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国生态高校建设的思考*

2012-04-02 19:25田静萍程国强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术校园

● 田静萍 程国强

关于推进我国生态高校建设的思考*

● 田静萍 程国强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集中地,它既是生态文明下的一个子系统,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生态系统。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高智力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态意识与生态实践关系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通过构建完整的绿色教育课程体系、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系统、可持续的生态校园模式、和谐的高校外部宏观环境等途径,能够建立起符合生态规律的新型教育系统,以推进我国“生态高校”的建设。

生态文明;生态高校;生态系统;绿色教育

一、生态高校的内涵

学术界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高校建设进行了不同的阐述,至今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定义和公认的理论模式。我们认为生态高校应包含内部良好的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学术生态系统和可持续的生态校园模式,并辐射高校的外部环境,保持高校内外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内部各要素自身、各要素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才可能是一种和谐共生关系,高校也才有其生存之地。

二、构建生态高校的主要途径

(一)完整的课程体系

完整的课程体系可以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

第一层面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可以根据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的不同进行设置,这部分课程重在比较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选修课可以由不同院系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开出相关的课程,如化工专业可以开设《清洁生产工艺》、生物专业可以开设《微生物生态学》、材料专业可以开设《环境材料学》、机械专业可以开设《绿色制造》、哲学系可开出《环境伦理学》等特色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

第二层面由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课程组成。“本科生层次课程内容以定性为主,偏重人文与科技的渗透交融,着眼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硕士研究生课程侧重于”人—环境”系统现状和发展研究,着眼于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博士研究生课程以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为主,重在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和宏观与微观的融通,着眼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1]

第三层面由讲座、课外实践与研究活动组成。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相关主题的学术报告,开展“环保科技设计大赛”、“绿色产品设计大赛”等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生态考察研究,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去。

(二)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系统

面对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的近亲繁殖、学术失范、竞争过度等问题,要保持学术生态系统的和谐,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学术继承与学术创新、学术生态平衡与学术生态失衡、学术合作与学术竞争。

第一,基于生态学的遗传变异与学术上的继承创新。遗传以保持物种特性为本位,变异则是以对物种的“异化”。高校教师学术的遗传继承性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学术变异意味着按照发展求新的观点或标准去处理各种学术现象和问题,两者是对立统一,是学术进化的动力。因此,高校学术活动是继承前人学术成果,保持学术价值精髓基因,将其内化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经过信息、能量的交换在原有学术水平上添加上个性见解的学术发展过程,通过对学术加以发展和创新,使之变异地更加丰满充实。

第二,基于生态学的平衡失衡与学术生态系统的平衡失衡。平衡稳定是相对的、短暂的,要发展就要接受失衡。高校学术生态系统,一方面受到内部学术文化、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科研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必然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和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学术生态平衡和失衡的轮回是曲折的也是正常的,是其进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基于生态学的共生和竞争关系与学术合作和竞争关系。生态学上,共生指的是不同种间个体的任何形式的共同生活,共生互利时,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竞争是指共同利用有限资源的个体之间以占有资源为目的的相互作用,这导致竞争个体间的适合度降低。[2]高校学术生态系统具有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但学术资源是有限的、学术主体生态位是重叠的,高校教师学术生态系统中各学术主体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开展竞争和排斥,这种相竞相斥的关系形成了高校教师学术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关系。虽然高校学术生态中个体利益存在差异,但它们的整体利益应是一致的,应提倡以合作为前提的正当、合理的竞争。

(三)可持续的生态校园模式

第一,环境生态园林化。要充分利用植物在生态、环保和美化环境方面的功效,对校园地面、建筑物等进行绿化,园林化不仅是要提高校园绿色种植面积,还应考虑提高校园中植物的生态效能,增强放氧量和调节微气候的能力。

第二,生态良性循环化。是使校园输入和输出的物质流形成良性循环。校园中设置分类垃圾箱,使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分类处理;校园中食用物质、排泄物、植物茎叶等有机物质可输入沼气池,完成能量形式的良性转换;校园中做好建筑及其环境承受的雨水与中水的有效收集利用,将可节约大量水资源。

第三,信息网络数字化。网络的互动式信息流动为教与学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是一场教学模式的革命。可以调整和改变教室、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验室等校园公共资源的利用方式,提高他们的使用效率。数字化图书馆,可节约大量纸质资源与用地,使信息交流快捷共享。

第四,管理运行智能化。校园应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行政管理(CAAE)与教学管理(CMI)等系统,提高了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生活的管理效率,增强防火、防盗等安全报警与人员疏散能力。

(四)和谐的高校外部宏观环境

第一,高校间关系。高校既是高校教师学术活动的载体,又是高校内外学术交流的桥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全面合作”是高校与高校之间交流的原则。通过高校之间学术交流、成果共享和科研合作等活动,将促进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高校与企业间的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在实践中产生对知识和学术的需求,企业家纷纷将目光转向知识的发源地—高校。高校则通过学术人员的相关研究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而学术就在这种需求与满足中进步。可以看到,企业是学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高校通过企业组织将知识和学术成果转移,使高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建立高校和企业的互动学习机制和诚实信任机制,相互尊重对方文化内涵,达到双方的良性循环。

第三,高校与政府部门间的关系。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关键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和政府部门之间是依托和被依托的关系。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各项工作的目标、标准、资金等方面加以干涉,高校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并适应政府部门的各项安排、部署。高校与政府和谐共处,要合理定位两者的关系。需要政府从监管型转变为服务型,给高校足够的自治余地;需要高校建立法人治理模式,行使办学自主权,依据学术、科研等发展的规律,推动高校学术的进步。

[1]王斌林.大学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4,(5).

[2]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建设视野下的高校文化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2011266。

田静萍 程国强/山东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学术校园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