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程菊 董绍才 王文刚
让农民工子女也享受到优质教育
——山东省威海市西苑学校的探索
●张斌 程菊 董绍才 王文刚
农民工子女在有学上的同时,还需要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而优质教育没有绝对的标准,适合的就是优质的。山东威海市西苑学校作为一所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学校,根据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要,开展了融合教育、生存技能教育、心理教育、知识教育和关心教育,到得了良好的效果。西苑学校的办学经验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
农民工子女;优质教育;办学经验
编者按
我国“两为主”的政策解决了农民工子女“有学上”的问题,但是,如何让农民工子女“上好学”,即享受优质教育,亟待学校等相关部门的行动。山东省威海市西苑学校作为一所以接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学校,近几年开展了优质教育的探索,初步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上好学”的问题。他们的办学经验值得重视。本刊特编发了两篇文章,期待对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等有所启发。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强调“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城市全日制公立中小学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两为主”的国家政策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保证了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都有学上,这是我国关照教育弱势群体、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让农民工子女都“有学上”并不是问题的最终解决。这正如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达喀尔会议”上通过的《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所讲的那样:向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胜利,但如果不能向他们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那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利。会议明确提出:世界教育的发展目标应从全民教育向全民优质教育转变。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讲,在享受到国家政策有力保障的同时,他们能否在就读的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不过,让农民工子女在就读学校享受优质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这样的事实使得农民工子女无论在生活习惯还是在思维方式、心理上都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因为不太讲卫生,他们可能被城里的孩子瞧不起;因为父母所从事工作的“卑微、低下”,他们与同学交往时可能被排斥;因为学习的基础不同,他们可能会落在城里的孩子后面;哪怕是正正常常的乡音,也可能会被城里的孩子所嘲笑;……总之,当有了可以容身的学校之后,而学校是否真正成为接纳他们、发展他们的地方,他们能否真正融入当地的学习、生活之中,能否达成基本的学习目标,能否满怀信心地在学校学习、生活而又充满希冀地离开学校,这一切,都是判断农民工子女是否接受了优质教育的重要标尺。所谓优质教育,其实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讲,如果一个学校能够有效地解决了上述农民工子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就意味着这所学校初步实施了优质教育。简而言之,适合的就是优质的。作为一所以接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学校,威海市西苑学校在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工子女成长的特殊需要,侧重从“和谐融合、学会生存、心理健康、提高学业成就、培养学生的关心能力”五个方面开展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讲,融合指的是其身份、心理、文化逐渐获得认同的过程,[1]它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的是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强制并不能奏效。西苑学校为此而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
文化认同——“我为家乡自豪”主题活动。农村也有先进的文化。西苑学校就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学校建有文化长廊,他们利用学生来自各省市农村的特点,挖掘农村地域资源,建成了“我为家乡自豪——各地山水文化、戏曲艺术、历史人文、名人圣贤”等主题展区,增强了农民工子女的家乡自豪感。在此活动中,城市学生也扩大了视野,他们眼里的农村不再是脏、乱、差,而是那样的有文化,来自农村的那些同学也是那样的可爱。
父母认同——“我为父母骄傲”主题活动。所有的孩子都是父母的骄傲,所有的孩子也应该为自己的父母而骄傲。但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们的价值观存在偏颇。面对自己父母所从事的“卑微”工作,他们自己的心理也“卑微”起来。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父母的工作,这是农民工子女主动“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学校引领全体学生走进企业(他们的父母大都在周边的企业工作),并与企业共同举办了“你是父母的骄傲,也请你为父母骄傲”活动。当一幕幕精心制作的、详细介绍着农民工优秀表现事迹的展板放置在学校的走廊长期展示的时候,学生们震撼了,父母的伟岸形象在心中油然而生。在这种声势浩大、长期坚持以至于变得日常化的教育活动中,学生们的价值观开始悄悄改变。他们认识到,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工作业绩,在于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小。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学校高调开展的这项活动,犹如知时节的春雨,在悄无声息中改变了农民工子女们和城市孩子的价值取向,农民工子女们逐渐抬起了头,有了自信。
自我认同——“我为自己加油”活动。面对从四面八方而来、生活学习习惯迥然不同的学生,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至为重要。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的演讲等活动开展常规教育;通过设立监督岗,对各班级文明守纪等情况及时总结反馈;通过“讲文明,懂礼仪,树新风”演讲比赛以及通过评选文明礼仪标兵等活动,引导农民工子女建立新的文明的生活习惯。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我为学校争光”、“我为社会奉献”、“我为祖国喝彩”等系列主题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农民工子女通过与同学、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开展多维互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身份认同、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有效拉近了与城市孩子的距离。这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讲,恰恰是最为重要的。
受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教育观念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子女在完成义务教育后可能直接进入社会,但缺少必要的职业认知和基本技能的他们,未来的发展必然会大受影响,他们进入社会后还能顺利发展吗?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让孩子们今后的人生道路走得更为顺畅呢?学校领导组织教师们进行讨论。他们认为,对农民工子女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教育,当然,技能学习并不是第一位的,比技能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增强孩子们的信心,并形成初步的职业规划意识,以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行动的第一步是解决专业的设备问题,毕竟,学校没有多余的资金购买专业的生产设备。于是,学校领导就去走访周边的企业,向他们“化缘”。新泰格玩具有限公司与学校仅一墙之隔,他们有80多名员工的孩子在西苑学校就读。在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后,2010年3月,由该企业冠名的玩具制作“实践坊”投入使用。公司一次性为学校购置了五台崭新的电动缝纫机,还提供了陈列架、工具、样品及毛绒玩具制作的原材料。
学校行动的第二步是解决专业的指导教师问题。学生家长们成为了“编外教师”。家长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学校的引导之下,设计了一个具有梯度性结构的学习方案。学生们先学习玩具剪裁、缝纫、填充的技能,尔后再学习玩具的设计与研发、包装营销等高层次的知识。学生家长定期到校讲玩具制作的技能,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而孩子们也很认真地体验整个玩具的生产加工过程。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增长了才干,增强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按照这种模式,学校依托周边企业、职校建起了玩具坊、美丽坊、电工坊、雅心坊、巧手坊、厨艺坊等10多个实践室,为学生提供玩具设计制作、电工电路、美容美发、插花茶艺、餐饮雕刻等实践课程。汇集学生家长特长资源,聚集周边企业技术资源,巧妙借用职业学校师资资源,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既解决了学校课程内容窄化的问题,又解决了教师的技能指导难题。这对于让农民工子女“信心满满”地在学校生活学习并“信心满满”地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来讲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民工子女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远远大于就读学校的城市里的孩子们,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2]他们远离家乡,面对陌生的交往对象,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交往习惯,再加上父母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窘迫、居住简陋等因素的影响,情绪不稳、自卑焦虑、忧郁孤独等心理问题便会相当程度地在一些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学校通过心理咨询、悄悄话信箱、健康教育讲座、爱心访谈、爱心观察记录等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心理辅导。他们把心理教育渗透在课堂上。如他们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开展课前五分钟“谈谈我的家乡美”“说说我家乡的名人”等活动,使学生不再因为自己是“外来户”而自轻。课后,不同学校调入的老师、山东各地招聘的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聊聊“我来自的小山村”,使学生不会因为家境贫穷而自卑。每周开展的“我为父母而骄傲”、“能吃苦的人苦一阵子,不能吃苦的人苦一辈子”的励志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承担责任,为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幸福生活行动起来。
在西苑学校,他们更多地把心理活动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前已述及的融合教育中其实也同时开展了心理教育。如在“我为家乡骄傲”主题活动中,学校教育者引导孩子们设计学校标志物。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把各地的奇石和沃土拼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他们这样解释道:“这是我们为学校设计的标志物,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汇聚在西苑学校,不同地区的奇石、沃土汇聚在一起,它寓意着我们西苑学校是一所海纳百川,汇爱成海的学校。”很难想象,这些原本有些腼腆的孩子,在经历了一段真实的合作性研究之后,面对他们的“作品”,他们落落大方,个个信心满满地向人们介绍着、讲述着。“体验三百六十行,实践证明我能行”暑假实践活动,让很多孩子在交流会上流下了热泪。学生们讲述了在服装厂一天工作11小时剪5000件衣服线头儿的感受,讲了自己派发广告时的疲累和遭人白眼的委屈,写下了在自家餐馆服务的心理触动……当孩子们高呼着“感谢这次经历,让我学会思考,学会交往”,“我感激父母,他们如此不容易地支撑着我们的家”,“我要努力学习,让我的家人充满希望”的时候,诺大的会场一片寂静,眼里闪着泪花的老师和同学们无不为之动容。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而不在于传授。心理教育更是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其实就是为学生们接触社会、感悟社会的载体。在活动中所收获的,绝非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而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方向、人生的定位、人生的价值的思考。当发自内心的有着震撼特征的情感、价值、意志成为支撑他们积极起来、发奋图强的精神大厦时,心里哪里还有阴霾的位置?那些还在消沉的孩子们当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和身边榜样的激励的时候,不正是他们可能勇敢地走出狭隘而消极的自我的时机吗?这样,心理教育的目标不就完满实现了吗?
如何让农民工子女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这是实施优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基础大都较差,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学校首先开展了“低重心”的教学探索。所谓低重心,就是根据农民工子女的实际学情,降低课程的难度,做好知识的衔接,先把上一学段的基本功练扎实了再学习新的内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不仅仅是美国人的教育目标,西苑人也在践行这一理念,“让每一所教室都能容纳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踏实地待在教室里”,这是他们的口号,更是他们的行动。低重心的教学探索为孩子们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为了让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具有成就感,学校又开展了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实施小班化教学。学校认为,对于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学习上需要教师格外关心,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跟上功课。实施小班化教学是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二是变革学习方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表面上看是负责任的,其实是最不可取的,教师滔滔不绝的教授,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得到的越少。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而有效的学习必须经历真实的思考、探索过程,因此,有效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好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就是学生课堂里要完成的“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表现出相应的学习行为,而这些学习行为就是检测作业或者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即通过作业或者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判断出学习的程度。就此而论,教学与评价是一体化,教学就是评价的过程,评价就是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证据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但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西苑学校的确是一所有着较强行动力的学校。在学校做出实现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之后,各个教研组就积极行动起来,他们认真研究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集中精力研讨各个单元、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在集体教研中,教师们从习惯了的“拍脑袋”、经验式的教研模式中走出来,他们从科学的角度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并把教学转化为学习任务,把学习任务与评价连接起来,实现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教学评价的一致。这样的教研方式,改变了教师们的思维方式,为课堂上学生们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前提和保证。这一点,也是西苑学校成功的秘密武器:尽管是一所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学校,但学校连年在当地的中考中频获佳绩。依靠良好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学校不仅确保了本校学生的学有成就,还吸引了大批其他地方慕名就读的学生。
农民工子女是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他们是不是具有关心能力,能否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家庭、关心知识、关心周围的世界。只有形成这样的关心能力,才能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西苑学校一直把学生关心能力的培养上升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并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予以建设。前已述及的融合教育、生存技能教育、心理教育以及知识教育等,都渗透着关心的思想,或者说,都是在关心的理念下进行的。不过,关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二者之间的关系中才能生成,也就是说,关心能力的培养不能依靠教育者的知识传授来完成,而应该主要依靠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特别是,要想使学生成为关心者,教育者自己首先应该成为关心者。构建多主体的关心者队伍,这恰恰是西苑学校的一个办学特色。
培养家长,让其成为合格的关心者。农民工忙于生计,大都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即便他们有时间过问,但限于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也很难给予孩子专业性的指导。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学校决定开办家长学校,直接培训家长们。这样的想法是好的,只不过,农民工们的工作格外繁忙,他们所工作的企业很难请假。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与周边的企业联系,请求企业给予支持。学校的良苦用心终于得到了企业的支持。学校由此而争取到了到学生家长比较集中的企业开设家庭教育讲座、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等各个方面情况的机会。2008年5月,“流动家长学校”相继在华东数控有限公司和贝卡尔特有限公司等家长集中的企业开班,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如果没有流动家长学校,如果我没有接受培训,我的孩子现在还不知道被我教育成什么样了,流动家长学校真是我们家长的好帮手!”在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一位家长动情地这样说。
打造一支关心型的教师队伍。与其他一般的城市学校相比,西苑学校的教师们付出的格外多。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一群在地位上、心理上、学习上等多个方面都处于“弱势”的孩子们,如果想让他们发展,没有全方位的、专业的、深度的关心根本是不可能的。对于那些明显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要耐心地引导;对于那些犯了错误诸如偷别人东西的孩子,教师们没有采取简单的批评方式,而是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看看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不正当的心理在作祟;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他们只好采取降低重心的方式,直至孩子们具有了学习新的知识的基础;对于孩子们的家长,他们一方面想方设法地给他们沟通,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地培训他们,生怕孩子们的成长因家长的能力不足而误导;对于那些经济上困乏连基本的穿衣、吃饭都成问题的孩子,教师们也大都在默默地付出着。2009年“三八节”前夕,学校启动了爱心助学“春风行动”。70多名教师纷纷与各班摸底筛选出的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向孩子们赠送了自己精心挑选的图书、学习用具等。有的老师坚持每月给一位贫困生补贴100元的午餐费,一直坚持到学生毕业。王红秀老师在得知一贫困生的爸爸去世而变得无依无靠时,就把该学生接到了自己的家里,与自己吃住一起,直至孩子的远方亲戚把她接走为止;这样的事例在西苑数不胜数……
在爱的感召下,孩子们用真情回报社会,用行动把爱的火炬传递。每逢重阳节,孩子们便会自发地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慰问演出;每逢节假日,各类义务活动总会有西苑学校孩子的身影;每逢各地有大的灾难,自己生活窘迫的孩子们在捐款上却大方的惊人……当然,学生的关心能力不只表现为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孩子们都以一颗关爱之心,能付诸行动,并能在关爱中合理处理与自己内心、与他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话,这不也证明了我们所期望的最终教育目的的达成吗?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西苑学校教育改革的几个“剪影”,并不是西苑学校探索的全部。作为一所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学校,西苑学校的办学经验给人们诸多启发:其一,就教育政策来讲,我国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有学上”问题获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农民工子女在“有学上”的同时还能“上好学”,享受到优质教育,这是我国教育政策必须予以关注的。西苑学校作为一个先行者,他们的行动值得提倡,他们的探索经验值得重视。其二,就教育的本质来讲,它是一项爱的艺术,更是一项爱的行动。本文所总结的西苑学校的办学经验,也许从学理的角度看并没有什么,甚至是还存在着逻辑上的残缺,但是,对于实践中的教育来讲,逻辑并不是第一位的,理论依据也不是至关重要的,实践、实实在在的行动、扎扎实实的探索才是至为重要的。其三,就学校教育改革或者西苑学校所开展的优质教育的实施来讲,这是一场深度的变革。对于西苑学校来讲,把“适合”作为理解优质教育的关键词,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适合或者降低质量要求的适合,恰恰相反,他们所追求的是高质量的适合,即既能有效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教育目标又能让农民工子女走出校门之后还能继续往前走的教育。这就意味着学校内部必须经历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变革过程:办学者所期望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被广大教师认同、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需要重新建立……这其中的哪一件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必须开展艰苦卓越的探索。特别是,学校内部要开展如此深度的变革,没有外部的支持也是不可能的,如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政府给西苑学校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办学条件,教育局还为学校的改革提供了极大的政策、专业支持,为学校的探索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上述这一切,都是学校开展变革所必须具有的条件。本文只是对学校在实施优质教育方面做了什么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并没有对其复杂的变革过程进行描述,但很显然,没有学校内外部的支持性条件,所谓的变革根本是不可能的。
[1]黄兆信,潘旦,万荣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10,(8).
[2]何晶.从网络聊天透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
(责任编辑:陈培瑞)
book=16,ebook=81
张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程菊/济南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山东省特级教师,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董绍才/威海市教研中心副主任,教育学博士王文刚/威海市教研中心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