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军,李小峰
(1.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2.张掖市实验中学 甘肃 张掖 734000)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刍议
张彦军1,李小峰2
(1.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2.张掖市实验中学 甘肃 张掖 734000)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由于儿童注意力的缺失而造成儿童学习障碍、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通过支持疗法、放松训练、强化、自我控制训练等方法的心理干预能够较好地对儿童多动症起到缓解、消除作用。
多动症;心理;干预
1845年,外国学者霍夫曼描述了一些孩子,他们小动作频繁、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任性及学习成绩不良。霍夫曼首先指出,他们这些异常行为绝不是精力旺盛和顽皮,而是一种病态表现。1931年,温考夫更加详细地描述了这类病态表现,把它称作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引起各国学者长达一个世纪的持久兴趣。目前多动症在儿童精神科和儿童保健科门诊病例中几乎位居第一、二位。
多动症的学名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英文为(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也有人将此症称之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等[1]。儿童多动症的发病高峰年龄为8~10岁,10~12岁次之。由于各国的诊断标准不一致,因此各国报告的发病率也有很大差异。美国报告的患儿发病率是20%,而我国统计的发病率不超过10%[2]。但无论中国或外国,多动症群体都体现出两个基本规律:一是男孩多于女孩;二是城市多于农村,这可能是由于城市中汽车尾气等污染源较多导致。
多动症的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儿童多动症可能与遗传、轻微脑损伤、不当的教育、铅中毒、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每个多动症儿童可能是由于其中的某一种原因致病。目前,虽然多数学者相信儿童多动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但是对多动症病因的各种学说如脑轻微器质性损害说、遗传因素说、生化代谢紊乱说、环境因素说等却均有存疑。人们期望尽快揭开儿童多动症病因之谜,以便能更有效地防治这种妨碍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多发病、常见病。
多动症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
1.注意涣散
多动症患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极易因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力。症状较重的患儿对任何活动都不能集中注意;较轻的患儿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电视、听故事等能集中注意。在进入小学后,由于小学课堂较幼儿时期对注意力的要求更高,他们的症状一般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来,表现为听课时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每节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
2.活动过度
多动症患儿的多动特征似乎与生俱来,有些孩子甚至在母体中的胎动频率就多于其他孩子。在出生后,随着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展,他们的活动显得比其他同龄孩子更多;他们通常学会了一项活动就做个不停,走路经常以跑带走。进入小学后,患儿在课堂上总是坐不安稳,如摇椅转身,离位走动,骚扰别人;或小动作不停,叫喊、讲话,影响课堂秩序。好插嘴和干扰大人的活动,令大人厌烦。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他们对人的活动起发动、加强或停止、减弱的作用[3]。多动症儿童的兴奋过程远多于抑制过程,因此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冲动任性,对自己的欲望与行为的控制力很弱。因为他们情绪不稳定,因此也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往往不顾及后果,比如喝水时不顾杯子里水的温度、从高处跳下而毫不畏惧、过马路不顾及左右车辆等,他们的这些冲动行为往往会导致一些灾难性的后果。多动症儿童往往表现得比较幼稚任性。他们要什么就得尽快满足,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分。
4.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由于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他们在上课过程中不能长时间听老师讲课,因此,学习困难(Learning difficulties;LD)是多动症儿童的必然表现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学习落后不是由于他们的智力造成的,他们的智力大多属于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部分儿童由于存在视-听转换障碍而产生阅读困难;部分儿童有某种认知功能障碍,如分不清左右,写反字(如将“b”写成“d”,即镜写现象),抽象综合能力欠缺等问题;部分儿童存在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如不能分辨左右),也仍在学习算式和算数符号时产生困难。在留级学生中多动症儿童占有相当的比例。
5.社会适应不良
多动症儿童往往个性倔强,不愿受制于人,在活动中常排斥同伴,因此和同龄孩子较难相处。因为他们学习差,常与同伴发生争吵或打架,因此,他们往往被认为是学校中的“问题学生”。
我国早在1977年就开始对多动症进行研究。除结合医院的药物治疗以外,目前对于多动症的治疗一般是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多动症常用的西药是一些中枢神经兴奋药,如利他林、苯丙胺、匹莫林等,但有副作用,最常见者为食欲减退、皮肤苍白、头晕、腹痛等。另外,这些药均可抑制体重及身高的增长。因此,一般6岁以下及青春期以后的患儿服药要慎重。由于多动症的发生存在着复杂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因此,在实践中往往采用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结合的方式[4]。
(一)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主要是改变多动症儿童的生活环境,减少患儿的挫折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需要父母和老师对他们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出现的良好行为及时强化[5]。
1.对父母的要求
(1)从态度上改变对孩子的认识。作为多动症孩子的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是属于病态的,不能误认为孩子的病态是“不学好”、“故意捣乱”等,更不能因为孩子的不受欢迎的不良行为而动辄打骂,加重患儿的心理压力,会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差,症状会更加严重。(2)要对孩子有耐心,对缺点要反复帮助改正,对优点要及时表扬巩固。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对他们的要求刚开始要比其他孩子低一些,等达到要求后给与鼓励,再逐渐提高要求。(3)多提供孩子活动的机会,使他们过多的精力得到宣泄;多引导他们参加体育运动,教会他们交往的策略。(4)要使患儿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家长要督促他们遵守作息制度,起床、吃饭、游戏、学习、入睡都要形成规律,不要过分迁就,使他们在生活中受到锻炼。在患儿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件事时,家长不要主动去打搅他们,以防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专注的习惯。(5)要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心理产生安全感。及时地与老师联系,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
2.对老师的要求
(1)老师的教育最好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仔细耐心的帮助他,可在课下对其进行学业补缺,尽量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课多提问,对他微小的进步要加以肯定,在同学中努力树他的形象,让同学们帮助他而不是歧视他。如孩子出现一些错误行为可采取消极强化,可以故意不理睬或让他为同学们做一件好事等。(2)对患儿教育方法要切合实际,不应苛求过分安静,不要制订过多清规戒律和繁琐的条律,对不正当的行为应好言相劝。(3)教育方法要循序渐进,要根据患儿年龄和各种情况,逐渐加强与提高。(4)上课时须安排患儿坐在前排,靠近教师的位置,以便于教师对患儿的督促和指导,儿童也更不容易分心。
支持疗法主要是通过争取医生、家长、老师三方面的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进行教育,达到治疗多动症的目的。
(二)行为矫正法
鉴于药物治疗多动症的副作用,专家主张对6岁以下的患儿应以教育和行为矫正为主。行为治疗是由治疗者提出治疗计划,来改变多动症儿童存在的注意力难集中、多动及情绪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继续。在应用阳性强化法前要确定希望儿童改变什么行为,然后设计新的行为取代原来的行为。当儿童出现适宜的行为时,立即给予强化,例如给予奖赏、鼓励等,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奖赏、鼓励在儿童行为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的是促使儿童自愿地、主动地去学习、重复某些良好行为。例如患儿偶尔一次做作业时长时间没有分心,家长可以在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
2.阴性强化法
为了减少或消除儿童的某些不良行为而采取处罚措施。如提前和患儿约定:某一种行为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少于约定的次数,给予奖励(阳性强化);如果做不到则要处罚(阴性强化),如不给零花钱,取消看电视等,但不可打骂或体罚。
3.消退法
治疗前首先要了解是何种因素对不良行为起了强化作用,找到强化因素后,对其进行消退。例如,儿童发脾气,可能是父母过分关注而强化,并反复发生。若父母采取不理睬的态度来对待,则发脾气的行为可能逐渐消退。
(三)自我控制训练
自我控制训练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通过训练,使多动症儿童在头脑中形成做事前必须经过的一系列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从而学会控制自己行为的节奏[6]。例如针对多动症儿童过马路时不顾及左右车辆的行为,可以要求他们在每次过马路时完成以下三个动作:停——先停下来,站在路口;看——看左右车辆;听——妈妈说走,你再走;要求儿童在回答问题前一次完成上述三个动作:停下手里的事——看着我——听我说完你再说;经过长期的训练后,这些命令逐渐内化、定型,成为儿童的条件反射之一,这样,儿童的自制力就会提高。
(四)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矫正儿童多动行为是近些年的新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为多动症儿童的身体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因此,让患儿的肌肉放松可以减少他们的多动症状。放松训练主要采用生物反馈疗法和指导语放松法。训练一般要求集中进行。
此外,也有人认为体内铅过多或铁缺乏、食物过敏是部分多动症儿童的病因,因此,他们建议患儿不吃受铅污染的食品以及贝类、莴苣等含铅量高的食物,以缓解儿童的多动行为。最新研究发现,将药物和行为矫正两者结合起来对治疗多动症效果更好。采用小剂量药物治疗并结合行为疗法,便能取得最大疗效。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则更复杂,也更重要。首先,要弄清多动症的病理机制。其次要优生优育,尤其要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机会,应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儿中剖腹产者所占比例较高。第三,家长要给孩子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望子成龙。在饮食方面,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面,社会、学校、家庭应共同努力,为防止和治疗多动症做出努力,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王 耘,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李 博,李文才.儿童多动症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干预措施[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4):20-23.
[3]沈德立,阴国恩.基础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易法建,冯正直.心理医生[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5]陈永胜.小学生心理咨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6]肖 征.儿童多动症的心理诊断与防治[J].丹东师专学报,2003(4):72-73.
B844.12
A
1674-5884(2012)07-0016-03
2012-04-11
河西学院2011年教学研究重点支持课题(HXXYJY-2011-01)
张彦军(1977-),男,甘肃酒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责任编校 杨凤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