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英
(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 漳州 363000)
英语N+N复合词是指两个英语名词不经过任何词缀变化而组合在一起的词语,其语法结构简单,却又寓意丰富。其中比喻型N+N复合词更是以凝练形象的表达和复杂的语义关系吸引国内外不少学者关注。如Benczes[1]认为比喻型名名复合词可分为三类:以隐喻为基础的复合词,以转喻为基础的复合词以及以两者为基础的复合词;杨润陆[2]根据喻指与直指的语义关系及语法关系,对前喻式复合词和后喻式复合词分别进行了分类;黄洁[3]以汉英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认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以及二者的互动是创造和理解转喻名名复合词丰富语义的认知机制;等等。但总的说来,对于比喻型N+N复合词中一个重要词类转换现象即名词形容词化的研究尚少。名词形容词化是比喻型N+N复合词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既反映了名词非范畴化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基本认知方式作用的结果,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范畴属性特征,一个原型意义上的名词,从语义特征上看,它具有对真实世界中的事物的指称功能;从句法功能上看,它一般充当主语和宾语,表示施事和受事对象。而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属性,一般充当定语、表语及补语。然而各种词类范畴并非固定不变、截然分开,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中也会发生不同词类范畴特征转移的现象。如“iron lady”中“iron”丧失了原来的“铁”的指称意义以及名词的典型特征,而获得“如铁般坚强、强硬的”形容词范畴的含义和功能。此时iron就发生了名词形容词化现象,其名词所包含的特征意义被突显,成了语义的重点。
名词形容词化现象是名词非范畴化的一个表现。它是指范畴成员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范畴成员在非范畴化后、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也就是说在原来范畴和它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会存在模糊的中间范畴。它们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4]。在非范畴化这一动态过程中,语言自身的范畴特征消失、增加或者转移,语言临时获得语篇组织功能或表达功能[5]。名词的非范畴化的过程同样是指名词逐渐丧失范畴属性特征的过程,如丧失形态句法分布特征与指称意义,意义的主观性与泛化,丧失语篇地位,功能和范畴的转移等[6]。
名词范畴向形容词范畴的转换也体现了人类基本认知方式的驱动作用。如以上“iron lady”例子中,人们借用熟悉的物体“iron”,来描述“强硬的”抽象概念,这里体现了隐喻的运作机制,即用源域来概念化目标域,但是究其本质,隐喻得以实现,还要依赖于另一个基本认知方式——转喻的运作。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定义为一种“从邻近和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7]的修辞手段,也就是把转喻看做是建立在语言符号之间的邻近性而形成的辞格。而认知语言学则把这种邻近性拓展到了包括语言、现实、概念这三者内部及三者之间的更宽泛的领域中。Lakoff把转喻定义为“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表整体或整体其他部分”[8]。具体说来,转喻以事物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或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可见,转喻的本质是相邻性的替换[9]。以上例子中“iron”作为实体与它的“坚硬的”特点有密切的邻近性,因此被用来喻指“有坚硬特点的”,体现了范畴代范畴属性的典型转喻思维。潘震[10]认为,转喻机制对语言结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隐喻机制的运作是以转喻识解为根本前提的。人们创造并使用比喻型复合名词来表述和理解事物或抽象概念,其前提是将该词识解为与其构成成分相联系的事物。
比喻型N+N复合词根据喻体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半喻式和全喻式,以下就转喻如何促成这两种比喻词语中的名词形容词化进行探讨。
半喻式N+N复合词是指以一个本体名词和一个喻体名词构成的复合词。在语义上,喻体名词只表示没有指称意义的类概念,而另一名词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称为本体名词,作为该复合词的主体。其中,喻体名词在前的称为前喻式复合词,喻体名词在后的称为后喻式复合词。名词形容词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前一种复合词中。前喻式名名复合词中的喻体名词涉及“范畴转指范畴特征”的概念转喻,即用名词所指事物转指这一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功能等特征。此时,喻体名词为其所指称事物的典型特征提供心理通道[11]。喻体名词在这个过程中失去原来名词所表示的指称意义,与本体名词相结合,转而获得抽象、泛化的、表示性质的语义特征,实现名词向形容词的临时转化。
基于转喻邻近性的机制,表示实体意义的词语常被用来转指其属性意义,体现了同一个认知域中实体与属性的联结,也实现了实体名词从指称意义到描述意义的暂时转化。如股市中人们用deer market(鹿市)来表示“以买卖活动平缓,投资者持谨慎态度静候观望为特点的”股市,而用wolf market(狼市)来喻指“股市窄幅震荡、波动增加、股票相关性高、反转快的”特点。这两个复合词中都以喻体名词所反映的动物特征来表示股票市场特点。deer失去了指称鹿的名词意义,而指向鹿的特点:“容易受惊,不愿意采取行动”。同样wolf也失去名词的指称功能,而突显狼的特点:“体型更小,动作迅速,决断果敢”。以实体代特征的转喻模式在比喻型N+N复合词包括新词中有大量的表现,如:baby corn(嫩小的玉米)、tiger pony(凶残的小马)、bubble economy(泡沫经济)、sunflower clan(心态乐观的向日葵族)、strawberry generation(看起来光鲜却不堪承受压力的草莓族)等等。在此类复合词中,前一个名词由于所指称对象的特征在人们的认知中占有突显位置,因而以实体转喻属性,用词简约却富有表现力。
实体所特有的功能往往是人们在认知某个实体中突显度很高的部分,因而在转喻邻近性机制作用下,实体可以转喻其功能属性。如helicopter parents(割草机似的父母)和lawnmower parents(直升机似的父母)中利用人们所熟知的直升机以及割草机的功能(即前者可以自由低飞,锁定目标;而后者清除杂草),来映射有相似特点的父母,实现了隐喻表达。其中以实体代功能的转喻模式起了基础作用,使名词helicopter和lawnmower在语法上临时地产生了形容词化的特征,获得了“密切关注孩子一举一动,时刻准备行动的”以及“为孩子扫除一切障碍的”语义。再如rebound job(跳板工作)则同样借助rebound的功能,即“帮助人们跳到一个更好或更高的位置去”,用来映射工作的特点,则获得“可通向更好工作的”意义。
人们所熟悉的地点,包括人体部位,在人们的认知中显然具有较高的突显度,因而也会被选择作为参照点,用于转喻成同一个认知域中邻近部分。如foot由于处在身体的最下端,用“脚”代替“脚所处的部位”的转喻方式便可以引申出“处在最下面的、最基础的”修饰语义,形成如footnote(脚注)、footlight(舞台上的脚灯)、footstone(基石)等比喻型复合词。再如head为人体的最上面的部位,由于以“头”代“头所处的部位”的转喻方式的作用,head便获得了“处在源头位置的、处在最重要的位置的”描述性含义,如head office(总部)、headstream(源头)、headman(首领)等。
物体的颜色或形状作为物体的突出特点之一,很容易成为人们认知某物体的依据,因此由物体代指其颜色或形状也是普遍的转喻思维。此时,指称物体的名词就暂时地获得具有该物体颜色或形状的形容词性的特征。如silver fish(银鱼)中以金属“银”转指其颜色属性“银色的”;再如表示足球技法的两个复合词:banana kick(弧线球)中借香蕉来代指香蕉的稍有弧线的外形,从而喻指为了让球绕过守门员或者后卫的“以弧线运行的球”,以及bicycle kick(倒钩球)也是借自行车代指自行车的形状,从而喻指球员头下脚上将球往后踢,类似自行车形状的动作。类似的复合词还有butterfly stroke(蝶泳),sword lily(剑兰),star fish(海星)等等。
有一类名名复合词中喻体名词和本体名词实际上是构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phone neck是指因长时间打电话而引起的颈肩疼痛。phone涉及“原因转指结果”的概念转喻,具有“长久打电话而引起的”形容词义特征。类似的复合词还有mouse wrist(鼠标手,即因使用鼠标过久而导致的手指疼痛、麻木等症状),computer spine(电脑背,即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导致背部不适症状),smartphone face(手机脸,即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引起的脸部肌肉下垂症状)等等。在这些例子中前一个名词都失去指称义,而表示“因长时间使用某物体而引起的”形容词化的含义。
总之,半喻式N+N复合词中的名词形容词化主要集中在前喻式名名复合词中。其喻体名词主要涉及“实体转指实体特征”的转喻模式。在转喻机制的驱动下,喻体名词在与本体名词的认知范畴交互过程中,失去了原名词的指称意义,而突显了其性质含义,从而使该实体名词在特定情况下实现了非范畴化,即名词到形容词的转化。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在半喻式N+N复合词中,喻体名词的非范畴化中语义的抽象和泛化并非随意,而是有所限制的。喻体名词和本体名词在各自认知范畴的融合中,本体名词占据中心位置,为喻体名词提供或规定了特定语境。这样认知主体根据语境选择喻体名词非范畴化中最恰当的属性特征。如“orphan book(找不到版权持有者的书籍)”中,book为orphan规定了语境,认知主体就可以选择更符合逻辑和常理的解释:a book whose author can not be found just like a parentless orphan,而不是其他的解释如a lonely book或the only book left in the world等等。
全喻式N+N复合词也有两种情况:构成复合词的两个名词都是喻体名词,或者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作为整体共同喻指某事物和概念。全喻式复合词的语义绝非两个名词语义的表面叠加,而通常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它是比喻型N+N复合词范畴复合化的最高阶段,集中地体现了隐喻和转喻的共同作用。如airhead既非air又非head,而是指“没脑子的人”。其中,名词air实现非范畴化,成为“没有智慧的”,是以用实体代属性的转喻方式为基础;head则是典型的以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模式来转指人。如前喻式N+N复合词中的名词形容词化现象一样,全喻式N+N复合词中名词形容词化现象主要是以第一个名词在转喻机制作用下突显其性质意义而实现了名词到形容词的临时转化。
以物体来激活物体所代表的已被公认的属性是常用的一种转喻模式,代表物体的名词经转喻后被突显了其属性的方面,从而完成名词的非范畴化。如butterfingers(黄油手)中butter转喻成“如黄油般油腻的”,再进一步比喻“拿东西很容易掉的”,由此butterfingers喻指那些扑住了对方进球却又让球从手中溜进球门的守门员,或笨手笨脚的人。类似的构词还有egghead(知识分子或书呆子)、featherbrain(轻浮的人)等等。
人们在认知具体物体的时候,颜色或形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而表示具体物体的名词经常被转喻成带有这种物体颜色或形状的具有形容词特征的词语。如在全喻式复合词silver ceiling中,用silver(银)来转喻“银色的,白色的”,再取事物间的相似性,用来比喻“头发已经变成银色的”,与具有“限制、阻碍”隐喻意义的ceiling(屋顶)相结合,表达了职场上对上了年纪的员工的提升的限制。同样,人们所熟知的物体形状得到突显,也可以使原来名词转化为带有这种形状特征的形容词义。如potbelly中pot以“罐子”代“如罐子一样大而突出的”,belly以部分代整体转喻思维喻指人,从而整个合成词喻指“大腹便便者”。
名词所指称的物体的功能是物体的一个突显特征,可以成为认知参照点,在具体语境中通过突显功能特征,实现名词的范畴转换。如motormouth中motor最突显的特征是一旦发动起来,就会不停地运转,产生噪音,与mouth结合,则表示“不停大声说话的嘴”,再经过通过以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由“不停大声说话的嘴”,喻指“大声说个没完的人”。由此这个语境中motor实现从名词“马达”到形容词“说个不停的”转化。类似的转喻机制还体现在hammer head(头脑呆板、固执的人)、ROM brain(拒绝接受别人劝告或想法的人)等词语上。
以上全喻型N+N复合词是两个名词各自都包含转喻或隐喻的复合词。如前所述,全喻型N+N复合词的名词融合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全喻式复合词内部的两个语素并非都包含隐喻或转喻意义,而是两个语素组合为一个整体,共同喻指某一事物或概念。在这种复合词中,同样也有名词非范畴化的现象。如eye candy按照字面意思是“用于吸引眼球的糖果”,而在人们的认知模式中,糖果通常是具有五颜六色的包装却又没有什么营养的东西,因此这个词语整体喻指“用于吸引视觉关注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或“仅仅用来令人赏心悦目的演员”。在这个语境里,candy显然不再指称具体事物,而是突显糖果“好看却无用的”特征,由此其语义发生了抽象和泛化,构建形容词范畴。
Ungerer和Schmid[12]认为人们在认知客观事物时遵循以下两个原则:整体性原则,即往往将客观事物中彼此相属的成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认知方式;突显原则,就是指人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或特性之上。如上所述,比喻型N+N复合词中名词所代表的两个概念具有相似性和类比性,在隐喻思维的作用下实现跨域组合,形成一个比喻的整体,体现完型原则与突显原则的共同作用。而隐喻得以实现,还是以基于邻近性的转喻机制为前提的。即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指部分,或用范畴代突显的范畴特征,从而为构建N+N复合词的隐喻打下基础。同时,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复合词中的喻体名词,根据语境,保留突显属性,实现名词从指称义到性质义的转换,实现了名词的非范畴化。总的说来,比喻型N+N复合词中名词形容词化现象很普遍,既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又是语言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必须指出的是,比喻型N+N复合词中并不是所有名词都可以随意转化为形容词的。正如张国宪[13]指出的:“性质义固然是名词形容词化的语义基础,不过这种基础只是名词形容词化的语义前提,并不能保证形容词化的必然发生。”对于比喻型N+N复合词中名词形容词化的条件需要进一步研究。
[1]Benczes R.Creative compounding in English[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2006.
[2]杨润陆.由比喻造词形成的语素义[J].中国语文,2004,(6).
[3][11]黄洁.汉英隐转喻名名复合词语义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2008,(7).
[4]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5]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刘正光,刘润清.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
[7][9]张久全.转喻的认知阐释[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2).
[8]Lakoff 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themind[M].Chicago:TheUnicersityofChicago Press,1987.
[10]潘震.比喻型复合名词范畴化的转喻特质[J].现代外语,2010,(4).
[12]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13]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