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雯,郭爱梅
(1.大理州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学院护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白族服饰的文化意蕴
李 雯1,郭爱梅2*
(1.大理州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学院护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大理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自古至今沿袭下来的白族服饰文化更以其独特性和审美鉴赏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白族服饰的文化意蕴,无疑是了解白族、认识白族文化的最佳切入点。
白族;服饰;文化意蕴
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自曲靖州至滇池,人水耕。食蚕以柘。蚕生越二旬而茧,织锦缣精致”〔1〕。内地的纺织技术与服饰艺术传入云南,与当地各民族原有的传统服饰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既有汉族特点又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服饰,并转销内地。北宋词人苏轼视为传家之宝的一件大理国“弓衣”,衣上花纹织成梅圣俞的《春雪》,非常精美。另有大理国羊毛织的“蛮毡”也很有名,在高寒山区的一些民族中仍广为使用〔2〕352。可以说,白族纺织、服饰艺术蕴含鲜明的地域、民族特征,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白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按照生态文化学的观点,民族服饰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的服装及其配饰。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在形制、色彩、材料、配饰、工艺制作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服饰也大同中出小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代表了民族文化的显性特征和民族象征。
(一)白族服饰的地域特色
白族是南方少数民族,分布于云南省大理、丽江、楚雄、昆明、怒江、保山、临沧、昭通以及贵州、湖南与湖北等部分地区。大理白族因生活环境地处滇西纵谷和云南高原结合部,“一山为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立体气候条件对白族服饰产生了直接而明显的影响,使其服饰在结构款式和质地用料上体现出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实用多元性〔2〕353。白族人通常下穿宽管裤,以方便水田劳作或沟河行走时向上卷提。栽秧时白族女子的棉质大毛巾包头缠脖,以抵挡烈日阳光,也可防止黑色小蠓虫钻入头发或脖颈叮咬。
(二)白族服饰的审美特点
色彩与其他文化因素同样具有象征功能,人们对色彩的选择是由审美特性所决定,并与时代、民族、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白族以白为美,以白为贵,白色服饰以浅色调为代表,广泛使用白色、嫩黄色、粉红色、天蓝色、浅绿色,大红大绿等冷暖调对比配色或刺绣,色彩淡雅明朗,秀丽柔美。按照色彩理论,白色是神圣、纯洁、庄严、光明的颜色,给人“纯洁”“纯粹”和“洁净”的感觉,红色象征幸福、吉祥,给人热情、活力、富有正义感的感觉,蓝色则给人理性、谦虚的感觉,属和谐之色〔3〕。
具体来看,传统的白族妇女上衣一般为相同或相近的白色、浅粉色,外罩鲜红或纯黑丝绒领褂,腰系白色绣花围腰,衣摆、袖筒、裤筒均镶深色花边,下着青色宽裤,脚穿绣花“白节鞋”,头包白色为主调的“风花雪月”头饰。白色代表大理苍山“白色的雪”;青色是大地的颜色,饱含稻作农耕民族纯朴、自然的情感,也代表着“蓝色的洱海”。白族长者常说白族的“白”是心肝白,意即白族人胸怀宽广、清清白白、光明磊落。白族特色建筑“三房一照壁”的照壁上常书写有“清白持家”“紫气东来”“百忍家风”“明道家风”“苍洱毓秀”“彩云南现”等,不仅反映本家的姓氏,也流露出白族人与人相处、与自然相处友善和睦的伦理思想。而女子腰间的围腰一般不绣图案,意为做人不能有“花花肠子”之心。
与素雅柔美、亲切活泼的白族女性服饰相比,白族男子服饰则色调明快大方。白族男子通常穿着数件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内长外短,层次分明,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脚穿黑布剪口鞋,显得英俊潇洒。
总的来说,白族服饰具有精美细腻、轻盈飘逸、深浅搭配、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的特点,其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绣花多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花朵等图案。白族服装越往南显得越艳丽饰繁,越往北越见素雅饰简。山区白族穿着较艳,坝区白族相对较素。以姑娘头饰为例:大理喜洲、周城的白族姑娘头饰使用色彩鲜艳的毛巾,叠出层次盘于头上,立体感强,十分悦目;鹤庆白族妇女则“妇帽三尖”,中、老年妇女螺形盘绕黑色头帕;剑川白族女性戴小帽或“鱼尾帽”;洱源西山及保山地区的白族妇女束发于顶,上插银管,再以黑布包头,穿右襟圆领长衣,系绣花腰带,衣袖和裤脚喜镶绣各色宽窄不同的花边。居住在丽江九河的白族女子,衣着与大理白族基本相同,但受当地纳西族服饰的影响,普遍加披一件七星羊皮披肩。由此可见,白族人对颜色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洱海地区四季如春,气候相对干燥,在这样的环境里,白色看起来比较漂亮。白与红、黄、绿、蓝等特定的色彩搭配及服装的实用性结合起来,传递出所代表的特定含义,白族人宽厚、豁达、善良、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通过浅色系列表现出来。因此,民族性格与色彩偏好也有一定联系〔4〕356。
(三)白族服饰的材料特色
白族服饰有明显的氐羌族系服饰特征。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白族属于藏缅语族氐羌族系。由于历史上的氐羌族群发源于我国西北部地势较高、气候相对寒冷的甘青高原,衣着上形成了以麻布、畜皮为基本质料,以御寒保暖为主要功能的服饰特征,在衣服后襟附有“衣尾”。大理一带的白族虽披羊皮的习俗已不复存在,但从其衣服款式上,仍有后着尾的遗风。住在澜沧江畔的白族支系那马妇女的衣服后襟长及臀部,前襟齐腹,后襟下摆垂于臀部表面,约齐至胫位,实际起到衣尾的作用。大理白族服饰材料也多取材于当地生活环境和方便制作的自然材料。因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服饰材料常以透气性能好的棉、麻、丝等制作,服装款式也以上衣下裤(或裙)分开式着装形式,使用扎染工艺制作服装。
扎染是大理白族制作服饰的特色材料。扎染古称“扎缬”“绞缬”,俗称“印花布”或“扎花布”,始于公元前二世纪。据《实仪录》载:“汉年间有染缬色法,不知何人所造。”从《南诏图传》和《张胜温画卷》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懂得了“染采纹秀”。特别在盛唐时期,扎染已在白族地区成为民间时尚,扎染制品也成了向皇帝进献的贡品。白族姑娘染制的扎染制品,图案古朴典雅,线条飘逸洒脱,颜色朴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
扎染原料使用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为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以板蓝根为主。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工艺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工序,即“‘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5〕。制作时,首先选定花样纹式,白族扎染常以山川风物作为创作素材,用线将白布缚着,做成一定襞折的小纹,再浸入染缸里浸染。如此反复,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浸染到一定的程度后,取出晾干,拆去缬结。由于花纹的边界受到蓝靛溶液的浸润,图案自然产生晕纹,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美名“梨花白”“洱海蓝”。而今,随着白族群众生活的改善,白族的服饰种类日趋多样,但服饰形制并无较大改变,只是在布料质地上更加讲究。
少数民族服饰是民族发展历程的史书,与民族习俗、民族心理、民族信仰相关,伴随着民俗事象而发展。白族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除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新年、三月街(观音节)、本主节、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在大理,据说每天都有若干个村寨在过各种各样的节日。节日中,人们都要盛装打扮,穿着专门的服饰来庆祝。还有人生礼俗、婚丧嫁娶、宗教等重要礼仪活动,人们有特殊的着装打扮,形成了带有感情色彩的服饰文化。
(一)节日礼俗
新年是一年的开元初旦,少数民族重视新年,因为新年祈年习俗与全年的吉凶福祸紧密联系。节庆活动的内容包含了祭祀祖先、祈求人寿年丰以及年轻人谈情、游玩。
过年时要穿上盛装与新服,有的节日对服饰还有特殊要求,如春节前后,白族要举行大型的“祭本主”(本主节)活动。本主是白族心中崇拜的英雄,各村都有自已的本主,祭祀时间也各不相同,大多在春节前后较多。活动主要由白族女性组成的“莲池会”、白族男性组成的“洞经会”以及特别选出的会首及执事班子组织进行,男女老少全民参加在本村的本主庙进行请神、迎神、祭神、娱神。“祭本主”时,白族人身着盛装,举办诗歌、绘画、舞蹈等活动,白族女性舞起霸王鞭,唱起白族调,奏响洞经音乐,还有白鹤舞、农家乐表演、唢呐曲、花灯、耍龙舞狮等多种文艺活动活跃在祭祀仪式上,既营造出超自然信仰的环境,又集中展示了白族民间传统文化。
节日盛装是男女青年传情的重要媒介。过年过节,白族均穿盛装参加集会活动。有的年节实际就是以“赛衣”为内容的节日,如绕三灵、剑川石宝山歌会等活动,白族男女青年打扮得比平时艳丽,手里拿着柳枝、鲜花,打着霸王鞭,唱着大本曲,敲着八角鼓,心灵手巧的白族女子将绣花荷包送给心仪的男子;夏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的“三月街”(“观音节”),白族群众在大理城西面苍山下聚会,举办民族服饰展演;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姑娘们身着美丽的服装在河边“游百病”,相互比美。
(二)人生礼俗
白族有随龄换装的人生礼俗,不同年龄层次的个体通过某一固定的社会规范仪式,来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和文化认同。而其中,民族服饰正是作为物态化的象征符号,标志着个体的年龄、角色、地位与身份。人生四大礼仪——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等都是人生转折时期具有重大意义的民间习俗,以服饰为标志,赋予顺利、吉祥和幸福的内涵。
白族小孩满岁时“压岁装”所绣的花形独特,穿的“虎鞋”也别具特点,鞋为棉布底,红色绒面,上绣有“分体”虎形,鞋帮头部为虎头,虎额头有“王”字,上以毛装饰,构图十分讲究。整个造型极似卧虎,寓意旺盛、勇武。由于信仰佛教,白族儿童头饰常配银、锡雕铸的佛像。
白族女性服饰款式尤其是织绣纹样,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相伴相亲、和谐发展。白族妇女围腰下摆上常绣有许多并列在一起的老鼠形状的图案,意寄希望如老鼠一般的生存能力和繁衍能力。另见鱼、螺形图案。《白古通记》载:“点苍山脚插入洱河,其最深长者,唯城一支与喜洲一支,南州之神,其形鱼戴金线;北支之神,其形玉螺。二物见吉祥。”服饰按不同年龄段,在色彩上,以黑、青、红、白诸色,各有侧重,又按婚否不同,按帽饰、鞋饰等来区分,体现了白族女性恋爱婚姻的角色转换。未婚女性包头有穗子,衣着较艳丽;已婚女性的包头没有穗子,衣着较朴素。婚庆时,大理白族新娘装从上到下以红色为主,戴墨镜“哭嫁”,胸前挂面小镜子,也有“掐新娘”的民俗活动;鹤庆甸南白族新娘装则在原有白族服饰的基础上在袖口、帽子、围腰、鞋子上缀绣精美图案,在婚后两三年间于庙会、喜宴上穿着。然而,在白族丧礼上,服饰禁忌红色。
每一个民族的服饰都体现出族群面貌和形象标志。同时随着民族的迁徙、聚居和繁衍,服饰又是区别于外族及民族自我认同的标志。服饰通过民族的传承方式,循环不息,代代相沿,成为一个族群社会生产、生活发展史的缩影。坚持穿着民族服饰,对强化民族感情,增加民族内部的凝聚力有重要意义。
时光荏苒,白族服饰一直是白族自古至今未曾断绝的文化符号。在大理的乡村,白族人广泛穿着白族服装;在城市,也有工作需要、文艺表演或情感喜好而穿着的各族群众。白族服饰始终是白族人生产、生活乃至生命情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大理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白族服饰不仅款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而且是最能代表白族特征的物品。白族服饰以服饰形制、图案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述历史,反映洱海流域文化、滇西南山地文化。由于大理地处滇西南交通枢纽,自古是“蜀身毒道”东西两路汇合的要冲,民族交往甚多,加之南诏、大理国数百年的经营管理,居住在大理地区的白族比其他少数民族有更多的机会吸收丰富的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这种影响首先明显地表现在白族服饰上。其次是大理地区山地、河流的自然阻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一民族各支系群众间的相互沟通,形成了文化地理上的错落分布。白族支系间不仅语言难通,且风俗各异、服饰纷呈,形成了白族有多少支系就有多少种服饰的状况。白族服饰的精品价值在于白族服饰不仅体现了地域特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更有符合现代审美取向,展现民族风情的独特价值。
“在民族意识与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一些本民族独有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服饰、歌曲舞蹈等都可能被固定下来,不断加工,最终被人们视为本民族的象征,并成为向下一代进行民族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4〕137。白族服饰即具有此种象征意义。随着大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白族服饰,尤其是白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传承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白族服饰店在夹缝中生存,白族服装生产制作标准单一,珍贵的白族传统服饰正在濒危消失;白族服饰的保护开发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以及资金,导致收集、整理、创新发展白族服饰工作陷入停滞状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综合汇集、详细介绍、综合展示白族服饰的图文资料和场所。可以说,白族服饰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综合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白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一是对民族服装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是使白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得到运用。例如学习借鉴旗服、藏服、藏饰、苗饰等的开发利用经验,充分挖掘白族服饰的内涵与特色;改善和创新制作白族服饰的材料,可以考虑布、绸、棉、麻、丝等混合材质,规范扎染制作工艺、花形的刺绣质量、服装产品色差的识别与预防等工艺技术。
三是穿白族服装。复兴白族文化不仅停留在口头上,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场已经悄然兴起的运动,也足够引起我们的关注。有学者倡议,采用白族服饰作为公共场合的礼服,鼓励群众在民族节庆日、婚俗活动时穿着民族服装。
四是集思广益,创新设计代表大理形象、白族文化的白族服饰,促进服装产业登上新台阶。现在,正是白族服装焕然出新的好时机。
〔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南诏传〔M〕.上海:中华书局,1975:89.
〔2〕仇学琴,蒋文中.云南民族文化探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52-353.
〔3〕〔日〕原田玲仁.色彩心理学〔M〕.郭勇,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2.
〔4〕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23.
*通信作者:郭爱梅,副教授.
(责任编辑 袁登学)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Bai Costumes
LI Wen1,GUO Aimei2*
(1.Ethnic Affair Commission of Dali Prefecture,Dali,Yunnan 671000,China; 2.College of Nursing,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The ethnic culture in Dali has a long standing,and the ethnic customs are colorful.The costume culture of Bai nationality which,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values,has developed from the ancient times now becomes a significant part of Chinese ethnic culture.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Bai costumes is the best breakthrough point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Bai nationality.
Bai nationality;costumes;cultural implication
G03
A
1672-2345(2012)07-0005-04
2012-03-22
李雯,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民族学和民族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