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华
山东省宁阳县中医院内科,山东宁阳 27140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越来越高,并成为我国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但是很多老年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本研究回顾分析了6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选取2009年4月~2012年4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71.48±8.35)岁。另外选取同期急性心肌梗死非老年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42~60岁,平均(51.40±8.2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心电图检查可见相邻两个或以上导联ST段抬高>0.1 mV,伴或不伴病理性Q波及T波改变;实验室检查CK、CK-MB、cTnT升高且呈动态变化;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30 min,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不能缓解。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1周内每天进行心电图检查,自第2周起每周进行(1~2)次心电图检查,直至患者出院。对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梗死部位、合并疾病、并发症以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和分析。以NYHA分级心功能在Ⅱ级以上,有心衰表现,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40%为心力衰竭[2]。
观察组患者发生典型胸痛者仅占39.71%,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的比例;观察组患者前壁心梗51.47%,明显高于对照组35.29%的比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梗死部位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合并疾病,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n(%)]
72.06 %的观察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0.29%的比例;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几率分别为33.82%和22.06%,明显高于对照组10.29%和7.35%的比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急重症之一,病情往往较为危急,且凶险,情绪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有着重要影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而以无痛或不典型胸痛相对较多,常出现腹痛或背痛,甚至咽喉疼痛和牙痛等[3]。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老年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并发心力衰竭、心率失常、休克几率高于非老年患者,病死率较高,与相关研究一致[4]。
老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相对减退,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常常不会感觉疼痛;部分老年患者合并有其他并发症,掩盖了胸痛的症状;而合并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由于心脏感觉神经受到特异性的损害,其发病常常无痛。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在怀疑有心梗存在时,即使症状不典型也要严密观察心电图,以免发生漏诊和误诊。
老年患者由于心脏生理性老化,心室顺应性降低,且病程较长,心肌纤维化相对明显,加之原有退行性心脏病,因此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极易合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明显的疼痛容易使患者出现紧张不安和恐惧的情绪,尤其老年患者多较为孤独,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也往往更加严重。这些不良情绪可以兴奋患者交感神经,增加心率和血管收缩强度,升高机体血压,影响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扩大心肌坏死范围[5]。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心理护理[6]。
总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充分重视,严密观察,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中质量。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2] Hunt SA,Baker DW,Chin MH,et al.AAC/AHA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 failure in the adult: Executive Summary[J]. Circulation,2001,104:2996-3007.
[3] 黄连秋.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J].内科, 2007,2(4):691-692.
[4] 王金英,赵薇,赵颖,等.老年急性心肌梗塞86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2,19(2):86-87.
[5] 陆霞,吴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感障碍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65-66.
[6] 王玉玲,秦力军,林琳,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阶梯心理康复护理程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