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鉴定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2-04-02 14:44:39李林岚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7期
关键词:创设中药笔者

李林岚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中药系,湖南 长沙 410014)

论《中药鉴定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李林岚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中药系,湖南 长沙 410014)

在国务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如何认真的上好每一堂课,努力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浅谈《中药鉴定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药鉴定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2002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努力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笔者所教授的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方向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生产等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的关键课程,也是学生获取国家医药职业技能资格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笔者通过对有效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结合其在《中药鉴定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 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1]。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授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对常用中药的真伪优劣具有鉴别能力,熟练掌握各种鉴别技能,具有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根据以上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态度为主要目标。如笔者在讲述全草类中药这一章时,第一学时的内容是常用中药麻黄的鉴别,就是以麻黄的三种商品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上的区别特征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观察药材实物、观看多媒体图片等,从中发现其异同点,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塑造者,一个学习舞台的导演[2]。如笔者在中药鉴定技术教学的第一次课前,曾给学生讲述了1987年11月湖南郴县一起把天仙子误作菟丝子而引起的中毒事件,讲完后问学生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有的回答“是工作人员不认真”,有的回答是“工作人员不懂专业知识”。最后,我告诉学生是因为郴县药材公司的保管员、加工人员、调剂人员因不认识这两种中药而导致的事故。通过对这一事例的讨论,说明了学习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中药鉴定技术有了明确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对中药鉴定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职业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教育不同,它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它强调“行动即学习”。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学生可以从中主动地获取信息,从而构筑属于自己的新的知识结构。这样,学习就极有效地处在一个真实的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助于培养植根在学生自我经验与先知土壤里的元认知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获得对一个新知识领域的生成性理解。创设职业情境,不但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能影响其知识的迁移。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不但要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掌握专业操作技能,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如我在讲述关木通与川木通、鸡血藤与大血藤、红花与西红花等性状相似、容易混淆的中药时,模拟中药掺杂现象,将性状相似的药材标本放在一起,通过学生自已观察、对比,找出各药的特点,归纳出其鉴别特征。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但印象深刻,掌握牢固,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同样问题,可以采取同样的处理方法。

三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行动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掌握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因此,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由于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偏于“形象思维”、能较快的获取经验性知识的特点,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精讲理论,少说多练”;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将发现知识的乐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如笔者在教授《中药鉴定技术》第十三章第二节种子类中药时,其中的桃仁与杏仁、肉豆蔻与槟榔、菟丝子与紫苏子等中药,在性状上较为相似,不易辨别,而药材又较细小,不利于展示。笔者在课堂教学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并将药材标本发给每个小组,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观察、比较、讨论,并记录鉴别结果,然后对照书本,检查鉴定结果是否正确。笔者在各组间进行巡视、指导,对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的小组及时予以表扬,对学习能力差的小组,予以引导、启发。课堂最后10分钟,对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讲述,并对此次课的学习情况作出讲评。这堂课后,90%以上的学生表示已完全掌握上述三组药材的性状鉴别。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由自己的行动所获得的知识是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从而构建了属于本体自我的新的知识结构,获得了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1]教育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姜太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G642.47

A

1674-5884(2012)07-0041-02

2012-04-26

李林岚(1972-),女,湖南宁远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和研究。

(责任编校 罗 渊)

猜你喜欢
创设中药笔者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2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0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20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