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元华
艺术教育中的生态美学观及其实现
● 苗元华
生态美学观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论,以此为基础探索人与自然、社会的审美关系,并注重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参与和体验。艺术教育应当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束缚,纳入反映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思想内容和文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本身丰富多元的美,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和价值。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心理参与和审美体验,使生态美学观念深入人心。
生态美学;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美;审美体验
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文明带来工具理性的泛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日益增强。人类对自然不断进行掠夺、征服和破坏,由此导致了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严峻问题。面对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人性异化和生态危机,生态美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观念、立场和视角。生态美学作为由生态学和美学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型学科,在20世纪末期受到普遍关注而得以迅速发展。生态美学挑战、突破了传统哲学中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质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颠覆了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占据主导的思想观念,以生态整体论探索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审美关系。教师若能够将生态美学观纳入艺术教育中,则有助于革新和完善教育观念与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将生态作为整体予以把握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美学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和生存状况予以关注和思考的人文精神,主张人与自然、社会平等共生、和谐统一。生态美学的产生源于人类对生态整体命运的美学关怀,将人类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美学思考的核心问题。这种美学转向超越了单纯反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生态保护运动,成为一种寻求价值观念根本变革的重要社会思潮。
生态美学观应当贯彻于艺术教育之中,使艺术教育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相应地调整和完善。生态美学采用了以建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关系出发思考美学问题的理论视角,对于拓展、深化艺术教育的理念和宗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生态美学的价值立场贯彻于艺术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树立生态审美观,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观念。生态美学是当代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中深刻思考人类的存在、发展和命运的美学变革,通过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多重话语资源的对话、互补和融汇达到解决人类现实生存困境的目的。
人类接受的美的形态具有多种类型,总体上包括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不仅可以针对艺术的规律、特点及形态进行知识传授和作品鉴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人类自古而来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艺术家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经历,艺术家基于社会、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创作完成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艺术作品,接受者在鉴赏作品时可以获得对社会美的感受和把握。随着20世纪艺术的世俗化以及大众文化的兴起,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界限日趋模糊,乃至出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现象。因此,在艺术教育中可以纳入社会美的内容,这种教育理念在现今社会文化语境中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样,自然美也应纳入到艺术教育体系中来。吟咏自然之美的艺术作品占有一定比例,中国山水画、花鸟画和西方风景画以及部分艺术作品中呈现的自然图景,都给予我们自然审美的体验和感受。当代艺术实践中出现的大地艺术、有机建筑等创新性艺术类型,以及《帝企鹅日记》、《鸟的迁徙》等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广泛的影视艺术作品,都体现着崇尚自然之美的生态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获取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观点和文艺作品,在理性认知和感性接受等方面增进学生对于生态整体观的理解和把握。
生态美学建立了审美与自然、生活的联系,有益于解决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与当代艺术发展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生态美学“是一种包含生态维度的美学”[1],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为基础上升至哲学层面,也就延伸到人与社会、他人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将人、自然和社会作为整体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研究的范畴既包括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也包括人与社会、他人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从而极大拓展了美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
生态美学重视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自然审美在其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现代美学将自然视为只有在人类的主观介入和能动改造之下才得以进入的审美范畴,即在实践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主张“自然的人化”的观点。生态美学从存在论角度将世间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依存的整体系统,因此采用主体间性而非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原则平等地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仅不能再以主宰、征服和利用的态度对待自然,还应当从自工业文明以来对自然的完全“祛魅”中走出,进入对自然的部分“返魅”。也就是说,自然拥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和运行规律,人类的认知能力无法对其达到全面把握,人类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自然的神圣性和神秘性。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中自然审美往往被忽视,即使涉及到艺术作品中有关自然界的内容,也大多从形式美的规律方面进行分析和鉴赏,或是将自然作为人的情感与意识的投射对象,缺少对自然进行独特审美价值的发掘。艺术教育中应当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联系,反映海德格尔构筑的“此在与世界”的模式中作为“此在”的人与世界融合并存的关系,“这种‘关系之美’既不是物质性的,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之美,而是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关联之时,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中的‘诗意栖居’的‘家园’之感。”[2]艺术教育应当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束缚,引导学生欣赏自然本身丰富多元的美,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使自然审美意识延伸至现实生活中。通过确立这种审美意识,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和捕捉随时间变化而呈现活跃变换形态的自然形态,培养从人与自然共同组成生存系统的视角出发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现代美学采取审美与生活二元分立的思维和立场,将艺术与审美有意识地从社会现实生活中排除出去。生态美学则体现了一种崭新的存在论美学观,思考人如何在现实存在中获得价值、意义和审美体验。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注重发掘审美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强调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经验。“审美既非通过无益的奢华,也非通过超验的想像而从外部侵入到经验之中,而是属于每一个正常的完整经验特征的清晰而强烈的发展。”[3]如果在艺术教育中能够注重审美与生活的联系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将审美意识和思维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有助于使他们明确自身的存在价值、精神需求和审美追求,以抵御社会现实中物质欲求和功利意识的侵蚀。教师应当避免空泛抽象的艺术知识介绍,积极获取与教学内容能够产生关联的现实生活现象和热点问题,围绕相互之间的联系予以阐释,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之美以及发现艺术中的生活。在关于艺术发展历史的教学中,也需注意启发学生以开放式视野和灵活的思维观照历史与现实、艺术与生活。教师以这种关注现实生存的审美意识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以审美的态度观照生活,藉此获得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体验,以应对世俗功利的现实纷扰。
席勒提出唯有通过审美的中介才能解除人的感觉迟钝、被动等问题,使人进入能动、积极的心理状态。康德也指出审美是沟通认识和意志的中介,藉此可通往幸福人生和完善的人性。因此,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调动学生以情感为动力的心理参与和审美体验,而非停留于单纯机械的知识讲授和信息传递。审美情感判断在艺术欣赏和创造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人创造性地评判审美对象的价值和意义。审美判断令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个体产生对事物的评价和态度。审美主体的情感判断能够实现个体与社会、本能与道德的转化和统一,使人从个体感性走向道德社会化。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发挥审美情感判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艺术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体验和情感判断,也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价值观念引导才能够深入人心,否则便容易演变为生硬刻板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和感受。教师通过富于感染力的讲授以及引入形象生动的艺术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态度和判断,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在艺术教育中,教师一般注重引导学生调动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为了获得自然审美体验,还应当注意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的介入。阿诺德·伯林特强调身体参与的“参与美学”,主张通过身体的直接感知和体验而非审美静观来把握意义。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和观念并不直接介入,是以间接塑造人们的审美感知经验而潜在地参与审美。罗尔斯顿同样强调身体参与必不可少,认为在此基础上审美体验才能得以产生和强化。在艺术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自然审美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创设条件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运用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感觉器官参与介入审美活动,发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共同作用的感知功能。“我们熟悉一个地方,不光靠色彩、质地和形状,而且靠呼吸、气味、皮肤、肌肉运动和关节姿势,靠风中、水中和路上的各种声音。环境的方位、体量、容积、深度等属性,不光被眼睛,而且被运动中的身体来感知。”[4]学生在对自然近距离的感受和深切体验中容易产生热爱、拥抱自然的心理意识,进而产生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愿望和理想,从而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审美关系。
在艺术教育中纳入生态美学的审美观念与方法,是当今社会文化语境中新型美学体系建构的要求。学生通过接受生态整体论观点并进行相应的审美体验,明确建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教师应当注意把握生态美学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观点,认识到它在当代美学体系建构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价值。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教育理念,并注意探索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在艺术教育中渗透的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美学观念深入人心。
[1]曾繁仁.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J].探索与争鸣,2008,(9).
[2]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视野中的自然之美[J].文艺研究,2011,(6).
[3]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9.
[4][美]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9.
苗元华/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视艺术研究
(责任编辑: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