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结构分析

2012-10-23 04:34:46陆小鹿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7期
关键词:理想教学资源素养

陆小鹿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结构分析

陆小鹿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学生学习质量是检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参考“多元智能理论”和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质量评价模式,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建构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的结构模型,并对模型中各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结构模型

2003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质量工程”,对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体系,以及如何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质量等4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教学质量则是衡量高职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应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自我完善等各方面努力使教育教学行为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本文试图从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角度,探究高职院校该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一 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相关指标

学生学习质量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其结果的高低,它包括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对学生学业的价值判断过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通常由理论知识的学习评价、实践技能的学习质量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价3部分组成。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企业行业等。科学规范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既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学习轨道、获得良好的“结果质量”,又可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通过对学生、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的多次调研,结合本院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实际,笔者归纳了11个能够影响和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相关指标。

(1)学生学习目标的自我定位。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在校学习期间知识、技能、能力设计规划的自我要求。

(2)教师的执业能力。教师执业能力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

(3)学伴的层次选择。学伴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交际的伙伴。

(4)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学校的教学设施、图书资源、育人环境资源等。

(5)职业理想规划的践行。职业理想规划是指个体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作出的想象与设计。

(6)入学前(学生的潜质)。入学前是指学生在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前所具有的通才知识及潜在的能力。

(7)高职学习(构建过程)。高职学习是指学生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习得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及职业理想。

(8)入职后(学习质量的外现)。入职后是指学生在高等职业教育后,进入职业阶段处理职业实践具有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及职业理想。

(9)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即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

(10)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11)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职业理想具有一定的发展性,个体的职业理想的内容会因时因地因事的不同而变化。

二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的结构模型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具有七种智力能力,强调评价对象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及开发性的特征。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质量评价模式包括四个评价段: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四种评价同时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为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式,显示了评价的全程性、过程性和反馈性。参考“多元智能理论”和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质量评价模式,通过对上面11个指标的阐释、比较和分析,笔者建构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结构模型

由图可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各指标是一个4级的多级递阶系统。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反映了学生职业技能的高低、职业素养的高低、职业理想的高低,故将其作为最终目标。第二级指标包括学生学习目标的自我定位、教师的执业能力、学伴的层次选择、教学资源和职业理想规划的践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核心所在,称其为核心指标。第三级指标包括学生入学前(学生的潜质)、高职学习(构建过程)和入职后(学习质量的外现),对第二级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也影响终级目标,称其为基础指标。第四级指标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3个要素,对第三级产生直接影响,称其为相关指标。

三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一)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包括学生学习目标的自我定位、教师的执业能力、学伴的层次选择、教学资源、职业理想规划的践行5个评价指标,对学生学习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较高的学生自我学习目标定位,显现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能力及目标达成的可行性。优秀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贯彻职教方针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质量的最主要保证。学伴的层次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动力,与学生学习质量成正关系。教学资源涵盖了办学所需的软硬件条件,教学资源越丰厚,学生学习质量越有保证。职业理想规划的践行与否是学生学习质量的成果展现和最终体现。

(二)基础指标

基础指标包括学生入学前(学生的潜质)、高职学习(构建过程)、入职后(学习质量的外现)3个指标,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自我定位、教师的执业能力、学伴的层次选择、教学资源、职业理想规划的践行产生间接影响。学生的潜质是学生学习质量高低的基础与前提。高职学习(构建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输入、技能习得以及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培养、内化的环节,高职学习(构建过程)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入职后(学习质量的外现)是学生高等职业阶段学习质量在社会实践中的检验及体现,是学生高等职业阶段学习质量信息的反馈,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改进,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性人才。

(三)相关指标

相关指标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是学校教学目标定位、学生学习质量目标定位,反映了学校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反射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期待,是检验所培养的学生是否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试金石。它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定位、教学改革产生直接影响,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四 结语

通过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理清了各指标在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学生认清自身的问题;有助于建立适合学情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职业动态发展的职业能力;有助于搭建学生“学业、产业、就业、创业”贯通的平台。应更新教师职业教育理念、培养提高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能力,夯实学生职业知识基础,构建学习型校园和学生终身职业教育平台,切实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应是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注重入学后的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在理论学习上提供坚实的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推行“走进工厂,走进企业”,加强与国际学校的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立国际学分互认机制,创造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优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促进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正规化等等,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好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理想的符合社会发展动态的高素质的高技能的国际应用性人才。

[1]刘光成,徐 峰.论大学生职业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3).

[2]彭秀芳.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

[3]曾玉清.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迪[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4]孙元政.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借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5]时瞳宇.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04(2).

[6](美)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A

1674-5884(2012)07-0146-02

2012-06-01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教机职字[2010]024号)

陆小鹿(1966-),安徽宿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和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校 莫秀珍)

猜你喜欢
理想教学资源素养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10
2021款理想ONE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20:47:38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花火彩版A(2021年11期)2021-02-08 12:42:52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