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72)
“知行客家”理念的产生及其应用
李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72)
“知行客家”的理念是时代的产物,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和思想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行客家”为客家文化研究、客家的社会活动及客家人的精神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准则。
知行客家;客家人;客家的“知行模式”
“知行客家”指用传统的知行观来探寻客家勇于开拓、善于创造的精神与品质,并用传统儒家知行观指导客家人的社会实践,是客家价值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概念体系。“知行客家”的提出,是客家文化理论研究发展的产物,是当代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现实主义观照。“知行客家”的概念,从整体上讲,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客家知行观”,客家知行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是从客家文化体系中提炼出来的,而且在客家各个领域已经或正在产生重要影响观念体系。二是“知行客家人”,这是对客家人重知笃行、知行统一的客观表述;也是客家人学以致用,经世济国的方法和途径。
在把握整体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分而解之。“知”是指客家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既包括有意识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客家文化的感知与认同。“行”是指客家人筚路蓝缕、开基鸿蒙的创业实践,客家的历史既是一部迁徙史,又是一部创业史,在“行”中得到真实的体现。“知·客家”是客家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的外在表现,也是新时期阐释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的内在需求。“行·客家”则是客家人开拓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性化张扬,正如《大英百科全书》所评价“客家男人是勇敢的冒险家,客家女人是强健的劳动者”,客家人的富于创造性的实践精神堪称世界表率。“知行客家”是“知”与“行”的辩证统一,是“知”、“行”与“客家”的辩证统一。正确把握这一观念对于我们深层次研究客家文化、探讨客家文化的产业化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最早的知行观见于儒家经典《论语·公孙长》,孔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儒家的知行观得到系统的阐释,宋代朱熹认为“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在二程的“先知后行”基础上,提出“知行并重”的观念。明代王阳明在朱熹知行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观念,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的观念给人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传统知行观至此得到普遍推广,一时间学人仕子纷纷引为座右铭,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的知行观有着系统的论述。他主张以行求知,宣扬“先有事实后有言论”,认为只有参加革命斗争,才懂得革命的道理及其原因。在革命中探求到革命的真理,则“因知以进行”,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孙中山先生留下了许多著作,如《建国方略》、《三民主义》等,其中《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生对“知”的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提出“行以验知”,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孙中山先生晚年赞同并支持国共合作,就是对自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一次真诚的检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辩证唯物主义知行观的典范。抓住了检验真理的问题,也就是抓住了全部哲学问题的关键。这一标准的确立,不仅解决了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也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受传统知行合一理念和迁徙发展的影响,客家人似乎自古就热衷于知行观的研究,并注重继承与发展。一代代的客家人身体力行,千百年来默默地实践着客家特有的知行观。可以说,儒家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特质决定了客家的知行观和价值观。客家人无论富贵贫贱,重视培养人才,并引以为家庭乃至家族的责任与荣耀。客家人“穷则思变”,“达则兼济天下”,在“求变”与“济世”的实践中完成由知到行的过渡。客家人思想开明,志存高远,漫漫迁徙路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不屈不挠的创业传奇铸就了客家人的灵魂。客家人在实践中形成鲜明的群体意识,并在实践中趋于自我认同乃至于文化的觉醒,这本身也是从行到知的过程。客家人崇尚中原正统文化,重视文化的传承,千百年来,客家人自觉地延续着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同时,客家人也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着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正是知行统一的生动表现。尤其是现当代,客家“行”的脚步遍及世界各地,客家“知”的研究如火如荼。每当恳亲盛会,天下客家济济一堂,乡亲们把酒话桑麻,学者们研讨结硕果,通过交流与联谊,进一步加强各地文化与经济的合作,在知行互动中,促进客乡的繁荣、社会的和谐、祖国的统一与发展。
“知行客家”的提法,并不在于观念上的标新立异,而是现实生活中客家文化品质的一种精炼。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客家人融“知”与“行”于时代的潮流中,用团结之力、奋发之志、赤诚之情彰显了我们整个时代的精神。我们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客家人把握住历史的发展机遇,敢打敢拼,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在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在经济建设领域,提起客家,人们莫不称道,客家人李嘉诚创造了世界财富榜的传奇,更多的客家人以实际行动投身祖国的建设,掀起经济建设的高潮。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客家人的坚毅、果敢、勤俭、诚信、干练等性格和品质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并激励他们的事业从辉煌走向辉煌。
余秋雨曾说过:“在整个中华文化中,最具有行动力的、用自己的脚步表现自己文化选择的,那是客家文化。”这是对客家文化的精辟解读,也可看作“知行客家”观念的有力印证。更多的调查表明,社会公众客家印象的落脚点在“行”与“知”之间。大家普遍认为:客家人有着异于常人的坚忍和持重,这为他们的创业之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所以客家人的成功决不是什么偶然,这与他们奉行的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社会评价同时也对“知行客家”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海无涯,行无止境”,只有“知”与“行”反复实践与检验,才能真正树立“知行客家”的旗帜,而这面旗帜的树立对于弘扬客家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知行客家”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方法论。理论从实践中来,最终还是要到实践中去,“知行客家”反映了这一必然趋势。从客家学起源上讲,为客家正名是最初的目的,即解决“知”客家的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客家学研究经历了从沉寂到热潮的洗礼,其重心逐渐向客家“行”的社会化实践上转移。客家人是“知”与“行”的反复实践与相互作用的主体,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自发自觉地沿着客家先贤的足迹,在日益丰富的理论的指导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甚至重塑了自身的历史形象,从而感召更多的人形成合力,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经济事业向前发展。
首先,“知行客家”为客家文化基础研究的社会化转型指明了方向。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机制对我们客家文化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家文化理论研究要与社会接轨,要为社会实践服务,只有得到实践的检验,客家文化理论研究才有标准和动力,只有深入到实践中去,我们的研究才有现实的意义。国家颁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来,得到客家人的积极响应,客家文化产业专题成为国内外客家文化经济交流的重心和焦点,结合客乡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许多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从这里产生,并在文化的支撑下展开实施。以福建永定、广东梅州、江西赣州等地为代表客家文化旅游线路的开辟,就是国内客家文化产业开发的先导,继而国内众多的客家文化产业基地、生态园、经济体验区等形态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如今年梅州上马的“中国客家文化产业城”项目就是弘扬客家文化的大手笔、大举措。无论项目大小,文化先行,并贯穿产业始终是正确的途径。四川成都洛带博客小镇项目于2009年启动,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教授作为本项目的文化顾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学术支持,客家学者的介入,实现了从文化理论研究向产业化实践的转换,许多文化的创意为项目的特色性与功能性奠定了基础,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文化的保障。
第二,“知行客家”为客家社团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工作注入了活力。客家的民间交流十分活跃,既有国际性的互动,又有区域性的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客家关注的视角向内陆转移,客家社会活动的推动,直接加快了内陆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以成都为例,第20届世界客属恳亲会在成都举办,作为大会的分会场,洛带古镇旧貌换新颜,一跃而成为西部客家第一镇,年游客量突破400万大关。作为客家文化重镇,其后发优势不容忽视,近年来,汇聚在洛带古镇的投资项目总金额逾60亿,创造了客家乡镇文化产业开发的奇迹。“知行客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效应,其关注弱势群体的人性化支援更值得颂扬。5·12地震是四川百年不遇的灾难,广东援建小组进驻汶川,三年来地震重灾区的汶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陈茂辉等为代表的客家人为灾区重建作出巨大的贡献。客家留给汶川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印象,更是生死与共、同甘共苦的的旷世情缘。“知行客家”在社会工作层面传递暖暖真情,这也是我们所提倡和呼吁的地方,在客家引以为豪的光环之外,还有很多边缘化的需要帮助的客家人,他们至今仍未走出贫瘠的山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从城市向农村过渡,是我们未来“知行互补”、“知行入微”的方向。
第三,“知行客家”为客家广大民众提供了生动的行为范式。客家不是客家精英名流的代名词,客家文化的概念超越功利,是每一位客家人的精神归宿。无论是客家“达人”还是客家“草根”,我们的客家血脉同源,我们的客家情感如一。“知”我客家,“行”如客家,是每一位客家人自我认同的标准。客家人有客家人的精气神,客家人有责任传承客家的优秀品质。朱德元帅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这样写到:“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未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交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朱德的母亲就是一位平凡的客家人,然而,正是这种平凡成就了我们伟大的朱总司令。客家的“知”不一定是什么大道理,它更是一种文化品质,在“行”的过程中得到体现,“知行客家”的内涵在平凡中得到升华,就是我们所提倡和推崇的行为范式。千千万万个客家人的“知行并茂”,凝聚成客家精神,这也是我们时代的精神。
第四,“知行客家”为海峡两岸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桥梁。台湾的客家人口逾400万,占总人口20%左右,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回祖地探访寻根的客家人越来越多。以2011年6月在梅州举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文化高峰论坛为例,出席会议的台湾客家人就有900多人,会上中国国民党中评委主席团主席、中华海峡两岸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先生转达了更多的台湾客家人希望回内地探访的愿望。两岸客家,根脉相连。客家文化是“知”,客家人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自觉形成天然的纽带;经贸合作是“行”,海峡两岸携手发展是所有客家人共同的心愿。客家的“知行模式”为加强两岸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促进祖国的统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必将继续发挥重大的作用。
[1]黎靖德.朱子语类[Z].中华书局,1986.
[2]吴光等.王阳明全集[Z].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孙中山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1.
[4]陈世松.西部大开发与四川客家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0(2).
He Generation of the Concept of"Zhi Xing Hakka"&its Application
Li Jun
(Research Centre on Migration and Hakka Culture,Sichu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hengdu 610072,China)
The concept of"Zhi Xing Hakka"is the product of the times.With profound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and a firm ideological basis,it has a profound impact in real life,and offers new requirements and norms of the studies of Hakka culture,their social activities and spiritual life.
K207
A
1004-342(2012)01-76-03
2011-09-21
李军(1977-),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