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从庆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161)
展会是为了展示商品和技术、促进销售、传播品牌,相比其他传播媒体,其内容性、话题性要更加丰富。展台设计作为展会的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设计领域应运而生。每一次展览会都会出现新型的展台创意,这些创意通过视觉传达形式生动地传播各种信息,迅速向社会推广,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视觉传达模式。所以,展览会上展台设计的视觉形象所制造出的时尚消费观念对人们思想上有很大的引领作用,它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引导参观者走近展台仔细观看了解展品,尤为重要的是——好的展台设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传达企业的形象和理念。
展台设计有三种基本形式:转角式两面开口、岛式四面开口和排式一面开口,其内部的构成元素和表现形式都能在建筑元素的“梁”和“柱”上面找到“原型”。运用“梁”“柱”元素,展台设计可以和展示设计相融合,诠释出更为鲜活、清晰的设计语言。
展台设计是在特定空间中的一种特殊的构造语言,完全可以借鉴空间的构造元素,所以,在当今的展台设计中,有很多的展台造型都运用了“梁”的构造语言来表现。
“梁”是建筑中架设于立柱之上的负载横跨物体,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它作为承弯曲构件,瓦和屋顶的重量通过它传递到直立的柱身,所以,梁在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框架建筑中是关键部分;它的长度取决于木材的长短与所承受的力度,同时它也决定着建筑物开间的进深。欧洲古典建筑的特征与希腊建筑相符,与中国古代建筑中“梁”的材质不同,希腊建筑的“梁”,材质是石材,由于石材的垂直荷载能力强,水平荷载能力差,所以欧洲古典建筑中的梁又短又厚。但其咬合之处和中国古典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用榫卯相咬合,只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材上凿出榫卯,而欧洲古典建筑是在石材上雕出榫卯。此外,与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不同,由于石材水平承重上的局限性,欧洲古典建筑中梁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而使柱子上升到了承重的重要位置。在展台设计中,我们可以借用“梁”在木框架结构中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承重作用,对“梁”在结构中的运用进行提炼和变化。
展台与建筑物在结构方面最大区别在于简洁与轻便,易运输、装拆。因此,对展台的结构设计也有特殊的要求。由于无法具有建筑与室内那样的地基基础和承重结构,针对可能出现参观人数达到高峰阶段时的状况,展台的结构必须要设计有足够强度的独立支撑系统,以预防因结构系统的脆弱而发生事故,也就是说,展台的结构系统既要重量轻、拆装方便,又必须支撑作用强。梁作为建筑空间中最重要的承弯曲构件,其特点完全能满足展台设计的特殊要求;所以 “梁”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展示设计中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
“柱”在传统建筑构架中是最主要的构件之一;是柱子式建筑中用以支承栋梁木行架的长条形构件,它几乎垂直承受着建筑物上部所有的重量。
柱子决定单体建筑的规模和尺度,不同的位置在习惯上有不同的称呼。中国古代建筑中,主要有四种柱子:檐柱、金柱、中柱和山柱。(展台设计中,因为特殊的空间关系,本文只探究其表现形式)欧洲古典建筑的石材特性决定了其建筑的柱式特点,正如英国建筑师萨莫森在他的著作中说:“对希腊人来说,柱式就是建筑”。陶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托斯卡那式和混合复合式是其最主要的五种柱式。这些柱式中好多都没有任何的承重作用,只是使建筑极富表现力,能把建筑优美地引入观看者的思维中,在视觉效果上柱式支配和控制它们所装饰的建筑。
随着展会行业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使造型多样的展台开始频繁出现。展台设计中的柱形以“竖立”的形态来界定空间,其空间特性由下向上延伸,具有 360度的环绕性,能构成较大的空间辐射,形成以点带面的点面互动关系。这些柱体的高低、弯曲、变异、截面等单体或组合方式的排列,在形态上可以形成错落、节奏、聚散等变化,强化了展示空间的视觉感受。正是由于这些特征,设计师们将柱体变为展示效能最佳的载体。
柱子的承重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将展台设计与柱子相结合,既能节省空间,又能使整个展示空间看起来整体、协调。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展台设计中,柱子的承重作用退居次要位置,那么,建筑中承重的柱子在展示空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认为是空间分隔,这些分隔构成了多姿的展示空间。
空间分隔的元素分为三大类:视线的阻断、通透的分隔和可视但不可通的隔断。因为展台设计的特殊性,这里主要简析通透分隔和可视不可通的隔断。单个柱子作为展台的形式在展台空间中出现的时候,可以对空间进行分隔。这些分隔可以将内容和品种划分若干展区,增加变化,避免一览无余,增加层次感,并能有效地组织和控制人流。此外,也可以通过对柱子位置的布置,对展台空间进行通透分割,使观众感到空间富有层次感和变化,这种通透的分隔,可以做到小中间大,隔而不堵,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1]宋小平.欧洲建筑与装饰艺术.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林徽因.林徽因讲建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王振复,杨敏之.人居文化:中国建筑个体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陈洋.室内环境与构造设计.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