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明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1]探究性学习也称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有高度智力投入并且内容和形式都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美术史是高校美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柏拉图提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2]7美术史就是美术教育的基础。范迪安提出:“促进中国美术史学向人文学科发展。”[3]美术史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指导学生艺术创作实践、提高美术审美、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但这门课程常常是学生最“头疼”的课程。在美术史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史的兴趣,使其带着问题与好奇心主动进入探究性学习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定位为行为主体,致力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美术史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然而多数学生对美术史课程缺乏起码的兴趣与热情,这主要是由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教师若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课程所达到的效果就与教学预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不高,无法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真正提高艺术修养。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找到点燃学生好奇心的趣味点,结合美术史教学的优势特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引导学生投入到积极学习的状态中去。
美术史教材和美术史教学的关系,应该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启迪的关系。[4]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关键点和新奇点,找出超出学生预期、调动惊奇意识的兴趣点。以往的美术史教学中,教师较多地注重向学生介绍由社会状况、哲学思潮以及宗教、文化、伦理、风俗等导致的艺术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的演变发展走向,给某个时期的美术现象作一个结论性的概括或总结,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忽略了具体的艺术作品的认知和审美,而这才是引发学生兴趣情绪的关键。例如:教材中介绍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卷》时,仅提及作品的内容、构图,学生无法深入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及其在美术史上的特殊地位。若将曹植与《洛神赋》的相关知识和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四个摹本图片加入授课内容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对作品所处的社会状况、思想文化背景、艺术观念,乃至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审美情趣、艺术追求、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认识理解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比较分析,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美术史教学要展示闪耀人类精神光芒的艺术品,使学生沐浴在审美的洗礼中,了解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陶冶美的情操。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作品具有直观性、可视性的特征,枯燥的讲解根本无法引发学生对美术史的兴趣,只有采用尽可能多的呈现手段展示美术作品,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满足其审美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将范画、幻灯、多媒体、视频等穿插展示,配合音乐、故事甚至游戏等生动灵活的形式,可以将学生引入不同情景,激发其好奇心和想象能力。
例如,在讲授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时,可以延伸课外知识,根据墓中出土的保存完好的辛追尸体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复原的辛追面容,深入了解汉人如何在帛画中描绘女主人的形象。在课堂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历史博物馆、地方民间手工艺创作基地等,让学生深入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艺术品的魅力,在体悟美的同时产生快乐的心理情感,在求知、认知的过程中始终沐浴在审美的长河中满足审美需求。
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想调动学生的情感,首先自己要感情投入,教学时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史的兴趣。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对话的桥梁,以利于情感的沟通。例如在讲授荷兰小画派维米尔的作品时,强调作品中生动温馨的生活细节描绘,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身的生活场景,由亲切熟悉的情感体验引发关注的兴趣点。如精美的蕾丝是当代复古的时尚,也是当时荷兰人民生活中体现身份、地位、修养和品味的重要物品,《女工》中画家精细描绘了少女的蕾丝衣领和手中的蕾丝衣物,这些与流行的时尚密切相关,对于思维活跃热爱时尚的年轻人来说,立即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思考画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生活时代的流行风尚,进入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但是对于习惯高中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自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如今的美术史教育中学生往往无法主动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也不可能由此进行深入研究学习。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在指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深入探究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美术史教学中,由于知识储备有限、生活阅历较少、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很难立刻找到教学内容中的“问题”。这就需要美术史教师帮助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步骤的前提下,提出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问题来诱发其问题意识。首先,可以由教师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有深度的研究型探索学习。然后,可以将来自于教师、教材、网络及其他一些资源的问题综合起来,产生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辨别问题的性质,将有意义的问题进行更为集中深入的研究。例如学生们常常问如何认识古代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变化,问题涉及的范畴太广,教师就可以把问题转变为怎么样解读唐代仕女画中眉形的变化,这种改变使探究的问题更为集中、更深入、更加接近科学,从而把学生导向科学探究,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有趣又丰富的调查研究结果。
对于大学生而言,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不断创新的学习思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一生受益不尽的财富。学会知识不如学会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如在讲授《清明上河图》一课中,先展示张择端版的临摹本,将学生引入北宋风俗画的大背景之中,再选取不同时代、不同画家的临摹本,让学生比较多种版本的长卷中表现人物、动物、房屋、河流的组织手段和艺术技法,在相关联的内容中思考不同的问题,找到看似无关的内容中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新的问题。
其实,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完成的。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尤其是协调好设问与回答、提问与释义的关系。由此为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奠定前期基础。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于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强调问题意识就是在促使学生深入事物的本质去探索思考,从中发现疑难困惑,激起求知欲望探索解密,进而发现新的问题。在这个不断提问—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都会得到空前的提高。美术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要始终贯穿探究活动的始终,这需要美术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灵活地设计和取舍,使探究性学习获得实效。
美术史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将此运用于美术实践之中。因此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由兴趣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史课程中来,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探究性学习方法,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更深刻地认识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人文艺术素养,并对艺术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努力实现美术史教育的目标:“引起研究美术的兴趣,陶冶美的发表和创造能力。”[5]290
[1]徐成汉.学习在环境教育中的应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5,(1):33.
[2][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范迪安.促进中国美术史教学向人文科学发展[J].美术研究,2001,(2):29.
[4]李普文.美术史教学层次与教材编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3):118.
[5]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