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迅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学生参与
周 迅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在学校管理和班级建设的领域中,注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也是改革的努力方向。本文探讨了中小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对学生和学校内在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如何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实现学生主动多元的参与,促进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育改革;学校管理;学生参与
在学校组织中,学生是重要的组成成员,也是学校教育服务最主要的对象。教育的一切都应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才而组织起来,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则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那么,学校各项管理活动的宗旨和目标就应是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中,学校的管理是属于一种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学校管理的科层化和单向化非常明显,学校的各项决策一般都是行政人员自主决定,再将各项决策逐级地落实下去,推行开来,而作为学校的重要成员——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作出的各项规章制度或管理决策。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显现,学生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很难得到满足和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严重的压制。
随着信息化、民主化的不断加快,学校的管理环境变得复杂而多变,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学校管理正由集权走向分权,由专制走向民主,由控制走向服务。一方面是受到西方学校管理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学生的主体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现在的学生成长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他们要求受到学校的尊重,要求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这也对原来封闭、控制的学校管理体制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在各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参与度也有所提高。在学校育人的各个环节中如要发挥育人的综合作用,特别是在学校管理和学生工作环节中,就要注重学生的主动与多元参与。
与大学生相比,中小学的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是很高,且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与决策的意识是应该从小培养起来的,这样无论对于学生本身的全面发展或是学校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价值。
1.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对学生基本权利的肯定
学生无论是作为国家的公民,还是未成年人,都享有一定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才能真正地得到实现。同时可以使学生从小就意识到基本权利的存在,也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与认可,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潜能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样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时,如果可以以协商或对话的形式发表自己的建议,将大大地提高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在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他们的参与意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3.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有利于学生人格方面的健康发展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在身心发展上都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设计、实现自我的愿望。他们渴望在群体中得到关心、尊重,表现自我的需要增强,自我意识也进一步清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可以使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情感的丰富性得到充分的施展,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与他人更好地沟通和合作,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1.有利于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管理活动的有效展开和推行,依赖于学校和学生双方积极的互动与配合,平等地沟通和交流。以往的管理体制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某些决策,没有参与到决策的过程,对决策就没有更多的关注度,有时甚至会对管理或决策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有研究表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越大,则他们对学校管理决策实施的支持、对管理决策实施结果责任的关心程度、承担感、投入感也越大。
2.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学校在进行管理前,需要对学校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作出一定的分析,从而使管理决策更加合理。学生作为学校组织中的重要成员,掌握着丰富的真实的相关信息,也是学校的管理或是决策的最直接的受益人。因此,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或是决策中,提出管理上的建议,既可以避免由于个别领导小组的决策的局限性,又可以为决策提供大量可行性的建议,从而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有利于创设以人为本的校园管理文化
重视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参与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参与的体现,有利于形成一种轻松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不仅仅要教育育人,也要突出“管理育人”的理念,才能真正地实现管理的教育性,管理为教育服务。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也是管理主体多元化的一种体现,这种多元化不仅可以使决策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更有利于创设一种民主的校园气氛。
从一些现有的资料和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中小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深度和广度都很有限。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协助学校的纪律管理、环境卫生、安全管理等活动,参与的人员也是少数比较优秀的学生,在班级中参与的管理活动也大多为纪律管理、投票选举等活动。所以,在学生参与人数、参与活动的范围、参与程度、发挥作用的效果上都需要大大地提高,真正的实现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这里所说的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不仅仅是学生承担一些学校或班级的管理工作,而是还包括参与学校一些相关事务的讨论、决策的制定等。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的不同,中小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首先应该遵守分层次这一原则。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的是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同伴的交往,在管理中着重每个人的参与,熟悉班集体;小学中年级,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可能会产生了一定的差别,让每个学生发挥特长参与班级管理是重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活动空间和视野需要扩展,可以让学生突破班级的限制,参与到学校层面的管理工作,加强他们的表达、合作、沟通的能力。初中阶段,学生的智力和情感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独立性意识和自我意识很强烈,需要得到集体和别人的尊重、关心和表现自己的需要,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活动时,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潜力,如创造性、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不要给予过多的限制,可以参与到学校及班级各种决策的讨论和制定中,在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在分层次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从其他方面予以改进: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范围,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要敢于让学生通过处理班级中的一些“大事”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很多种形式和方式,例如:
1.学生可以参与班级制度、班标、班训、班徽、班歌等的制定。学生参与班级相关事务的制定过程,也是学生深入了解班级、适应班级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班级制度等,对于自己制定出的班规也会遵守,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学生自主策划班队会活动和其他活动。在学生的生命成长中,“策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渗透于“事”与“人”的发展之中,并体现出从无到有、综合创新的特质。在自主设计、自主策划的过程中,学生间通过讨论等形式确定主题、分配任务、分工负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3.班级干部轮换制度,细化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职责。班级干部要采取轮换制度,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给每一个学生都分有管理班级某一事务的职责,听取学生对班级管理的一些建议。
4.班级的一些事务由学生民主投票决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为班级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都有权利决定班级的相关事务。
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首先要转变管理的观念,树立一种学生主体的观念,认识到学生不仅仅是被教育者和被管理者,还是教育者和管理者的主体,管理者应该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变,创设更多的机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为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创设一个民主、开放、平等的气氛。尤其要注重班主任培训,转变班主任的管理意识。
首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学校和班级都要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来保障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学校一些重要事务的处理、重要决定的作出时,都要征求学生的建议,给学生发挥主动性提供更多的机会。其次,建立学生组织,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组织支持。可以模仿大学建立学生部,主要负责学生对于学校事务的反馈建议,学校通过学生部了解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各种建议和对学校各种活动提出的计划、方案等,学生部经常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来对学校的管理进行反馈。
改变以往的评价制度,从评价方面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注重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策划方案等等行为的关注和鼓励,采取积极的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和评价机制。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就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基础教育的改革,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改革,在学校管理和班级建设的领域中,注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是改革的努力方向。要在改革中发挥学校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成长。
[1]李晓文.三探学生的“成长需要”[J].基础教育,2006(3):18-20.
[2]叶 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学军.走向师生生命共同体的学校——上海市竹园中学实践中的教育学与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G47
A
1674-5884(2012)07-0004-03
2012-04-11
周 迅(1986-),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责任编校 莫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