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411201)
湖南纸影戏历史及纸影雕制工艺简析
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411201)
影戏根据雕制影人所用的材质可分为皮影和纸影。从现在发现的文献来看,纸影的历史比皮影更早。湖南纸影戏的历史在明末出现了,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以文献考证和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纸影戏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对湖南纸影历史作了梳理,对纸影的雕制工艺作了简单介绍。
湖南影戏;纸影;雕制工艺
影戏是一项古老而优秀的民间艺术,根据雕制影人所用的材质可分为皮影戏和纸影。从现在发现的文献来看,纸影的历史比皮影更早。就现有史料来看,湖南影戏形成于明代中后期。湖南影戏的演出自形成时期开始一直使用纸影,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是目前国内少见的既有着悠久历史,又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现在人们所关注的几乎都是皮影,而对纸影则似乎还没人注意。文章对湖南纸影戏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对纸影雕制工艺作了些简单介绍。
2005年时,笔者曾说过,“由于没有确切材料,我们以为湖南影戏形成时间的上限暂难拟订,但其下限不会晚于1855年。”[1]这一说法是很保守的。事实上,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检索20世纪以来的论说,关于湖南影戏的形成时间主要有3种说法。
持此种观点的人将中国影戏在遍地开花的原因归结为南北宋之交的“靖康之难”(1126-1127年),认为影戏艺人随着宋室南迁而流传到湖南,如魏力群说中国民间影戏在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原形成之后,北宋都城汴京成了中国影戏历史上最早的繁盛地,同时也是中国各地影戏广泛流传的发端之地。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之后,影戏艺人随流徙民四处流散,一部分艺人被金兵掳至北方,后来形成了华北、东北的皮影流派;一部分艺人为避靖康之乱向西迁徙至陕西、甘肃,经历代发展形成了西部皮影流派;更多的影戏艺人随着迁都到了临安,后又流转到广东、福建和台湾,形成了包括山东、湖北、湖南在内的我国中南部皮影流派[2]。
宋代说也见于一些新修的湖南地方史志,如《澧县志》载:“据艺人迭代相传,宋末即有皮影戏班从事专业演唱活动。以后时兴时衰。”[3]653当然,正如史志编撰者记的那样,这是艺人的“迭代相传”,故此是不能作为信史的。
此外,还有说湖南影戏是宋元影戏遗留的,如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有这样的说法,不过,他们没有向上面的论者那样将其“坐实”。顾颉刚先生说“广东与湖南所有者同为纸人,当别有来源,或即为最初用纸雕制影人时之所遗留而未改其制法者”[4],其所谓“最初用纸雕制影人时之所遗留”,即谓湖南、广东纸影是宋元之遗留。顾先生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述,但其推论是很有道理的。因湖南影戏自明代晚期至今天一直主要是用纸影演出。又新修《平江县文化志》“大事记”中载“公元1368年,皮影戏传入平江”,未详何据。然有意思的是,该书在介绍剧种“影戏”时又说:“皮影艺术自明末清初进入平江以来,遍及城乡各个角落。”*①平江县文化局编《平江县文化志》,内部资料1999年,第17页、121页。
以上关于湖南影戏形成、出现于宋(元)时的说法,其说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并不能因为在宋代其它地区发现了影戏,就非得将湖南影戏的形成时间也定在两宋或后来的元代,在没有文字记载或文物佐证的情况下,这些推论显然都不足采信。
目前持湖南影戏形成于明代这一看法的人较多,一般都以为形成于明代后期,但在具体论说时却各有不同的依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依据晚明文学家袁宏道(1568-1610)的一组诗《龙堂招提观影戏,精致妙(绝入)解,前此未有,汪师中、龙君超皆有作》,而推断湖南影戏是在明代后期已形成并流行。如张翅翔、归秀文等说,“湖南皮影戏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16世纪)即己流行”,其理由便是“袁宏道在常德龙膺家里看皮影戏,称赞它,‘精致妙解,前此未有’,兴致勃勃地做了几首诗,……可见当时湖南皮影戏的技艺已相当高超”[5]169。这一说法既为1990年代的凌翼云[6]等人接受,也为21世纪以来的一些学者如龙开义[7]6-8等接受。
持明代说者,可以尹伯康为代表,在《湖南戏剧史纲》中,他论道:根据古籍,湖南在明代有皮影戏演出的记载。明代末叶文学家袁宏道在其诗集中有观影戏的七律3首,题为《龙堂招提观影戏,精致妙解,前此未有,汪师中、龙君超皆有作》,与之同观影戏的龙膺,是明万历年间常德文人,二人过从甚密,其观影戏地点应在常德。明末清初,衡阳思想家王夫之《鼓棹初集》中,收有《卜算子·咏傀儡示从游诸子》词:“也似带春愁,却倩何人说。更无半字与关心,吐出丁香舌。红烛影摇风,叙映朦胧月。铅华谁辨假中真,皮下无些血。”王夫之青年时曾在衡山组织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湘西苗瑶山洞,晚年定居衡阳石船山,写有“南岳摘茶词”等诗篇,“咏傀儡示从游诸子”为其晚年作品,所记应为衡阳或衡山发生的事;从词句看,写的当为皮影戏[8]86-87。
尹先生的论述看似言之凿凿,其实是错误的,因袁宏道诗中所记的“龙堂招提”根本不在湖南常德,而在湖北境内,乃今江陵沙市龙堂寺。钱伯城笺,“龙堂招提”,即龙堂寺,在江陵沙市。唐朝太和年间建,见《荆州府志》。这3首诗于万历乙巳(1605)作于沙市[9]1077。沙市和湖南边界距离很近,在明代同属湖广,清初湖广分为湖北、湖南两省。从地缘传播的可能性推测,当时湖南也有影戏的可能极大,这一材料可以作为湖南当时可能已有影戏的旁证。但把沙市当作在湖南,无论如何都是不行[10]。至于王夫之的《卜算子·咏傀儡示从游诸子》词,明显是写傀儡(或傀儡戏)的,而不是写影戏的。
第二种说法是近些年才发现的一条史料,即2006年,张军博士在王夫之的《鼓棹二集》中发现了他的一首《念奴娇·影戏影》词[11]771。这是目前见到的湖南影戏的最早史料。该词题目为“影戏影”,显系描写影戏的。又从“当年窃药,落在银蟾里”的描写来看,演出的应是《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基于此,张军、郑劭荣等均以为湖南影戏是形成于明末清初,笔者亦赞同,在目前没有发现更早材料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湖南影戏是在明代中后期形成的。
明代说,也见于一些湖南地方文史工作人员的研究中,如梁贤之《衡阳皮影戏》一文中指出“衡阳皮影戏的演出,始于明朝中期。其时,地处蒸水腹地的渣江、杉桥、板桥、台源、西渡、英陂都有皮影,湘江流域的三塘,鸡笼街以及泉溪等地皮影的演出也较活跃”*②梁贤之《衡阳皮影戏》,《衡阳文史》(第14辑),1996年,第189-192页。。
1930年代,卓之据湖南“影戏班所演之戏目,均不出汉调与花鼓戏”,而推知湖南“影戏之发现,必后于花鼓戏及汉调”[12]。这一推论显然有以偏概全之嫌,因卓先生不可能是在全部考察了湖南影戏剧目后才下这一结论的。而事实上,湖南有一些地区的影戏是不唱花鼓戏和汉调的,如常德一带的影戏就主要常荆河戏,其剧目自然也不可能“不出汉调与花鼓戏”。
综上所论,湖南影戏应是在明代中后期出现的,而且衡阳地区似应是湖南影戏的发祥地[13]。
从目前发现的有关纪录影戏的文献来看,纸影的历史应早于皮影。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杭城有贾四郎、王昇、王闰卿等,熟于摆布,立讲无差。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14]194又耐得翁《都城纪胜》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簇,后用彩色装皮为之。”[15]29-30这两条记载都非常明白的说明了弄影戏的最初是用“素纸”雕制影人。“素纸”,即是一种工艺较为粗糙的纸张。影偶的制作在宋代后来虽改用羊皮,但纸制影偶的工艺一直得以传承,并传承到了今天。
据文献记载或文物遗存,北京、山东、福建、广东、安徽、浙江、河南等地的影戏演出都曾使用过纸影。然而,时至今日,纸影在绝大多数地区都已绝迹了,很多原先使用纸影的地方都改成了皮影。目前,似乎只有湖南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
据前面考察可知湖南影戏最晚在明代中后期就已形成,同样据那则史料也可以看出当时演出用的就是纸影。清代民国时期,纸影在湖南的传播更为广泛。可惜很遗憾,有清一代记载湖南影戏的文献极少,民国时期相关记载就明显增多了,兹举数例如下。
1933年,任安在湖南考察,描写了在岳阳看灯影戏演出的情况:“夜有唱灯影戏者,以布幕围成仅容三四人之一剧台,……。剧者口唱戏调,手牵彩色纸人。”[16]65文中言“手牵彩色纸人”,即谓演出用的是纸影。作者在文末又特别交代“上述之灯影戏,前经醴陵、长沙,亦尝见之。”
1934年,卓之介绍了湖南纸影戏的演唱、操作等技艺:“演时搭一方约丈余,高约五尺之台,三面围以黑布幕,余一面则露一白纸所糊之幕,是即戏幕,内燃大盏之清油灯。班中人尽隐幕后,锣鼓一奏,内有一人或二人专司舞弄行动各项纸作人物之责。……”[14]其中“内有一人或二人专司舞弄行动各项纸作人物之责”一语,表明了那是纸影,又从作者的行文来看,它考察的影戏主要是长沙一带。
1948年,《醴陵县志》载当地影戏:“用以完愿或报赛,以竹为围,三向幂布,可容三四人,前糊纸为架,剪纸夹彩为人,生旦净丑,悉以充之,所演剧目,如湘剧然。”[17]502“剪纸夹彩”即谓影人是剪纸而成,即是纸影。
时至今日,湖南境内不少县市仍在使用纸影,如笔者在衡东、衡山、平江、株洲、湘潭、益阳等地做田野调查时,所见的所有戏班都是使用纸影,而在望城、浏阳所见的影戏班,则既有使用纸影的也有使用皮影的。另据1980年代前后一些新修的县志还可知道,常宁、宁乡、韶山、攸县、汨罗、汉寿等地也都有使用纸影的戏班。
皮影和纸影二者在本质上并无差异,二者都需“借光显影”,都是“以影弄故事”,且在表演艺术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如长沙、株洲、湘潭、益阳一带的影戏,既有使用纸影的,也有使用皮影的,但他们都是正戏唱湘剧,杂戏唱花鼓戏,在音乐唱腔、剧目、操作技巧等方面都是一样的。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影人雕制的材料上。
影人的雕刻是一种艺术性非常高的创作,从起初之选料,到设计图样、雕刻、着色无不昭示了这一点。由于用来刻制影偶的材料不同,所以在制作工艺上皮影和纸影也就会有差异。目前学界对皮影的制作工艺介绍的非常多,其刻制大致是6道工序:加工皮料、画稿、雕刻、着色、脱水、装订。而对纸影的制作工艺则还没有人详细研究过。
纸影的雕制工艺较之畜皮,由于材料的硬度和韧性都不高,材料的处理也简单许多,所以纸影的雕刻工艺与畜皮比起来相差就很大。近年来,笔者曾多次调查湖南纸影的雕制工艺。其中在衡山县刘武阳、湘潭县吴升平处了解的较为详细。二人的雕制工艺大同小异,但差异也较为明显。这里将以吴先生的工艺为主来看看纸影的制作工艺。他说影人制作材料分为身子材料和头子材料。身子材料是纸料,他用的是北方俗称的麻纸(也可以是其它厚纸)、描图纸;头子材料以前也是用纸,现在改用幻灯胶片;另外还需少量的牛皮。雕制工具有大小剪刀、针线、刀口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雕刀十几种。
湖南民间影戏基本都是八分脸,从笔者调查的十几个县市的影戏来看,几乎都是用彩绘,极少数影人脸谱才是雕镂。吴先生制作的影人头子也是彩绘的,所以下面谈的是影人身子的制作工艺。
纸影影人雕制的有如下10道工序:(1)备砣。传统的是用自制的米汤,为防虫蛀需要加入少许明矾,现在改用浆糊把麻纸糊成厚纸板,通常八层。这是需要事先准备材料,要早早弄好不能等要雕刻时才来糊,因为糊好的硬纸风干需要一段时间。(2)下胚。即将要雕制的身子之模型(如腰部、手臂、脚等部件),及模型上的图案,用铅笔描摹在硬纸壳上;描好后,再要用圆规等仪器检测其是否规范。下胚还包括用描图纸下同样的胚,但只需描摹同一部件的形状,而不要描摹上面的详细图案。(3)将描好的模子剪下来,一次剪的个数必须是双数。剪之前,为免剪的同一部件走样,需将要剪的厚纸用针线或订书机固定。(4)镂空填色部分。将剪下来的硬纸模子型上需要填色的部分用上述工具将其镂空。(5)加描图纸。将镂空好的部件拆开,取其中的两个,和一个用描图纸剪成的模型用浆糊粘在一起。(6)压平、镂空。将粘好的新部件夹在两块玻璃之间,上面再压一块小砖头将其压平,夏天压5~6分钟,冬天压10分钟左右。取出来再将不需要上色的部分镂空,并根据设计用工具雕成不同的图案。(7)上皮子。即用牛皮在脖领处包一圈,既作为安装影人头的插口,也用来安装操纵杆。另外要安装操纵杆的手掌,也全是牛皮刻制的。(8)上色。根据构思用毛笔染色。(9)刷漆。待上色的纸影干后,用桐油(现在改用清漆)将新雕的部件浸一下,并轻轻地刷一片,再挂起来风干。(10)装订、装杆。将影人的下臂、上臂、腰部、腿等部件的关节点处,用线订缀起来。然后在脖领前订上一根竹棍或铁丝作为支撑影人的主杆,在两手端处用线各拴一根竹棍或者铁丝作耍杆,这样一个新的影身就制作成功了。
湖南影戏有过美好的春天,但是1980年代末期以来,演出市场急速萎缩,许多中青年影戏艺人改作他行以谋生计;而年轻人也因该行业的不景气,不能养家糊口,所以无人投师学艺。影戏濒危了!对中国影戏的现状,笔者曾指出过,中国影戏目前“有的地区已经十几年没有了演出活动,可以说是已经消亡了;多数地区还偶尔有演出,但演出场次极少,艺人不能以之为生而改作他行,随时有可能像第一种情况那样停止演出;极少数地区演出仍较红火,但发展前景极不好”[18]100。这一现状报告,也是符合湖南境内影戏现状的。影戏已成了一个濒危剧种,绝非危言耸听之词。纸影濒危的程度就更大了!
影戏是一项古老而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如巫术功能、心理调适功能、娱乐审美功能、教育教化功能等,因此,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对其的进行保护并尽可能将其传承,既要保护影戏的演唱艺术,也要重视其雕刻工艺的传承。
[1]李跃忠.湖南影戏形成时间略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62-65.
[2]魏力群.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3):117-122.
[3]澧县志编纂办公室.澧县志[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4]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J].文史,1983(19):117-125.
[5]张翅翔,归秀文.湖南风物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6]凌翼云.湖南影戏史料拾遗[J].文史拾遗,1994(4):36-38.
[7]龙开义.湖南民间皮影戏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8]尹伯康.湖南戏剧史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9]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张 军.湖南影戏形成时间探考——与凌翼云、李跃忠先生商榷[J].船山学刊,2007(2).
[11]明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5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5.
[12]卓 之.湖南戏剧概观[J].剧学月刊,1934,3(7):7-8.
[13]李跃忠.湖南影戏与衡阳[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127-130.
[14]宋吴自牧.梦梁录[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15]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Z].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16]陈赓雅.岳阳楼与灯影戏[C]//赣皖湘鄂视察记,上海:申报月刊社,1936.
[17]丁世良,赵 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18]李跃忠.灯影里跳动的精灵——中国皮影[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I207.37
A
1674-5884(2012)02-0156-03
2011-12-06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1B051);“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李跃忠(1971-),男,湖南永兴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戏剧与民俗文化研究。
(责任编校 谢宜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