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厚英
(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
宫厚英
(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和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思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本质的传承性、时代的超越性,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党对三大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科学技术;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同时也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要理论成果。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嬗变,既有其历史必然性,也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等论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上述基本观点运用于中国实际,并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论断和战略举措。这个不断传承与创新的伟大历程,是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知的不断深化,完美契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中西方的巨大差距,邓小平深刻总结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准确把握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观点,站在时代高度对科学技术进行重新定位。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的会议上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由此诞生。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仅增加了一个限定语“第一”,但这是一种理论飞跃和创造性发展。它既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重要作用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学说的极大丰富和重大发展。
2、“科教兴国”:实现跨世纪建设蓝图的关键举措
20世纪90年代,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实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突出强调科技和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科教兴国战略由此正式提出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丰富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增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科技是动力。“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故此,必须重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把发展科技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中之重。(3)创新是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人才是关键。科技的较量,实际上是人才的较量,人才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科教兴国战略,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创新。
3、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2006年,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为题作了重要讲话,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了全面阐述。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紧紧扭住国际竞争的有力抓手,保障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合法利益。这实际上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就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面前,是一次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动员、总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论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这些都表明,建设创新型国家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继承,也是对其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的典型理论成果。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并非偶然,而是一个承接有序、水到渠成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历史必然性。
1、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演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凝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也要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共产党每一个时期的理论成果,无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自然也不例外,它们都是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观点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化的理论体现。(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实现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演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不是停止的或间歇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持续前进的过程,而不是下降的或倒退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不断上升、持续前进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日益丰富、愈发体现时代要求,越来越契合于党的历史使命。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晶的传承,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晶的升华。这个过程和飞跃,完全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和特质。
2、外部依据:国际环境的变化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迄今为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始终没变,世界发展亦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其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全球历史进程的根本动力,且其本身的快速发展成为国家不断调整战略的重要依据。故此,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果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中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尾巴。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入新世纪,世界面临全新的境遇:信息科技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进一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进一步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开辟途径,纳米科技、空间科技进一步促进人类对未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展现新的前景。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
3、内在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不断展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中国最大的实际和基本国情下进行的。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页。。这三个“没有变”,廓清的是中国的发展方位,警示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变,并不是说各时期的具体国情不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没变,并不是说各时期的具体矛盾也不变。事实上,中国的具体国情一直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并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具体矛盾得以呈现。无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是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都始终紧扣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主要矛盾的不断展现和具体变化。改革开放初期,鉴于中国与世界巨大差距,加速发展必然成为当时最紧迫的历史课题。而要加速发展,紧扣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无疑就是科学技术。由此,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在践行该论断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可喜成就。但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由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累积的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凸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鉴于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这完全遵循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完全契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轨迹,符合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都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思想方法,以中国特色伟大事业为实践对象,它们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
1、共同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共同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5页。这种革命力量的作用,不仅能使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思想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可以导致社会性质的根本变革。邓小平把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论贯彻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进一步向我们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和重要地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①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科教兴国战略在继承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论的基础上,非常准确地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特征,清晰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关键性因素,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胡锦涛把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论应用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论尤其是其关于科学技术的理论,做到了坚持中发展,发展中坚持。
2、共同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正是邓小平在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运动中,坚持从中国当时的实际状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将科技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必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入新世纪,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纷纷抢占高端技术的制高点以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同时,30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累积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集中凸现,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正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并本着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的思路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由此可见,无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还是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都是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提出并得以践行的。
3、共同的实践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受实践检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使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实现理论创新,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使理论创新服务于、落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共同的实践对象,使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脉相承,而这恰恰正是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上永不停滞的实践根基。
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继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基础上,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特征、新问题和新矛盾,科学判断当今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把脉我国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和窘境,实现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超越。
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新境界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新境界。(1)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包含着科学技术。但受时代条件所限,马克思并没有进一步阐述科学技术之于生产力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发展和突破。科教兴国战略把科学和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治国兴邦的重要举措,首次将科学技术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再一次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但重申和重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强调“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等问题,准确定位发展科学技术的内容和方法。这无疑是对前两者的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升华。(2)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等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之间彼此作用,实现了生产力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超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单纯强调科学技术一个独立的要素或是科技和教育两个单纯的要素,而是将多个要素作为一个系统进行阐述。以科学技术为引擎的生产力创新是其核心和最重要的内容,但却不是唯一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创新,不光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由此可见,建设创新型国家注重的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内容的诸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之间的系统互动,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新境界。
2、彰显了发展战略的历史高度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的科学论断,囿于时代条件,该问题并没有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历史高度。科教兴国首次将科学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这是一次重大跨越。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但继承科教兴国将科学教育放在国家的战略高度,而且为了践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其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战略解读,彰显了新世纪国家发展理论的战略高度。这体现在:(1)从战略目标看,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清晰明确,指出“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①《人民日报》2006年1月10日。。这一目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归宿,对新世纪头20年科技发展进行规划和展望,既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又鼓舞人心,促人奋进。(2)从战略内涵看,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页。。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相关,科技创新与各种创新相联,在内容上形成了一个完成的体系,这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也是首次,是一个重要突破。(3)从战略方式看,将“创新”明确定位为国家战略基点,可以说这是在国家层面上的首次亮相。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国科技发展不能走模仿式发展道路,也不能走引进型发展道路,既不是引进消化吸收为主的道路,更不是封闭型的自我发展道路,而是要走一条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道路。(4)从战略举措看,明确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这既是建国60多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抉择。
3、实现了党的战略思想的系统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都离不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动力支撑。今天,中国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发展难题,其根本症结仍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出路只有一个,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胡锦涛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由此可见,建设创新型国家抓住了制约当前中国发展的最大瓶颈,使之成为统筹各大战略思想的枢纽和关键,充分体现了党的战略思想的系统性。这无疑也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一大超越。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它们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又具有后者对前者的历史超越的理论创新秉性。它们的提出和践行,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必然,极大展现了我们党持续不断的理论创新能力和热情。
[责任编辑:韩肖奉]
D616
A
1003-8353(2012)05-0102-05
本文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成果——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研究》(项目批号:08JDC075)部分研究成果。
宫厚英(1977-),女,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