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打通三个通道

2012-04-02 20:20张华清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应试作文语文

● 张华清

作文教学要打通三个通道

● 张华清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寻路识斯真。”尽管叶老是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说的,但是我们同样能将其引到作文写作上来。如果这样,这里的作者就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写作文应该是有路子的。关键在于我们语文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准路子,领上路子。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的路子也就是三个通道,老师们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打通”。

打通阅读和写作之间的通道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项主要内容。学习语文的方法,就是多阅读多写作。这是大家公认的方法。多阅读,定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理解能力;多写作,能培养观察的习惯,锻炼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二者孰重孰轻,不好区分。但从文人们对二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阅读,才能写作顺利,产生精品佳作。

无数事实证明,写作的成功的确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可是广泛的阅读也不一定能使得写作成功。从二者比较来看,阅读相对容易,只要识字,就能拿书阅读。但许多人读的书不可谓不多,但却写不出像样的文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今日思来,认为是人们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尤其是没有打通阅读与写作之间的通道。阅读与写作之间其实是双向互通关系,用图示表示,那就是:阅读写作,而在我们的意识中则是:阅读→写作,或阅读——写作,甚至是阅读与写作各自独立。如此,阅读无助于写作,难出像样文章也就不足为怪了。

怎样才能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呢?

不妨先看看名人们的介绍。

鲁迅先生在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网的处所多起来了。”作家邹韬奋在谈到自己读书和写作的体会时也说:“我所看到的书当然不能都背诵得出,看过了就好像和它分手,彼此好像都忘掉,但是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任何文句或故事,它竟会突然出现于我的脑际,效驰于我的腕下。我所以觉得奇怪的是:我用不着它的时候,它在我的脑子里毫无踪影,一到用得着它的时候,它好像自己就跑了出来……”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已经很好地打通了阅读和写作的通道,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自由转化。因此,他们读得津津有味,写得轻松自如。

其实,这里所谓的打通,并不是简单的技艺,而是指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即每读一篇文章自然地思考感悟其写作方法,并有效地掌握这种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也就更能带动阅读,而且阅读时更能抓住关键。

至于阅读,那是有方法的。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心即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他强调了阅读时“用心”的重要性。鲁迅酷爱读书,并且讲究读书的“三性”,即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他往往带着问题读书,先大体了解书之内容,然后为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书上写些什么?如何写的?为何这样写?带着这些问题诚心诚意去读。读毕又问自己,假如我做这题又该怎样写?如此,与随意读相比收获甚远。老舍先生说:“读一篇文章,读完要仔细想想。会写文章的人,他用一个字就能顶几个字,他会找一个顶合适的字来用。读文章的时候,只念一念,不仔细想一想,是体会不到它的好处的。”

反观我们的学生们,是这样做的吗?我们的学生如何读书?要么地摊文学,要么心灵鸡汤……而且多为走马观花,“看着玩的”。按说每本教材都有经典文章,反复阅读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可惜又被我们语文老师肢解成条条块块,强行记忆一些所谓的答案,最终在脑中形不成完整的印象和深刻的回忆。几年下来,不仅阅读能力没提高,写作水平也只能在低层面上滑行。由此可见,造成当今学生理解力不强和写作文艰难,我们语文老师也是有责任的。

为此,语文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站在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角度来观照语文,真正树立起打通阅读与写作通道的理念。在此基础上,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作用。因为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都是样本,是编者经过精心挑选,作为母语作品中的经典范文而入选的。无论在题材广泛、体裁广泛、内容广泛,还是在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写作技巧、文笔文风各方面都堪为后学垂范。语文老师要彻底抛弃“肢解”做法和说教形式,恰当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体会、感悟,不但使其了解内容,更要使其在阅读过程中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奥秘。如此,也就与作文教学要解决的“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写是不是最好”的基本问题形成衔接。这样,也就真正发挥出教材的“例子”功能。例子不必太多,能掌握方法,触类旁通即可。

在学习例子的过程中,老师要结合阅读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阅读”对写作的指导作用。实施“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根据作品特点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仿写、改写、扩写、缩写、补白练习等,通过有指导的“读”促进“写”,同时以“写”促进“读”。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法,不能空讲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体验的过程和积累的过程。

对于语文的学习,对于阅读和写作的练习,光靠课堂上的几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这还需要老师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将学生引向日常的阅读和写作。这是课堂学习效果的巩固,也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拓展。没有这方面的功夫,只停留于例子的层次上,还是难有大的长进。实施了这方面的练习,又有了老师的恰当引导,学生很多的无意义阅读也顺理成章就变成了有意义阅读。这就是老师们鼓励并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的好处。一旦养成了习惯,课余写点随笔,记记日记,也就不在话下了。

打通“意”和“言”之间的通道

此处所言之“意”,不是写作要素中的“立意”之“意”。这里要说的“意”是指学生在观察事物、感受生活、体察自我时内心所形成的感受、想法,是作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包括作者自身)相“撞击”的产物,是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中的“意”。此处所言之“言”,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

在语文学习中,“意”与“言”彼此之间应该是互通的,即存在着由“意”向“言”转化的通道,也存在着由“言”向“意”转换的通道。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由“言”向“意”转换看作是口语交际和阅读教学,这一通道相比较容易打通,学生只要智力正常,养成习惯,就能够轻松地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也能够透过文本看明白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会产生独自的想法,形成自己的思想。但是,若要实现由“意”向“言”的转换,打通这二者之间的通道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一方面学生要心中有“意”,如能像刘勰所言“情满于山”“意溢于海”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就有了厚实的转换基础。可事实上,我们的学生不仅做不到“满”“溢”,反而往往连最基本的“情”“意”都没有了。很多学生(当然也包括我们成人),面对自然界、面对社会、面对许许多多的事情常常是熟视无睹,或冷淡漠然,俨然失却了人类所具有的感动、感激、感恩,于是也就很难产生什么“想法”,也形成不了“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正是学生写不出文章的一大原因。(对此,有另文专谈。本文所谈转换、打通都以学生内心成“意”为前提。)另一方面,学生要明白转换原理,明白由“意”向“言”的转化是作文的关键,是作者形成内心想法这一隐性的心智活动向显性的外在的语言表达转化的过程,亦即作文的诞生过程。同时还要学会打通这一通道。

先来看由“意”向口头语言的转换

这可以看作是口头作文。按说自己内心想的,自己口头表达出来,应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因为人人都在生活中用“口”沟通交流,都离不开“口”。一般情况下,口中所言就是心中所想,二者是一致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能够把心中形成的“意”以有声的语言准确而又精细地表达出来。他们叙述某些场景往往是绘声绘色,对人物语言往往是模拟逼真,情到极处甚至还会配以肢体语言。倘若把他们的话语记录下来,稍做加工,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对这类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实现了由“意”向口头语言的转换,打通了二者之间的通道。

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对表达中存在的小问题加以纠正。然而,现实中,还有另一些学生并不是这样。他们或由于缺乏锻炼,或由于性格内向,或由于基础欠缺,或由于思维混乱,很难把内心的“意”展现出来。针对这类学生实施教育才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如何施教呢?一是要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二是根据实际采取相应措施:缺乏锻炼的,多给提供机会;性格内向的,开展符合内心特点的小范围活动;基础欠缺的,帮助想法去弥补;思维混乱的,逐步引导理清思路。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尤其要注意创设情境,提供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把学生带进“直抒胸臆,欲罢不能”的地带,“情动而辞发”。叶圣陶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此时,学生心中的“意”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境地。可见,在这个阶段实现“意”“言”转换的关键是,教师要不断地启发诱导,让学生把心中的“意”说出来,同时指导学生说得清楚、有序,说得具体、生动。

再来看由“意”向书面语言的转换

作文是什么?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作了很恰当的诠释:“作文是把流动于脑子里的意念,即所谓的‘思路’,用文字形式写到纸上的一种活动。”换句话说,就是实现把“意”转化成书面语言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由“意”直接转换为书面语言的形式,也包括由口头表达向书面语言转换的形式——“我手写我口”。然而无论是哪种形式,都不是很容易实现的。尽管我们经常指导学生“怎样想就怎样写”,但有想法而始终难以很好写出的学生仍是大有人在。即使是一些所谓的能言善辩者,也往往写不出像其言辞一样漂亮的文字。简单说,就是他们要么想法难以形成文字,要么所形成的文字干瘪乏味,甚至与想法发生偏离,或背离。何因?这就涉及到写作心理的问题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淼在《作文心理学》中明确指出,目前的作文教学“仅着眼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很少或不涉及作文主体的心理过程,从而使作文教学研究走入困境”。按照刘教授的观点,作文是由思维到表达的心理过程,从思维到外部书面言语表达,要经过三级转换。第一级转换是从思维到内部言语的转换,第二级转换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书面言语表达的转换,而内部言语到外部书面言语表达的转换要经过二级转换过程并进入到三级转换。由此可见,书面语言表达比口头表达多经过一级转换(即需要经过第三级转换),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再加工,如推敲词语、斟酌语段、调整结构、增改内容等。在这个过程中,构思好的东西一边进入工作记忆,一边进行表达。如果两者所需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就会导致学生原有的构思丢失现象。因为在不断向工作记忆输送信息时,尚未及时表达出的信息被掩盖了。

针对这一状况,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明确学生写作心理特征,探索作文教学的本质规律。然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口头表达训练,指导学生先从难度较小的方面做起。同时还要注意兴趣激发,多进行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心理、有话可说的作文活动。

在具体方法指导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会学生及时快速地记录想好的提纲,如果写提纲来不及,就写下几个关键的句子,或者干脆是几个关键的词语,以此作为提示。之后,再围绕自己记下的句子或词语延伸辐射,做细致的加工。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活动中,应该开展多项活动训练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做好充分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文化积累,因为在第二级转换结果中,可以直接运用于书面言语表达的东西越多,再加工的压力就越小,书面言语表达就越容易,这就降低了书面言语表达的难度。而二级转换结果中可以直接运用于书面言语表达的质量越高,其书面言语表达的水平就越高,这就提高了书面作文的水平。

打通写作能力与各种考试之间的通道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对此,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很多老师并没把这一“建议”认真地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而是倾力于一些细微末节的技巧上。其借口是:要在考试中拿高分。这就很自然地涉及到了“应试作文”。因为专家们制定的考试评卷标准这样,因为评判官们打分的实际情况这样,由此似乎也就形成了“应试作文”与“写作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

说实在的,尽管我对“应试作文”一直没有什么好感(包括很多满分作文),但我并不全盘否定它,比如像当年的《赤兔之死》就很耐看。考场上照样能出优秀作文。关于“应试作文教学”,是指为了迎合考试而进行的只关注写作技巧的教学。应该说这是不足取的,它背离了作文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短视行为。于是大家高呼:要拓宽学生的生活面,提高他们关心社会的热情、体验生活的激情,从中积累作文的素材,做到有东西可写。要从一般的写作技巧中“突围”,提高学生捕捉社会细节、拓宽观察万象和感悟生活真谛的能力。这种呼唤是有道理的,抓住了作文教学的“灵魂”。事实上,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诞生优秀的作文。不过,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尽管叶老说的是要多练习,但既然作为一种“技能”,那是要讲方法的。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各种指导与方法训练,也是应该的。而就考试本身来说,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它就在学生眼前,是比较迫近的。可见,应试作文教学与真正的作文教学多少还是有些联系的。

对此,不妨听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王荣生先生的说法:“作文是中小学特有的事物,它一头连着‘写作能力’的培养,一头连着各式各样的考试,尤其是高考和中考。”的确如此。我们既不能置考试于不顾而去优哉游哉地奢谈能力培养,更不能放弃能力培养而专攻迎合之术。因为如果不顾考试,哪位老师也承受不起;因为如果放弃能力,就偏离了作文教学之路。怎么办?语文教育专家顾之川博士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认为,无论是平时的作文教学,还是应试作文研究,都应该明确一点,即作文既要为‘应需’服务,又要为‘应试’服务。二者并不矛盾,而且缺一不可,正所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他指出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少论者习惯于把“应需”与“应试”简单地对立起来,似乎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应需”的语文能力就一定不会在试卷中出现,而高、中考语文试卷中所要考查的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不到的东西。由此推论,着眼于学生“应需”的写作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着眼于“应试”的就是应试教育。似乎非此即彼,界限分明,而且视若水火,冰炭不容。其实,这是片面的,也是不切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及高考、中考的实际的。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一下现实,就会发现人的一生中需要经历多种形式的考试,也要练就这方面的能力,否则,就会“失场”。从这个角度讲,考试也是学生“应需”的。

既然我们明确了作文两头的事物,那就应该把两头连接起来,或者说在两头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再或者说打通这两头之间的通道。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回归作文本质而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

到底该怎样打通这一通道呢?

首先,要降低作文的门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可以说,我们老师很难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作文,都成为作文高手,但我们完全能够让学生改变对作文的看法,感到写作文就是平常的事,与做道数学题并无二致。对此,我们一是不能拿“作文就是做人”“先做人再作文”“文品就是人品”的高调吓唬学生,十三四岁的孩子还上升不到如此高度理解,对他们大多数来说,调皮、厌学、犯点小错,恐怕还不关涉到人品。何况历史上人品不好而文章上佳的也还存在。比如周作人,比如余光中等。二是不能用必须“说真话”的框框限制学生。过去,一些人用“误尽苍生”来抨击语文教学,否定语文教学;时下,又有一些人对作文教学痛恨至极:“孩子的假话自作文始。”学生的作文中肯定有假话、套话、大话,但这绝对不是造成他们在生活中说假话的根源。实际上,优秀的作文本身就是虚实相间的产物。“虚”是什么?通俗点说,就是“假话”。

其次,强化日常练笔策略,改变传统的平时不管不问,只在每周或两周时间内集中一两节课训练的方式,尽力让作文写作常态化、生活化。这样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就能有感而发,有话而说。当然,要做到这一步,必须有老师的参与和指导。大到作文体系的设计,小到一篇作文的成型,甚至一个片段的产生,教师都必须介入,而且是有效地介入,用自己的悲天悯人之心培养他们的悲天悯人之情,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事情,用生命去体悟生活,用真情去反映生活。在这里,教师没必要要求学生所写一定是思想道德伟大高尚、主题中心深刻光明的作文。只要是没有反动言论,没有绝对话语,都算过关。即使有点消极情绪,有点牢骚,也未尝不可。既然要真话,就让他们敞开心扉去说。如此,时间一长,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打开,就会在体验中逐渐懂得写作文的道理,悟出一些巧妙的技法。这种在日常情况下形成的作文意识和写作能力,一旦到考场上自然会显现出来。这样也就实现了日常写作与考场作文的链接。现在很多老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课余练笔,写生活随笔等,然而往往由于缺少一贯性和指导性,最后是半途而废或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再次,老师要重视作文课,除设计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整体作文训练外,还要针对文体和学生的实际做专门的写作分解练习,包括应试写作技巧方面的。当然,我们老师不能剑走偏锋,一味地向学生传授技巧,但也不能受一些学说影响,视技巧为洪水猛兽,不敢涉足。在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意识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有目的地练习。当写作技巧与内心真情相结合时,还愁写不出优秀的文章?

可见,打通写作能力与各种考试之间的通道,并不太难!关键是我们老师首先要练就一定的写作能力,懂得必要的应试写作技巧,并且要具有“融通”二者之力。

作文不难,作文教学也不难。打通了三个通道,一切便迎刃而解。

[1]张中行.作文杂谈.中华书局,2009.

[2]王鼎钧.作文三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3]夏丏尊、叶圣陶.文章讲话.中华书局,2010.

[4]刘淼.作文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俞发亮.中国学生作文怎么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6]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中华书局,2008.

[7]鲁迅.二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张华清/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刘 明)

猜你喜欢
应试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