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检成,王寿俊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育特色及其现代启示
曾检成,王寿俊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美育视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积极探求美育的实践途径和有意识地建构美育实施环境,重视学生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完满人性与品格的形成。这对现代学校美育的启示有重视美育的情感作用,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优化美育的实践过程,回归美育人本内涵;净化美育的实施环境,创设“美”的育人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美育;现代启示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与学校教育实践中,蕴含着丰富而极具特色的美育思想,这对于我们发展现代学校美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基础之上,继承了马卡连柯的教育经验和理论财富,创造出了颇具特色的美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认为美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必要途径。
(1)美育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中构成学校各育的重要一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面和谐的发展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1]学校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1]因此,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具有全面的素质、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人。而学校教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各种教育手段,发挥其整体效用。在学校各育中,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美育。认为缺乏美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真正的教育应该要使学生精神生活丰富而充实,使他们在智力、健康、思维、情感、兴趣、劳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缺乏美育是不可能实现的。
(2)美育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善于感受、理解、珍惜和创造美,促进学生各种美好品质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建构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认为“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而“人的精神世界的形成既同他的智力、体力的成长密切相关,又同他的道德的和审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2]4-5。“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1]。可见,学生精神世界的形成又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通过美育,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和领会大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达到确立自身之美,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情感。这也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核心。因此,无论是人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还是人的友谊和爱情等情感活动,或者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活动,都要将珍惜与爱护美的思想贯穿其中,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去有感受与体验美,丰富美的情感,塑造美的品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美是人性的深刻体现”[3],我们每个人只有通过感受、领悟、创造美,沉浸于美的世界当中,心灵才会开出高尚美丽的“花朵”,才会形成美好的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将美育置于学校各育的首位,认为“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4]150。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既相互独立,又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美育是促进学校各育发展的有效手段。首先,美育能够促进德育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1]美育能够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尊严、道德信念,形成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其次,美育能够促进智育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正确安排美育教育,……可以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2],通过绘画、音乐能够唤起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大自然的美对于促进智育有着独特作用,他认为“大自然的美能使知觉更敏锐,能激发创作思想,能使语言充满亲身体验”[5]。再次,美育能够促进身体的和谐发展。霍姆林斯基提出,“人不仅应当健康,而且应当俊美;而美又与健康、与机体的和谐不可分。”[5]因此,美育与体育有密切的联系。最后,美育能够促进劳动教育发展。劳动教育与美育是交织在一起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是最伟大的美,同时也是最艰巨的事业。”[3]为创造美而劳动,能使年幼的心灵高尚起来,能事先防止冷漠情绪。孩子们在创造大地上的美的过程中,自己也就变得更美好,更纯洁和更可爱。
(2)学校各育是增强美育功能的有效途径。相反,将美育渗透在学校各育当中也是增强美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如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渗透着美育,“自然科目教学具有明确的美学目的,这在确立唯物主义信念中起着很大作用。”[1]因此,在进行其他教育的同时,又将美学作为它们的目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又能够达到美育的目的。
突出教育的政治要求,强调教育的共产主义性质是苏联教育的传统。而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育思想突出强调了其激发学生政治情感的作用。
(1)美育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祖国的义务的深刻意识,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开端和源泉。”[6]因此,他非常重视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他认为带领孩子欣赏祖国的自然美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手段。山峰、河流、树林、田野……甚至那些无名的、偏僻的角落,是它们独特的美构成了祖国的美。“我们拄着棍棒,背着行囊,到家乡各地去旅行。这些旅行跟阅读好书一样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青少年时期在家乡土地上走过几百公里旅行的学生,他才能对祖国产生深厚的感情,才能体会到祖国的美,对祖国怀有眷恋之情。”[7]总之,“对故土之美的赞赏——这是爱祖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感源泉。”[5]
(2)美育能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情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现出一个共产主义建设者道德风貌种种特征的人,就好象是由各种品质炼成的优质合金。这些品质是:高度的共产主义原则性、道德上的纯洁性、诚挚的感情、高尚的品德以及体、美方面的高度完善。”[8]同时,他还说:“对于男女青年来说,共产主义思想本身是一种崇高的美。”[4]可见,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也有“美”的方面要求。如果缺少了这种“美”的要素,就像是合金体中掺入了杂质一样,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出现瑕疵与缺陷。因此,美育成为了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信念所不可缺少的手段。而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情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美育的重要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唯物主义的美学观,认为“美学是以美的客观性为出发点的”[1]。而认识和确定美的活动就是多方面的精神生活,需要情感与理智的结合,需要有多方面的途径与手段。
(1)环境育美。苏霍姆林斯基说:“环境这个概念涵义很广,方面很多。它既包括学生周围的事物也包括成人的行为和教师的榜样,还包括学校集体生活的道德气氛(即关心人的思想是怎样表现的),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心、以诚相待等等。”[7]通过环境进行美感教育,就是要通过美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首先,自然美是进行美育的天然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曾是,而且永远是大自然之子。”[5]12-13大自然与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肉联系。苏霍姆林斯基经常带学生到大自然界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欣赏与感受自然界的美。其次,创造美的环境是进行美育的最根本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环境的美观是由于天然的和人造的景物的和谐而造成的,这种和谐唤起了人们欢乐的情感。”[1]他十分重视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且为此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使学生感受人际关系美;重视服饰的朴素雅致,使学生感受到仪表美。这些也都构成了学校环境的一部分。
(2)劳动育美。劳动是最伟大的美,也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首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既蕴含在劳动过程中,也蕴含在劳动成果中。“一个人不从事创造性活动,就不可能成为有教养的人。”[9]劳动特别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也是创造美、体验美感的过程。当劳动主体带着某种高尚情感投入到劳动过程中时,他就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享受做人的自豪感与尊严感,使心灵高尚起来。“追求完美,对劳动成果的高标准要求,也是精神生活的某种因素。”[2]就是说在追求劳动成果高标准的过程中也能得到情感砺练与升华。其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通过劳动,“美”才会对人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美只是在创造美的那种劳动因崇高的道德动机而人道化的时候、首先是充满对人的尊重的时候,才能起培养道德纯洁性和人性的作用。”[5]304-305因为,劳动既创造了美,也创造了劳动主体的审美能力,从劳动中培养起来的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要更全面、细腻、敏锐。这样也才能使“美”的影响渗透人性,完善德性。
(3)艺术育美。艺术以美为本质特征,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最高形式。因此,艺术欣赏与创造是美育的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对艺术的欣赏是很重视的。他在他的著作中,广泛而又详尽地谈到了各种艺术门类的欣赏规律和它们对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影响问题。包括音乐——“音乐是审美教育的有力手段。音乐——这是情感、感受和心绪细微变化的语言。”[1]47;绘画——能够反映人及其复杂和多方面的精神世界,特别是那些反映道德美的绘画是美育的首选;童话、游戏和幻想——“这是儿童思维活动、高尚情操和志向的生机勃勃的源泉。”[5]此外,小说、诗、舞蹈、戏剧、电影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
美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将美育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相结合,积极探讨美育实践途径和有意识地建构美育实践环境,强调学生对于“美”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完满人性与完善人格的形成。这些对于我们促进现代学校美育的发展,积极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情感是人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活动极其重要的因素。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0]117人的情感需要是由人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也是构成人的本质的重要部分。而美具有鲜明的情感性。博克指出:“我们所谓的美,是指物体中能够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11]118所以,美的这一特点就要求美育把事物具体形象诉诸于审美情感,用美的形象来激起人的情感的共鸣,打开欣赏者心灵的大门。因此,满足人的情感需要既是对美育的要求,也是美育本身所具有的作用。而现代社会,人的普遍异化、个性缺乏、感性压抑的情况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同样,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只重视教师的知识理论传授与灌输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漠视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这不但使学校教育偏离了正确方向,而且也造成了学生情感淡漠、个性压抑、片面发展的状况。因此,学校要重新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积极发展学校美育,使现代学校美育走审美情感教育的“正途”[12]。换言之,就是要使学校美育发展立足于现代文化境遇和现代人性发展的需要,抓住“人本”中心,寻求真、善、美内在结合的实践途径,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建构学生的完整的人性与人格,使学生摆脱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的困境,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关键在于弄清其理论出发点。对此,古往今来的学者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首先,关于学校美育本身,存在着重理智、认识的物本倾向美育观和重感性、情感的人本倾向美育观之间的分歧。前者强调美育知识、理论的传授,热衷于美育的本质的探讨,注重美育的社会性价值。而后者则侧重于审美情感的陶冶,以及人的情感、意志、直觉、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发展,注重于人生境界与人生体验之创生。其次,关于学校美育同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自然论”与“从属论”的争议。“自然论”者认为美育独成一体,有其自身发展的形式与规律,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而“从属论”者则认为美育只是实现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的手段与方式,其价值只能内涵在其他各育之中。而对比不同的看法,现代美育实践应该以人本美育观为指导,回归学生的本性,让学生自由体验,自由发展。具体说来学校美育要重视与发挥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握艺术的人文精神,突出艺术教育的人本内涵。同时又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找准美育与其他课程的内在价值的契合点,使美育融入到其他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惊诧于知识与科技之美。此外,学校美育还要不断地研究和抓住其实施对象——学生的现实特点与实际需要,开发出适合于现代学生与时代特征的美育课程与艺术活动,积极发掘现实当中的各种美学资源,拓展学生欣赏、体验、感悟“美”的渠道。
首先,创设“美”的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即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建筑、名人雕塑雕刻、宣传条幅以及各色展板等。校园物质环境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精神联系,校园审美文化建设应夯实物质文化基础,在校园环境的布局上紧扣审美文化建设这个主题,以创建和谐校园为起点,创设舒适高雅、立意深远、内涵丰富的审美环境。其次,创设“美”的精神环境。校园精神环境是学校环境的核心与灵魂,它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的外化。包括由校园的制度环境、人际环境、舆论环境、网络环境、文化环境等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文化氛围、道德风尚等。“美”的精神环境应该蕴含着正确积极的价值取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求真务实的道德风尚和创新进取的精神内涵。再次,创设“美”的虚拟环境。虚拟环境区别于传统的环境因素,它是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而拓展出来的一种动态的网络社会生活空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化,虚拟环境成为了人们学习与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同时也是现代美育拓展、延伸的新的空间。为应对网络美育新情况,在现代网络文化背景下,审美教育要突出主导价值取向,以抵制网络上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影响,要积极开展网络素质教育、网络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普及网络伦理知识与网络法律知识,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引导学生在网络大潮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与理性的判断。因此,网络既是美育的手段与载体,也是拓展美育内涵与空间的发展之维。唯有充分认识与利用网络,才能有效地促进现代学校美育的发展。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2]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5]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6]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8]苏霍姆林斯基.关心孩子的成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9]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10]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2]周 星.传统美育概念变迁的认识[J].新美术,2006(6).
G40
A
1674-5884(2012)02-0034-03
2011-12-07
曾检成(1983-),男,湖南邵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责任编校 游星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