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军,聂爱民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基础部,山东 烟台 264001)
高中英语学习者观念与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周大军,聂爱民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基础部,山东 烟台 264001)
采取实证研究方法,对高中生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涉及到他们的总体观念和策略、每个年级各对应子观念和策略状况、总体观念和策略之间、各对应子观念与策略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总的发展趋势,旨在考察高中生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的相关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他们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启示。
高中生;英语学习;观念;策略;相关
观念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或他人影响而形成的看法和体系,策略运用则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和使用其认为有效的方法[1][2]。学习观念与策略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秋芳[1]将策略系统分为学习者观念和学习者策略两个子系统,主要涉及“管理”(即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管理,包括目标确定、计划制定、时间安排、方法选择与调控、有效性评估等)、“形式操练”(即重在掌握语言知识而采取的活动)、“功能操练”(即重在运用语言知识而采取的活动)和“依赖母语”(即通过翻译的方法学习外语)等四个方面。外语学习者观念和策略分别指对这四个方面的认同和运用,于是分别存在四种观念(即管理观念、形式操练观念、功能操练观念和依赖母语观念)和策略(管理策略、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和依赖母语策略)。相关研究文献显示,观念与策略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而且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观念有可能决定或制约策略的选择使用,相反,策略的选用也可能对观念的形成和变化产生作用。观念和策略相关性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推进二语习得领域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协调学习观念和策略,有效使用学习策略,促进个性化学习。国内学界面向中学英语学习者观念与策略二者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我们就此对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有关初中生的调查报告已经发表[3],本文报告的是高中英语学习者观念与策略相关性的调查情况。
(一)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高中生英语学习的总体观念和策略、每个年级中各对应子观念和策略的持有状况。2)高中生英语学习的总体观念和策略之间、各对应子观念与策略之间的相关性。3)高中生总体观念与策略之间相关性、各对应子观念与策略之间相关性总的发展趋势。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分别来自作者所在地两所重点中学的高中3个年级。每校各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进行调查,每个年级的样本共约150人,实际有效问卷共计377份。
(三)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参考了文秋芳的问卷,该卷在她实施的一系列实证研究中证明具有很强的内部效度[6]。经过适当的修改,本研究的问卷内容设计观念和策略两部分,每个调查问题后带3个选择项,要求调查对象选择其一。观念部分中的3个选择项分别为:A=不同意,B=不置可否,C=同意。策略部分中的3个选择项分别为:A=这个句子通常不适合我的情况,B=这个句子有时适合我的情况,C=这个句子通常适合我的情况。通过问卷项目间内部一致性方法检验,最后成卷中的各类观念和策略项目间信度系数大于或等于0.50,且水平显著,均达到统计要求。
(四)数据收集与统计
本调查是在2009年6月下旬开始进行的。我们请相关学校的任课教师帮助组织答卷,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全程辅导,从而保证调查的顺利有效。问卷回收后把不合乎统计要求的问卷筛除,采用机读扫描获取数据,借助SPSS 12.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步骤包括:1)把三个选择项代码 A、B、C分别转换成数字1、2、3。2)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把各个变量的频率分别列出。3)用成对T检验和单向方差分析法观察各变量在三个年级之间的差异。4)用皮尔逊积矩相关分析法观察观念和策略之间的相关程度。
(一)高中英语学习者观念与策略状况的描述
表1显示,由于高中阶段包括三个年级,存在两个以上的样本均值,所以要进行单向方差分析(F检验)。在观念中,只有“依赖母语观念”均值的F检验的概率(P值)大于0.05,表明该观念在高中阶段无显著变化,而“管理观念”、“形式操练观念”和“功能操练观念”均值的F检验的概率(P值)均分别小于0.05,它们均值在高中各年级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这三项观念在高中阶段发生着变化;而各项策略在高中三个年级中的F概率均分别大于0.05,无显著差异,表明学生这几种策略的运用在整个高中阶段是稳定的。
表2显示,高中阶段的观念与策略各对应子变量中,除管理观念/策略外,其余均值排列顺序并不对应,说明学生观念确立和相应策略使用的频度并非完全一致。高中阶段只有管理观念和策略的均值排列顺序都是首位,两者分别稳定成为主导观念与策略。经成对T检验,高中总体观念和策略各自内部变量中,形式操练观念和功能操练观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其他变量之间都是0.000水平上的显著差异。这表明,管理观念和管理策略在高中阶段已经表现出其高于其他学习观念和策略的层级性,在学习观念形成和学习策略使用中起到了支配和影响作用;高中生对依赖母语在观念上既最不认同,对其相应策略中也最少采用;他们认为,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知识的功能操练观念比单纯掌握语言知识的形式操练观念更为重要,但在实际的策略运用中,形式操练策略的使用却多于功能操练策略。这可能是因为交际活动在高中课堂开展得不多,传统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学习中还占主流。
表1 高中生观念和策略变量均值状况
(二)高中英语学习者观念与策略的相关性
表3显示,功能操练观念与其对应策略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三个年级当中都不具统计学意义,这意味着它们之间根本没有相关性。而各个年级中的其他各对子观念/策略之间的相关系数却几乎都差异显著,而且表现出的是程度不同的正相关,表明这些对应观念/策略间是协同一致的关系,即,学生对某个观念相信的程度与其相应策略运用的可能性是成正比的。
表2 各阶段观念与策略总体各变量均值的对应关系
表3 高中生观念与策略相关系数
高一年级总体观念与策略之间因相关系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呈不相关,但高二、高三年级的总体观念/策略相关,且相关系数逐年上升,而且高中阶段总体观念/策略相关系数为0.45,达到中等相关,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实质关系;此外,除了功能操练观念/策略之外,各对应观念/策略之间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在各年级也是基本上升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他们观念与策略之间的差别也随之缩小;另一方面,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逐渐容易实施原来难以实现的观念[2]。
各阶段学生观念与策略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念与策略各对应变量的相关程度不一致,可能说明各种观念对其对应策略的影响度不同。不论是各个年级段还是整个高中阶段,最高的相关度都存在于依赖母语观念/策略之间,功能操练观念/策略之间则不存在相关。由此可推,几种观念中,依赖母语观念对其对应策略产生的作用始终最为明显,而功能操练观念对其对应策略几乎没有产生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观念向行动转化时要求的主观努力程度越低,它对策略产生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亦然[1]。四对观念/策略相关度的高低排列顺序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因为依赖母语观念最容易影响依赖母语策略,故它们之间始终最具相关性。而从功能操练观念向功能操练策略转化,需要付出的主观努力要更多,因为相比其他策略,使用功能操练策略要求更高的语言水平和策略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得体而又准确地表达出相应的交际策略,否则势必难以使用功能操练策略,所以即便学生能够认识到功能操练对于促进语言学习比较重要,但限于语言水平和策略能力,功能操练策略的使用未能与其对应观念达到相关水平。另外,各个年级其他三对对应变量之间尽管具有相关性,但是彼此的相关程度都并不是太高,原因是,两个变量之间如果存在相关性,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就存在着因果关系,即便存在因果关系,也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除了观念因素外,影响策略使用的还可能是性别、智力、学习动机、努力程度、语言水平与学能、认知与情感等学习者因素,以及学习条件、学习经历、教学质量、任务类型等环境因素[4-5]。同时,观念与策略各自内部变量之间也有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和关联。
本研究所得结论是:(1)高中生的依赖母语观念在整个高中阶段比较稳定,其他三项观念均有所变化,而四种策略的运用在整个高中阶段则都是稳定的;管理观念和策略的使用频率均为最高,而其他三对观念和策略的使用频率对应不一致。(2)各个年级中各相应观念与策略之间并非都相关。功能操练观念与其对应策略之间在各个年级均没有关联,其他各观念/策略之间都呈正相关,然而相关度都不是太高。在各个年级和高中总体的各观念和对应策略之间,依赖母语观念与其对应策略之间都是最为相关,其次依次为管理观念/策略之间和形式操练观念/策略之间。(3)各个年级总体观念与总体策略之间相关程度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均达到中等相关程度;各个年级除功能操练观念/策略之外,其他各个观念与其对应策略之间的相关性也基本呈上升的变化趋势。
上述结论所阐发的教学启示主要如下:(1)学习观念和策略意识与语言知识能力同等重要,应共同列入教学目标,在高中各年级进行系统培养。必须从改变学生学习观念入手来改进其相应学习策略,切实促进观念向策略运用的转化。(2)有效地调控观念/策略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各对应观念/策略协调工作,从而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6]。要视学生持有观念和使用策略的实际状况,为他们学会恰当协调各种观念及对应策略提供帮助和指导,使他们在学习时依据任务特点所选择使用的学习策略能够既适于本人,又富有成效。(3)各对应观念/策略的协调应做到既有侧重,也有兼顾。高中阶段要侧重提高管理观念/策略的相关性,培养学生自觉树立管理观念与策略的协调意识;而在各年级,由于依赖母语观念与策略之间已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其协调可不视为重点。
[1]文秋芳,王海啸.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的分析[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4):61 -66.
[2]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160.
[3]汪 云,陈 莉,周大军.初中英语学习者观念和策略的相关性研究[J].基础英语教学(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4):25-28.
[4] Wenden,A.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M].New York:Prentice Hall,1991.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6]包婉玉,王 健.再论语言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相关性[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101 -102.
H319.34
A
1674-5884(2012)07-0009-03
2012-04-22
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项目(JJWYYB2009111)
周大军(1963-),男,天津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二语习得、军事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校 莫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