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我国古籍研究近况简析

2012-06-28 09:47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古籍论文期刊

王 涛

(安徽大学,合肥 230031)

1 引言

古籍是图书馆文献资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古籍研究状况,有益于图书馆古籍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为此,笔者做了一次古籍研究近况的调查。

调查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为基本依据,选择“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和“信息科技”专辑,将检索时域限定为2008-2010年,检索式为:篇名=古籍,或关键词=古籍。另又选择《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馆杂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等16种图书情报学期刊,统计其中关于古籍研究的文献。与检索的题录核对,删除其中与古籍研究无关的题录(如书目、通知、消息等),同时略去某些其他学科专指度高的题录(例如《祖国医学辨析医理》之类),实际检中有关文献639篇。通过浏览上述文稿,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300余篇文献研读,在此基础上对近三年来古籍研究状况试做分析。

2 调查情况概述

2.1 文献分布

本次统计范围的文献共639篇,分别刊登在148种刊物上。其中图书情报学类期刊38种,载文487篇,占本次统计有关文献总量(下同)的76.213%;各院校学报 34种,载文 36篇,占5.634%;其他类型社科期刊46种,载文68篇,占10.642%;其他科技期刊 30种,载文 48篇,占7.511%。笔者就2008-2010年均发表古籍研究论文9篇以上的期刊另做了统计,涉及期刊15种共计411篇,占本次统计文献总量的64.319%,其中核心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1])为8种,共计发文296篇,占本次统计文献总量的46.322%。具体见表1。

2.2 作者情况

2.2.1 作者地区分布

以文献第一作者供职的机构为准,按机构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划分,依发文数量降序排列,结果如下:

北京市73篇;江苏省72篇;山东省35篇;河南省34篇;上海市33篇;广东省31篇;湖北省30篇;浙江省28篇;辽宁省25篇;安徽省、四川省各23篇;天津市21篇;黑龙江省16篇;河北省、湖南省、陕西省各15篇;甘肃省14篇;吉林省12篇;福建省10篇;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重庆市各9篇(发文9篇以下的省市自治区从略)。除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我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内,均有供职于各类机构的人员参与古籍研究,撰写并发表数量不等的论文。

表1 2008-2010年发表古籍研究论文9篇以上的刊物

2.2.2 作者供职机构统计

首先,对本文的归类方法略加说明:(1)对机构只统计到院校或其他独立法人机构一级,对其他下属机构未作进一步区分。比如某研究院下的“XX所”皆归入研究院计量;(2)对某些院校的附属医院,考虑到医院属于独立法人机构,其业务也属于医药卫生系统管辖,即使是古籍研究之类,在医院也侧重应用研究,所以在统计时单独列项,归入“其他”类。据此原则统计,供职于高等院校的作者438人次,约占本次统计范围内论文第一作者(下同)的68.5%;供职于公共图书馆者108人次,约占16.9%;供职于专业图书馆者18人次,约占2.3%;供职于各科研机构的图书馆者19人次,约占2.8%。另外有外籍人士4人次,约占1.3%;有52篇文献未对作者供职机构做标示,约占8.1%。

在本次统计范围内,部分机构汇集了一些古籍研究者的成果,形成了古籍研究论文“相对高产”机构,其中发文6篇及以上的机构列表如下:

表2 发表古籍研究论文6篇以上的机构

表2中共计21个机构,供职于上述机构中的相关作者发文共213篇,占本次统计文献总量的33.3%。

2.2.3 作者独撰、合撰统计

上述639篇论文中,一人独立撰写完成的论文499篇,约占本次统计范围内有关文献总量的78.1%;由2位作者合撰的104 篇,约占 16.3%;由3位作者合撰的23篇,约占3.6%;由4位作者合撰的6篇,约占0.1%;由5位作者合撰的4篇,6位作者合撰的2篇,7位作者合撰的1篇,共计7篇,约占1.1%。共有署名的作者839人次,篇均作者1.3%。合作撰写的论文共140篇,论文合作度为22%。

按论文署名的第一作者统计:发文5篇的作者为张固也;发文4篇的作者为丁延峰、毛建军、许卫红、巩日国、杨居让、潘德利等6人;发文3篇的作者为王国强、李生吉、李文林、何泽棠、曹之、傅荣贤等6人;上述作者共发文47篇,约占本次统计范围内有关文献总量的7.4%。上述作者可视为在这一时间范围内本领域研究的高产作者。

2.3 基金资助情况

笔者按以下方式统计基金资助论文:凡同一课题中题名不同的论文分别按一篇计算,如潘德利等撰写的《流散海外古籍文献回归策略研究》[2],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系列论文之一,对该课题其他论文亦单独统计;同一题目的则统计为一篇。例如刘立公等人撰写的《中国古代刺血考》[3],分期连续刊载,统计时合并为一篇计算。以此为统计原则,在本次统计范围内,有121篇古籍研究论文得到不同类型基金资助,占有关文献总量的18.9%。依照我国内地主要基金类型,大致分类如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4篇;部委基金11篇;省级自然科学基金1篇,省其他基金2篇,省社科基金1篇,厅级基金28篇,各院级基金24篇,其他各类名目繁多的基金,一律归入“其他”类,共计27篇。

3 调查情况讨论

3.1 统计结果中反映的情况

3.1.1 图书情报学期刊是古籍研究的主要基地

本文统计范围内,76.2%的论文发表在图书情报学期刊上;发文20篇以上(含20篇)的刊物共16种,均为图书情报学期刊。

3.1.2 研究者相对集中

从省级行政区域看,发文量在前8位的省、市年均产出有关文献均在9篇以上。2.2.1中统计范围内的省市,共有研究者撰写336篇古籍研究论文被录用,约占有关文献的58.6%。

3.1.3 供职机构相对集中

前面统计的古籍研究论文“相对高产”的21个机构中的供职者撰写的古籍研究论文占有关文献的三分之一。以上情况说明,有一批“术业有专攻”的研究者,以其供职机构丰富的馆藏古籍文献为依托,取得了相对丰富的学术成果。

3.1.4 得到了有关机构、组织的支持

本次统计范围内,有近五分之一的论文得到各类基金赞助。说明古籍研究得到了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在一个行政化程度较高的大环境中,一项事物能否存在与发展,行政系统的支持是关键因素之一。

综合以上借助文献计量方法归纳的情况,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国古籍研究基本上是健康有序地发展。首先本次统计范围内的有关文献,大都刊登在图书情报学期刊上,年均发文3篇以上的期刊均系图书情报期刊。上述期刊中有8种是核心期刊,共刊登有关文献296篇,占统计范围内文献的46.3%。一般而言,核心期刊审稿更严谨,学术范围更明确,刊登的论文水平相对较高。有学者近来刊文表述往年图书馆学研究的文献分布有某些反常现象,如2003—2006年图书馆文献研究的文献中,有46.7%发表在其他学科期刊上[4]。在某一阶段内,某领域研究近半数文献出现在其他学科刊物上,说明此领域未必“学术繁荣”,反而更可能是由于业界人士功利心过重,使大量但求刊登的“职称论文”应运而生。但在本次调查中,让人倍感欣慰的是近半数的古籍有关文献还是集中刊载于本学科核心期刊上,也说明了相当比例的此类论文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其次,已经出现了一批相对高产的作者。某些研究者不仅发文较多,也因其见解的新颖、论证周严在业界产生了一些影响。

3.2 值得关注的研究重点

3.2.1 对关键问题给予了应有重视

正如刘家真教授指出的“古籍的开发——维护——再开发——再维护是古籍价值得以传承的良性循环系统”[5],古籍保护是当前古籍工作的关键之一。业界就古籍保护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究。如杜伟生就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60年做的回顾总结[6];周越等就辽宁省图书馆在57家古籍收藏单位古籍保护工作的工作经验,就一些问题做了探讨[7];陈心、张云和裘俭分别就陕西省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古籍保护实践做了建设性思考[8][9][10];刘家真教授等根据全国126个古籍收藏单位递交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书”分析,指出我国古籍“损坏速度加快、程度加剧,古籍保护环境亟需改善”,认为原因主要是“古籍保护意识不强、相关知识薄弱、管理不善等”,不仅材料翔实,而且观察视野开阔,论证提要钩玄,是一篇有指导意义的力作;谢宁斌通过对51家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表统计后综合分析,指出虫蛀损毁已占古籍损毁的35.3%[11],并就虫害繁殖破坏问题提出建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陈红彦研究馆员针对古籍修复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12];许卫红、王阿陶两位老师提出“构建融合古籍修复、档案管理和工作流管理的集成系统,并打造知识共享平台,从而在古籍修复工作中实现知识管理”[13],视角独特、见解新颖,是对深入研究有一定启迪作用的文献。

3.2.2 对现代技术应用的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古籍工作,不仅仅是保护古籍的有效手段,更是合理开发古籍文献,提高古籍文化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有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古籍工作的研究主要有:章忠平对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中标引、古籍著录、软件选择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做了多维思考[14];熊静撰文介绍我国元数据标准建设现状,在比较MABC格式和基于DC元数据格式的基础上,认为DC元数据更适应网络环境,应当成为古籍数字化建设的首选[15]。

宏观层面的讨论同样引人注目。如陈得媛针对我国古籍数字化工作中“理论认识难以统一,多元主体各自为政,标准不一,选题重复,人才缺乏”现象,提出“针对公益性的古籍数字化和商业性古籍数字化,应采取不同的国家控制与管理模式[16];王立清指出“对于公益性服务古籍数字化,可选择选题控制和成本效益评估模式;对于商业性古籍数字化,可以通过市场经济杠杆的调节间接的实现国家的管理与控制”[17];李玉海教授等结合数字图书馆的结构、功能、特点,构建了一个高效的数字化模型[18]。

此外,在数字化方面,如肖爱斌对古籍善本电子化管理系统的设计;陈淑霞对《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建设情况、分类导航、使用及推广的介绍;常娥等学者就“古籍智能整理与开发系统的构建研究”;王雅戈等以编纂《道德经》两种版本的索引为例,对索引之星“WORO”以及自编索引软件等索引工具的应用做了探讨。以上都是结合图书馆古籍工作实践总结归纳的经验、体会,其中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毛建军博士对“古籍电子文献学研究范畴”的阐释,堪称这一领域的积极性建树。

3.2.3 中医古籍研究是一大亮点

祖国医学的精华中,有相当部分是以中医古籍为载体而得以延续、传承。古籍研究与祖国医学研究存在着许多交集。如刘瑜、黄一卓对中医古籍个中医学精神意蕴的辨析;马丙祥等讨论中医古籍中有关对脑性瘫痪的表述;张卫、张瑞贤二位作者对《本草原始》版本的考察;潘秋平等人对藏医药古籍目录编写体例的论述;朱玲等对“中医古籍语言系统构建”的研究等,都是古籍研究和医学信息研究相结合的范例。

3.2.4 少数民族古籍研究

吴曙光等探讨了现代化语境中的民族古籍问题,指出“在网络环境下,民族古籍必须走向数据网络化攻克民族文字数码化是数据网络化技术难关”;杨长虹就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做了探讨;包金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文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提出“采取各馆合作共建模式”;卢秀丽认为“少数民族古籍‘因书设类’,将《四部分类法》类目体系予以调整、扩充,使之成为统一规范少数名族古籍的分类法无疑是一条捷径”;李鸿雁等就湘西民族古籍的类型、内容、现状以及保护措施做了讨论;滕秋茗就古代少数民族藏书家对文化事业的贡献做了讨论,通过“史事”阐述“史识”,尤其值得称道。

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而言,少数民族古籍有其特殊的意义。少数民族古籍既是一种文献,也是少数民族传承文化精华的载体,更是社会尊重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在一个急剧变革、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重视少数民族古籍研究,并着力于深入开发、适度传播民族古籍中的积极文化因素,是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方式之一。虽说本次统计范围内,这方面研究文献数量不太多,但笔者仍将这一专题列为重点,就是出于以上考虑。

3.2.5 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文献考据是构成古籍研究的主要成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颇多,在一篇文章中难以全面归纳。笔者仅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并可能对某一专题研究有影响的文献予以简述。如张固也对四部分类法起源做了详细辨析;王国强对简帛文献学界关于文献辨伪观念和方法的新研究成果做了述评;杨军系统地归纳了明清以来翻印宋本图书的称谓;李光生对《瀛奎律髓》的版本做了缜密的考证;张升讨论了《四库全书》底本与稿本的区别及资料价值。以上讨论涉及的文献类型、文献历史背景都不相同,但考证严谨、引征广博是以上研究的共同特征。如果说上述研究是以治学严谨、材料翔实见长,那么傅荣贤先生关于简帛文献的讨论则以高屋建瓴、见解独特引人瞩目。傅先生指出“出土简帛能揭示单纯通过传世文献难以得到的有关古代图书和图书馆的独特内涵,但并不能真正改变或取代传世文献在早期图书和图书馆研究中的坚实地位和历史价值”。

此外,曹之等人对魏晋南北朝书目编撰及其背景的考证;李艳秋等对魏晋六朝书目的考证;倪莉从目录学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戏曲及戏曲目录发展史,重点梳理各阶段重要的戏曲目录,并探讨了戏曲目录对目录学的重要贡献;贾克琳就目录学与中医古籍整理的关系作了讨论。无论是立足现实抑或钩沉史事,以上研究都有一定见地与学术价值。

以上仅仅是近年古籍文献研究举要,援引部分专家学者的成果为例证,并非全面归纳,但亦可窥见近几年古籍研究确有发展。

3.3 研究中的积极因素

综观近年古籍研究,有些研究取向虽未必居于主流,甚至文献数量不多,但或因视角独特,或能蕴含新意,显示出一种有益于使研究深化的积极因素。试举例如下:

3.3.1 研究领域的拓展与延伸

如董绍杰撰文介绍了“新善本的概念,生存环境、社会的关注和保护的意义”[19]。由古籍保护联系到“新善本”,是对古籍工作研究的延伸;钱承军先生撰文“阐述民国文献的自身价值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20];刘曼丽从西北大学图书馆的和刻本汉籍为基础,辨析和刻汉籍独特的文献价值[21];杨金霞女士就唐代书籍对日本文明的影响做分析[22],由文献辨析引申到国际文化交流,是古籍研究范围的拓展。

3.3.2 选择新切入点的探索

另辟蹊径是研究取得斩获的途径之一。如李青枝“以释例形式探讨了唐代、诗歌研究的重要文献价值,并对未经考证之相关墓志资料加以考证”[23];陈雪梅从《三字经》谈古籍作者辨伪方法[24];桑良至先生对徽商经营档案的研究亦别开生面[25]。另辟蹊径不仅有益于摆脱陈陈相因的窠臼,更有益于研究的推广。

3.3.3 针对具体问题的讨论

有些文章篇幅较小,讨论的问题也未必“大”,但因贴近现实,深入具体,同样很有价值。如白淑春女士等人对古籍函套制作工艺做了详细介绍[26];孙永平先生就改进古籍修复工作台的描述[27],同属文笔简练的有益研究。王会丽女士“建设古籍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的构想”[28],亦是立足于图书馆工作实践的探索。

3.3.4 对国外研究的辨析与借鉴

陈开健对欧美图书馆古籍善本收藏与利用制度做了介绍,并归纳出几个要点,为国内同行在古籍保护中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20];李永等人介绍了法国古籍保护工作概况[30];陈红彦讨论国外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指出“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在职培训的多渠道、专业化、制度化、古籍修复保护人员的全面合理,都是中国古籍保护与修复的宝贵借鉴”[31];何红一以美的国会图书馆入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献为中心,论证“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流传广、数量大、品质精……分析了少数处于急需抢救性保护和整理的现状,并提出抢救性保护建议”[3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文献很有价值,可惜有关研究偏少。

3.5 古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古籍研究取得了一些实质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3.5.1 学术争鸣较少

针对前人研究的纠谬指误并非鲜见,而业界同仁之间的切磋驳正较少。其实仅就古籍管理、保护工作而言,诸如分级标准、收藏环境、修复方法等,也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内容,然而笔者很少见到有诸如此类不同见解切磋的文章。

3.5.2 对敏感问题很少涉及

比如对古籍回归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潘德利撰文指出了现存流弊;冷绣锦女士撰写文章阐述了对20世纪30年代我国东北地区沦陷的有关古籍研究等很少几篇文章[33]。

3.5.3 某些少数民族古籍研究尚缺乏

如在本次统计范围内,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地未见有关研究发表,聚居于上述两地的主要少数民族的相关古籍研究也出现了短时间的“空白”,希望上述现象于今后得以改善。

4 结语

以上是笔者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近年学习古籍研究成果的体悟,不揣固陋,意在抛砖引玉。文中指涉、引征的文献,重在作为例证,讨论研究进展。虽以权威数据库为依据检索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为补充,但在文献计量时笔者又做了筛选,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有欠周详之处,尚祈同行矫正。

[1]朱 强,戴龙基,蔡蓉华主编.中文科技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潘德利,胡万德.流散海外古籍文献回归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7):23 -26.

[3]刘立公,顾 杰,沈雪勇.中国古代刺血考(一)[J].上海针灸杂志,2008.

[4]李 娜,武 旭,贾向春.2003~2006年文献检索研究述略[J].现代情报,2007,(11):129 -132.

[5]刘家真,程万高.古籍保护与开发的策略与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3):15 -20.

[6]杜伟生.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60年[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9):59 -63.

[7]周 越,刘 冰.春秋一度 书中千年——参加古籍保护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9(2):93-96.

[8]陈 新.山西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聚焦与前瞻[J].图书馆学刊,2009,(5):87 -90.

[9]张云霞.关于安徽师范大学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7(3):68 -70.

[10]裘 俭.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医古籍保护工作述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5):61 -63,71.

[11]谢宇斌.古籍保护中的虫害防治及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期刊,2007,27(4):66 -69.

[12]陈红彦.古籍修复与人才修复[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3):69 -71.

[13]许卫红,王阿陶.古籍修复工作中的知识管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45 -49.

[14]章忠平.古籍数目数据库标准化建设的多维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9,(2),76 -79.

[15]熊 静.元数据在汉语文古籍数字化中的应用[J].图书与情报,2010,(1):89 -92.

[16]陈得媛.古籍数字化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的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5):47 -51.

[17]王立清.我国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国家控制与管理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9,(2):49-53.

[18]李玉海,宋艳辉.面向数字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模型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09,(2):49-53.

[19]董绍杰.图书馆应关注新善本的保护[J],图书馆杂志,2010,(1):63 -68.

[20]钱承军.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与利用[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74 -77.

[21]刘曼丽,戴晓芹.汉籍文献宝库中的又一奇葩——和刻本[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2):45 -47,58.

[22]杨金霞.唐代书籍对日本文明的影响[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28,(2):132 -134.

[23]李青枝.以唐代墓志考订诗歌释例[J].图书馆杂志,2008,27(2):69 -72.

[24]杨雪梅.从《三字经》看古籍作者辨伪的主要方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2):118 -120.

[25]桑良至.珍贵的徽商经营档案—咸丰年间经商账簿[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26(1):82 -83,58.

[26]白淑春,白放良.古籍函套的制作工艺介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76 -79.

[27]孙永平.古籍修复操作台的改进[J].图书馆建设,2008,(9).

[28]王会丽.论古籍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J].现代情报,2009,29(6):55 -58,61.

[29]陈开健.欧美图书馆古籍善本收藏利用制度与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2):65 -68.

[30]李 永,向 辉.法国古籍保护工作概况[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2):92 -95.

[31]陈红彦.国外古籍修复人才的科学培养对我们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4),75 -78.

[32]何红一.海外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保护与抢救[J].江西社会科学,2010,(12):168 -173.

[33]冷绣锦.大连图书馆的特藏文献“大谷文库”探究[J].图书馆学刊,2009,(7):99 -101.

猜你喜欢
古籍论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期刊问答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