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宝宁,赵天才
(陕西中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西安712046)
构建多元化教学实验平台强化大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齐宝宁,赵天才
(陕西中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西安712046)
21世纪,医学已进入预防保健为重点的时代[1],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近年来,经历了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及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全社会均充分认识到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预防医学的关注与认可程度逐渐上升,社会发展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2],对其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公共卫生发展形势,如何培养并为社会输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且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预防医学作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21世纪新型医护人才的重点课程,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医学院校15门主干课程之一[3]。陕西中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自2004年开设预防医学专业以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根据本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作者认为必须构建多元化教学实验平台,才能不断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本专业坚持教学法改革,努力提高质量[4]。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观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5]。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不断加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教师不停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或者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教学效果不太理想[6]。根据本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克服满堂灌的传统做法,充分运用启发式、引导式、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的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乐学、好学”的情境中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互相交流,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智力以及创新精神和个性才能的培养与发展,主动获取知识,成为终生学习者,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积极面对遇到的新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既依附于理论教学,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力地体现了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促进思维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7]。对于医学本科教育而言,实验教学更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8]。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预防医学的研究范围将更加广泛,学科渗透将更加密切,实验技术在预防医学工作实践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更加紧密。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从要求“什么都知道”向“知道如何获取”转移。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更高要求,也是使学生“知道如何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是培养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9]。通过实验课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理论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进而培养了创新能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创新实践基地(平台)在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10]。在延续传统的实验教学、增设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开放性的课外实验(践)教学平台,加强对本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逐步形成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第二课堂不仅是教学的一种补充,而且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技能教学是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参与课题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农村进行现场调查,从设计问卷、准备工作、实地调查等一系列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再到问卷的整理、资料的分析等过程都让学生全程参与。通过这些第二课堂的锻炼,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创新精神、思维力、想象力、调查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以致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实践自己想法的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发散思维的形成和创新灵感的激发,形成灵活多样的全方位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多元化教学实验平台,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增加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推荐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和实验室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基础保障[11]。同时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断进取,努力培养出基础扎实、专长突出、实践能力强、适应21世纪快速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尽最大可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1]郭爱民,梁万年,崔树起,等.面向21世纪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6(3):3-4.
[2]黄陈平,叶晓蕾,刘佳明,等.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0(2):58-60.
[3]张谦,杨治国.高职高专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技能教学策略初探[J].重庆医学,2010,39(16):2141-2142.
[4]杨元娟,艾继周,王丽娟.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创药学专业办学特色[J].重庆医学,2010,39(15):2079-2080.
[5]杨柳清.预防医学专科教学中进行创新素质培养[J].重庆医学,2007,36(14):1443-1444.
[6]李湘华.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职业安全教育[J].重庆医学,2011,40(21):2107-2109.
[7]马迎教,邓树嵩,梁建成,等.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9,8(2):204-205.
[8]江凌凌,何彦芳.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1,40(22):2286-2287.
[9]张淑华,吴惠慧,褚金花,等.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综合性实验教学有关问题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144-146.
[10]赵永娜,李玛琳,黎华丽.构建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9-21.
[11]刘涛,苏德奇,王文星,等.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10):1269-1271.
10.3969/j.issn.1671-8348.2012.34.048
B
1671-8348(2012)34-3677-02
2012-04-01
2012-06-22)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