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方玉
儒家情感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王方玉
儒家情感教育思想的核心为仁,是一种真、善、美统一的道德人格。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儒家情感教育思想,促进个体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的升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践仁途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儒家;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情感教育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源远流长,有许多教育家、思想家提出过这方面的真知灼见。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是我国情感教育思想的源头,儒家情感教育思想重视个人修养和终极关怀。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不仅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新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挖掘和发扬儒家文化中的情感教育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市场经济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使当代思想道德教育扎根于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优秀道德传统的土壤之上。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 孔子说,“为仁由己”(《论语·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颜渊》)。要达到仁的境界主要是靠自己的修养、学习。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但“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这是“仁”的积极表现。这些是儒家对“忠恕之道”的两种表达,也是儒家情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颇有借鉴意义。孟子认为,仁实际是一种“以其不忍达于其所忍”的扩充过程,即把对特殊境遇下的恻隐、哀痛扩充起来,使之上升为一般情景和普遍意义上的仁民爱物的过程。他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和扩充恻隐之心。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孟子则是把“恻隐之心”“不忍之心”看作仁的开端,而这些行为都是以心理情感为纽带,以情感渗透为原则,都洋溢着浓浓人情的和谐、健康人际交往方式,对建立现代的师生交往模式,以情感进行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性。
儒家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质,是一种真、善、美统一的道德人格。“真”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善”指道德修养,“美”指审美素养。孔子的“仁”是道德上的“善”,各种具体的道德如孝、悌、慈、惠、信、温、良、恭、俭、让、忠、勇、正、义直等等,都可统属到“仁”的名下。在孔子看来,理想人格是具有“仁”德之人,这也就意味着要同时具备以上诸种具体道德。在儒家情感教育思想中,“真”(道德之真)和“善”实际上是统一的,是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的统一。诚者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里的诚也即是真。美则是主体的自我体验,先秦儒家把对内在道德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合二为一。在先秦儒家人格教育中,受教育者反求诸己,认识自己的内在善性,总伴随着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成为实现道德人格的主要方法。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是从主体价值需要或从主体情感意识出发的自我体验。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情感教育目标的根本任务,孔孟的这一光辉思想至今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儒家情感教育的崇高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就能达到的,必须有适当的培养途径才能逐渐完善人格的塑造,达到最终的目标。“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儒家的仁爱在向外表达的过程中,其所及的对象是有先后次序的,并且随对象的不同,仁爱的表现方式和性质也有差别,即儒家所谓“爱有差等”。“爱亲”、“亲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是人之为人最易感受到的自然天性。对此,孔子视之为“直”,而孟子称之为“良知”,属于“不学而知”的范畴。对待血缘关系之外的人,儒家还有其他性质的仁爱。如孟子所说“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此“恻隐之心”即属仁爱的一种表现。“恻隐之心”往往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出现,特定的情况一旦失去,它就很难继续保持。一般情况下,人们与周围的人只是一般性质的交往,谈不上什么恻隐之心,也不可能“亲亲”之心,要对这些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人保有仁爱之心,就要靠拥有“推己及人”之心。“仁爱”以“亲亲”为本,但不限于“亲亲”。一心之仁,推己及人。这样,把仁爱之心进一步扩展到全社会,达到“泛爱众”的要求。
儒家情感教育思想的目标是造就理想人格,实现途径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践仁途径,等等这些都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儒家情感教育思想的中心与出发点是“孝悌”,其最终目标与归宿是“泛爱众”。这种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顺序,有一定的情感和心理基础,既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也使人觉得合情合理,符合人之常情,愿意这样去做,因而便于人去躬行践履,不会使人产生“说教”或“灌输”的生硬感觉。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人才会有进一步的追求高层次的需要,而且低层次的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就越强烈。
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学习儒家“由近及远”的践仁途径,由低到高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低层次道德的实践正是步向高层次道德境界的基础。首先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即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向学生传授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谐共处的有关知识,指导他们以勤劳节俭、自尊自爱、量入为出的方式生活,引导他们体验这种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服务于生活,这是对大学生进行远大理想教育的基石和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前提。其次,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在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儒家的“忠恕之道”是很好的方法。在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深入正确地了解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把握学生的情感状态,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从而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恕”就好比是沟通自己与他人心理的桥梁,善于体察自己的情感与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避免做出有损于他人情感和需要的事。“恕”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人有宽厚、容人之心,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即所谓“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总的说来,“恕”不论哪一方面都强调了个人心胸豁达性及其敏感性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恕”渗透着从情感上对他人的体谅与关怀,从精神上去感化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既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隔阂,融洽彼此的感情,同时有助于用自己的道德表率行为去影响感化他人,共同上进。
[1]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王书云,胡伟.孔子情感教育[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黄辉,钱海燕.孔子情感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8).
王方玉/山东枣庄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何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