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分析

2012-04-02 13:41
电大理工 2012年3期
关键词:高职课程课堂

杨 梅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 110034)

当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基于计算机、通讯网络、数据库和多媒体的现代远程教育纳入到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中。在我国各类教育投入皆不足的条件下,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和系统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的有效手段,如何在高职教育中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则取决于我们对高职教育对象----高职学生的了解与把握。本文试图通过在把握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而对移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学生适应和应用移动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1 高职学生特点

作为教育主体,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基础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低,基础差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生源类型层次复杂,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高毕业生,以及五年高职毕业的学生等。虽然同样是作为计划录取的学生,但从成绩上看仅仅是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层次,他们大部分是刚刚超过专科提档线的学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有两百分左右的差距,因此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

(2)自我评价有偏低倾向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自卑心理比较严重,新生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有大约 15%左右的新生都存在自卑心理。虽然从国家教育政策上看,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兴起和发展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社会对高职存在偏见,他们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学生考不上“名牌” 大学的无奈选择,这种观念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压力,同时加上学习基础的差异,进而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3)重视各种证件的考取

鉴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及就业需要,高职学生对在校期间的各种证件考取越来越重视。如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汽车驾驶证、律师资格证、会计证、医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等等。

(4)更注重课程的实用价值

除了专业课外,学生越来越认识到通识课的重要性,认识到全面能力培养的必要。某学院对学生选修课调查的结果显示,有将近 70%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选修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有60%的学生认为人际沟通、公共关系、社交礼仪、写作等课程是必选课。尽管受费用的限制,但仍有 10%的学生选修汽车驾驶,他们认为这类课程实用价值较高。所以,学生更注重的是课程实用价值。

(5)自主性较强,但自制力较弱

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和爱劳动、爱表现自己 “才华” 的天性。也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学生们乐于参与,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思想认识上的肤浅性,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

(6)学习内容多,学习时间紧张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专以上学历和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技能证书的 “复合人才。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2+1”教学模式改革,第三年走向工作岗位进行完全的顶岗实习,把三年的课内知识学习压缩到两年,虽然强化了学生的技术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使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减少。而学生除了要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科学文化和专业型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公关协作、法律法规等知识,这从客观上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2 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

有调查显示,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虽然仍然是以课堂为主。但他们对于听课、记笔记、课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这些常规式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不满足了,他们渴望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调查结果表明,有58%以上学生经常通过图书馆、阅览室、网络获得最前沿的技术信息,以补充课堂知识。尤其是电信在各大校园开展手机“一机通”项目之后,学生手机持有率几乎达到100%,这就使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更具可行性。

(1)明确定位,移动学习应该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一种有力补充

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目前仍以课堂为主,由于移动学习是一种高度片状化的经历,易受干扰,所以它只应该是一种教学的补充,是辅助手段。移动状态学习和固定状态学习有本质的不同。人在“移动”中注意力高度分散,而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深入思考。而移动中对人们注意力的需求是断断续续的,不可预料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会给移动学习者留下极度心烦意乱又极为片段的体验。所以,绝不可以将课堂内容整块地移植到移动学习中去。移动学习的内容应该在学生面前有序化展开,使学生易于了解其构成形态,在课堂之外随时可以便捷地、片段地浏览自己感兴趣或需要补课的内容,完成对课堂知识的消化理解。这种见缝插针式的学习形式无疑会有助于提高其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有的放矢,移动学习内容应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选取

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现有的学习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如,针对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的实际,开发专业基础课程的培训内容;针对学生自卑心理较严重的情况,开发心理辅导专栏;针对学生重视各种证件的考取的情况,开发各种单证培训课程;针对学生选修课更注重实用价值的实际,开发通识课程,增加人文精品课程的门类;针对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开发虚拟实验软件,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降低教学成本。作为实际操作前的预演,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减少操作偏差。尤其是在开展了“2+1”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在,学生在大三就走向工作岗位,这种完全的顶岗实习使教学环节的展开受到限制,而移动学习恰恰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

(3)方法得当,移动学习手段应更切合高职学生的心智特点

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不少学生进人学院学习后,出现上课听不懂、下课无法自主学习、考试挂红灯的现象。受高职学生心智和能力的限制,移动学习手段的开发就显得尤其重要了。移动学习工具应易于操控,学习内容应丰富有趣,学习界面应简洁明快,知识内容应避免书本搬家,贪大求全。

(4)适度干预,移动学习过程应有必要的监管

高职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任务基本饱和,在学习之余的学习欲望会降低,同样的,在顶岗实习岗位上的学生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休息时间短,其主动学习的欲望也会降低。而移动学习不像传统课堂学习有教师的规范和制约,它主要依靠学习者的自觉性,这就要求除了学生要提高自控能力外,学校必须采取干预手段,提出教学要求。这种要求可能是通过各种考核来实现的,例如,利用移动学习在内容上的互动性,来进行实时的教学要求和考核,从而加强学习管理,督促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3 移动学习对高职学生的要求

(1)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自控力

作为青年大学生,高职学生处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日渐提高、自我意识、人生观日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但由于自身心理上的不独立或者没有独立的社会角色定位及社会风气等诸多原因,导致一些高职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明确的自我认知。有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有 62%的学生学习是为了学有所成,以便将来顺利就业,谋求生存;其中近 50%学生学习认真努力、严格要求,与教师配合密切,但还有 50%的学生只有就业的愿望,缺乏学习动力。有15.5%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他们学习兴趣广泛,但对素质理解不全面或不准确,因而在学习时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表现积极活跃,但实际内心很浮躁。而移动学习是一种个性化和情绪化的过程,不像传统课堂学习有教师的规范和制约,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疲劳感、茫然感和乏味感,它主要依靠学习者的自觉性。这就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提出了要求,他们必须认识到移动学习的意义,且能够对自我状态进行有效的控制,方可实现真正的移动学习。

(2)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电子手段的应用能力

移动学习实现方式上必须是数字的,也就是说要使用移动计算(IA)设备进行数字化的学习。这一点是区别于传统学习模式的关键。而目前的高职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不会有效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现代网络技术如此发达,名师课件比比皆是,要他们下载学习一下,不知如何操作,可是要上网聊天却个个无师自通。是否能开发出一种便于操作的移动学习工具是研发部门的首要课题,而是否能够熟练地利用现有的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移动学习,则是对高职学生的首要要求。

[1]吴剑.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特点.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交通分会论文汇编,2009.

[2]李伊白.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学习:现状、需求与发展策略.中国远程教育,2010.

猜你喜欢
高职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