学习的基本目标,“会学”才是学习的高级阶段。“会学”有三种学习方法:第一是学会自学。自学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有无自学能力;第二是学会有效的学习。如蔡元培先生的“宏、约、深、美”的治学“四字诀”,华罗庚先生的“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厚薄法”,蔡尚思先生的“开矿和采蜜”的“开采法”,艾思奈先生的“一边学外活、一边学哲学”的“一箭双雕法”,扬振宇先生的“知识相互渗透”的“渗透法”,这些学习方法对于指导中职学生“会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第三是学会研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提倡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研究式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是促进学生成功成才的重要素质。三是指导学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所谓“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仰望星空,有梦想,有志向,有了梦想和志向才有生活的方向,有了方向,人生才有意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毛泽东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立地”就是要脚踏实地,立足现实,敢于吃苦,不尚空谈,求真务实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志向。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就是说,但凡能成就大事的人,都吃过大苦,都经受过各种磨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顶天立地”就是要眼看远处、脚踏实处、心向细处。志存高远,刻苦自励,执着坚守,就一定能够演绎精彩人生。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展望[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校 游星雅)
G71
A
1674-5884(2012)06-0024-04
2012-04-08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三自三成两奠基德育模式研究与实践”(xjkollcdyo29)
周和平(1955-),男,湖南祁东人,长沙市教科院职成教育研究所所长,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