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语专门人才培养与板块化课程设置

2012-04-02 06:27:33
昌吉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哈萨克语语言文学哈萨克

孟 毅

(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一、前言

现代哈萨克语既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又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国语。哈萨克语专业人才培养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新疆先进文化建设、哈萨克民族语言文化的继承发扬以及中哈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同质化毕业生就业,在经历国家统分统配、自主择业阶段等几个阶段的磨合和适应之后,目前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人才需求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哈萨克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始向高层次、技能型、专向化类型转变。过去那种批量化、类型单一、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现已到了必须调整的时期。从现阶段看,社会需求决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类型,就业需求基本上是决定人才培养模式的风向标。必须培养出合格的哈萨克语言文学高层次异质化人才,以服务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同时也为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再启新局面。

二、哈萨克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1.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简述

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三十年以来,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和人才培养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全国相关院校已初步建成以本科培养为基础,以硕士、博士高层次培养为先导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国范围内开展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院校有: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教育学院与伊犁师范学院以及部分社会科学研究等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已建成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主要培养精通哈萨克语言文学,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是全国相关机构哈萨克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新疆大学、新疆教育学院和伊犁师范学院是新疆哈萨克语言文学、文化、哈汉双语翻译等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单位。几十年来,上述院校为新疆输送了大量的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相关高校的招生对象主要以哈萨克族、汉族以及其他民族考生;本科学制四年;专业一般是以现代哈萨克语言文学,其下还可再分为目的语方向和母语两个方向。多年来,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模式选择、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习见习设计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日趋缩小,人才需求几近饱和,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基本情况和态势。甚至于前几年,个别院校在国家特招计划实施之前,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任务连续多年都无法完成,专业教育、教师队伍等发展呈现出趋于萎缩的颓势,前景十分令人担忧。2007年,国家为哈萨克语目的语专业方向实施特招计划予以扶持之后,报考目的语方向的,母语为非哈萨克语的考生数量连年呈现上升状态,招生任务连年顺利完成,且考生质量逐年提高。然而,毋庸讳言的是,报考该专业母语方向的哈萨克族学生数量仍趋于减少,招生任务完成困难逐年增大。随着生源的逐年减少,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目的语方向的人才培养规模日趋缩小。其中,哈萨克族学生高考报名数总量下降是一主要原因,但专业同质化、批量化、方向单一、层次不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导致招生与就业困难的主要障碍。

从市场需求看。各高校应该紧紧抓住机会,积极调研,发现问题,探寻人才需求的类型。目前市场情况反映看,市场呈现出“一满一缺”的状态:即同质化、大专业、单一方向、层次偏低人才需求市场基本饱和;高层次、特色型、专向化的人才需求仍处于短缺的状态。致使人才市场出现如此状态,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是其根本原因。从目前人才需求类型来看:特色鲜明、基础牢固、适应能力强、层次高、异质化、专向化新型人才,是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市场的真正需求。

从教学机构看。长期以来,哈萨克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本上实施的是一套单一整体化、同专业批量化、同类型大面积的模式,培养了大量的哈萨克语言文学人才。然而,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意味着现行培养模式和人才类型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根据各自服务区域的需求和基本走向,设计符合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模式,纵深细化人才专业专向培养模式与方向,调整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时间、设置专向板块化课程,制定以学生发展和真实就业为着眼点的,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高层次、异质化人才教育,通过科学异质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类型多元,能学以致用,高层次哈萨克语言文学异质化、专向人才。

三、哈萨克语言文学专向需求与异质化人才基本属性

1.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与同质化人才培养

语言,说到底是一种工具,是一种用来学习与该语言民族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所凭借的工具。也可以是一门作为专业目的对象来学习和深造的专业。譬如:语言教师、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其它相关工作,但后者的就业市场是非常狭小的。这一点我们从出国留学人员专业选择上就可以看清楚这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趋势:来华学习或出国研读的留学生大都是先学习掌握某种语言,然后,以此为工具重新选择研读一门与该语言民族相关的、非语言文学的其它学科为专业。语言在这里只是当作工具使用的。也有如前所述:将某种语言作为专业学习,即今后将其作为教学研究对象来学习的。目前国内的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目的语专业往往多是后一种。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这种积累和人才培养形式是在几十年来维持基本不变的同质化模式下进行的。同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在社会处于粗放型阶段,或学科专业尚属初建阶段,人才需求尚处于粗放的社会分工和大专业层面时,这种同质化、大专业方向应付人才粗放需求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所谓同质化是指生源由同质化中小学毕业,到同专业方向、专业、学习内容相同的同质化大学同步学习,完全处于相同学期、课程、考试、教师指导状态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今非昔比的是社会分工日趋向着精细化、专向化、高层次人才需求方向发展,进一步细化的就业空间需要的是各具特色的异质化人才。就全国高校而言,这也并非仅仅是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也是高等教育三十年来贡献和积累所形成的问题之一。高校的同质化培养模式所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它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进而影响社会事业的发展;二是同质化模式又是制约学科健康发展的致命障碍。专业寻求发展就必须转型同质化教育,实施多层次、多方向、多类型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哈萨克语专门化、异质化人才培养转变

社会的进步和对人才类型需求的转变,促使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类型培养模式呈现出由大众化向小众化、整体化向个体化、同质化向异质化、批量化向精英化转变的趋势。人才培养形式呈现为即由原来整齐划一的整体、批量化人才培养模式向凸显学生个性特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异质化精英人才培养方向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在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框架下,即目前大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基本走向,分设若干小方向,形成大专业相同、小方向差异的培养模式。即“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的某某方向毕业生”的类型。

3.哈萨克语专业异质化、专门化人才基本属性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新疆各项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哈萨克语专业人才需求由大专业向小方向、异质化方向转化的趋势日渐清晰渐成规模,异质化人才需求呈现日趋增多的态势。强调异质化就必须搞清楚异质化人才的基本属性,只有了解了其基本属性,才有可能纵深了解社会需求继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异质化人才基本属性是社会异质化需求的基本表述,也是制定异质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和标准。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异质化人才基本属性的描述是:

(1)宽基础与一致性: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首先学好本专业基础专业课、公共必修课以及相关的通识课程,用两年时间学习获得大专业基础即一致性专业基础,为今后发展适应低端人才需求以及后段学习奠定大专业基础;

(2)同专业与专向化:该专业毕业生同属哈萨克语言文学大专业,即四个学期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学习之后,再用三个学期学习专向化、异质化小方向课程。形成专业相同、方向有别的异质化毕业生。坚持大专业和异质化小方向相结合,专业基础与异质化特点两个突出的育人方针。毕业生成为拥有相同专业基础,又各具互不相同方向的异质化人才;

(3)板块化与差异性:在异质化小方向具体教学中,根据异质化要求实施板块化课程教学。开展板块化和差异化教学,坚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为中心和小方向特征。用差异化课程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同中有异特色突出的新型人才。同时坚持突出板块化课程的科学性、完备性和结构性原则,确保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异质突出的特点;

(4)高层次与多语言:要培养高层次异质化哈萨克语专业人才,除去学得较高水准的哈萨克语言文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外,还应熟练掌握一到两门相关语言。高层次是异质化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外语言技能上坚持一专多能,坚持母语(目的语)、国语和一门外国语的标准。拥有较高语言水平、能力和其它才能,才有可能成为异质化人才;

(5)厚基础与多出口:所谓厚基础是说,本专业毕业生拥有宽厚、扎实的目的语、母语专业基础,使毕业生就业时获得更多机会和选择,低端和高端工作均能从事,社会需求适应能力强。异质化培养模式可以使毕业生获得多向就业出口,社会获得差异化人才。社会接受和学生就业压力相对减轻。虽同期学习、毕业,但却能避免人才扎堆、集中到同一个或同一类单位求职矛盾和压力,异质化人才由社会自然分流,各自去所中意的部门,用人单位也可招收到满意的学生,两厢都能很快达到预期目的。

内地一些先期实施异质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院校,其毕业生就业情况证明,异质化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适应性、方向适应性和层次适应性,大为社会所欢迎。

4.哈萨克语专门化、异质化人才基本类型

一般来说,哈萨克语言文学大专业之下,设立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系列,培养出特色鲜明的异质化人才。常见的有:教师系列、文秘系列、公务员系列、翻译系列、研究人员系列和语言文字工作系列,以及其它特殊需求的类型。

四、哈萨克语专门人才培养与板块化课程设置

(一)专业基础与异质化课程板块化的几个要点

异质化人才培养是本文推崇并奉为圭臬的标准,然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专业基础课和板块化课程的设置,其中尤其板块化、异质化课程更是哈萨克语专门化异质化人才培养,与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和前提。人才培养与板块化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须坚持,没有板块化、异质化课程设置,哈萨克语言专业专门化、异质化人才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1.专业基础与专向化

所谓大基础,就是一定要把“哈萨克语言文学课程”这个决定毕业生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学好,获得坚实的专业基础,基本达到即便不再学习其它课程,也能用已经获得的专业基础和技能,从事本专业的基础性工作;所谓专业化就是指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即基础课程和学识决定学生的专业,要求哈萨克语言的课程无论科学性、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门数、层次、课时数等,保证学生的知识结构、学识能力达到一名本科生的基本水准。

2.共性化与个性化

所谓共性化是指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专业属性上,具备基本相同的基础知识积累、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所有学生三项基本条件都基本符合毕业要求。所谓个性化是指学生通过自我选择决定异质化方向,选择学习个性化课程,形成差异性知识积累和获得新方向、新技能,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特色。形成专业同一又具有不相同的方向特点。

3.专业基础课程与异质化方向课程特色

哈萨克语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必须强化完成且保证教学质量的课程,这是形成大专业的基本保证和前提。同理,如果没有色彩鲜明的异质化、板块化课程质量的教学及其质量保证,个性化、专项化、异质化人才培养任务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异质化人才培养一是方案的科学性,二是课程设置和教学的特色是关键,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4.基础课程体现专业特色、板块化课程凸显专向性特点

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是关键,是形成专业素养和技能形成的重要支撑,无论课程设置的结构性、合理性、体系性、科学性以及时间安排,还是课程教学都要保证哈萨克语语言专业基础这个核心。同样,异质化特色也必须保证,异质化课程的结构性、合理性、体系性、科学性以及时间安排,必须突出异质化和差异性。异质化课程体现专向特色,板块化课程凸显专向人才特点。就专业、专向人才特色而言,专业课程与异质化课程与素养形成紧密相联。要在板块化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把握特色、基础、异质特点,才能保证人才具备鲜明的异质性。

(二)板块式课程设置模式

第一板块:哈萨克语言文学基础课、通识课等课程为第一阶段课程,各高校可根据本校统一要求安排通识课。根据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和实践课。时间为第一、二两个学年,即一二三四计四个学期。一般周课时可控制在25小时左右,并以此计算学分安排教学,组织考试考查;

第二板块: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置各方向异质化人才培养方向的课程,课程以培养系列模式设置,常见的有:教师系列、文秘系列、公务员系列、翻译系列、研究人员系列和语言文学工作者系列以及其它特殊类型。各种系列课程均以独立板块化形式开设,时间为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即五六七学期计三学期。异质化课程板块可根据方向和重要性分设基础课、理论课以及选修课。周课时一般可控制在25小时,以此为标准分配学分,安排教学,组织考试考查;

第三板块:第一、二板块化课程任务完成后,接下来的第八学期是毕业前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教育以及联系工作的学期,还可补充个别未完成课程的教学。时间为第四学年第八学期计一学期。可根据专业方向需求,安排毕业见习、实习,毕业翻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等活动。还可参与社会考试,安排学生接触用人单位,着手联系工作准备就业。时间可灵活安排。

五、哈萨克语专门人才培养路径讨论

哈萨克语言文化专业异质化人才培养是一种特殊教育,本文认为计划设计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是实现最终目的的重要路径,授课等一些具体问题与环节都应该有所了解。

1.授课形式与要求

A.大班制与小班制:哈萨克语言专业课实施大班教学,异质化课程实施小班制教学;

B.集体制与导师制: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合班集体教授,异质化课程可实施导师制方式;

C.大课制与小课制: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合班大课制,专向课实行小课制;

D.分段教学制;基础与异质化阶段需实施分段教学制,突出阶段性差异;

E.多元出科标准制:以大专业为基础,设计多元差异性出科标准,以标准引领教学。

2.异质化课程简例

哈萨克语专门人才养主要体现在第四、五、六学期的教学和培养上,将哈萨克语专业所有学生分成文秘、教师、翻译、公务员等若干小班,进行个别化培养。

文秘方向:开设应用文写作、档案管理、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会议记录等相关课程;

教师方向:开设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教学法、微格训练、教育技术等相关课程;

翻译方向:开设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口译、笔译、视译、经典译著赏析等相关课程;

公务员方向:开设行政能力测试、申论、面试技巧、管理学、写作学等相关课程;

科研方向:开设哈萨克语专题研究、哈汉语法对比、修辞学、词汇学、语言简史等课程。

提高学生的基础专业技能,科学开设板块化课程,为异质化、专门化人才培养服务。

3.教学组织

实施4.3.1分段教学制教学。将大学教育分为三段八学期:

第一、二、三、四学期定为第一段: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奠定基础同质化学习阶段。

均以大课形式学习基础专业课、公共必修课以及通识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期方向异质化培养奠定基础。

第五、六、七、学期定为第二段: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方向异质化学习阶段。

学习根据自选的小方向、小批量、专门化、异质化方向开课,完成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形成方向特色,为将来异质化就业创造条件。

在基础阶段,哈萨克语专门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学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通识知识等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大专业基础,为小专业、精英化培养服务,确保人才培养的高水准。在专门化培养阶段,需通过设置选修课、板块化小课程来突出小方向培养特点,突出差异化教学,保证哈萨克语专门化人才培养质量。

对哈萨克语方向下,不同小专业人才的培养决定了学生毕业设计的多样化。毕业生可以同其它专业学生一样,撰写与哈萨克语专业相关内容的学术论文,巩固哈萨克语专业知识;也可翻译3000字的文本,并根据翻译文本内容,撰写翻译技巧相关的论文;还可对哈萨克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状况进行调研,写出调查报告等。要求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突出方向特点,体现专业差异,内容有一定广度和深度,同时符合学生个性特点。

六、结语

本文提出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异质化人才培养这一观点,并就实现这一目的的相关问题与培养路径展开了初步讨论。在哈萨克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哈萨克语专门人才培养与板块化课程设置、哈萨克语异质化人才的基本特征、专门人才培养与板块化课程设置、衔接及其关系诸方面发表了见解,刊布了基本设计,目的为哈萨克语专业高层次、专门化、实践型人才培养,改变哈萨克语言文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难、就业难的困境,创新性地走一条毕业人才适应社会需求,发展专门人才教育事业,提升哈萨克语言人才专业素养的道路。

猜你喜欢
哈萨克语语言文学哈萨克
油画《哈萨克牧羊女》
丝绸之路(2023年2期)2023-07-10 21:34:47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心声歌刊(2021年2期)2021-07-16 07:05:56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浅析英语语言文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38
一件与卫拉特人有关的清代哈萨克文档案文书研究(哈萨克文)
卫拉特研究(2018年0期)2018-07-22 05:47:28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哈萨克语附加成分-A
哈萨克语比喻及其文化特征
语言与翻译(2014年2期)2014-07-12 15:49:28
“v+n+n”结构的哈萨克语短语歧义分析与消解
语言与翻译(2014年2期)2014-07-12 15: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