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历史、现状与未来

2012-04-01 23:10翁凤翔辛瑞娟
当代外语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英语

翁凤翔 辛瑞娟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35)

1. 引言:关于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有几层含义:人们在从事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大学的专业;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商务英语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和学科。根据唯物史观,新生事物的兴起与发展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所致。换言之,新生事物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是适应了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条件应运而生的,也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这种迅猛的发展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任何人为的因素都难以阻挡的。商务英语发展至今,已经获得合法的专业地位。同时,商务英语作为独立的学科也正在被逐步构建。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商务英语有着不可阻挡的强劲的生命力。

回顾我国商务英语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商务英语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商务英语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商务英语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是因为它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学科的发展不能割断其历史,历史的积淀通常为学科的发展铺垫基础。

2. 商务英语历史

一般认为,商务英语在中国的历史不长,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就教学而言,的确如此,不过,若从英语用于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视角来看,其历史则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我国的商务英语历史大致可以分为远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个历史时期。

2.1 商务英语的远代历史时期(1840年以前)

在近代之前,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东亚、中亚乃至欧洲的陆上交通,推进了我国的国际商贸。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开放、商务的往来,使各国文化、物资得以交流。据孙光圻(2007:4)考查,“在唐代,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科技文化全面繁荣,国际交往十分频繁,这一切推动着中国古代航海事业进入了繁荣时期……。从唐代中、后期开始,航海政策发生了重大改革,航海活动的经济价值得到了重视,出现了专门管理海外航运贸易的官吏,即市舶使与机构;国内的交州、广州、泉州、扬州、登州等,也成为当时名噪中外的航海贸易大港”。之后,元代与中亚的商业交流十分频繁;明清两代受到西方国家海上发展的影响,海上国际贸易发展迅猛。我国历史上这些与外国的通商活动中,尤其是在与欧洲诸国的商务交际中,使用的交际语言之一便是英语。这种有商务交际目的的英语即所谓“商务英语”。

事实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国的丝绸早已进入古罗马。宋建良(2006)指出,罗马帝国在公元前开通了一条通往中国的远洋航道。公元前27年至公元69年,印度人、安息人将中国的丝绸转卖给罗马人时,其价格要提高100倍;罗马与东方(当然包括中国)的贸易量每年达到近100万英镑。

公元一世纪中叶,少数罗马船舶远航到卡提喀拉(Kattigara),并且可能到达了我国广州的某个地方。此后不久,一支名为安敦皇帝使节的罗马商船队来到东汉的京都洛阳,进献礼品,并同中国官吏进行了商贸谈判。据张绪山(2006)的考查,早在公元二世纪洛阳就与外国有通商。那时英语还不是国际商务的主流语言,但随着欧洲一些国家的海外扩张,英语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商务语言。由于中国一直是外国列强的扩张对象,而列强的侵入使英语自然而然成了中国商人与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交际语言。欧洲列强的经济与政治渗透主要通过海上通道。因此,国际远洋运输是当时国际商务的纽带。

国际远洋运输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而海上丝绸之路的迅猛发展,又促进了远洋运输业务。相应地,在欧洲出现了保险公司。英国是在海上保险业方面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15世纪以后,新航线的开辟使大部分西欧商品运输不再经过地中海,而是取道大西洋。16世纪,英国商人从外国商人手里夺回了海外贸易权,积极发展贸易及保险业务。1871年,英国的劳埃德咖啡馆演变成“劳埃德保险社”,而英国议会通过法案,使之成为正式的保险社团组织。海上货物和船舶保险涉及到进口方、出口方以及船舶公司,此时英语作为国际商务交际语言工具,在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古罗马人开拓东方远洋贸易的同时,中国西汉帝国也派商船队远航于印度洋沿途诸国。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年间),汉朝派商船从广州出发远航行一年左右,到达“黄支国”。《魏略·西戎转》有类似记载,汉末、魏晋、三国期间,中国有海上丝绸贸易,同时也有西方的罗马人在晋武帝太康年间抵达中国从事丝绸贸易。

丝绸之路于西汉兴起,是规模性贸易,到魏晋南北朝得到长足的发展,至唐代达到鼎盛时期。之后,丝路贸易在中国域外通商的地位开始下降并逐步趋于衰落。蒙元丝路贸易在我国丝绸之路贸易史上占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唐代丝路贸易高度繁荣后的下降及渐进中断,下启古代东西方陆路国际贸易的尾声,即明代前期中西陆路通商。这些围绕着丝绸之路的跨国界的贸易所使用的语言应该包括英语。这种用于跨国界商务目的的英语属于当今我们称之为“商务英语”的范畴。

17世纪后,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不断向外扩张,掠夺世界市场。英语也随之扩大影响。英国商人所到的港口、城市,由于商业交易的需要,产生和形成一种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其主要特点就是以当地母语为主,夹杂着许多英语词汇。这种语言被称为“洋泾浜英语”(pidgin或pidgin English)。一些与外国商人打交道的近代中国人所说的便是“洋泾浜英语”。如旧上海洋行中许多职员都能用洋泾浜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由此看来,“洋泾浜英语”也映射出我国商务英语的发展历史。

1600年英国商人建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随后开始了在印度的扩张,之后逐步渗透到中国。自17世纪中期,东印度公司开始涉足硝石贸易。当时,东印度公司与中国、印度和英国建立了一条呈三角关系的贸易航线,以便英国从当地进口茶叶和丝绸。1711年,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广东建立了一个贸易点来用银换取茶叶。

在18世纪,鸦片在中国有很大市场。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在孟加拉取得了鸦片贸易的独占权。但是,东印度公司的船舶被禁止运送鸦片到中国,因而在孟加拉生产的鸦片要先在加尔各答出售,再从那运到中国。这些英国人从事跨国商务活动的交际语言当然就是英语,即:商务英语。

自唐代以来,广州一直是对外贸易重镇。当时,中国的经济在全世界经济比重中份额较大,广州的黄埔古港在世界贸易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黄埔港停泊许多外国商船。1769年英国人威廉·希克对珠江上船舶运行忙碌的情景颇为惊叹。广州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口、大都会。中国丰富的商品对推动贸易全球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至1820年左右,广州一直是世界贸易非常重要的市场。在这一切国际商贸活动中,英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务交际语言之一。

可见,在商务英语的“远代时期”,英语不是主流商务交际语言,因此该时期也可以被称为“商务外语历史时期”。不过,在这个时期内,商务英语事实存在,尤其是17、18世纪以来。

2.2 商务英语的近代历史时期(1840~1949)

“近代时期”的商务英语发挥了更多的作用。不过,所谓“商务”主要是商品买卖,其中也包括非法的鸦片贸易。到了近代,英帝国为了打开远东大国——中国的大门,占领其市场,向中国继续大量走私鸦片。这种带有入侵目的的黑色国际商务中所使用的英语也属于商务英语的范畴。

1843年外国列强在中国取得协定关税特权;1845年外国列强占有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英美国家取得中国的总税务司职位。由此,大批外资流入中国。自1882年至1913年,外国在华的洋行由440家增加到4805家,其商务活动渗透到了航运、金融、商品检验、保险等。1840年以后的清朝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际贸易业务增多,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国列强,通商口岸也都被外国列强所控制。

随着一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通商口岸陆续开放。就字面而言,“通商口岸”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来而设立的港口。但在近代中国,通商口岸有其特定的内涵。一般来说,通商口岸就是条约口岸,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大都是通过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关条款的规定而开辟的。到清末,租借地、自开口岸的出现使通商口岸和条约口岸的概念逐渐有了新的内涵。一些通商口岸城市如广州、上海、天津、武汉与外国的商务活动开始活跃。而这些商务活动的重要交际语言是英语,即现代意义上的“商务英语”。

随着通商口岸的建立开放,海关相继设立。“中国近代海关在英国控制之下,使用的语言是英文。它的文件、出版物,主要是用英文撰写印刷的”(陈启诗、孙修福2002)。海关业务无疑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所使用的英语固然属于商务英语范畴。

另一方面,洋务运动兴起,清王朝与西方列国商务谈判的语言主要是英语,这种用作商务目的的英语即商务英语。19世纪50年代,洋务学堂几乎与洋务企业同时建立。在洋务学堂中,外国语言课程(英语是重要的外语)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课程成为主课程,年级制和班级授课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个别教学形式,课程概念很快实现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换。洋务运动中的华人为了能与英国等其他列强进行商务外交沟通,必须学习这种商务用途的英语,即所谓商务英语。

1873年1月17日,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China Merchants’ Steam Navigation Co.)在上海洋泾浜南永安街正式开业。它的建立扩大并加速了中国与外国的通商,将商务英语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此外,我国的翻译史也可折射出商务英语历史。叶瀚(1861~1933)在其《论译书之弊》中说:“自中外通商以来,译事始起,京师有同文馆,江南有制造局,广州有医士所译各书,……”(马祖毅1999)。与外国通商必然涉及语言交际,因而翻译就成为必要。反过来看也亦然,翻译历史的开端也意味着商务英语的起始,因为翻译的内容除了涉及政治、军事、文学、科技、宗教等领域之外,必然涉及商务。在中国近代翻译历史中,马建忠是重要人物。他留学法国获得博士学位,精通英语、法语、拉丁语,归国后为洋务派所用,曾任轮船招商局会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等职。其工作内容包括商务,经常与外国商人打交道,使用英语交涉国与国之间的商务事宜。

辛亥革命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尽管战事连绵,中国与外国的商贸往来时断时续。在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城市,官商、私商一直没有中断与西洋、东洋、南洋商人的交易。在这些交易中,英语是常用的商务交际工具。

2.3 商务英语的现代历史时期(1949~1978)

商务英语的现代历史时期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开始。新中国建立之初,主要是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但同时也与国外进行国际贸易,购买产品和引进新技术。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有三次历史性的对外经济引进历程,可以用156、43、78这三个数字作为代表。“156”指50年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援助的重点工程,简称“156项”;“43”指70年代初期我国向西方国家引进预定43亿美元的成套技术设备,简称“43方案”;“78”指1978年签订对外引进协议额度78亿美元成套技术设备。这三次引进高潮,国际、国内背景不同,引进对象、手段和指导思想也不同,分别代表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引进的不同时期的特点。英语是这些跨国界商务活动中的重要语言。这段时期的商务主要是国家行为,也有国企与外国公司的国际商务交往和交易,国际商务的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

在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当时科技条件的限制,沟通主要通过电话、电报和信函。所以当时我国经贸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都以国际贸易英语和贸易英语函电等课程为主。

新中国建立之初,与外国的商务往来基本处于迟缓状态。我国建国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遵循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进行经济基础的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探索。从1949年到1955年,进行了新民主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从1956年到1959年尝试进行社会主义大跃进式发展,之后是短暂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十年政治运动。在此期间,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内容主要涉及有形商品进出口贸易,且主要与前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交易。例如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的粮食主要出口到前苏联,并与亚非国家,如: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有双边贸易往来。此外,有时与西方国家也有贸易往来,如与加拿大的进出口贸易。在这些国际贸易活动中英语是主要的交际语言,是现代意义上的商务英语。此外,从1957年开始,我国在广州每年春季和秋季举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原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为“广交会”)。广交会的工作语言主要是英语,用于国际贸易洽谈的英语是百分之百的商务英语。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统制的对外贸易制度,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国家集外贸经营权和管理权为一体,政企不分,国家财政统负盈亏。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主要从加拿大进口食用小麦和大麦,到70年代,美国和阿根廷也成为中国进口粮食的重要供给者。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势头较好,带动了中国与西欧诸国的贸易。例如,中国在1964年与意大利和奥地利互设商务代表处以促进国家之间的国际商务活动。英语是这些商务活动中主要的交际工具。

1966至1976年是“文革”特殊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干扰和影响。但像“广交会”这样的国际商务活动并没有停止。在这个时期,英语作为交际语言在国际贸易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或学科的商务英语还处在初始阶段,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务英语。当时有关国际商务英语的课程主要是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进出口英语口语、外贸业务函电等,即“专业商务英语”,是突出专业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正如现在的“国际物流英语”、“国际金融英语”一样,属于商务英语的大范畴之内。

这个时期的商务英语特点是:商务英语是国际商务(主要是国际贸易)的主要交际语言。在大学教育中,以国际贸易英语为主要特色的商务英语教学逐渐起步、发展。

2.4 商务英语的当代历史时期(1978至今)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也从国家统制型转向开放型。自1979年起,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开始转型,国际商务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过去单一的进出口贸易形式,发展到外国投资的引进和国际商务形式的多样化,因为单一的进出口贸易形式已不能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形式相适应。相应地,“商务英语”逐步取代了“贸易英语”。换言之,除了过去的国际贸易英语、进出口业务函电英语等课程,根据我国国际商务的发展,大学的商务英语课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国际营销英语、国际经济英语、国际金融英语、国际物流英语等国际商务英语课程。随着“三资企业”在国内不断增多,对“三资企业”的中国员工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英语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所以,人才市场大量需要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大学英语专业教育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和培养目标的重新设定。

从商务英语教育发展角度,当代商务英语时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 基础阶段:1978年至1993年。

这是具有新的内涵意义的商务英语的初始阶段。“商务英语”开始被使用并流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尤其是进入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大量的外资投入我国,市场需要大批的国际商务英语人才从事业务和公司管理工作。同时,国外的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如BEC,1993年)也登陆我国,将商务英语教育推向一个高潮。商务英语随着时代的需求而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 起步阶段:1994年至1998年。

1994年9月16日至18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这是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科发展奠基式的会议,标志着我国商务英语开始走向有序的轨道。1996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主办了第二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商务英语论文集。该大会扩大了商务英语的影响,团结了更多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人员,尤其是该论文集,它集中反映了当时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成果。

1998年11月12日至16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曁中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该会议是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里程碑式的大会。随着研究会的成立,全国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基本上统一在研究会的领导下,将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向前推动。同年,上海市推出商务英语证书考试,一年两次。

(3) 发展阶段:从1999年至2007年。

在该阶段,由于有了全国性的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组织,商务英语走向良性发展阶段。2006年在黑龙江大学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盛况空前。此时,由于我国国际商务的迅猛发展,市场亟需商务英语人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社会力量办学大都开设有商务英语课程。除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外,一些其他的国外商务英语考试、职业英语考试也陆续登陆中国,如:托业(TOEIC,2002年12月)、托普(TOPE,2003年9月)、博思(BULATS,2004年3月)等。这些考试客观上为商务英语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将商务英语推向另一个高潮。

(4) 发展成熟阶段:2007年至今。

200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申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成功获得了教育部官方的批准,商务英语专业(即英语语言商务专业)有了合法的地位,成为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平行的专业。因此,2007年是商务英语发展成熟的一年。紧接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申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也获得批准。至2011年5月我国有三十二所大学申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

与此同时,商务英语学术活动也开始频繁。200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协办的全国商务英语学科建设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参加会议并就《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建设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此后至2009年,举办了多次与此相关的专家研讨会。现在该《教学要求》已经定稿,可为我国以后的商务英语教学大纲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此外,区域性的商务英语研究活动也开始活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07年暑期主办商务英语教师培训班。同年四月,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起成立了浙江省国际商务英语及商贸翻译研究会,该学院于2008年10月举行商务英语教学研讨会。由高教社联合南京工业学院、《中国外语》杂志社、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全国商务英语教学研讨会暨第三届体验商务英语教学论坛”于2007年5月11日至13日在南京召开。全国三十多所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共计23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2008年8月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主办召开了商务英语国际研讨会。2008年10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召开第八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与会人数超过历届,达400多人。所提交的论文质量有所提高,并有商务英语理论探讨文章多篇。2010年5月21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了我国第一本商务英语期刊《商务外语研究》创刊会。从此,商务英语学科发展有了自己的平台,这无疑将有力推动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和建立。2010年10月底在成都召开了由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大会取得圆满成功。2012年将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召开第十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

中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发起,于2011年4月8日至9日在上海召开了“首届全国商务英语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有助于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2011年4月16日至17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牵头召开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协作组全体会议,讨论该协作组有关章程和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考试题型开发、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并拟定在适当时候成立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委员会。首届全国商务英语学科理论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6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对商务英语作为独立学科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届全国商务英语学科理论研讨会将于2012年6月2日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

3. 现状

自1999年在厦门大学成立中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以来,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有了统一的领导。商务英语由过去相对无序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中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作为全国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核心领导组织,对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科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如上所述,我国迄今有32所大学成功申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将会有更多的院校申请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此外,全国大多数本科大学和高职高专学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方向。2011年5月商务英语被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本科专业,列入了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编号050258,成为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平行的大学本科专业。这标志着商务英语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自己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审批手续较前简单。商务英语专业的地位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但是,该地位需要进一步巩固。专业的巩固需要学科的支撑。因此,商务英语学科发展和建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近几年来,商务英语学科快速发展。有关其学科建设的专著日益增多,包括张佐成(2008)的《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鲍文(2009)的《国际商务英语学科论》和翁凤翔(2009)的《商务英语研究》等。另外关于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论文也发表不少。

我国商务英语教学规模空前,遍及全国绝大多数大专院校,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强大,商务英语研究队伍雄厚,并逐步产生了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科的领军人物。以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为领导核心,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中心,以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为两翼,形成了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三足鼎立”格局,共同引领学界人士从事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

4. 结语

可以相信,有广大的商务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有外语界,尤其是英语界同仁的支持与帮助,商务英语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乐观。当然,根据辨证唯物史观,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充满矛盾。商务英语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新生事物就是在矛盾中的否定和再否定过程中发展壮大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会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在商务英语发展过程中,其质的变化在商务英语现象中充分体现出来了,其量的变化引起了其质的飞跃式发展。根据目前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态势,商务英语在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基础上,在全国商务英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走向专业建设的规范化和学科地位的合法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任何专业和学科的发展,都有其历史发展过程。商务英语作为新兴的专业和学科,正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需要应运而生,尤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厘清商务英语的发展历史阶段,有利于商务英语学科的建立。以上对商务英语的发展阶段所作的初步探讨纯属一家之见。对各阶段的划分以及阶段名称的称谓等是否妥当,还望读者及方家批评指正。

鲍文.2009.国际商务英语学科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陈启诗、孙修福.2002.中国近代海关词语英汉对照宝典[Z].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马祖毅.1999.中国翻译史(上卷)[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

宋建良.2006.古罗马海上丝绸之路[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8):71-73.

孙光圻.2007.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第一卷正史卷1)[M].北京:海洋出版社.

翁凤翔.2009.商务英语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张绪山.2006.拜占庭作家科斯马斯中国闻纪释证[OL].[2006-05-18][2012-03-31].http:∥www.studa.net/lishi/060518/09014977.html.

张佐成.2008.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读英语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酷酷英语林
商务休闲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