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于威
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河南开封 475000
急性心力衰竭是因为人体心脏在短时间发生心肌收缩力的明显减低或者心脏负荷的急剧加重而导致的心排血量明显性下降,而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以及急性淤血等临床综合性症状[1]。在临床上主要以急性左心力衰竭比较常见,临床主要症状为出现肺水肿或者心源性休克,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外置主动脉旁反搏装置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所有患者符合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恐惧、烦躁、频繁咳嗽、白色和血性泡沫样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四肢湿冷,双肺有湿啰音,心脏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脉搏增快,血压降低)。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8例;冠心病9例,瓣膜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高血压心脏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观察组男16例,女7例;冠心病10例,瓣膜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高血压心脏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即去除患者的病因及诱因,让患者卧床休息,进行吸氧,限制钠盐的摄入,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2]。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外置主动脉旁反搏装置治疗,首先进行穿刺置管,采取Seldinger穿刺技术,在透视下,经股动脉逆行放置IABP球囊导管使其顶端到达患者左锁骨下动脉下方大约2 cm,球囊的近端不低于患者左肾动脉上方的2 cm的水平,然后连接好IABP主机和心电图监护以及有创血压监测之后开机治疗[3]。
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单位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到2级以上,而未达到Ⅰ级心功能,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良:患者的心功能改善1级,而未达到Ⅰ级心功能,其症状临床和体征以及各项检查均有所改善。差:患者的心功能无改善或者加重、死亡。
两组患者在治疗的优良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常见于存在急性心肌炎和心肌梗死严重心瓣膜狭窄患者,而急性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并快速异位心律。临床上主要症状为极度烦躁,极度的气促,咯白色泡沫或者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出现干湿性啰音等。本身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平时要注意自我的保护,避免因为过度的劳累、激动、兴奋而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如果发生突然性的烦躁的气急,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急救,患者应取坐位,并双下肢下垂,尽量的保持镇静,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平时注意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导致因素。避免呼吸道感染和风湿活动,同时避免过劳,注意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在饮食上要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应用一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治疗药物,并积极的防治可以影响心功能的相关合并症,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以及肾功能不全等情况的发生。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外置动脉旁反搏装置治疗,通过实践证明效果比较理想,观察组效果优的为11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1%,明显优于对照组。
外置反搏装置为一种主要用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先进医疗设备。这种治疗方法通过在患者的心脏舒张期进行序惯式的加压,使患者的下半身血液返回到主动脉,舒张压明显增高,使大量的血液向其心脑、肾、五官灌注,为心脏增加血流量,同时降低心脏的后负荷,可以显著的增加心肌的供血量,进而改善心肌的代谢,使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病情缓解并促进心功能的改善,部分性代替心脏的工作,进而减少耗氧量。经研究证明外置主动脉旁反搏装置治疗可提高血流的切应力,并促进血管生长因子的有效释放,进而促进侧支血管发育,扩张人体小血管给一些堵塞的动脉周围提供足够的血流以刺激机体的自然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目的。
[1] 赵龙.心脏反搏辅助装置研究进展[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16(6):480-484.
[2] 智红晓,吴娜,孙艳芳,等.主动脉球囊反搏在重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9):34-35.
[3] 何汉康,陈剑,龙卫平,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21):81-82.
[4] 赵龙,张杰民,郭龙辉,等.两种不同反搏辅助装置对急性心力衰竭辅助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10,26(21):3859-3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