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笺上月下柳
——徐诗云素描

2018-11-28 19:01:55王秋珍
作文新天地 2018年32期
关键词:花笺阿秋书册

◎特约记者 王秋珍

诗云,一个诗一样灵动、云一样飘逸的女生。她的文字和她成长的足迹,正如她的名字,温婉,恬美。

小小年纪的她,特别爱念《浣花溪记》中的句子:“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徐诗云觉得,由浣花溪水制成的笺纸如值得人把玩的老玉,写来骨肌清明,读来唇齿有味。

说起徐诗云和浣花笺的缘分,不能不提她早已过世的太爷。太爷毕业于黄埔军校,爱在浣花笺上题上自己写的诗,夹在书中,颇有一番墨人骚客的意味。

小时随意翻弄书柜上的书时,书中会掉出几张浣花笺。徐诗云由此发现了太爷写的小诗,诗末不是中规中矩的红章,而是太爷画的月下柳,如贾平凹笔下的垂柳,同仙人般曳裙而立,对月梳妆。这一看,纸也香,字也香,心也香,徐诗云迷上了这浣花笺上的春秋。

从此,徐诗云从网上购得仿古浣花笺,常在旧书柜旁翻弄书册,不停地翻看书本,从书中摘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浣花笺上,末了,照着太爷的笔触画下月下柳。

浣花笺似一道神秘的门,开启了徐诗云和文字的心灵之旅。太爷留下的浣花笺似乎让她品到绵绵的愁思,闻着太爷留在字上的呼吸和情感,与他把酒话桑麻;寻到太爷养在心中的蒹葭,同他观望在水一方的伊人;寻到太爷阅过的书,一起画那柳上婵娟。

有引趣之人必有养趣之人。

进入初中以后,徐诗云遇上了阿秋老师,见她谈吐诙谐,想来文字也会俏皮可爱,徐诗云就找起了阿秋老师写的书,一看,就爱上了。徜徉在文字的世界,她发现了小桥流水的温润之美,想起了昔日在浣花笺的时光,却不再同往日般心血来潮时写下几句,而是日复一日地摘,闲时翻开读读,竟感觉有一股缱绻的古味,心中甚喜。

偶然间,徐诗云读到了阿秋老师写的诗,与太爷完全不同的内容,笔调却有些相似。徐诗云又一次念起太爷浣花笺上画下的婵娟,一写就美了尘世的花间词与相思句,忍不住那涌上来的缕缕诗意,轻轻写下,竟也有清茶的味道。

或许正因为这样,徐诗云觉得自己不擅长写令人激昂的豪情之文,而更适合写写平常人家寻常故事。

每一个傍晚时分,徐诗云喜欢读罢诗书看看晚霞。她羡慕那粘在诗人衣襟的小小枣花,想象着枣花静悄悄地落入一只粗瓷大碗的安宁和美好。

徐诗云说,她很庆幸在初中时能遇到一位如婵娟一样的老师,能在万人为考试和升学焦头烂额的时刻,仍散发出柔软的光,仍愿朗照幼时太爷在她心中种下的垂柳。

时间老了,词人老了,花瓣老了,而书册上的言,红笺上的语,却新着——一直被徐诗云以及像徐诗云一样爱诗书的孩子念着、读着、藏着,代代流芳,生生不忘。

猜你喜欢
花笺阿秋书册
连云港石化公司编制口袋书册固化工作标准
受伤的阿秋
幼儿园(2020年16期)2020-11-24 06:46:46
潘亦孚:《花笺》里的一个原型人物
文学自由谈(2020年5期)2020-01-02 20:54:12
“书册”读写联动策略研究
赞清官郑板桥
我心目中的阿秋
作文中学版(2017年4期)2017-07-05 15:47:35
我心目中的阿秋
花笺小事
绘本推荐 阿秋和阿狐
学生天地(2016年9期)2016-05-17 05:45:12
《花笺声声慢——朱乒乓书李清照诗词》在京首发
台声(2015年24期)2015-02-18 0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