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池富
教研工作应加快实现战略转型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池富
教研工作具有与教育行政联系紧密、研究问题具体、教学指导性强、教育实践性突出等优势。教学研究有效推进了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区域教育质量的提高。然而由于教育历史发展等多种原因,教研工作也有着先天性不足,其主要表现是研究的规范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论性不足、创新性缺失。因此,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教研理念必须更新、教研模式必须转变、教研机制必须创新。
注重一招一术研究,注重对具体问题研究,注重对实践的研究,这是教研的优良传统,但仅停留在此层面是不够的。教研应该更多地从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入手研究一些范式,比如学科教学评价范式、学业质量和学业水平诊断范式、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教研员的工作范式等。研究范式不仅不会禁锢思维,反而会更有利于提高教研的科学化水平。
教研还应注重研制一些区域性的专业标准,藉此推进区域教育改革,比如区域性教师学科专业素质标准、学业质量监测标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教师信息化素养标准、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标准。通过区域性专业标准的实施弥补教育行政与业务管理的边际,细化教育行政的政策。
教研员工作个体性特点突出、选题灵活,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教研工作不仅要发挥个人力量,更需要集体智慧,需要团队的合作,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教研工作,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激发个体研究的动力,有意识地引导教研员围绕全局和中心工作培养个人研究兴趣、逐步培育学术专长;另一方面教研工作也要破除单兵作战惯例,倡导合作研究,针对区域教育难点问题整合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研究在合作中获得更丰硕的成果。
教研工作往往要做一些根据上级行政部门意见而展开的补充完善式、决策验证式研究,这属于常见的科学决策范畴。但我们都知道,教育现象背后是有规律的,教育过程是否遵循规律是可以甄别的,教育趋势是可以依据规律预测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研究的引领性作用,教研机构应该着力研究教育中的关键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形成系统的、有实证支撑的研究咨询报告以供行政决策,让行政的决策发源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研究,让教育行为更好地体现和遵循教育规律。比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从上到下、从内部到社会都在热议,但学业负担的历史演变、社会背景、学校因素、控制措施、干预评价机制等却缺少专业化的系统研究,因此,需要教研部门通过系统、专业化的研究提供有咨询价值的报告。
社会研究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它必须从事实中来回到事实中去。从学理层面来说,教育研究要求提出假说、建立模型、形成结论,但现实的教研工作却往往以思辨研究为主,这不能不说是教研工作一种缺憾。因为无论从教学研究的分类隶属还是研究的过程及方法,教学研究都应遵循和体现社会研究的要求和属性,通过调查、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得第一手资料,建立相应的研究模型,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研究有经验基础但非仅建立在经验之上。教学研究应该向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方向发展。比如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改进等单纯依靠经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社会研究的角度,考虑教师素质、技术装备、学科资源、社会环境、评价指标等多种因素开展系统研究,整体建构提出政策保障和专业支持的方法。
在各级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新时期,教研工作实现战略转型迫在眉睫。我们的教研工作具有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有能力也必须实现教研工作的转变。让我们用毅力和智慧共同推进教研工作实现战略转型!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