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2-03-31 13:44薛正莲杨超英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7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植物学药用植物

孔 芳,薛正莲,杨超英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孔 芳,薛正莲,杨超英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通过改进《药用植物学》课堂教学、野外实训教学和综合考核手段,探讨了提高《药用植物学》教学质量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措施。

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

药用植物学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运用植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功能的植物的课程,主要涉及药用植物的形态、分类、植物显微结构、化学成分及与药用植物鉴别技术相关的一门应用类型的学科[1],其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中药鉴定和研究开发药用植物资源奠定基础。《药用植物学》相对其他课程实践性较强,实训考核和平时技能考核与理论课考核比例应为1∶1。由于该课程内容灵活多变,教材中知识点分布较零散,易使学生对药物知识产生混淆,从而影响知识体系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为此,笔者通过探索与改革,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改、重组和串联,突出其实用性和针对性,以为塑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实用性人才提供支持。

1 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材陈旧,内容需进行重新调整与建构

该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姚振生2006年前编著的《药用植物学》,该教材至今已有近6年之久。教材内容编排上收录了种子植物92个科,其中45个科作为重点讲述,34个科的内容作了较大删减,只保留每个科的特征及药用植物的分类、形态、解剖结构及药用功效。整本教材内容上不能满足中药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中药材种植员等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且我国地域跨度很大,各地地理气候差异大,生物群体各异,该教材在内容分布上较均衡地介绍了我国的药用植物,而忽略了地域间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传统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根据地域的不同可适当地增加些教学内容,这样可使学生在全面了解药用植物的基础上,又能把握住学习的重点和方向,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1.2 教学方法落后,教学重点严重偏离教学目标

《药用植物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植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来鉴别药用植物,从而达到知药用药的目的[2]。但是,目前《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大多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口头讲解多,老师机械、生硬地灌输,学生被动地记录、接受,内容又涵盖范围较广,涉及到植物学、中药学、药物化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复杂,虽易学但难记,特别是教材中多达300多种药用植物的性状鉴别、显微结构、重名或伪品、代用品的区别方法、药用功效等,且《药用植物学》过分地强调药用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学生都普遍感到“费时费力、枯燥乏味、容易混淆”。如何将《药用植物学》知识系统组织并学以致用,这就增加了药用植物学习的难度。

1.3 考核方式极不科学

传统教学评价中的考试形式单一化的方式不适合《药用植物学》的培养目标,它存在多种弊端,例如技能操作实践性考试偏少或几乎没有,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多,多次考核综合评价的形成性考试少等。这种传统的考核,使得学生仅靠考前突击来应对考试,缺乏学习热情,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应用实践能力较差,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会“纸上谈兵”,仅仅掌握药用植物的知识,并不等同在野外识别药用植物的能力强。

2 课堂教学的改革措施

2.1 剔除重复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做到精益求精

《药用植物学》理论内容较多,教学中应贯彻“实用、够用,少而精”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应对重点掌握的内容做到重点讲解,一般了解内容仅作简单介绍,而对自学内容则采用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例如,上篇中植物细胞、器官不做详细讲解,因为学生大都在中学时期就学习过该部分内容;而药用植物的鉴定、制药方面对这部分内容知识要求也较少,因此这部分内容则留给学生自学为主,在以后的野外实训中老师再予以讲解和指导,从而可避免在课时有限的课堂中花费时间去讲解。

2.2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资料,提高教学效果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用性、直观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包含大量的专业名词术语、药用植物形态特征、显微结构等,而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达不到观察图片的效果,且教材中的墨线图又与实物或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药物特征有一定的差别,学生很难深层次理解。而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生动形象、直观效果好等优点,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省略诸如“分类系统研究”等纯粹《植物学》的内容,而重点突出与“药用植物”相关的部分,再融合动画、图象、文本、视频音像等多种效果于一体,远比板书教学形象逼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之不足,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此外,也可在课堂中采取实物教学,对照实物进行讲解,结合多媒体手段,用课件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3 改进教学方法,倡导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要把教师从主导者变为指导者,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倡导学生向教师发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且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学生由传统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体,使其勇于提出新见解,求新求异,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为了增加师生间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与药材有关的趣味性的知识,如黄精、三七、当归、何首乌等药物名字的由来;或引用文人雅士用古代诗句描绘过的药物,如《苏武牧歌》中“渴饮雪,饥吞旃(zhan同‘毡’),牧羊北海边”的旃字,可能是营养成分很高的旃毛,才使苏武在冰天雪地里得以生存,即藻类植物“发菜”;又如蕨类植物中的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奇特之处在于该植物有水则生、无水则“死”的生存绝技,不但旱不死,反而代代相传繁衍生息,科学家则称这种小草为“复苏植物”,而在民间它有着还阳草、还魂草、长生草、万年青等俗称。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既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加深药用植物印象的教学效果,也使教师从中获得愉悦教学感受的双重功效。

3 野外实训的改革

传统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因条件限制,随机性和不稳定性较大。而野外实训是药用植物学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的重要一环,是激发学生学习药物兴趣,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野外实训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尤其重要。

在野外实训的教学期间,教师指导学生采集与制作标本,教学生如何查阅《植物志》、《植物分科检索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工具书及有关文献。学生在查阅过程中,会接触到较多教材以外的书籍和文献资料,无形中会获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知识、新信息,因此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而一旦熟炼掌握技能,即便搁置一段时日不用,日后稍加回忆即可运用自如。在野外实训中,老师指导学生通过眼观、手摸、鼻嗅、折看、放大镜观察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掌握药用植物不同器官的外部特征和内部构造的鉴别特征,再通过工具书进行鉴定,了解药用植物的入药部位和各类药材的主治功效。通过这种野外实训教学方式,可以避免理论授课的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4 考试方式的改革

《药用植物学》考试改革需要改变闭卷“笔试定终成绩”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死记硬背现象,而且还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因此,将《药用植物学》总评成绩优化为50%的理论考试+30%的实践考核+20%平时技能考核的为宜。在新型改革后的考核中可以引进从显微层面上识别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活学活用等内容,这种改革后的考核方法可以实现理论向实践的全面升华,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 结语

笔者通过两年的《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突出教学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改进考核评分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强化了学生在药用植物专业知识上的训练,改变了学生的高分低能状况,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张 翘.《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革[J].现代食品与药杂志,2007,17(5):62-64.

[2]黄德青,刘贤贤,于 兰,等.药用植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237-239.

[3]杜泽乡,曾建红,李云秋,等.《药用植物学》考试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638-5639.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7.016

G642.4

A

1673-1409(2012)07-S056-02

2012-06-12

安徽工程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安徽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1XJX43、2010xjy22)。

孔 芳(1973-),女,湖北随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与蛋白组学。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学植物学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高职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探索
《药用植物学》绪论教学的设计及体会
留学生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多种教学方法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