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芳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德宏 678400)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教学课时量有限,学生在课堂上的听力训练机会不多。近年来,国内高校兴起的自主听力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整合了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了听力教学的效率。狭窄型听力训练法在其操作条件、操作方法上都有较大的灵活性,成为国外自主听力教学中的一项有效的训练方法。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克拉申 1985)提出,人类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理解信息,也就是接收“可理解性输入”。该假说同时也强调,如果学习者可理解性输入的量足够大,并且学习者具备了内在的可加工语言的输入机制,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狭窄型”这一概念便是基于语言输入假说,首先在二语习得的阅读训练中提出来的。克拉申(1981)认为如果阅读者把阅读范围集中在某个自己喜欢的作者或者题材上,通过多次、重复的阅读,完成对可理解性输入量的不断积累,利用已获得的可理解输入帮助理解目前正在阅读或即将阅读的内容。此后,克拉申(1996)将“狭窄型”的训练法扩展到了听力教学领域,介绍了他本人运用狭窄型听力训练学习西班牙语的经历。迪普伊(1999)通过对具有初级和中级水平的法语大学生在进行狭窄听力训练后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该听力方法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语言熟练度以及词汇量。近年来,狭窄型听力训练还被拓展运用于多媒体自主听力学习的环境中。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从2010年开始用狭窄型听力训练方法建立中文Podcast学习系统,由不同的中国人以不同观点来讨论及录制同一个话题作为听力材料提供给学习中文的外籍人士,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效率。也有一些学者(张小彩,刘陈艳 2011)做过关于运用狭窄型听力训练克服听力理解困难的实证研究,但是由于缺乏对该训练方法内涵的深入性了解,把狭窄型听力和精听概念混淆使用,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参考性。
狭窄型听力作为一种较新的听力训练法经常被一些研究者将其与“精听”或“泛听”相混淆。作为同样适用于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听力方法,狭窄型听力在自主听力教学中也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狭窄型听力是指选取学习者感兴趣的同一个主题、不同版本的谈话录音材料进行多次,重复的听力训练。由于主题相同,谈话时所用到的词汇和句型往往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词汇、句型,同时逐渐习惯谈话者的不同表达风格,还避免学生由于重复多次听相同听力材料而产生的枯燥感,从而提高了可理解性输入的效率。
综合关于狭窄型听力训练的内容和实施条件的研究后,笔者对该训练方法的内涵做几点理解性描述:(1)每次狭窄听力训练的主题应该是听者感兴趣的,并且一般只限定在某一个主题上;(2)听力素材主要来自于以目标语为母语的讲话者;(3)听力的时间不宜过长,听力的频度和听力的场合不受限制。学习者可以多次、重复听相同录音材料,也可以多次、交替听不同的录音材料,同时利用任何空闲时间,在任何场合实施听力训练,如地铁上,排队等候时,晚上睡觉前等;(4)要求学生从听力内容上,而不是听力形式上把握听力材料。学习者在听的时候着重理解说话人的主要大意,而不是过多关注语言结构本身。
从听力训练的目标来看,狭窄型听力与泛听较为相似,都强调从整体内容上把握听力材料,而不对具体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的理解做较高要求。但是,从听力材料的题材和内容上看,与要求听力材料题材和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相比,狭窄听力则更强调以不同版本和风格的材料表现相同题材的内容,并且提倡像精听一样多次、反复地听,直到听懂材料大意为止。由此可见,狭窄型听力与精听、泛听训练方法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明显的区别。
基于以上特点及内涵,狭窄型听力训练法在大学英语多媒体辅助自主听力教学中更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郝里克(1957)认为自主听力教学环境中,学习者在教师的策略指导下决定听力的内容、时间及地点,选择听力材料的种类、难度和数量,自我监督学习进度并评估学习效果。狭窄型听力训练在听力材料的内容上给了学习者极大的自由度,同时对听力的时间、频度和场合的要求也较为灵活,比较适合在自主听力教学环境中进行。
自主英语听力教学环境中,教师、学生、听力资源三方面相辅相成,对听力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策略教学,以提高学生自主听力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听力学习行为高度负责,完成自主学习活动中的计划、监控和评价,再者,丰富的、系统化的听力素材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提高。
狭窄型听力素材的设计方法和采集形式较为灵活,笔者以“2012 London Olympic Opening Ceremony”为听力主题,讨论几种不同的方案。
迪普伊(1999)在狭窄型听力训练中采用确定话题、设计讨论问题、选定谈话人、收集录音资料的步骤采集听力素材。确定话题后,设计一系列问题,以激发被采访者的谈话欲望,保证听力素材内容上的有效性。如针对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教师事先为谈话者准备一些提纲式问题:
A.Did you watch the Olympic Opening Ceremony on TV or on the Internet?
B.What happened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C.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do you think in the 2012 Ceremony?
D.Have you ever watched any previous Olympic Opening Ceremonies before?If yes,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E.Which part do you like best in the Ceremony?Why?...
一般选定5-7个母语为英语的谈话对象,男、女均可,年龄与职业不限,每个人针对该话题谈3-5分钟,并录音保存,作为一组话题素材共学生训练时使用。
如果在寻找谈话对象和录音技术上有困难,也可在互联网上收集现有的听力资源,进行归纳、整合,形成话题素材,如BBC、VOA、CNN等新闻媒体在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从不同角度对该事件做了相关报道,此类题材的音频材料收集方便且易于整理。
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场合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材料进行自主听力训练。
计划阶段:先对听力材料所涉及的主题有一个大概了解,可事先阅读一些跟主题相关的母语材料。克拉申认为使用母语掌握必要的知识有助于提高二语习得中输入内容的可理解性,适当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实施阶段:学生依次听每一个录音片段,如果听一遍仍无法理解所听内容,在所有片段都听完后,可对某些片段重复听上几遍。训练时,以理解各段大意为主,不强调一定要听懂每一个单词和句子。学生对前面听到的片段的可理解性输入同时有助于后面即将要听的片段的理解。在整个听力过程中,学生可运用笔记记录、捕捉关键词等微观策略对这一题材的听力内容做整体性理解。
评价阶段:听力结束后,学生可对照听力材料原文,检查是否已经掌握各段大意以及该组听力材料中重复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找出听力过程中策略和方法上的不足,并制定下一次听力训练的目标。
教师在准备听力素材时须考虑谈话主题的趣味性以及材料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前文中提到,狭窄听力训练中涉及的话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学习者情感屏障的减弱(即通过保证听力话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动机和信心,降低学习焦虑)有助于其可理解性输入效率的提高。同时,教师对听力材料的录音质量、时长、语速、词汇量、句型结构的难度等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
教师对学生自主听力学习的策略培训须进一步加强。由于狭窄型听力中各组听力材料的主题相同,学生如何利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借助已获得的可理解性输入帮助理解接下来将听到的内容,最后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这也是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听力教学已成为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狭窄型听力训练法以其灵活、高效的特点将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期待今后的研究能从理论体系、技术层面、操作程序及评价机制上对狭窄型听力训练法进一步完善,应用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Self-access Center),为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Dupuy B.C.(1999).Narrow listening:Alternative way to develop and enhanc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students of French as a foreign language[J].System(27).
Holec,H.(1957).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Pergamon Press.
Krashen,S.,Terrell,T.(1981).The Natural Approach[M].Alemany Press:San Francisco.
Krashen,S.(1985).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aredo Publishing Company,Beverly Hills.
Krashen,S.(1996).The case for narrow listening[J].System(24).
张小彩,刘陈艳(2011).运用狭窄型听力训练克服听力理解困难的实证研究 [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