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上)

2012-03-28 05:25
河北城市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城镇化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上)

课题组长:路春艳

课题指导:申有顺

课题组成员:毕雅玮 杨珅珅唐保文 梁 磊董世胜 张 敏徐乐云 熊立兵

特邀课题研究:薛 晴 张振国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凸显、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综合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在这样的状况下,响应国家新政策,追踪国际前沿城市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河北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不发达的省份之一,在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应该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战略。

一、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1.全球化

现阶段,以生产全球化、投资全球化与市场全球化为内涵的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生产体系、投资和金融体系、市场体系的形成,对全球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等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影响全球城镇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城镇化速度加快,促进了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加速了城市连绵区或城市群(带)的发展,使得全球城市空间地域差异增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上,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根据融入全球经济、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需要,调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一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贸易为发展我国的城市经济服务。二是优化全国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使我国的城镇体系更好地融入以城市为节点的全球经济网络体系之中。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区域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方式等,都将随之发生重要变化。三是按照WTO规则调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适应WTO规则,中国在法律制度、经济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上应实施一系列变革。

2.市场化

二十世纪后期,世界经济领域再现强劲的市场化趋势。一方面,原有的市场经济国家,在经历国家干预主义带来的失败后,出现政府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另一方面,在非市场化国家,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政府有意识的推动下,市场机制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基础调节作用。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迫切需要。这意味市场己经开始在城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意味着城镇化必须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意味着经济手段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传统城镇化的发展过度倚重于政府的计划指令,忽略了市场对于城镇化发展中要素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忽略了企业、个人等众多的市场主体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发了“空心城”、“空心镇”等问题,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为此,与市场化要求相适应,城镇化必须充分考虑计划和市场的不同作用,平衡协调两种手段,在加强政府规划引导的同时,充分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

3.信息化

世纪之交,信息技术的推动和信息需求的牵动使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人类正快步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信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独特的生产要素,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面对信息化这一全新课题。

目前,我们将同时面临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重任。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资金匾乏,需要从最基本的传统产业起步,以便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同样面临着高新技术的挑战,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冲击。我们为了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必须尽快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来装备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包括装备和改造传统产业。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城市从工业制造中心、商务贸易中心向信息流动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转变。与此同时,在信息化时代,城镇化以分散与集聚的两种形式向前推进,共同推动工业化时代的城镇化向更高层次迈进。对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由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充分协调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

4.生态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当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城市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同时,他们也不得不面对城镇化带来的种种弊端,其中最为严重的当数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居住地环境质量,希望生活在一个舒适的、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环境里。因而,回归“绿色自然”的呼声日益强烈。于是一种以“绿色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应运而生,由此出现了一场新的革命,即生态革命。一个更大的生态文明建设高潮即将到来,人类社会也将出现再一次伟大的飞跃,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生态时代。

目前,生态化的趋势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建设上,愈来愈强调尊重自然;在产业发展上,愈来愈强调“绿色产业”;在生产经营上,愈来愈强调“绿色管理”等。此外,生态化趋势甚至还进入文化、政治领域,例如出现了绿色大学、绿色足球、绿色“奥运”和绿色警察、绿色军队等等。生态化发展趋势,体现了当代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发展忽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这使得可持续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建立新的、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城镇化机制迫在眉睫。

(二)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及其特征

1.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粗放式用地、用能,现在必须从思想上明确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的重要性;过去我们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现在更应该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的必然性。而解决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是加速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河北省各地市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等差异较大,以致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另一方面,我省县域城镇化率普遍偏低,县乡小城镇发展滞后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所以,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就是要认真落实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加速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体系。加快推进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以及沿海城市带建设,抓好规划修编和实施,加强交通网络和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城市功能,提高辐射能力。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发展壮大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市。着力抓好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2.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与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等等,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因为我国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戒。

与国际社会比较,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1998年,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6%,低收入国家为30%,中等收入国家为65%,高收入国家为77%,中国为31%,而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则为34%。 到2009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尽管上升为46.6%,但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比低收入国家略高一点。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不同于传统发展中国家片中城市与工业发展的老路,而应走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呼应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河北省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不发达省份之一。加快推进具有河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富民强省的不二法门。这是我省决策层在审视世界发展趋势、国内发展机遇、省内发展实际、全省人民的深切期望作出的重大决策。总结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经验,分析我省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态势,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基本判断:

(一)河北省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

根据“纳瑟姆曲线”,城市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城市化率在30%左右,是城市化的起步阶段;中期阶段(加速期)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是城市化的加速期;后期阶段:城市化率高于70%,是城市化的成熟时期。我省自本世纪初城市化率超过30%,近几年来以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2010年达到了45.3%。同时,2010年我省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期。这些都表明,我省已经进入不可逆的城市化加速时期。该阶段城市化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而不是城乡分制,城市单独发展。

(二)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是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有一个基本阶段,首先是单点单核的发展,然后才是“点核连通”形成城市群。目前我省11个地级市,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就是首先使这11个地市级中心城市做大做强。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不是均衡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中心,那么就是一盘散沙,形成不了重点,就只能陷入全面停滞的状况,发展就只能是空话。

(三)城市群是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省不仅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而且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也低。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不仅庞大的农村人口无法消化吸纳,而且难以形成相应的企业集聚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四)新型城镇化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10年,全省设区市规模扩大到219.3平方公里,设区市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由42.5%增加到51.9%,新增集聚区和开发区40个,增强了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新型城市化是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促进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五)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大省是我省最基本的省情,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是我省经济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省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最大的制约因素。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就是要立足于推进本省的城镇化。

2010年11月11日,在“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上,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表示,我省将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在环绕北京1000公里、2.7万平方公里、13个县市区范围内,建成政策上比当年深圳更优惠的经济特区,最终把环首都经济圈建成发展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绿色生活高地。至此,环首都城市群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明确要求试验区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新路。因此,在深刻总结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可以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作这样的理解,即: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本,以环首都城市群为带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促进,城乡统筹,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机制,坚持可持续集约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化道路。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努力走出一条河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河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资源严重短缺

虽然我省矿产资源储量相对较高,但人均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单位国土面积潜在价值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值的1/3,原煤、铁矿石等支撑城镇化的战略资源已严重短缺。我省是全国典型的缺水省份之一,近几年人均水资源下降到2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警戒线。石家庄市每年超采上亿立方米地下水才能保障生产生活需要,邯郸、沧州、承德等城市已相继发生水荒。人均耕地面积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规划建设用地与农业耕地保护矛盾日显突出,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城镇规模和承载能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就业率低

由于我省长期实行偏重重工业的发展战略,造成产业结构中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育不足。据分析,等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轻、重工业和第三、第二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大致为2∶1和3∶1。2008年我省重工业比重达79.3%,比全国高8.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3.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却低于全国6.9个百分点,这种产业结构不利于扩大就业。2008年,全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3.2%,我省仅为26.5%,居倒数第4位;1998年至2008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增加30.1%,我省反而减少7.7%。

(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2003年以来我省每年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300亿元左右,投入力度最大的2008年达到383亿元,也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3%,仍低于联合国推荐的9%—15%的参考值。我省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设施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石家庄公交营运车辆在28个省会城市中居第20位。城镇公用设施欠账较多,公共产品供给紧缺,制约了城镇的载体功能和发展后劲。

(四)体制、政策不配套

一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改革迟缓,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障碍依然存在。二是现行土地制度不适应城镇化的需要,缺乏集体土地资本化、市场化的流转、交易机制。三是户籍制度改革不彻底,对农民工在求职、就业、居住、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仍不配套、不到位。四是市区和县城一些已无耕地的乡村依然沿袭原有的管理体制,“城中村”问题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五是一些小城镇未建立独立财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培植财源、加大投资的动力和积极性。

(五)城镇化管理水平低

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思想认识和知识结构与城镇化要求不适应,不能从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高度认识和推进城镇化,重土地轻人口、重经济轻社会、重建设轻管理、重投资轻环保、重人治轻法治等传统观念和工作倾向依然存在;对城镇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不够、把握不好,把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城镇建设,缺乏宏观、长远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城镇管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效率低下,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各种“城市病”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六)城镇化的推力和拉力不足

城镇化率的增长是农村劳动力供给和城镇劳动力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分别构成了城镇化的推力和拉力,也就是说,城镇化的进程取决定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速度和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从农村劳动力情况来看,2008年我省乡村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79.3%,大大高于全国61%的比值,仍有4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农业,还有大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入非农产业,可见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相对较慢。从城镇就业情况来看,2008年,我省城镇就业人员仅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20.6%,较全国39.0%的比重几乎低一半;尤为严重的是职工人数由1993年703.7万人的最高值减少到2008年的470.7万人,说明我省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弱,这种城镇化供给和需求低水平均衡,即推力和拉力“双不足”状况,是造成我省城镇化率偏低的直接原因。进一步分析,“双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省城镇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在比较利益驱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流向京津及南方发达城市(我省为16个人口净流出省份之一,仅流向京津的农民工就有130万人)。

四、河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利条件

(一)具有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较强的经济实力,生产总值居全国第6位,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充沛的发展动力。

(二)城镇布局比较均衡,城镇密度较高,除张、承坝上地区人口和城镇密度偏低外,全省城镇平均密度和城市人口分别为5.2个/千平方公里和2375人/平方公里,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环京津,两大都市功能正由集聚为主阶段向扩散为主阶段过渡,我省可通过承接其产业转移和技术外溢,强化产业和城镇的集群和规模效应。

(四)环渤海,我省东部沿海地区的加速开发,尤其是港口、临港工业区和新区、新城建设,有利于培育城镇化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五)地理位置适中,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体系发达,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分别居全国第3、第5位,有利于形成城市带、城市群。

(六)多年来环保城市、文明城市等各项创建活动,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的开展,为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增强城镇功能,改善投资和人居环境,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有效手段。

五、日韩经验对加速河北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启示

日韩作为发达国家,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日本是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韩国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汉江奇迹”。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加快城市化、推进城市群建设中采取的有效做法。

日本、韩国与我国地理相邻、人文相通、历史相近,特别是经济起步阶段的特征相似,他们的经验对河北省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有诸多可鉴之处。

(一)日韩城市化发展和城市群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1.高度重视规划、法律对城市化发展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日韩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的成功,主要得益于高起点规划的引导。像东京、名古屋和大阪三大城市群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也曾是城市病集中的地区。针对人口、经济高度集聚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日本强调通过规划引导人口、经济合理集中,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逐步形成疏密相间、适度集中、集约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从1961年-2000年,日本先后制定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3次国土利用规划、5次首都圈基本规划、5次近畿圈基本整备规划和4次中部圈基本开发整备规划,对城市化进行引导。特别是日本1955年提出“首都圈构想”后,按照居住、产业、交通、环境的规划理念,先后5次调整完善首都圈规划,有效解决了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城市始终充满活力。

韩国面对快速提高的城市化,以1982年《首都圈整备规划法》为依据,确定了首都圈5个新城市建设规划,强调城市发展要从高起点规划入手,着力解决各种城市问题、恢复历史与自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经过近30年的调整,首尔成为具备国际都市特征、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

日本、韩国的规划,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规划先行。两国都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更表现出强烈的规划先行特点。他们认为,规划是涉及长远的大事,一定要有长期设想。对政府而言,有的事情虽然不一定要马上解决,但必须预想到并为将来处理准备条件。按照这样的要求,两国的规划通常以20年为期限,规划每10年进行一次调整。比如,现在的东京还基本沿着40多年前确立的规划思路进行。2006年,日本瞄准东京再次举办奥运会,编制了“十年后的东京”发展规划,提出到2016年要把东京建成高效率的、有魅力的城市,重点实现恢复城市绿化和水包围的优美形象;建设三条环状道路、再生一个新型的东京;使东京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少的城市之一;建设极具抗灾能力的城市、提高东京的可信度;创建超高龄社会的城市模型;以城市的优越性和强有力的产业能力确立东京在国际上的社会地位;为一切有创业愿望的人提供创业机会;发展体育事业给青少年以梦想等8个方面的战略任务。二是针对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完善规划。在强调规划先行的同时,针对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两国都非常注重适时调整完善规划,以更好地发挥规划的重组和引导功能,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化城市布局。比如,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制定和实施全国综合开发规划,规范都市开发、完善城市体系。为应对产业转移、中心城市功能向周边扩散的趋势,颁布“太平洋带状地区构想”,推动形成若干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新地域,实现中心城市的再生和环境负荷的减轻。特别是提出“首都圈”构想以后,日本先后5次对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强调依托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健康发展、规模体系合理完备。三是树立规划的权威性。日本、韩国制定规划的过程长、程序复杂,但规划一旦确立就会树立起崇高的权威,得到严格的贯彻实施,关键是建立起了完备的规划法律体系。日本早在1950年就制定了《国土综合开发法》,以后又制定了几十部相关法律,切实做到了每个层面的规划都有具体的法律来保障编制和实施。规划涉及的各方面主体都要严格执行法律,避免了部门之间执行规划的不协调,也杜绝了因政府更替导致规划中断或随意变动。

2.高度重视综合交通设施,特别是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日韩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得益于超前发展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综合性、网络化公共交通设施,不仅增强了城市的承载功能,也为市民提供了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首尔、东京和大阪等城市交通网络发达,运行间隔短、密度高、速度快,主要表现出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立足长远、超前谋划。两国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注重满足长远发展需求,交通设施往往把20年甚至30年后的需求考虑在内。比如,日本现在使用的地下铁道、大型车站、地下街道等大型设施,多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著名的新干线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建设,1964年开通,现在是城际交通的主力。大阪1960年制定城市道路规划,当时就考虑到20年后交通会发展到什么样子、有什么需要,为此确定了10大放射状道路和3条环线的道路建设规划,以后的历次修订基本都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二是多元化、综合性强。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城市交通系统庞大,选择性强、便利程度高。各大城市的电气铁道、地下铁道、路面电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构成了地面、地下、空中三张立体交叉的公共交通网络。地面网包括电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服务城市内部短距离交通。地下网主要是地铁,集中在市区中心,目前东京大约有50多条地铁线路,延伸到市区的每一个角落,是城市交通的主力。空中网主要是高架的新干线、高速公路,解决中长距离交通问题。首都圈高速公路呈“三环九射”形状,确保都市中心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再加上11条环线、36条放射线和294条辅路组成的普通公路,构成了东京都市圈公路交通骨干架。三是强调无缝衔接。各大都市圈交通复杂多样,但线路布局合理,干线、支线配合,铁路、地铁与公路交通在都市区纵横交错,交通节点上往往多种、多条线路重叠在一起设立车站,实现了无缝对接、自由换乘。同时,强调轨道交通自动化、公共设施人性化和交通管理精细化。乘坐新干线列车,购买车票、检查均由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通过系统还可以方便获知列车的到站时间及一些其他信息。

3.高度重视产业对城市化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时强调重大产业布局和改造时机。日韩经验表明,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重大产业的布局和升级,必然带来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扩张,提速城市化。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夯实城市化基础。二战后,日本以煤炭、钢铁、电力、造船等重要基础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速推进国家工业化,吸引了农村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城市聚集。1950年-1955年仅东京就吸纳了135万人。目前全国最大的10个城市均分布在太平洋东岸工业带,其中7个位居东京-大阪都市带。上世纪60年代,韩国开始走依托工业化优先发展大城市,吸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道路。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蓬勃发展的产业,对人口的集中产生了巨大推力,国内城市数量大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上升。目前韩国共有277座城市,其中7座人口过100万。上世纪60年代韩国农村人口占60%,2007年只占不到8%。首尔1960年人口仅200万,1970年达到400万,1980年超过800万,1990年成为过1000万的世界特大城市。二是以结构调整为手段,构建城市发展的长远竞争力。二战后,日本政府先后引导和推动了四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长久动力。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明确提出,把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和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举措,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和金融保险,提高产业知识含量,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成功转型。持续不断的结构调整,使城市竞争力得到极大的巩固和提升。2007年全球的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东京居第11位,首尔列第27位。三是以产业集群为支撑,提升城市实力。日本、韩国认识到,产业集群化是增强城市实力和吸纳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日本对产业集聚制定了专项补助方案,着力构造“知识集群创新事业”。同时,鼓励依托大学、研究机构把新研发的技术同当地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合起来,构建特色产业集群。韩国1993年明确了21世纪前10年重点发展的10大产业集群,推动了这些产业迅猛发展和城市实力提升。以造船业为例,两国都认为这是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可以提高城市产业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水平。为此,两国对关联企业给予必要支持,鼓励集群发展。现在日本的今治市拥有500多家与海事相关的企业,造船产量占日本国内的1/4,成为世界著名的造船工业集中地。

4.高度重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统筹问题。日本、韩国城市化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每年增速都在一至两个百分点以上。另一个是人口高度聚集。日本三大都市圈聚集了约2/3的全国人口,首尔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以上。但不管城市化发展多快、水平多高,农民、农村和农业都长期存在。为了防止城乡差距的扩大,使城市化成果惠及农村,让农村人口过上高品质的城市化生活,两国非常注重城乡统筹,在实现城市化的同时,带动了农村的现代化。一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农村资源整合。日本、韩国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但他们发展农业、振兴农村并不完全依靠市场力量。事实上,众多积极因素以及一系列健康机制的形成,多源于政府的行政推动。上世纪70年代初,韩国70%的人口是农民。根据当时韩国经济开发5年计划,要加快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但面临农业落后、农民收入低、工业产品市场狭小的严重局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从总统到最基层公务员都行动起来,自上而下发起了新村运动,引导农民“过好日子”。同时,政府还构建了强力的财政反哺体系和政策支农体系。近40年来,韩国政府对农村累积投入超过20亿美元。如一个总投资约20亿韩元的山葡萄农庄,政府补贴为12亿韩元,占总投资额的60%。在村镇建设规划中,政府向农民普遍发放最长达30年的低息贷款。日本政府适应城市化需要,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行兼业农户等途径,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1960年政府的农业机械支出为841亿日元,1975年增加到9685亿日元,增长了10多倍。行政推动的结果,使各类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模糊了城乡界限,将落后的农村改造成为现代化的新农村。二是发展合作经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日韩农业和农村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作经济的发展。韩国农协成立于1961年,目前大约有2.4万名会员、1327个分支机构,不仅组织农产品销售,而且在器材购买、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流通、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领域有广泛业务。每年通过农协进行的市场交易占整个韩国农业流通的40%。日本市原地区布引农业经营合作社有农户223户,不仅负责会员的产品销售、农资采购,而且将功能拓展到旅游观光代理、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三是按照城乡一体化理念谋划农村发展。城乡融合是经济、社会进步的最高境界。日本、韩国在城市化发展中,按照城乡一体化理念来统筹农村发展,城市功能的设置不局限于城市内,而是把周围农村也包括在内,呈放射性状态。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就实施了“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在改善农村道路、公共设施和工商设施的同时,重点考虑与城市的对接,以便利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韩国新村运动将重点放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确保农村享有城市同质的基础设施。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城市化城镇城镇化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家乡的城镇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