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2012-03-28 18:19刘宽亮李宏勇运城学院运城044000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传播学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刘宽亮 李宏勇 [运城学院 运城 044000]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任务之后,理论界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广泛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过程中,除传统的理论视角外,还出现了运用传播学的理论,通过跨学科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和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文献总库检索,截止2011年11月,共检索到相关论文80余篇,研究的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研究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认可和接受的过程,其实质是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为广泛地传播。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出版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书中提出“5W模式”,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要素组成。拉氏关于传播过程的概括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也被国内一些学者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中。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传播过程,必然具备信息和理论传播的基本要素,符合传播的一般规律。但在研究过程中,不同学者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有的学者着眼于从完整的传播过程及五要素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的学者则注重从某一个要素入手进行研究。

(一)从传播过程的整体框架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俞小和根据传播过程的五要素模式,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结构进行整体勾勒。在此基础上,按照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二级传播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进行分析,对群众领袖的传播作用进行强调;按照信息符号选择和编码转换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并从有利于传播效果的实现出发,对传播媒介进行分析;按照传播学个体差异理论,从职业特点、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对受众进行分层分析;按照美国学者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从认知、价值形成与维护、社会行为示范等方面对传播效果进行界定[1]。还有学者侧重从某几个要素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如桂万保以传者形象的塑造、接受主体的细分、传播方式的整合、传播语言的转化为研究突破点来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张雪娇从传播者、传播媒介和受众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了分析。作者从传播者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从传播媒介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从受众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3]。上述几种观点,虽然有所侧重,但都立足于从整体框架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

(二)从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研究。唐碧君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就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传播能力、组织和实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活动的人或组织;传播者具有教育、导向、示范和组织功能,传播者功能的发挥过程,就是理论宣传目的、作用的实现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其素质体现在世界观、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养以及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创新、分析判断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传播者自身素质的高低、活动能力的大小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目的的实现和效果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4]。

2.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理论向受众传播的过程,因此,对受众进行研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度。徐家林重点从受众的情感方面分析怎样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受众的情感取向是影响受众对理论接受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理论对受众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受众对理论的认同与接受,必须注重培养受众对理论的正向情感。受众对理论的情感取向是一种心理倾向,但这种心理倾向的基础则是社会现实,因此,要培养受众对理论的正向情感,就必须在现实中关注他们的利益和诉求,解决他们关心的社会问题[5]。李春会和赵继伦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当代中国大众为传播本位,切实重视受众的心理诉求、接受方式和接受指向,进而建构新的契合受众生活境遇、认知能力和接受情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话语体系[6]。唐碧君认为受众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性的人,受思想观念、所处环境、心理状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受众呈现出复杂性、不平衡性、变化性和层次性等特征。这都是大众化过程必须重视的问题[7]。李凯灿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树立分众化理念,通过划分不同的受众层面,按照不同群体的思想特点、行为规律、愿望祈求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供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分众化理念,对提高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

3.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策略和模式研究。唐莉分析信息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提出始终坚持并加强党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建立健全国家信息化政策、制定国家战略、建立覆盖全国的理论普及的互联网和通讯网络、建立强大的信息化技术队伍、搭建国际化平台、改革管理体制六项传播策略[9]。除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外,还有学者提出新的传播方式。王明霞认为,运用网络媒体,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手段和宣传策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网络舆论文化阵地,是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科学策略。网络传媒的互动性可以疏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双向与多向交流渠道,网络传媒的主动参与性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受众的认同感,网络传媒的高人气开放性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范围[10]。陈经苏侧重分析在现代新兴媒体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认为应进一步利用新兴媒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承载作用,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网上传播的主阵地,通过加强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访谈、直播和视频的载体作用,构建掌上学习和网络学习教育平台,运用博客、微博等新技术,开展拍客、播客等新业务;加强新媒体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1]。张福平和张云平提出运用参与传播理论,创建共创共享传播模式。媒体通过贡献知识和信息,将自身变为社会交往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构建公众参与的媒体社区,在多向交互的社群带动传播中达到持续、广泛、深入传播。以共创共享模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更符合当今的社会现实,从而可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12]。侯波提出运用协同理论和大众参与传播理论构建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平等”、“多元”、“宽容”和“开放”的基础上,依托真诚对话、情感交流、信息交换,形成大众认识、信念和情感的传播。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推进的协同性、同步演进的系统性、共建共享的互动性、突破路径依赖的复合性,不仅有助于破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困境,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3]。吴青芳和郭强从信息传播视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传播机制的模型,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中各渠道所占时间、传播力及影响力等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了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新思路[14]。

4.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研究。李灵玲和孙圣斌从传播内和传播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他们认为,传播内影响的因素有传播信息来源、传播媒介、传播手段和方式、传播内容等几个方面;传播外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对象,即传播受众的角度来看的,应重视受众的差异性和受众的反馈机制[15]。冯培侧重从传播内容和受众层面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他认为要实现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受众层面,要认真研究今天凸显的群体心理、分众特征和个性化趋势,实现有亲和力的传播;在信息传播内容层面,要高度关注今天受众的内在需求、情感取向和兴趣趋势,实现有感召力的传播[16]。虽然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在意传播效果,但缺少对传播效果评价标准的研究,缺乏对传播媒介的考虑,尤其对传播效果缺少定量研究和评价。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除上述几点之外,还包括传播内容,但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中已有不少探索,因此,学界没有在传播学视野下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展开讨论。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有不少学者尝试运用传播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解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本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方法。王素萍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为广泛地传播与推广,正确地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的“守门人”理论、传播媒介理论、传受关系原理以及传播技巧等,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无疑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7]。齐佩芳和陈君锋运用“知沟”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知沟”现象的现状,揭示“知沟”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合拢“知沟”的对策,为学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18]。张云平、张福平、杨骅骁等从公共空间理论视域出发,认为聚拢民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之前提基础。媒体要通过聚拢民众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就应当确立“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理念,强化自身公信力;就应当加强媒体监督,当好公众利益的守夜人;就应当搭建互动平台,提高媒体对公众的亲和力;就应当提供增值服务,用服务吸引公众[19]。张晓峰分析了现代政治传播研究方法的演进历程,介绍了西方现代政治传播学数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网络分析法等方法。在此基础上认为,从政治传播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借鉴政治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进行系统考察,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规律,寻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新传播方法和途径[20]。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经验研究

运用传播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史进行研究也值得关注。余钰琪以受众、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等传播要素为出发点,对五四运动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21]。李运祥、代莉运用传播学中的分众传播等相关理论,以《共产党》和《劳动界》发刊词的比较为例,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不同定位、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报刊在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上的差异三个方面分析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分众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从小众传播到大众理解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点[22]。张品良认为,尽管在中央苏区革命斗争时期,尚未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概念,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结合了起来,并运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传播渠道,采取文字、图像、声音等传播符号,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尝试;中央苏区时期,尽管条件艰苦,但党和苏维埃政府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上积极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报刊、书籍、标语、电台等各种传播媒介都用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开展革命斗争,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23]。在长征中,党和红军十分重视宣传鼓动工作、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红军充分发挥组织的保证作用,实施了严格制度化的措施,塑造出强有力的组织传播形态保证宣传工作的落实。同时,红军依据不同民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沿途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取得了巨大的传播效果[24]。张品良还就苏区时期的标语文本进行了详细的传播学分析[25]。郭国祥、巨龙认为,毛泽东同志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思想研究,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了解传播对象的特点,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重视传播技巧、方式和方法的运用,把争论和斗争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注意“种牛痘”以增强群众对错误思想的免疫力等方面[26]。俞小和重点从传播学角度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中的经验,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上,注重发挥群体领袖的作用,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传统文化和群众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实现表述内容的通俗化和多样化,发挥论战与讨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促进作用[27]。总结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经验,对于今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把传播学理论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是一种研究理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尽管在研究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方向是值得肯定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有价值成果问世。

[1]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5):45-48.

[2]桂万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3.

[3]张雪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39-42.

[4]唐碧君.略论传播学视阈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传播者要素的要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1-3.

[5]徐家林.受众的情感取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分析[J].探索,2010,(5):119-122.

[6]李春会,赵继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诉求与话语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1,(3):44-48.

[7]唐碧君.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受众特征的理论探讨[J].学理论,2011,(24):13-14.

[8]李凯灿.以分众化理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9):34-36.

[9]唐莉.信息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16-20.

[10]王明霞.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解读[J].浙江学刊,2011,(1):210-212.

[11]陈经苏.充分利用现代新兴媒体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福州党校学报,2011,(3):60-62.

[12]张福平,张云平.共创共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模式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2-156.

[13]侯波.多位互动协同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1,(8):8-9.

[14]吴青芳,郭强.信息传播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7-72.

[15]李灵玲,孙圣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机制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10,(4):106-107.

[16]冯培.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J].高校理论战线,2011,(3):13-15.

[17]王素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借鉴和运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49-52.

[18]齐佩芳,陈君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知沟”现象探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1-45.

[19]张云平,张福平,杨骅骁.聚拢民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础——基于公共空间理论的分析[J].江汉论坛,2009,(8):136-139.

[20]张晓峰.政治传播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借鉴意义[J].现代传播,2010,(12):8-12.

[21]余钰琪.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传播学解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8):49-50.

[22]李运祥,代莉.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分众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共产党》和《劳动界》发刊词之比较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4):102-105.

[23]张品良.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2):4-10.

[24]张品良.长征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5):83-89.

[25]张品良.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标语文本解读[J].东南传播,2010,(9):10-13.

[26]郭国祥,巨龙.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探索,2010,(2):19-21.

猜你喜欢
传播学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