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版师的职业特点反思服装的技术培训

2012-03-29 12:10焦宝娥
关键词:版型服装设计师

焦宝娥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北京100084)

一、新时代服装打版师的作用

在服装企业中打版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与服装设计师共同承担着创造流行、推演时尚商品的重任。

打版师的工作是从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用版型表现设计而开始的。换句话说,打版师是运用专业技能,通过具体的裁片、结构、立体成型的服装来实现设计的。这就要求打版师在拿到设计图后必须具备快速反映、准确地拿捏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的能力。因此,新时代的服装打版师不仅要具备服装制版的技能,还要具备体会时尚之美、与设计师顺畅沟通的感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绘制出表现当代审美倾向,有时代感、好穿好看的版型。今天,打版师埋头制版已经不能满足其工作的需要了。打版师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需要走出去,体会时尚,了解时代;学习他人,表现“自己”(这里自己是指品牌)。由于新时代打版师的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所以打版师的培训和再深造便不容忽视。

因为历史原因,我国目前的服装打版师大致来自于如下几个方面:(1)从缝纫开始,由师傅带徒弟成长起来的打版师或自学成材的打版师。(2)接受短期裁剪培训后上岗的打版师。(3)毕业于服装技校或服装学院,进入服装企业后从事制版工作的打版师。(4)个别由设计师转换角色,设计与制版双肩挑的打版师。

在计划经济时代,服装企业落后,打版师作为技工不受重视,且待遇差,社会地位低下。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版师的群体已经从当年的“打版工”,转变为今天受到企业普遍重视的“打版师”队伍。其行业地位与企业价值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转变。特别是经过设计师协会开办的“立体裁剪”高级研修班、“平面裁剪”培训班的培训,许多毕业学员都已经成为服装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成为促进版型技术不断发展或提升版型表现力的中坚力量。

对于有志于创立品牌的服装企业,服装打版师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人员。不论是企业或者是打版师个人都已经意识到新时代对打版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短周期、多元化的服装市场,使打版师不得不参与服装的创造性活动。市场要求打版师对自己所绘制的服装结构、服装裁片的“意味”必须有所了解,版型必须反映设计的个性及时尚的倾向,也就是说时代或企业都要求打版师必须具备将设计准确地加以实现的技能。

鉴于此,服装打版师不能按部就班,等候设计师的指导,而要主动地面对市场,研究新材料、学习新东西、开阔眼界、提高自身修养,在接受制版工作的同时,就能够快速把握设计要点,制作出符合设计定位、品牌要求的版型。

二、打版师的知识及能力

有人说服装打版师是幕后的英雄。无论如何知名的品牌,人们只知其设计师而不知其打版师。喜欢抛头露面的人是无法持续打版师这一工作的。

打版师处于设计师和缝纫工之间,在按设计意图制出理想的服装版型后,还要指导缝纫工按服装构造及设计特点制作出美观易穿的样衣。所以打版师需要具备较全面的缝纫技能。

打版师既要善解人意,了解设计师的想法,按设计要求绘制版型,同时还要具备对各种材质的把握能力。因为打版师对材料的理解力,往往左右着版型的表现力。

材料的软硬程度、厚薄差异,以及材料是否有悬垂效果,是否有弹性都决定着版的细节处理和局部调整。另外,打版师对服装辅料(如里布、拉链等)性能的掌控能力也会直接影响服装的品质和设计特色的实现。里布使用得恰当与否会直接反映到服装的表面来,打版师要根据设计目的选择相应的辅助材料。要明白使用内衬、里料的目的是为了防滑、防静电还是为了透气吸汗,要具备服装辅料使用目的和使用效果的相关知识和控制应变能力。制作造型感强的礼服、正装时,对垫肩、衬布的选择和利用也十分苛刻。选择的垫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服装最后的成型效果。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消费者逐渐成熟,国际知名品牌深入人心的今天,打版师对目标消费群体体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制版中结构线的位置、分割线形的曲直和走向、省位的设定、省的大小及方向等等都直接与人体体型有关。一方面,版型反映着人体,表现着人体。另一方面,版型又因流行的缘故,在某些部位需要遮盖人体和忽略人体。打版师是否具备人体常识,从他所打的版上就可以直接反映出来。打版师对人体的意识以及对人体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版型的品质。

三、打版师与设计师的关系

打版师拥有成熟的版型技术,才能确保设计概念及设计企划的具体实现。打版师与设计师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服装企业和服装品牌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就象运动会中的“两人三足”的运动项目一样,设计师与打版师属于共同的工作团队,必须互相协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工作目标。

优秀的设计师能够提升打版师的审美能力,帮助打版师敏锐地体验时尚、理解设计;成熟的打版师能够为设计师出谋画策,辅助设计师以更加有效的方法实现设计。在服装企业中设计师和打版师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两者构建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他们各自的职业使命才能够真正达成。

然而,在许多企业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却是设计师与打版师的工作衔接存在着脱节的问题。由于很多设计师不能独立制版,打版师又不能很好地解读设计。因此影响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有些人的固有观念中设计师是服装品牌的灵魂,打版师则无足轻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设计师命令打版师按自己的设计想法制版,打版师也硬着头皮尽力而为,但由于两者缺乏共性的沟通语言和技术通路,设计的目的及实践效果常常大打折扣。这种现状是无法做出具有完美品质的服装的,更何谈创立国际品牌。

我们经常听到打版师的反馈:设计师忽视服装结构及版型的研究,画出的设计图,在结构上极不合理,甚至设计出一些根本无法制作的作品。又听到设计师的埋怨:打版师不理解设计,打出的版没法使用等等。正是因为设计师缺乏对服装版型、裁剪和制作程序的深入了解,打版师又没有解图、读图的能力,设计师与打版师的配合就出现了问题。进而导致了人与人的关系出现了隔阂。和谐被偏见打破,交流被无知中断。

为此,应加强对企业设计师的培养和教育,提高设计师对服装工程及工艺的认知程度,加强设计师对各类服装版型、服装裁剪和制作程序的了解,使设计师自身能够制版、懂版。并且对时装的结构和面料要有敏锐的感觉,在创意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般来讲,设计师如果能亲自制版,或者在人台上用立裁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形象演示给打版师的话,设计的尺度、设计所需的空间量、服装蕴涵的味道等等就会一目了然。这样打版师就不需要猜测,不会自作主张。而根据设计师所做的东西,打版师运用自身掌握的制版技巧或经验加以调整和确认,并检查其尺寸的合理性、造型关系的完整程度、设计感觉是否准确地实现等多方面的问题,再次制版(打出设计版)并试样。针对假缝的结果,打版师与设计师确认通过后,打版师再将首样版(设计版)再次绘制成更为准确、合理并适合工厂生产的工业版型。

在工作中设计师与打版师经过反复的磨合、长期相处,彼此的信任与了解给予双方更多的空间和成就感。只有打版师和设计师通力合作、默契配合,才能为企业做出好产品。为市场提供美观时尚且受消费者欢迎的商品。

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别

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服装教学的过程中,深感服装教育的某些尴尬处境。我们的教学定位如果是为服装行业培养设计师,那么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首先遭遇的冲击就是,学校教育所得的技术与企业合理化的运作模式及实际技术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企业的职业教育,对服装的制作目的及基本方法都是完全相同的。

学校是进行基础教育的地方,通而不专是学校的常态。因为东西方的大学本科都着重的是通才培养,是打基础而没有对口的压力。学校的教育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共有形态,是教授服装本质、服装的基本思考方法及制作方法的场所。而企业却是根据自身的定位,对基础教育加以应用和实践的场所。因为企业强调工作的效率,这样就会出现与学校所教的服装制作方法有出入的部分。就会让人感觉到思考方法及制作顺序等的某些差异性,在时间的使用方面也会显得不知所措,致使学生产生一些困惑和苦恼。但是,如果牢固坚实地掌握了学校所教的基础知识,在工作中即使稍有不适也能应对,举一反三地做出需要的服装。

在院校时期所学的服装制作,是根据班级和学年的实际水平分阶段进行的。服装院校的教学是将完整而有机的服装技术拆分后,分阶段、分层次、按年级依次类推,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的。而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实践,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却要求他们将分阶段、分层次,拆分后所学到的技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再次整合,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后灵活地完成工作任务。

在学校服装的设计与制作,并非使用集中时间一口气完成作业,而是从教育的角度组合构想所有科目及课题,综合性地像连续剧一样逐渐展开作业。用逐步记忆,渐渐理解服装制作基本方法的手段来进行的。

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实际的服装设计策划及实施设计的工作中,企业并不期望或者说不追求所招聘人员的个性和定型化的技术,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专业技能、头脑灵活的、有创造性的人才。因为流行在变、市场在变、人的喜好和体型也随着生活方式在变,按一定模式定型以后的人才企业很难使用。

换句话说,企业所期望的是能够深入理解基础、灵活机动性强、有思辩能力、反应敏捷、接收能力强并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才。总之企业需要在今后的各种变化中有后劲的人才。

五、打版师培育的对策思考

1.建立有机系统,投入是基础

鉴于以上情况要想在学校的三、四年时间内,培育出适合各种服装企业情况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不现实的。就服装企业而言需要的不是学位,而是工作能力。就制造业而言不但需要高级技术专科毕业的技术人员,也需要有研发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虽然学院教育仍然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实践,毕业生到了工作单位动手能力差,顶不了用是常见的现象;虽然企业的打版师因种种原因技能和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很多打版师的版型一味模仿、难以创新等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只要我们正视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长期以来,投入的不足是制约我国服装技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对现有各类服装企业的打版师及设计师进行有效的职业培训,要调整和改变我国服装教育与制造业需求错位的状况,关起门来办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需要共同努力,有所投入,才能搭建一个有机的职业培育系统。

搭建这样的有机系统需要政府的相关负责部门(如设计师协会、行业协会等)来牵头,选择有实力且愿意为社会付出的企业提供培训的相关资金和实战平台,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服装教育机构中选择有建树并有研究实力的教师及企业中有经验的技师组成综合性的师资团队,组成各个层次的培训班或研讨会。分单元设课,分阶段、定主题进行学习和研究。

一方面提供服装技术的系统培训,为院校毕业生提供针对行家的职业培训或实践;另一方面为企业的打版师提供版型研讨、设计的解读及流行时尚的咨询及其育成。这种培训是和市场、社会密切联系的活动,并且是一个服务性的举动。

先解决有无,再完成从量到质的转变。

2.整合技术资源,人才是关键

搭建这样的有机系统,人才是关键。在这一系统中我们可以继续引进海外的专家技师,学习研究各国先进的制版技术;同时也可以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从优秀的企业中聘请技师担当课程讲师。整合现有各种技术资源,搭建机动灵活的技术培训平台。

3.培训多元化人才,制度是保障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很多情况与我国相关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有关。构建这样一个培训系统,对加快服装行业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输送更多适应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将是一个贡献。在这个有机的培训系统中,整合各类人才,使处于各种水平、有不同需求的技术人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得到相应的培育和造就。

有了这样的培训系统,企业或个人都可以各取所需。企业可以向培训系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培训系统就所提问题可以开展针对性的研讨会、学习班。个人能够根据自己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在培训系统中找到所需的培训科目,及时得到技术的补充和提高。

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建立相关的技术考核标准,补充尚缺的部分,逐渐形成我国自己的技术培训和鉴定系统。并将可持续的概念延伸到技术培训中去,在服装行业中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综合的服装技术培训机制。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有赖于人才的不断产生和造就,有赖于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根本,应当超前、连续、整体、协调地发展,应当将持续不断地发展作为技术培训的指导思想,并转化成我们的各种实际行动。

[1](日)柳泽元子.从灵感到贸易:时装设计师与品牌运作[M].李当歧,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版型服装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让人心碎的服装
设计师访谈
紧身衣服装面料与版型设计的匹配应用方法初探
浪漫剪裁
设计师的存在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东西方服装版型的共性与区别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