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小敏
(湖南科技大学a.教育学院;b.期刊社,湖南湘潭411201)
浅论多学科透视新型教与学关系的建构①
晏小敏a,b
(湖南科技大学a.教育学院;b.期刊社,湖南湘潭411201)
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纷纷出现,教学理论发展呈现出多样性与丰富的个性,从一门学科到多学科融合,形成众多的学科群。交叉学科群的兴起,可以从多理论视角、多层面对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进行广泛又深入的探讨。本文以教学社会学、教学心理学和教学信息论三个分支学科为例,重新审视原有的逻辑起点、概念范畴,尝试以新的思路重新构建新型教与学关系。
新型教与学关系;教学理论;建构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现代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由一系列重大概念、命题组成核心内涵。以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为核心,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碰撞、交流和融合。通过碰撞、交流达到融合后,又出现新的矛盾——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的矛盾,产生新的碰撞和交流,呈现出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对教与学关系发展研究的建构,是指研究过程中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及研究着眼点的确定。应着眼于现代发展观,着眼于人的发展,从文化学、社会学视角去认识教与学关系问题的丰富性、复杂性、相互关联性和动态变化性,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以构建当代新型教与学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控制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向学生的行为都是为了加强课堂控制,控制是教师的社会行为的社会学本质。教师主体的教的活动并不是消极地追随学的活动,而是规范和引导着学的活动。为学的活动制定目标、控制节奏、把握方向、确定水平和选择内容与方法[1]。“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2]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不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还是双向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教师的教是整个个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强调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技能形成、能力发展和个性展示。发挥教学民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特点以及需要、兴趣、态度和抱负水平也在影响教师的教。在课堂上,我们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双重分析,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服从地位,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侧面,相辅相成,构成一枚“完整的硬币”,以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但控制和服从必须在一定的限度以内,超出这个限度,就会走向对立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行为就会衍变成一种冲突行为。
教与学之间的“冲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抗衡、互相反对的行为。在这种“对抗”状态中,教师试图通过一种强制力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学生则希望通过各种不服从的行为来反抗教师的控制。一般来说,教与学之间“冲突”行为的产生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本身或者教师对学生的不当评价所造成的。
在从“冲突”转化为“磋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提高自己的权威和威信,赢得学生的信服;熟悉辅导技巧,诚心诚意地与学生“磋商”,以此来顺利地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3]。
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强调外部刺激、强化对学习的影响程度,认为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却忽视了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为主,认知主义心理学则正好相反,它以研究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为主,却忽视了外部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了,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的。尤其是对教学与学习的关系以及教学在学生知识建构中的作用缺乏研究。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在“教”的情境中进行的,是深受“教”的影响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具体一点讲,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教师引导下,主要通过对课程的掌握来不断提高认识和获得发展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从建构主义心理学和认识论看,智力、知识和认识的获得是同一个过程。在学习知识中智力同时获得了发展,而智力的本质就是创造性的,那么,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创造力培养的过程。皮亚杰曾作了大量的学科学习研究,注明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乃至哲学学科的学习是学生的创造性的活动,离开了这些创造性活动,学生是不可能获取真正的知识的,这是皮亚杰反复强调的结论。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集体合作对复杂的学习情境、个人提出的假设或者学习者自己关于问题解决的可能性的个人设想进行研讨,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对话和沟通,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
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的活动,是学与教这两类活动的结合,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transmission),而是知识的相互作用(transaction)和转换(transformation)[4];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理念,从传统的教师中心说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坐标的双向互动的模式,将学生真正作为认知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应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培养他们自主发展、自主择业、自主评价、自主控制的能力,使他们的主体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是两条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不是两个平行的主体,而是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起着不同作用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本质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进而建构起自己新的认知结构。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他们自身的主体活动,特别是学的活动。教学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活动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的发展就得失去基础,教育也就不能成功。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不能靠教师简单的传递知识来实现,教师要组织好的教的活动,就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特别是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对学生的认识对象进行加工,使之适合学生学习,同时,还要规范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认识活动,促进学生提高认识并获得发展。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外部情境,激励学生自己去主动地建构知识,这样,教师就由以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而学生只有在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氛围下才能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健康发展。
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就不能不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于发展的本原,是人的生命以及人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5]由此可以看出,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借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才能成为可能,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目的必然会落空。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将信息融入到教学中,诞生了教学信息论。教学信息论认为,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信息系统。在教学信息论看来,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人—人”之间教学信息的交换的过程。
教学信息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但有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系统,它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系统内部诸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授系统与学习系统之间的教学信息的交换。实验研究表明,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更容易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地独立学习者。运用新技术可以开发学习资源和改善学习环境,主要是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同时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这要比传统课堂传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教师而言,在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从大量重复性教育活动中被解放出来,在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之中,教师在教学实施中表现出了更大的创造力。教学过程中认识行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是信息交换的联系。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的手段,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
用信息方法研究教学过程,可以将教学过程视为信息的流通过程[6]。教学是一种人与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往活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人,是被引导者,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观察学生的心理反应,了解他们的情感变化,做到因材施教,以满足个体对信息的需要。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提供一种最符合他们的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这样不仅有利于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信息活动的统一,其目的是实现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从而完成学生的知识增值,形成人力资本[8]。
教与学之间是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的有机结合,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组织和规范。教与学关系问题的多学科研究,从不同角度对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探讨,拓宽了教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关系的内涵,有助于人们从多理论视角探讨和研究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从而科学把握教学问题的实质。
[1]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陈 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17-23.
[5]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裴绨娜.现代教学论(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郭 文.教学与课程三维分析——基于经济学、信息技术和教育学视角[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校 游星雅)
G42
A
1674-5884(2012)06-0021-03
2012-04-0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BB140);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1YJAZH109);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ZH061)
晏小敏(1966-),女,湖南湘乡人,硕士生,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