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的自觉、自信、自立和自强

2012-03-20 01:47
武陵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

涂 途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论文化的自觉、自信、自立和自强

涂 途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新的世纪迎来了一个全球化、多极化、市场化的世界。扮演“软实力”角色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突出。民族的复兴强烈地呼唤着文化的复兴,需要文化的自觉、自信、自立和自强。文化的自觉需要对文化的科学认识;文化的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定和传承;文化的自立着眼于文化发展的自力更生;文化的自强就是要走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

全球化;文化;自觉;自信;自立;自强

新的21世纪迎来了一个全球化、多极化、市场化的世界,从“生产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开始,人类社会已进入到所谓“全球意识”的新时代。扮演“软实力”角色的人类社会的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突出,与政治、经济、科技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日益明显。“文化力”作为与“硬权力”相对应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软实力”固然不能完全等同和替代“硬权力”,但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可以发挥和展现其特殊的、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的魅力和威力有时难于预料和估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离不开文化的自觉、自信、自立和自强。

一 文化的自觉需要对文化的科学认识

全球化的21世纪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种种难解的新课题和意想不到、变化莫测的困境,同时又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庞大的世界性的联系,包括自然联系、经济联系、人口流动联系、技术联系、服务传递联系、管理和组织联系、社会联系,以及政治、军事、文化的联系,越来越显得复杂化和多样化。文化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同时还带有部分的强烈的社会意识形态性,处理好“大文化”与“小文化”之间对立、矛盾和统一的关系,是带有原则性的根本问题。因此,文化在和谐世界的建设中,是与政治、经济、科技等等因素并驾齐驱的。全球化格局下文化的经济属性和功能,变得更加突出。文化的经济效益,更为人们所重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并成为新的增长点;工业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带来的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无穷消耗,提醒人们要以文化产业和文化输出来替代其。文化的科技含量和科技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成为互补、互助的推动力。要屹立于世界大国、强国之林,要有足够的文化“软实力”。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更加速和扩大了对提升文化自觉性的共识。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首先就是要对文化的本质有科学的认识。一要有唯物的头脑,二要有辩证的思维。所谓“唯物论”,就是“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所谓“辩证法”,就是全面地、系统地、动态地看问题,不能片面地、静止地、僵化地对待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关于人类文化的解说和定义,先后已有数百种之多。它们虽然各有千秋,但也各有所失,都未能从根本上找到揭示文化之谜的钥匙。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的最先进的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确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绝非偶然。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1]441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明确地指出了“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作用”[2]。“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样,就为科学地认识和解释文化,以及如何看待和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科技等等的关系,打下了牢实可靠的根基。

“自觉”是一种主体的能动功能,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是认识客观规律性的前提和动力。《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知世必先知己,有自知之明;没有对自我主体高度的、清醒的、透彻的认识和评价,谈不上有所提高。反之,对于客观对象的认识越来越多、越广越深,又会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有无自知之明关系到个人前程、理想境界,甚至影响到身家安危、邦国存亡。文化自觉的重要性之所以不言自明、不可估量,正是在这里。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知之明”,是对自己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认知和评价,而不是主观地自我陶醉。

“自觉”同时是修身养性的根本,是道德行为规范,是自我意识的深层表现。只有在对自我科学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才能调节和规范自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佛典《大乘义章》告诫:“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自觉”是“觉他”的前提,“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只有自己觉悟,以身作则,见诸行动,才能感染对方,开导旁人,打动别人,达到“觉行圆满”的目的。从文化意识的演进角度来看,自觉的驱动力更为突出和重要。

无论是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的广义的“大文化”,还是作为“当作观念形态的”狭义的“小文化”,它们都是有特殊的涵义和界定的,不能泛化和滥用。例如,人类在物质生产中创造出的实物或实体产品,如粮食、衣服、桌椅、机器等等,只是显露的外在材料或物化形态,本身不能看作是什么文化;只有人在这种物质生产中凝聚和沉淀的创造性精神成果,包括技能技艺、风俗习惯、知识结构,以及语言符号等等,才有可能构成物质文化。而作为社会文化的核心部分和高级形态的精神文化,既有一般的社会意识的文化,更有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的文化。“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并非文化的自觉,而是文化的迷失和缺失。人类社会进步需要的是能够推动发展的、有益的、科学的先进文化,而并非伪文化、泛文化、反文化、滞后文化,以及庸俗、低俗、媚俗文化。

自觉是人类特殊的有目的、有远见的意识活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应当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只是一时的物质的、经济的强大和繁荣;物质生产的最重要的要素是善于掌握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生产者,即高度文明和拥有先进知识的人。物质生产最终制约和决定着人口生产和精神生产,而精神生产(包括文化生产)反过来又对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产生积极的、能动的、强大的反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升和优化。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文化政策促进会,发布《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文化政策是发展政策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发展,最终要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只有深刻地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才是完整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以文化概念来定义“发展”。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就是要充分地运用和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价值,让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保持协调、持续、稳定而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推动社会合理地、有序地不断发展。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是强国影响力的重要根基,文化的实力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涵盖着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更具渗透性和持续性。这种看不见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对于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和国家的繁荣兴盛,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和忽视的。“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这样高度的文化自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会在科学预见和科学发展的将来实现。

二 文化的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定和传承

有了文化的“自觉”,才有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才能建设名不虚传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所说的那样:“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3]中华民族有着丰富多彩而极具魅力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是最善于吸收一切外来文化精华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一直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意识,并且一直从事着复兴“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事业。“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的坚定信念,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全国各民族人民勇挑重担,不断前行。

在改革开放的大浪冲击转变时期,前些年曾经严重泛滥过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错误思潮。例如,有个相当知名的“民族文化精英”就一再声嘶力竭地公开叫嚣:“对传统文化我全面否定,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早该后继无人。”“我无所谓爱国、叛国,你要说我叛国,我就叛国!就承认自己是挖祖坟的不孝子孙,且以此为荣。”可悲的是,当时与他一唱一和的还大有人在,有的宣扬要“针对中国的消极文化进行口诛笔伐”,有的则鼓吹“没有必要保存中国特色或中国传统。”这种不加分析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行为,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严重亵渎和彻底背叛。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因素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与政治、经济的互补、互动、互通的作用更加明显。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文化和政治制度、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地位和影响力,往往与文化发展的形象、层次、水平和规模相联系。中国已经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在“硬实力”逐渐增强的同时,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现代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步前进,必须有强大的文化力作为支撑。在党的十八大即将隆重召开的前夕,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及时地发出号召:建设一个新世纪的文化强国,掀起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高潮。这既适时地把握了新世纪出现的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新机遇,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愿望。“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还是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来看,都迫切地需要形成文化的自觉、自信、自立和自强。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自觉与自信是一对孪生兄弟,有了对自我的恰当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和觉悟,才会相信自己的能量和能动性而具有自信心。信念带来自信,自信才能信心倍增;文化的自信源于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定和传承。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在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最艰难的阶段,就向全党发出号召:“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4]533-534后来,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更明确地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4]707-708毛泽东不但强调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对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性,而且还对如何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遗产作出了科学的分析。

文化的自信不是复古,不是倒退到以往的旧社会、旧时代,也不是“厚古薄今”、“颂古非今”,让现代人脱离现实,逃避现实,生活和沉醉于“虚拟世界”。无论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还是法家文化,都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都是为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服务的,都深深地打上了旧的历史文化的烙印。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首先必须分清文化的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切忌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更不能停留在形式主义的摹仿上。如果像某些提倡“国学复兴”的人那样,热衷的只是办私塾、读古文,整日摇头晃脑诵读四书五经,死背硬记“人之初,性本善”;或者像个别人宣扬的“退回到八股文”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能建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又从何谈起?

前一段时间,人们还特别关注和置疑“戏说历史”的宫廷剧、穿越剧,“后宫”、“秘史”、“惊悚”、“迷幻”剧充斥荧屏、影院,泛滥成灾。从年初的《美人心计》、《宫锁心玉》到《步步惊心》、《武则天秘史》,再到《唐宫美人天下》、《后宫甄嬛传》、《凰图腾》,一年四季,连绵不断。这些电视剧的作者、编导一再在媒体上声称,他们“尊重历史,不搞戏说”,“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当代社会也是一种警示”;加上这些作品确实在故事的玄疑、情节的曲折、台词的细腻、演员的技巧和拍摄的创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看点和显示出某些方面的亮点,吸引着部分观众的眼球,迎合了现代社会某些人的心理需求,于是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收视率和票房价值。然而,从整体上通观这些影视作品,无不贯穿着王朝后宫、府里府外,上下左右、男男女女之间的勾心斗角,很难从中看出什么正面的、积极的批判意识和警示作用。观众被强烈吸引和打动的,却正是这些被宣扬和美化的负面处世哲学和人生感悟,是那些陈旧的甚至腐朽的价值观念和消极因素。显然,它们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尊严和文化自信毫无关系。

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建立在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地、辩证地、科学地推陈出新上。“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绝不能割断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中华儿女、龙的传人的骄傲。自信决非自负,更非痴妄,自信建筑在自强不息的基础之上才有意义。要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消化吸收、扬长避短,这样才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自信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巨大工程,非一日一时即可大功告成,需要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定不移的胆识和毅力。我们应当切记“文化大跃进”的经验教训,不能一哄而起、急功近利、一蹴而就。据不久前的媒体报道,全国已建有上万家所谓“文化园区”,而九成以上名不副实或名存实亡;有的甚至沦落为官员谋取政绩和利益,以及企业圈地牟利的手段。这与当前的文化工程建设是背道而驰的。毛泽东在《西行漫记》中回忆青年时期的经历说:“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一个人、一个党、一个民族,只有具备这样的品性和特质,才能负载创造和建设人类优秀文化的重任。

三 文化的自立着眼于文化的自力更生

《吕氏春秋·自知》篇中说:“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唯有自立自强,才能赢得自尊和主动权;一个有所作为的个人、一个团结互助的家庭如此,一个独立的、有理想的国家如此,一个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的民族也是如此。自强必须建立于自主、自立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文化自立的基本思想,应当是“立足本土,面向八方”,“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费孝通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点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的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是对文化自觉、自信、自主相互关系的恰当的、有远见的认知和理解。

原生态的本土民族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根基和立足点。文化的本土性、区域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就是文化的差异性或区别、矛盾。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条件、不同体制、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在相互交流更加频繁,交往和沟通更为广泛和便捷的形势下,带来了碰撞、交锋和误解,甚至产生了分歧和对立,这是必然的。“不怕有不同,就怕不沟通。”中国有古诗:“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或如成语所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在于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学会交往和对话、沟通和认同。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通过多种多样、多层次和多渠道的联系,相互学习、借鉴,吸收精华,取长补短,就有可能将碰撞的火花提炼成新的能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一书中,以自己的视角和观点说:“现代社会有很多共同点,但它们并不一定就会趋向同一。”“中国人为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吸收印度的佛教,这并没有使中国‘印度化’,相反倒造成了‘佛教的中国化’。”不同文化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最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体谅、认同和换位思考,承认、理解和尊重对方文化传统中的核心利益和核心价值观,达到“立足本土,面向八方”并促使“文化民族化”的目标。

“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便是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一切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都属于全人类,它们具有共处、共享、共用的特性。优秀文化成果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我们所理解的文化意识的自觉、自信、自立和自强,并非闭关自守、目中无人,更非“独霸”和垄断资源;而在于善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和融合。鲁迅曾经针对当时社会上泛滥的国粹主义和闭关锁国,大力倡导“拿来主义”。他告诉国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同时,又大声疾呼要“有辨别”:“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5]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说:超级杂交稻不会改变水稻原有的结构,不会引起水稻的病变。“所谓形态改良,就是要一个像姚明一样好的体型;所谓杂种优势,就是不能虚胖,要体力充沛。”兼收并蓄的最终目的是既要保持“原有的结构”,严防病变;又要仔细挑选良种,达到强身健体、良性循环的目的。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在文化领域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按照毛泽东的解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他以鲁迅为例,号召向他学习,纵贯古今,横通中外。他说,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显然受到俄国作家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但却是对其创造性地加以改造,融合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反映和揭露了几千年来黑暗“吃人”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真实生活。他勉励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搬要搬一些,但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要《死魂灵》,也要《阿Q正传》。鲁迅翻译了《死魂灵》、《毁灭》等等,但是他的光彩主要不在这方面,是在创作”[6]。

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美的世界总是五彩缤纷、千变万化,在这个特殊的天地里,绝不能“作机械平均、划一、少数服从多数”,而要求“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1]648。这是文化的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内在规律,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必须紧紧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作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主流,并非与“提倡多样化”对立和隔绝;一首交响乐既要以“主题旋律”再现或变奏贯穿始终,同时又有相配合和协调的其它音型和乐句。

文化是不断流动、变化、发展的动态现象,需要不断更新、提高和完善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与时代和社会同步前进,才能充满自信心地来完成建设伟大强国的目标,创造前人未有过的宏伟事业。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不同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也在时时发生变化。正确地、实事求是地发掘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资源宝藏,并将它们合理地利用和转化为新的人类精神财富,才能使自己立于持续发展的不败之地。毛泽东在1963年写下的《杂言诗·八连颂》中曾经赞颂:“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这种自觉、自信、自立、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今天更有意义,也更加重要。

总之,文化的自主性在于推陈出新,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世界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优秀精神财富和结晶。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7]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交往中,又会迎来相互的文化精神邂逅和营养补充。以全球化的理念和视野,用全方位的思维方式,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以对方能够和易于接受的方式,细心去探究对方文化的深层内涵和底蕴,便会迎来一个全新的“世界文化”新纪元。

四 文化的自强就是要走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它们相互之间是紧密联系又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自觉地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内容,把建设伟大的文化强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自强就是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优势,突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走自己独特的文化发展之路。21世纪走向了一个多变的“市场化社会”,人类处于挑战性极强的竞争机制环境中。应当看到,“软实力”和“硬实力”、“巧实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稳固的政治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单一地、孤立地强调建设伟大的文化强国,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经济发展的张力和国际影响力还未完全处于相互协调和适应的状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使文化建设与各项建设事业有序地、持续地发展,才能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的。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通常是并提的。这是一种积极奋进、刚健不屈的精神。社会主义文化自强的优势认定,是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在树立社会价值观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力,作为先进文化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尽管有不同的层面和范围,但它的“核心”应当是“社会主义”。围绕“社会主义”这个中心“关键词”,可以延伸和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的人道主义等等一系列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道德准则、民俗民风以及生活方式追求等所谓“普遍价值”。“人有气有生有知而有义,故最为天下贵”是封建社会的价值观;现代资本主义的价值理念,提倡的主要是独立自主的人格,人具有绝对的自由意志,崇尚自由、平等、博爱。概括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和区间,可最终还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发展观决定的;因为如何看待所谓的人的存在和价值,是由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制约和最终决定着取向和目的的。

忽视和放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就会偏离正确、先进的文化建设导向,混淆不同价值定向的原则界限和性质。有人曾经公开宣称:所谓“全球化”实际上就是“全球美国化”,“这句话说得好,但还不够,应当说美国就是好,‘全球美国化好’。因为美国的社会制度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它应该向全球扩展它的文明!我们应该顺应这个大趋势”。虽然这只是一种极端的个别的言论,可不能不承认它代表着一种错误的思潮。实际上,这类宣扬“普世价值”、“全盘西化”等“新蒙昧主义”的观点,正是与西方新保守主义推崇的“文化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相互呼应的。文化界的某些人之所以长期地、无以复加地迷恋和钟情所谓“诺贝尔情结”、“奥斯卡情结”等等,恐怕多多少少也与这样的思维模式相关。

面对国际敌对势力价值观的新挑战和意识形态的解构,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勇于针锋相对、善于防范,坚持原则、讲究策略,警钟长鸣、未雨绸缪,确保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使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建设事业可持续性地发展。“和平演变”、“没有硝烟的战争”等等,就是通过发挥这类对立的文化观的“软实力”、价值观的“巧实力”,来逐渐实现的。落入“全球美国化好”以及“告别革命、践踏崇高、贬损理想、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这样的陷阱,无疑将使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落空,倒退到20世纪初的贫穷、落后、令人宰割的旧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它贯穿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始终,应当体现在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领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强国,就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力推进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指导思想,形成全党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我们不能闭目塞听、掩耳盗铃,忽视和轻视在商品社会条件下,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位研究生,对于当前高等学校的某些现状反省说:“许多人浑浑噩噩地混过了四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大都是网上拼贴而成的,大家关注的似乎不再是有没有学到知识,而是有没有学会生存。许多人已不再关心传道授业解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守不住寂寞,削尖了脑袋进入大众媒体,以各种各样的抛头露面为自己赢取所谓的声望,学术创造力急速下滑,学术腐败却如雨后春笋。在经济利益强大驱动力的支配下,几乎所有的传媒工作者都是在为吸引更多的眼球而努力,丑闻、绯闻、暴力、攻击性、恶俗性等成了媒体的普遍追求,文学乃至文化生产正在朝向娱乐化的美丽新世界一路裸奔。”[8]这种感受也许只是个例,却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青年研究生群体的先进文化自觉意识和强烈的正义的呼唤,应当引起全社会高度的重视和反省。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真正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笔者认为,至少应当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第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作为精神生产的文化生产,无论在生产的性质、目的、作用上,还是在流通和消费的方式和手段上,都是既有共同的、普遍的规律,又有特殊的、不同的法则。总的说来,文化产品通常由于自身的特性和功能而具有双重属性,即事业性和产业性。也就是说,在推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分别对待,不能一刀切。不过,文化的事业性与文化的产业性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又是交叉和混杂在一起而难于严格地划清界限。例如,有些专业性特别强的演出团体和学术性相当突出的出版社、报刊杂志等等,既带有经营性又难于做到自负盈亏的,就属于此类。因此,文化事业不能全盘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不能笼统地要求所有文化机构和单位全部转为文化企业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一般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等,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建设和扶持,并向社会免费开放。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同时,在当前世界全球化和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深入探讨和研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解决和处理好转制改企中的尺度和问题,是当前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殊规律的重大课题。

第二,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精神生产、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一样,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样具有“生产—交换—消费”的过程,同样可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物质商品和文化商品,却具有各自不同的属性和特点,不能简单化地等同。邓小平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着提高经济效益是为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化生产、文化产品的两重性、特殊性,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倡导和鼓吹所谓“抬头向前看,低头向钱看;没有向钱看,不能向前看”的观点,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和特殊发展规律的。不少影视制作人表示,收视率和市场效果是硬道理,片面追求和强调票房价值和利润成为作品优劣成败的唯一标准。于是,一些猎奇、低俗、噱头、血腥、暴力、情色、凶杀等追求感官刺激的作品,在影视屏幕上层出不穷。这种不顾社会效益、只是单纯追求最大金钱暴利的行为,其毒害作用甚至超过那些假冒伪劣的食品、用品。还有一些地方,仍然以“文化搭桥,经济唱戏”等错误的口号,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将文化看作是经济的附庸和工具,以为文化建设和发展,就是冒用“文化工程”之名,“挣大钱”、“大捞钱”;在他们的眼里,文化的“软实力”变成了经济的“软广告”。这类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模糊的、错误的认识、理解和做法,应当在理论和实践上及时地从根本上纠正。

第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老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大问题、新问题。它是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也是涉及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要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关系问题。“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高级的文艺”和“初级的文艺”,“提高的文艺”和“普及的文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雅”与“俗”的文艺。前些年在媒体上出现过这样的公开论调:“宁可创作为一个人所理解的阳春白雪,也不愿为八亿下里巴人去创作。”这当然也是个人的“创作自由”,不过“为一个人理解”和“为八亿人欣赏”的创作,其社会效益和功能却有天壤之别。毛泽东在70年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专门提出过解决文学艺术的普及和提高的问题。他说:“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不同文化程度和层次的接受者,对作品的要求和欣赏能力是不同的,应当有所区别。社会主义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产业,既要照顾“国中属而和者几十人”的“阳春白雪”,更要面对“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的“下里巴人”;要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使“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使普及和提高统一,尽最大努力创造出大量不同的“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优秀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同层次、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质量和数量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相互依存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对立的两个方面。数量是指事物的多少和长短,质量则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数量和质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质量只有通过数量才能表现出来,没有一定的数量的积累就没有质量;而量的变化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质变。对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的生产,不能仅仅追求数量的的指标,而要了解我国的国情,以及不同地区、不同门类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的需要,严格按照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办事。文化产品的特殊性质和功能,要求更加强调以质量取胜,不能过分追求数量而影响质量。我们不应该要求一般精神生产创造的成果,像日常生活用品那样,大量地、成批地、流水线似的在各个领域涌现。当前,如果说文化产品的数量过少,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张的精神需要、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主要指的还是那些真正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并适合于广大人民群众欣赏水平的作品太少。市场上泛滥成灾的脱离生活、胡编乱造、虚情假意、空洞无物的所谓“文艺作品”,其实不过是成堆的文化残品、废品、毒品。这类低级的、庸俗的、色情的、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既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又是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在解决文化生产力相对落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时,应该牢牢记住精神食粮一定要宁缺毋滥,万万不可粗制滥造。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这个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新的21世纪已进入到第二个十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空前变革和创新的“和实生物”的时代,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起点和新机遇,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新契机。《礼记·大学》中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重温这段古训,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我们对文化的巨大推动力,以及文化自觉、自信、自立、自强的理解。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切实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不断改善和拓宽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创作出一大批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精神产品。中华民族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以新世纪文化强国的雄姿,屹立于世界!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时,毛泽东便满怀信心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的今天,进一步掀起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迎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职责。我们要高度自觉,充满自信,再振雄风,自立自强,奋斗不息,以思想文化的新觉醒、理论创造的新成果、文化建设的新成就,迎接世界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3]毛泽东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20.

[4]毛泽东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5]鲁迅全集:第 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33.

[6]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9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8]于珊珊.文艺是为了什么[J].美与时代,2011(10):41.

G12

A

1674-9014(2012)03-0092-08

2012-03-12

涂 途,男,湖北武穴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太湖文化论坛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艺理论。

刘英玲)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