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银宏 王嘉军 韩莉 王磊
研究生《肿瘤免疫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宋银宏 王嘉军 韩莉 王磊
《肿瘤免疫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知识更新较快的与其他多门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根据目前我校研究生《肿瘤免疫学》的课程现状,对该课程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相应措施作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的建议。
研究生;肿瘤免疫学;课程建设
2001年我校设立医学免疫学硕士点,《肿瘤免疫学》课程即确定为医学免疫学硕士专业学位课。该课程不仅理论性、实用性、针对性、专业性较强,同时又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肿瘤学相互知识交叉,是更新较快的新兴发展学科。其课程建设内容直接影响医学免疫学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尝试结合我校《肿瘤免疫学》课程建设情况,浅析对该课程建设的体会和思考。
1.1 学生来源不同,知识背景差异大 本课程学生虽然均为免疫学专业学生,但来源并不相同:有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有护理专业毕业的,有生物类专业毕业的,还有参加工作数年后再来读研究生的。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对本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也各异。
1.2 学科发展迅速,缺乏合适教材 本课程教学一直采用杨镇教授主编的《肿瘤免疫学》一书作为主要参考,该书出版于1998年,但肿瘤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有许多新技术、新概念在当时还处于萌芽状态,因而无法系统介绍。近些年,肿瘤的免疫发生机制及免疫治疗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研究力度也大大加强,涌现了很多新技术和新的研究方向[1]。这就需要结合现在最新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改革。
1.3 学生主动思维不够,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现有的许多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单向灌输授课仍占主导地位,忽略了对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培养,缺少对研究生在繁杂现象中认识事物本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也缺少对研究生学习方法的教育及自学能力的塑造。这些都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2.1 精选教学内容,基础与进展并重 本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抽象,但实践性又很强,靠32学时课堂教学无法穷尽肿瘤免疫学原理与技术经典知识内容。因此,我们并未选择任何固定教材,仅将《肿瘤免疫学》作为参考书,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课堂上通过专题形式进行讲授及讨论,专题选择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新进展进行精心设计。具体如下:一是肿瘤抗原及其进展专题;二是机体抗肿瘤免疫学机制专题;三是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专题;四是肿瘤的免疫诊断专题,也即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最后是肿瘤的免疫学治疗专题。这些专题均具有代表性、启发性,也能增加学生的兴趣。
2.2 改革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辅
2.2.1 专题讲授 专题选取如前所述,授课教师重点介绍各专题基本理论。根据学生来源不同,基础知识有所差异,在专题介绍过程中还结合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肿瘤学基础知识,充分利用动画课件深入浅出讲解,从而引出肿瘤免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进行专题讲授是必要的,尤其对交叉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拓宽学生知识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中专题讲座约占整个教学学时的1/2。
2.2.2 专题讨论 授课教师在进行专题讲授同时,提出一些讨论主题让学生去选择。提倡学生针对各自选定问题广泛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认真思考后列出发言提纲,撰写发言稿,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文献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个学生发言20min,接着进行课堂讨论,其他学生可以对讨论的问题提问或发表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融入学生,处于一种平等讨论的地位,减轻学生距离感,消除拘束感,以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2]。如遇到分析问题偏差时,不马上否定,应正确诱导,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讨论向纵深发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理解、归纳和总结,提炼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建立合理考核,报告和论文结合 考核方式是课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应该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以不同考核指标来确定不同形式的考核[3]。本课程成绩从课堂表现、专题讨论及课程论文三方面考核。其中专题讨论和课程论文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50%。这种考核方式在课程开设之初即告知学生,使其对各个部分都会引起足够重视。专题讨论部分的考核主要通过对文献的理解程度、能否把握文献核心内容、并提出对文献研究内容的完善建议来进行;同时学生进行专题汇报和学术交流水平也纳入成绩考核部分。课程论文则是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撰写综述性论文。
3.1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改进了学习方法 在专题讲授后开展的讨论教学是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进行的,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虽然学生要花更多时间准备相关发言材料或制作课件,但当课程结束时,学生一致感觉尽管辛苦,但付出值得,因为获益良多。
3.2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主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活跃其思维,对学生今后的科研产生潜在性影响。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思考后的不同见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益处。
3.3 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还要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应对能力和论辩能力。
3.4 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讨论式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善于在讨论中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应变能力,不仅要熟悉讨论内容,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教师必须广泛阅读文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这有利于师资的培养。
尽管本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可以通过以下努力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虽说专门开设本课程实验课难度较大,但在已开设的《现代免疫学实验技术》课程中可适当增加与肿瘤免疫相关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增加对肿瘤免疫的进一步理解,也可以通过实验课程来提高学生在肿瘤免疫学方面的实验技能。二是多了解学生课题方向,加强师生互动。《肿瘤免疫学》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如果能结合研究生从事的研究内容,就能更加激发其兴趣。所以,在课程前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研究工作中可能涉及的相关专题,并将这些内容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反馈就会更好。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术需求,力争通过课程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学有所用。
[1] 黄波.肿瘤免疫学的热点与潜在方向——第98届美国免疫学年会相关报道之启示[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18(4):347-350.
[2] 马建辉,黄亚玲,崔舜,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教师培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1-2.
[3] 曹雷.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及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4):487-490.
Tumor immunology is a newly rising subject that develops continuously, renews frequently and is chiasmal with other multisubject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tumor immunology course are analyzed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modes of teaching and the methods of assessment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for postgraduates in our university. Some advices are recommended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teaching.
Postgraduates; Tumor immun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
10.3969/j.issn.1009-4393.2012.13.112
三峡大学校级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201018)
443002 三峡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宋银宏 王嘉军韩莉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