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卓越计划”的计算机公共课改革探索

2012-03-29 08:51杨春蓉赵小勇易菊兰
电脑与电信 2012年12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公共课卓越

杨春蓉赵小勇易菊兰

(1.新余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西新余338004;2.新余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西新余338004)

1.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2010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2012年1月,新余学院材料物理(光伏材料方向)本科专业成功获江西省高等学校卓越计划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项目立项资助。新余学院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其培养为地方建设服务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特色十分鲜明。然而,通过对学校现有计算机公共课的调查,我们发现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较多地参考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教学中也没有体现出针对专业的特色性教学,直接影响了“卓越计划”的教育培养目标。因此,针对计算机公共课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他们学习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相关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计算机文化修养的基础课程。通过对我校新能源科学学院2010、2011级学生开展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发现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开设的课程单一。由于各种原因,我校目前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仅有一门《计算机文化基础》,而通过考察发现其他同类院校往往开设了两至四门。一般来说,高校除了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为了满足工科类学生后期学习中对于算法等内容的需求,往往还会开设一门《C语言程序设计》或《数据库原理》等编程类课程。

(2)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设备陈旧。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推广,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水平,而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的课堂上却依旧在讲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东西。另外,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迅猛,而我们的教学设备与教材内容更新却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缺乏针对性,与专业课教学脱钩。虽然是工科学生的必修课,但计算机公共课程与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公共课程后,很难将所学知识用到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去。

3.适应“卓越计划”的计算机公共课改革策略

“卓越计划”中明确指出:“信息获取能力是知识不断更新的关键,是工程师终身学习的基础。工程师必须能够通过运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现代技术和手段获得所需的各类信息,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与我们的计算机公共课设置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将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办公软件操作能力、信息检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工程任务分解能力、工程调试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在保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上,加强对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并针对专业方向设计相应的针对性教学,为“卓越计划”的后续培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增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注重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培养

通过调查与考察,我们发现许多本科院校普遍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工科专业公共计算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原因是该课程不仅能够很好地训练工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丰富实用的函数功能,也为训练学生理解、掌握任务分解的思想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课程开设的时间不能太前也不能太后,可以选择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结束之后,我们将它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学生经过大一上学期《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学习,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较好的了解和掌握,学习计算机编程等内容将会更加轻松一些。在教学计划、课时安排与教材选择等方面,我们主要是借鉴了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的开课经验。当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能照搬其他高校的,也不能效仿计算机专业的。一般来说,公共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难。教研室在集体讨论之后,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省略了指针、文件、函数的嵌套与递归等精深的知识点,而加重了对工程调试思想和工程任务分解思想等知识点的教学课时。工程调试思想、工程任务分解思想等内容对现代工程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几乎没有任何工程背景的大学新生而言,这些内容将对其后续的专业学习十分有帮助。

(2)加强设备投入和教材建设,改善教学条件

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和计算机行业的飞速发展,用于教学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经常出现计算机数量不足、设备陈旧、场地分散、机房利用率低下、管理混乱等情况。我们的处理方法是:一方面努力争取学校的资金,加大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金投入,对陈旧设备定期检查并及时上报后勤报废;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管理队伍,选派专人负责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科学规划机房开放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一直强调计算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强调其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紧密结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我们将参考其他高校在计算机公共课教材改革方面的做法,针对材料物理专业的特点,编写符合行业发展趋势、适合我校学生学习特点的计算机公共课教材以及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3)贴近专业特色,改进教学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公共课与其专业学习相关性不大,且对后续的专业学习帮助甚微。为了实现教学的相关性和学习效果的延续性,我们主动与专业教师沟通,共同探讨如何建立教学联系,在内容选择和课堂问题设计、上机练习、任务设计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三个环节上也做了诸多探索。课堂教学是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一般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其他一些先进的教育技术展开教学,针对一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知识点,开展案例学习、专题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实验教学则强调任务练习,以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等方式为主,精心设计练习任务,让他们置身于某一问题或任务情境,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来实现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网络教学主要作用在于课后辅导和拓展学习,通过建立精品课程等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内容发布、作业收发、问题解答等。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在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正在尝试将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等活动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与相关活动,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各类指导,以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另外,由于新生入学时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计算机水平的高低和专业兴趣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具体的做法:在新生入学时,对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和专业兴趣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或测试,根据调查数据或测试成绩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并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知识容量及深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方法有利有弊,目前我们仅在实验教学中探索使用。

计算机公共课承担着“卓越计划”相关专业学生信息获取和应用、逻辑思维、程序设计等能力培养的重担,而这些技能是信息化社会合格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加强对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对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3]陈萌,陶咏梅.地方本科院校适应“卓越计划”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10):80-84.

[4]董兆安.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 2011,(7):240-241.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公共课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大作为 走向卓越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卓越之梦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