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僧齐己与湘茶

2012-04-01 21:58徐午苗
城市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文渊阁诗云白莲

徐午苗

茶叶为中国古代特有的国粹饮料。至唐代,在士大夫与方外之人尤其是佛教僧人的推动下,喝茶蔚然成风,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日益定型。晚唐五代时著名湘籍诗僧齐己禅师(860或863-937)便是湖南茶文化史上一位值得述及的人物。齐己,潭州宁乡人。俗姓胡,自号衡岳沙门。本佃户子,幼丧父母。7岁时居大沩山寺,与诸童子牧牛,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僧。泛游江海名山,曾至洪州、九江、袁州等地。旋居长安数载,遍览终南山、中条山、华山之胜。后居长沙道林寺。因颈部有赘疣,人戏呼为“诗囊”。后梁龙德元年(921),将入蜀,至江陵,为割据荆南的南平王高季兴所留,入主龙兴寺,署为僧正,病卒于该寺(一说卒于江西豫章西川金鼓寺)。有诗800余首,其中有茶诗21首,五代著名文人孙光宪序之名曰《白莲集》行于世。①传见[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卷三十“梁江陵府龙兴寺齐己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897页。又见[清]吴任臣撰:《十国春秋》卷一百三“荆南四·列传·僧齐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齐己禅师爱饮茶,擅品茶,每日禅修吟诗都离不开茶。以致有“烹茶童子”为其专司烹茶之职。宋人阮阅撰《诗话总龟》记载:

僧乾康,零陵人。齐己在长沙居湘西道林寺,乾康往谒之。齐己知其为人,使谓曰:“我师门仞非诗人不游。大德来,非诗人耶?请为一绝以代门刺。”乾康诗曰:“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齐己大喜,日与款接。及别,以诗送之。②[宋]阮阅撰:《诗话总龟》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这位乾康禅师也是著名诗僧,年纪比齐己禅师小,至北宋乾德年间(963~967)尚在世。其《经方干旧居诗》云:“镜湖中有月,处士后无人。荻笋抽高节,鲈鱼跃老鳞。”为齐己所称赏。“乾德中,左补阙王伸知永州,康捧诗见伸,睹其老丑,曰:岂有状貌如此能为诗乎?宜试之。时积雪方消,命为诗。康曰:‘六出奇花已住开,郡城相次见楼台。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伸惊曰:‘其旨不浅,吾岂可以貌相人也。’待以殊礼。”③[宋]阮阅撰:《诗话总龟》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齐己禅师与乾康禅师盘桓日久,后《送乾康禅师入山过夏》告别诗云:“由来喧滑境,难驻寂寥踪。逼夏摇孤锡,离城入乱峰。云门应近寺,石路或穿松。知在栖禅外,题诗寄北宗。”④[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五《送乾康禅师入山过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佛教禅师饮茶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可以自己独饮,与二三知己禅友共饮更是一种乐趣,故每当客至,齐己禅师总是以茶相待,其《山寺喜道者至》云:

闰年春过后,山寺始花开。

还有无心者,闲寻此境来。

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

知住南岩久,冥心坐绿苔。⑤[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二《山寺喜道者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春后山寺花开,鸟幽声断,此情此境,借助一杯好茶,知心禅友冥心静坐,禅茶共修,当为绝佳机缘。古代茶叶为便于运输保存,大多制成团饼状,饮用时,需要临时用铁碾或石碾碾碎。齐己《尝茶》诗对此有云:

石屋晩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①[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一《尝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好茶留给来客共同品尝。茶香凝神屏虑,有助禅定。茶余禅后,以诗唱和禅思,更添禅趣。饮茶之际,不由得时而想起曾经的茶友,其《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诗云:

簪履为官兴,芙蓉结社缘。

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

茶影中残月,松声里落泉。

此门曾共说,知未遂终焉。②[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一《尝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孙鲂字伯鱼,江西乐安(此从《唐才子传》,《全唐诗》作“南昌”)人,五代南唐著名诗人。生卒年均不详。出身贫寒,自幼聪明好学。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都官员外郎郑谷避隐故乡宜春仰山书屋。孙鲂慕名前往,拜郑谷为师。其诗颇似郑体,清婉明白,不过分追求华丽辞藻,民间俚语皆能入诗。遂以诗行于世。唐景福元年(892),杨行密任淮南节度使,孙鲂参与射策考试,被杨行密命为都官从事。吴天祚三年(937)十月,镇守金陵的徐知诰废吴帝,改国号为南唐,招揽人才,孙鲂被授以宗正郎。有诗集五卷,已佚。齐己禅师与其师郑谷为诗友,故与孙鲂亦有交往。诗中“时访远公禅”句中的“远公”,为东晋著名高僧慧远法师(334~416)。慧远法师十分注重僧格的尊严,著《沙门不敬王者论》5篇,阐述僧人不礼拜帝王之理,云:“出家者,能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③[唐]道宣撰:《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281页。其高标出家修道人之胸襟,为后人所敬仰。

齐己禅师《又寄彭泽昼公》诗云:

闻君彭泽住,结构近陶公。

种菊心相似,尝茶味不同。

湖光秋枕上,岳翠夏窗中。

八月东林去,吟香菡萏风。④[唐]齐己撰:《白莲集》卷六《又寄彭泽昼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诗中的“陶公”即东晋末年南朝宋初期著名文人陶渊明(约 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家乡,田园生活为陶诗的主要题材。其《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⑤[晋]陶潜撰:《陶渊明集》卷三《饮酒》诗二十首之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陶渊明所开创的隐逸文化,对佛教禅宗避世禅修的行为思想有一定影响。齐己禅师诗中“种菊心相似,尝茶味不同”句即指此,表明“种菊”“尝茶”,其“味不同”,其“心相似”。诗中的“东林”即前述东晋高僧慧远法师隐居于庐山所建的东林寺。慧远法师集缁素道侣123人在此结白莲社静修。菡萏为为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即花苞为菡萏。齐己禅师诗中“吟香菡萏风”即指此。彭泽县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北角,地近庐山,齐己禅师的朋友居于彭泽,故使其想起了陶渊明和慧远法师。

齐己禅师以诗名世,有一位诗茶之友不可不提,这就是他与当时著名诗人郑谷的交往。其《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云:

何处陪游胜,龙兴古观时。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远继周南美,弥旌拱北思。雄才垂朴略,后辈仰箴规。对坐茵花暖,偕行藓阵隳。僧绦初学结,朝服久慵披。到处琴棋傍,登楼笔砚随。论禅忘视听,谈老极希夷。照日江光远,遮轩桧影欹。触鞋松子响,窥立鹤雏痴。始贵茶巡爽,终怜酒散迟。放怀还把杖,憩石或搘颐。眺远凝清眄,吟高动白髭。风鹏心不小,蒿雀志徒卑。顾我专无作,于身忘有为。叨因五字解,每忝重言期。舍此应休也,何人更赏之。淹留仙境晚,回骑雪风吹。⑥[唐]齐己撰:《白莲集》卷六《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这首诗作于齐己禅师赴江西参访之时。郑谷(约851~910)为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江西宜春人。唐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或“郑郎中”。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据清人吴任臣撰《十国春秋》记载:“僧齐己……为浮图时,都官郑谷在袁州以诗名。齐己携所诗往谒,有云:‘自封修药院,别下著僧床。”谷览之,曰:’将改一字方可相见。’经数日再过,称已改得,云:‘别扫著僧床。’谷嘉赏焉,结为诗友。又齐己有《早梅》诗中云:‘昨夜数枝开。’谷为点定曰:‘数枝非早,不若一枝佳耳。’人以谷为齐己一字师。”①[清]吴任臣撰:《十国春秋》卷一百三“荆南四·列传·僧齐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这就是诗歌史上著名的“一字师”典故。齐己禅师赴郑谷郎中所招游之龙兴观为一所道观。“论禅”为佛门语;“视听”为道门语,即道教徒修炼时所谓“内视返听”(亦作“收视返听”)。“谈老极希夷”则指道门被奉为宗祖之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中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语,后世道教徒修炼时之“内视返听”便以此为指导。在龙兴观,齐己禅师与道教友人进行了禅修与“视听”的交流,彼此之间并无教派的隔阂,以致“始贵茶巡爽,终怜酒散迟”。正是这次江西之行,齐己禅师与郑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经常诗信往来。其《寄孙辟呈郑谷郎中》诗云:

衡岳去都忘,清吟恋省郎。

淹留才半月,酬唱颇盈箱。

雪长松柽格,茶添语话香。

因论乐安子,年少老篇章。②[唐]齐己撰:《白莲集》卷四《寄孙辟呈郑谷郎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齐己禅师与郑谷的某次相聚仅仅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便“酬唱颇盈箱”,而这些谈兴诗情都是因为有了“茶添语话香”的缘故。郑谷早于齐己禅师去世,齐己禅师共撰写有近20首酬唱、寄赠、追念郑谷的诗文,郑谷是其生命历程中一位最为重要的挚友。

既然是茶友,彼此之间得到好茶,便时常互相赠送。齐己便经常收到茶友赠送的好茶。如《谢中上人寄茶》诗云: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晩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来年。③[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三《谢中上人寄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这位“中上人”即虚中禅师,也是与齐己禅师同时之湖湘一位著名的诗僧。宋代初年与包拯(包公)以廉洁齐名于世的著名学者陶岳撰《五代史补》云:“湖广尤多诗人,其最显者,有沈彬、廖凝、刘昭禹、尚颜、齐己、虚中之徒。”④[宋]陶岳撰:《五代史补》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齐己禅师与这位虚中禅师既是禅友,又是诗友,还是茶友,《白莲集》中留下了许多二人交往的诗文。

又《谢人惠扇子及茶》诗云:

枪旗封蜀茗,圆洁制鲛绡。

好客分烹煮,青蝇避动摇。

陆生夸妙法,班女恨凉飙。

多谢崔居士,相思寄寂寥。⑤[唐]齐己撰:《白莲集》卷四《谢人惠扇子及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齐己撰:《白莲集》卷一《尝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茶叶以谷雨节令之前采摘的最为细嫩,品质最好。此时的茶叶或初露嫩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一芽酷似枪尖,初展之叶酷似旗帜,故名“枪旗”。齐己禅师收到茶友惠寄的谷雨前茶,便“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好客分烹煮”,一道与人分享。茶的烹煮便是按照唐代陆羽《茶经》中的方法,此即所谓“陆生夸妙法”。

爱饮茶、懂得品茶的齐己禅师经常在其茶诗中追念到陆羽这位茶圣。如《咏茶十二韵》诗云: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妍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并。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匮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⑥[唐]齐己撰:《白莲集》卷六《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齐己禅师到江西参访时,还专程到陆羽的故居瞻仰。其《过陆鸿渐旧居》诗云:

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碑寻传见终初。

佯狂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

种竹岸香连菡萏,煮茶泉影落蟾蜍。

如今若更生来此,知有何人赠白驴。⑦[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九《过陆鸿渐旧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陆鸿渐”即陆羽(733~ 804)的字。齐己禅师在该诗题下自注云:“陆生自有传于井石。又云行坐诵佛书,故有此句。”“知有何人赠白驴”句后注云:“时太守赠白驴。”这些全都涉及到陆羽生平典故。北宋初年著名学者李昉等编《文苑英华》收录有一篇自称为陆羽自述的《陆文学自传》,是今存关于这位茶圣最为直接完善的生平资料,但学界知者不多,谨录于此以供参考: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而有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一作“择”),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瞋。又与人为信,纵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諐也。上元初,结庐于茗溪之湄,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燕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始三岁(一作“载”),惸(茕)露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院)。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剪卉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堕,鞭之。因叹云:“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吾门人众多,令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天宝中,郢人酺于沧浪,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时河南尹李公齐物黜守,见异,提手抚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竟陵,因与之游处,凡三年,赠白驴、乌幇(一作“犁”,下同)牛一头,文槐书函一枚。白驴、幇牛,襄阳太守李憕(一云“澄”,一云“枨”)见遗文槐函,故卢黄门侍郎所与此物皆己之所惜也,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洎至德初,泰(一作“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忠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褐布囊。上元年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日。①[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七百九十三《陆文学自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此文原因刊刻于陆羽故居石碑,即齐己禅师诗云“读碑寻传见终初”,有人拓片传世,后传抄不一,故文字可能有所舛误脱漏,标点下来,似有未顺畅处。明代文士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四十二亦收有此文,文字稍有差异,可以相互参考。

据此文可知,陆羽幼孤,三岁时被竟陵太师积公收养于禅院之中,“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与齐己禅师幼丧父母,“七岁居大沩山寺与诸童子牧牛”的幼年经历极为相似;尤其是“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与齐己禅师“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如出一辙。其他相似之处亦甚多。毫无疑问,齐己禅师必然与这位前辈于情趣、于志向,都有着天然的共鸣,于禅、于茶也有着相同的感悟,故专程到陆羽的故居瞻仰。陆羽的故居在唐宋时期的江西信州上饶(今上饶市信州区)。宋代初年乐史撰《太平寰宇记》载:“陆鸿渐宅在县东五里。《郡国记》云:‘陆羽字鸿渐,居吴兴,号竟陵子;居此,号东冈子。’”②[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七“江南西道五·信州·上饶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人祝穆撰《方舆胜览》亦载:“陆鸿渐,号东冈子,在城北有故居。”③[宋]祝穆撰:《方舆胜览》卷十八“信州·上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吴任臣撰:《十国春秋》卷一百三“荆南四·列传·僧齐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因陆羽与禅、茶均有密切关系,后人在此处辟有茶园,并修建有寺院茶山寺,清《(雍正)江西通志》载:“陆鸿渐宅,《明一统志》在府城西北,唐陆羽尝居此,号东冈子。刺史姚骥尝诣其所居,凿沼为溟渤之状,积石为嵩华之形。后隐士沈洪乔葺而居之。《图经》:羽性嗜茶,环居有茶园数亩,陆羽泉一勺。今为茶山寺。”①[清]谢旻等监修:《(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十“古迹·广信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作为湘籍僧人,齐己禅师喝的大都是湖南名茶,主要有产于南岳衡山的“岳茶”和产于岳州(岳阳)的“灉湖茶”。

先看岳茶。齐己禅师《送人游衡岳》诗云:

荆楚腊将残,江湖苍莽间。

孤舟载高兴,千里向名山。

雪浪来无定,风帆去是闲。

石桥僧问我,应寄岳茶还。②[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三《送人游衡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齐己禅师曾经禅修悟道于南岳多年,自号“衡岳沙门”,对南岳所产之岳茶当然印象深刻,送友人游衡岳,都忘不了要友人记得将产于南岳寺院的岳茶寄回来。前述《咏茶十二韵》诗中所云“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指的就是岳茶,“出处春无雁”用的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回雁峰的典故;“收时谷有莺”则指采摘时为谷雨莺啼之节令。不止是齐己禅师爱喝岳茶,潭州(今长沙)各个寺院的僧人也都爱喝岳茶。如《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诗云:

枪旗冉冉绿丛圆,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缒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③[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九《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诗中将岳茶的采摘、制作、烹煮等都形象地描绘出来。所采摘之季节为谷雨初晴,采摘之时为清晨茶树仍带晓露,采摘之茶为一芽一叶初展的枪旗,再“碾和松粉煮春泉”,茶味怎能不佳!怪不得要“高人梦惜藏岩里”了。齐己禅师所述岳茶与唐代湘籍诗人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中所述产于南岳衡山寺院中的僧茶形态极为相似: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花。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拿。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持瓯默吟咏,摇膝空咨嗟。④[唐]李群玉撰:《李群玉诗集》卷上《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群玉称石廪茶“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齐己禅师称岳茶“碾和松粉煮春泉”,此为二人所述该茶的成品最具特色的相似形态。如同唐代湖湘各佛教寺院丛林一样,南岳禅林的僧人也多自种自采自加工“僧茶”,这种传统绵延到宋代以降,如宋代湖湘学派著名学者张栻撰《南岳庵僧寄上封新茶风味甚高薄暮分送韩廷玉李嵩老》诗云:

浮瓯雪色喜初尝,中有祝融风露香。

径欲与君同晤赏,短檠清夜正相望。⑤[宋]张栻撰:《南轩集》卷七《南岳庵僧寄上封新茶风味甚高薄暮分送韩廷玉李嵩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七百九十三《陆文学自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又张栻撰《夜得岳后庵僧家园新茶甚不多辄分数椀奉伯承》诗云:

小园茶树数十许,走寄萌芽初得尝。

虽无山顶烟岚润,亦有灵泉一泒香。⑥[宋]张栻撰:《南轩集》卷六《夜得岳后庵僧家园新茶甚不多輙分数椀奉伯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作为南岳寺院所产的名茶,不止是被湖南境内的寺院僧人视为珍宝,还远传至外地的寺院。齐己禅师《题真州精舍》诗云:

波心精舍好,那岸是繁华。

碍目无高树,当门即远沙。

晨斋来海客,夜磬到渔家。

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⑦[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三《题真州精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真州位于今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为扬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东临扬州,南濒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西近六朝古都南京,史有“风物淮南第一州”之盛誉。唐代该地寺院僧人禅修饮用的都是岳茶,可见这种茶在佛教界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就在这次到江浙参访期间,齐己禅师还到金陵(今南京)拜访了一位在湖湘结识的诗友兼茶友沈彬。其《宿沈彬进士书院》诗云:

相期只为话篇章,踏雪曾来宿此房。

喧滑尽消城漏滴,窗扉初掩岳茶香。

旧山春暖生薇蕨,大国尘昏惧杀伤。

应有太平时节在,寒宵未卧共思量。⑧[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七《宿沈彬进士书院》,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前述宋人陶岳撰《五代史补》云:“沈彬,宜春人,能为歌诗,格高逸。应进士不第,遂游长沙。会武穆方霸,彬献颂德诗云:金趐动身摩日月,银河转浪洗乾坤。武穆览而壮之,欲辟之在幕府,以其有足疾遂止。彬由是往来衡湘间,自称‘进士’。边镐之下湖南也,后主闻其名,召归金陵,令为县宰。彬辞不就,遂授金部郎中,致仕年八十九。初彬既致仕,营别业于钟山……”①[宋]陶岳撰:《五代史补》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前述陶岳撰《五代史补》云“湖广尤多诗人,其最显者,有沈彬、廖凝、刘昭禹、尚颜、齐己、虚中之徒”,②[宋]陶岳撰:《五代史补》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可见二人相识交往于湖湘,沈彬致仕后营别业于钟山(今南京)。齐己禅师见到这位诗友兼茶友后,“寒宵未卧共思量”,“相期只为话篇章”,所谈的还是诗歌;“窗扉初掩岳茶香”,所饮的还是岳茶。异时异地,此情此境,二人在湖湘结下的深厚情缘,都由岳茶之香勾连而起,回味无穷。

再看灉湖茶。齐己禅师《送中观进公归巴陵》诗云:

一论破双空,持行大国中。

不知从此去,何处挫邪宗。

昼雨悬帆黑,残阳泊岛红。

应游到灉岸,相忆绕茶丛。③[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一《送中观进公归巴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巴陵即岳州(今岳阳)。“灉岸”即岳州灉湖,该地产有一种名茶为“灉湖茶”。齐己禅师曾经与这位中观进公亲临岳州灉湖茶的产地,故有“应游到灉岸,相忆绕茶丛” 诗句。

关于灉湖茶,唐人李肇撰《唐国史补》云: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陆州有鸠坈;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牙;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④[唐]李肇撰:《唐国史补》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肇所述均为唐代名茶,其中不乏作为贡品的“贡茶”。这里“湖南有衡山”指的是前述岳茶;“岳州有灉湖之含膏”指的是“灉湖茶”。曾任岳州监酒税的宋人范致明撰《岳阳风土记》云:

灉湖诸山旧出茶,谓之灉湖茶。李肇所谓岳州灉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土地颇类此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但土人不甚植尔。⑤[宋]范致明撰:《岳阳风土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灉湖茶为“唐人极重之”的名茶,但据《岳阳风土记》的记载,宋代已经没有人种植了,起而代之的是寺院僧园所种植的白鹤茶,亦极名贵。为何没有人种植了?恐怕是与该茶为贡茶有关。历史上,作为贡品之物品如茶叶,如果产量不大,无法大面积种植,便将扰民,此处不赘。

“灉湖之含膏”的“灉湖”为其产地,“含膏”则为茶名。在唐五代时期为贡品。宋人王钦若(962~1025)等撰《册府元龟》云:“晋高祖天福二年……十一月,湖南马希范进……含膏,桃源洞白茅、百灵藤,渠江、南岳紫盖峰白云洞清花等茶。……六年……十月……甲午,湖南贡诸色香药、蜡面、含膏茶。”⑥[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册府元龟》又云:“吴杨溥袭其兄渥僭号。后唐同光元年,……二年三月壬子,又遣使来朝。四月丙寅,又遣使贡方物。丁丑献鸦山茶、含膏茶。”⑦[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处所谓“含膏茶”,即产于岳州的“灉湖之含膏”茶。史籍中记载甚多,不再征引。

何谓“含膏茶”?唐·陆羽撰《茶经》云: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鞾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臧否,存于口诀。⑧[唐]陆羽撰:《茶经》卷上“三茶之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可见这种“灉湖之含膏”茶之所以成为名品、贡品,不光涉及其产地水土、茶叶品种、采摘时令的适宜,还包括有采摘后制作工艺的精良。正是如此,有人赠送这种极为难得的贡茶给齐己禅师,他当然非常高兴,并且希望来年若有新春的“灉湖含膏”茶,切勿忘记再予惠寄,这些,都表达在其《谢灉湖茶》诗中:

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

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①[唐]齐己撰:《白莲集》卷三《谢灉湖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文渊阁诗云白莲
池上
公心与私意之间:《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始末考略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Edith Wharton’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Images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浣花笺上月下柳
——徐诗云素描
白莲
抗战时期围绕《四库全书》阁书的文化掠夺战
明代的文渊阁
参观白莲抽水蓄能电站赠吟友
故宫的“文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