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区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工作的思考

2012-04-02 18:02石亚萍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遗产

石亚萍

(安徽省灵璧县图书馆,234200)

我国是一个民俗传统历史悠久的国家,民俗已经成为多元文化的符号,一种国家民族的生存之道,地方文化的保存模式和高科技的人文根脉[1]。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保护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非遗通过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平台,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基层图书馆要寻找切入点,为地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多、更好的服务。

1 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的历史渊源

有人说: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字的文化,一种是说话的文化。文字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图书是用来记录文字的载体,它记载了从古至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民俗是说话的文化,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是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供广大读者借阅使用。因此,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有着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

我国现代图书馆的诞生几乎与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和保护同时起步。在一个多世纪里,由于基层图书馆建设和区域民俗文化的保护长期存在经费短缺、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复合型人才少等诸多原因,在收藏区域民俗文献资料、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方面做得很不够。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和许多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灭绝或濒临灭绝状态,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新时期地区图书馆加强对区域民俗文化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2 地区图书馆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2.1 二者同是文化知识信息的载体

图书馆是知识宝库,是信息重要的集散地。地区图书馆是区域社会文化生活中心之一,在传播区域民俗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者同是文化知识信息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转化为文献信息资料,交由图书馆保存和传播。由于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图书馆不但保存有关手写和印刷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还可保存其他载体的非遗信息,如图片、影像、实物等。

2.2 二者都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公共文化空间

民俗的特点是它要依托于人类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形式,并以身口相传来延续生命[2],这就形成了动态的知识文化空间。传统意义上图书馆是静态公共文化知识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往往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封闭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空间”,而这种“文化空间”是其他场所所不具备的,如宿州地区的“泗洲戏”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剧,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灵璧钟馗画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遗的形成流传有其特定的地理、人文历史条件。地区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和区域性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地方文化的命脉,形成独具魅力的地方特色文化知识空间。

3 地区图书馆在区域非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1 大力宣传区域民俗文化

基层图书馆作为区域社会教育中心,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加强对区域民俗文化宣传保护。笔者认为,应从静态宣传和动态宣传两方面做起。静态宣传就是利用图书馆的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报告厅、会展厅、影视厅等公共文化设施,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将有关非遗项目的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资料建立展示平台,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宣传“非遗”的魅力所在。动态宣传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非遗讲座、展览、研讨、表演等。

3.2 整合“非遗”信息资源,形成特色地方文献馆藏

3.2.1 采集丰富的非遗信息特色资源

图书馆要保持活力,就要建立具有权威性、地域性、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的特色文献资源[4],而地区非遗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当地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地方特色的信息。有关“非遗”的信息资源是地区图书馆重点收藏对象之一。将有关“非遗”方面的书籍、资料、图片、画册、影像、实物等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加工,建立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档案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设立地域“非遗”馆藏,堪称地域文化的百科全书。如宿州地区图书馆收集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15大类,包括民间传说、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曲艺、传统技艺、民间庙会、民间游艺及群众各类节令活动等等共1223项,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宿州土地千年的记忆,在血脉中代代相传,是宿州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

3.2.2 整合非遗资源,加强对本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度挖掘

“非遗”信息资源需要经过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才能方便读者使用。将图书馆收藏的有关地方民俗的书籍等进行数字化加工,建设特色数据库,制作地方“非遗”全文库,以供读者使用。在信息的分类、排序上形成科学实用的方法,形成系统化的信息资源体系,方便读者快速查询。图书馆应联合其他文化事业机构,如当地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办、电视媒体、民间文化艺术协会、相关机构和团体等,共同开发当地非遗资源数据库,通过网络、数字化等新技术,构建具有实践意义和服务价值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3.3 利用民俗文化信息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实现资源共享

区域“非遗”的形成、流传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因素,可以分专题挖掘、整理相关书籍、文献资料等,将这些资料通过数字化精选整合在一起,形成二次文献,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和检索当地“非遗”文献资源。如我馆将本地的民俗古会与历史渊源、会规、传说、地方小吃等结合起来,按专题整理加工成二次文献,从不同角度展现本地民俗文化开发的亮点,为民俗古会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信息,也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4 积极融入当地非遗建设工作

4.1 培养专业人才

图书馆是保存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它以文献为物质基础开展业务活动。“非遗”涉及内容则很多,直至今日它所包含的领域仍在不断地拓展,所以图书馆要培养专业人才,充分了解和掌握“非遗”文化的知识、技能、特点等。如宿州地区图书馆参与了全区“非遗”普查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针对“非遗”传播个体的零散性、多样性、模糊性等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它们进行图、文、声、像等相结合的立体式记录,如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田野调查,分专题制作刻录光盘,使得“非遗”项目以生动鲜活的方式永久保存。

4.2 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完善服务体系

基层图书馆要参与制定地区“非遗”保护规划,积极推动区域相关机构参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制定长远保护目标和阶段性保护任务。如宿州地区图书馆建立了从国家、省、市到县各级的非遗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对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进行记录、建档、展示、传承等,对7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泗州戏、埇桥马戏、淮北花鼓戏、梆子戏、坠子戏、砀山唢呐、萧县渔鼓)制定长远保护目标,实施重点保护。对24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41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等制定和实施阶段性保护任务。对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给予不同的项目财政津贴补助,有效地推动了区域“非遗”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因民俗具有社会性、集体性、类型性、模式性、变异性、传承性、播布性等特征,所以图书馆要以记录、录音、摄像、制作、存档等方式将民俗文化遗产永久保存[3]。图书馆要积极组织专家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对各种“非遗”项目进行科学认定,制定保护方案,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区“非遗”进行保护、开发。建立健全“非遗”实物资料征集和保管制度,建立以人为核心、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制定保护标准、目标管理等。

4.3 开展民俗文化特色信息服务

“非遗”是一种活态的传承,它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场所密切相关。基层图书馆要结合本地“非遗”项目的特点,组织丰富多彩、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读书活动。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研究者请到图书馆传授知识和技艺,参与组织民俗文化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采取互动形式,开展特色服务。如笔者所在图书馆组织开展当地钟馗画传承人进校园活动,传承人向听众讲述了钟馗文化到钟馗画制作工艺流程,并当场示范,使很多中小学生对钟馗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了许多人学画钟馗。上述种种措施为钟馗画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贡献。

地域“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它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任务繁重,地区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参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基层图书馆的“非遗”保护功能,为促进地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贡献。

[1]董晓萍.说话的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J].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

[3]张 萍.民俗文化与民俗地区图书馆的互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5):11 -12.

[4]马晓辉.口述历史与特色图书馆馆藏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4).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遗产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与文化遗产相遇
民俗中的“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