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宏
(渭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陕西 渭南714000)
“对话”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中是一个频频出现的字眼,其能量辐射于个体的人、团队及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医疗等各个社会群体之间及其内部。广及家庭的夫妻与子女、学校的师生、政府与民众及至国际社会冲突的种种层递关系。因此,对话反映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渴望交流、沟通,这一生命存在的最基本诉求,其目的是通过对话理念重构人们自己与他人以及与我们所栖居的世界之间的种种交流、表达与关联。
对话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相伴相随。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部落聚集或会议,人们可以没有特定目的地自由发言,最后可以是无缘无故地停止,直至人们各自散去。在这样的集会后每个人都会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或理顺了某个想法、观念等。柏拉图曾经将苏格拉底的对话法(Socratic Dialogue)记录下来,我国孔子与他的弟子之间的对话都表明悠久的对话传统存在。现代社会中,戴维·伯姆的对话理念被西方国家广泛推崇为“伯姆对话”;彼得·圣吉将伯姆对话引入管理领域并著以《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保罗·弗莱雷将对话理念引入教育领域,提倡对话教育的主张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1]35。将对话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该理念挑战传统的师生关系、知识本质、学习本质等一贯的思维成见和主观认定,同时也为未来教育和人类的学习发展指明演进的方向。
在观念更新与科技进步的今天,对话一词进一步拓展了概念范围,人机对话、在线对话、虚拟对话等,提倡人与自然、与心灵、与自我、与历史对话,甚至与文本对话都已经成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对话理念旨在追求建立平等、自由、公正地交流和沟通关系,对于课堂教学则是:最终将对话教学理念确立为一种内涵为“包括师生的互动交流与沟通、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或解读以及教学过程中以一贯之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关爱”[2]的教学形态,包括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和反思型对话[3]三种课堂教学的实践形式。有关这一领域的探索研究成果当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张增田先生在已发表的系列论述中,他从对话教学的概念确立到内涵的思辨性解读、从理论的论证研究到实践的探索推广,都给予了莫大的热情关注和努力付出,使对话教学理念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教改理论。[3]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而细腻的情感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突破国界和性别差异,发挥巨大的融解与和谐作用。它通过音乐要素错综复杂的组合关系呈现乐思主旨。而“对话”作为交流方式,强调参与的角色作用,决定了对话与音乐思维之间存在本质而又直接的联系,也为音乐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切入点。
“对话”意识在音乐学科中无处不在,如对于乐器的学习,师生对于乐谱中各音乐要素的理解和二次创作、知识点的传授与学习之间本能地体现为理解型对话与言语型对话。不仅如此,在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则又体现出更多层次的人与乐器的对话——在指尖滑过的只是符号,而在心中流淌的才是音乐,两者形成二次创作中的人与文本对话。演奏者对乐思、乐感及各种音乐要素之间的准确性把握与否,只有在对话与反思中,才能不断进步,逐渐谙熟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与时代风格。对话理念对于音乐理论课程的学科教学更具密切的本质联系,首先,多声部共同构造的立体音乐自然滋生对话的角色,无论是两个声部的二重音乐,还是多声部、多乐器组的交响音乐,本身各条旋律线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上按照和声学原理构建有条不紊的对话关系,一个指挥在指导一部交响乐演奏的时候会有不同手势和角度的指挥点即体现了对话。其次,对于乐理基础这样的课程,除用常规的对话形态引导学生以外,会借助调式中具体的静音与动音之间稳定与不稳定程度的关系去体会“倾向”、“解决”等枯燥而抽象的音乐概念。第三,视唱作为单声部音乐课程,由于钢琴、人声等参与,则会迸发出众多的“对话”形态,对话理念在调式听觉能力的培养训练、音准能力对于听觉预想、分组齐唱与轮唱的演唱形式、内心听觉判断能力培养等环节渗透,而这一个过程却又滋养了具体而又生动的课堂形态——趣味课堂。
在培养学生研究型、互动型、合作型、创造型等多元化学习方式中渗透对话理念,旨在改善与挑战课堂教师一言堂灌输的传统授课模式。其核心在于构建两种主体者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宽容和关爱的新型课堂的师生关系。因此,多元化课堂学习模式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两种课堂主体对于课堂主动而积极的态度。因此,作为课堂模式导向设计的教师,首先应在课堂上主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利用适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可供探究的因果性、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发散式、创新性思维,进行研究性学习思考。第二,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创造课堂发问的条件。第三,对于问题的讨论,力求建立合理分析问题的思维机制,避免定型性或唯一性答案,创设非预设性的答案群。第四,在对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应当允许“文化问题”个体的差异性而带来的分歧存在,肯定学生的积极回应态度,尊重有创见性的答案和逆向思维所带来的合理结论,在评述中求同存异。这不仅综合了课堂的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同时也将课堂中一些不愿积极思考问题的懒惰者、注意力分散者、不愿回答问题的消极者和不会回答问题的困难者等被动学习者纳入讨论范围,使之积极参与课堂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表述问题。从而十分自然地给学生创建起开放、民主、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倾听是对话理念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思想达成一致和情感畅通具有重要的作用。倾听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还包括文字、肢体语言等途径所带来的交流方式,在听者与诉说者之间构建起排解矛盾或宣泄感情的桥梁。要求倾听者作为诚挚的友人或可以信赖的辅导者,必须具备虚心、耐心、诚信和善意的品性。《礼记·曲礼上》中“立不正方,不倾听”道出了倾听时肢体形态。宋代文天祥《跋辛龙泉行状》:“予语以山川风俗之故,君离坐倾听,若谨识之。”则道出了倾听必须是“认真地听”这一态度,此所谓“谦者愿听,智者善听”的道理。因此,建立音乐课堂倾听机制,作为教师,首先要体察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真实感觉;第二,及时反馈学生对音乐感知的信息;第三,善于倾听主要内容;第四,要关怀、接受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倾听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和课堂礼仪,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彼此的倾听、讨论中主动思考,以利于拓展深入对话层次。在师生的共同经营下,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对于音乐学科的渗透无处不在,课堂中不仅要建立师生之间彼此的尊重和交流关系,还要倾听文本——乐谱,在二度创作中还需要倾听文本所在的时代、演奏者诠释的时代信息与文化内涵。
对话意味着要在决定我们信仰、思想和价值观的文化层面上改变交流方式。[4]而音乐以声音要素传导文化信息,通常不具有明确的语义性和视觉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等至关重要,同时由于每个人成长的家庭背景、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必然会对同一音乐事物或现象抱有相异的理解观点或感受。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注重推行多维度思维方式,提倡和鼓励学生对于音乐的奇思妙想。无论是面对奇特的、巧妙的想法,还是幼稚的、平淡的观点,亦或根本就是错误的言论,教师都不能简单地以正确与否去评判,而是以“文化问题”的态度去认同和包容不同于师生自己的思维假定和观念,[5]放弃急于为自己观点的争辩,让观点多元并行存在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保存各自观点的同时,保证了集体教学的课堂资源和效益在师生双向之间的信息交流并形成反馈渠道,这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诊断与及时调整。
在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引入对话理念,建立面向生活的动态性、趣味性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音乐听觉能力及音乐创作表演能力方面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中探索对话品质给教学带来的影响,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细致分析乐曲要素,内容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在瞬间抓住旋律的基本特征,理解文本并与文本积极对话就成为重要的一环。
首先,教师根据已有的经验与乐谱或文本中各种音乐要素及所暗示的作品内涵建立积极的对话关系,在原有视野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意义、新的思想及新的认知,从而重新构建并解读文本。其次,学生在学习中参与文本、教师解读所组成的三方对话,根据学生自身的音乐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及对音乐的人生体验,在教师帮助中对文本信息提取、改造与重组,生成自己的文本含义,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表现和完善作品,顺利实现二度创作。第三,对话教学旨在通过对话方式谋求课堂教学共识,认同教师、学生及文本三者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及认知差异,并通过对主观知识有限性的检测,改善现阶段的教育模式,重建课堂所传授的知识结构、对文本先入为主的认知内容,重构课堂教学实践对话的发散式思维和重构新型师生关系。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在对话交流中注重多元化互动力量,构建师生之间、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共同解读文本后所形成的新型文本关系。
建立积极有效的多样化教学互动和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形成,在对话中促进学生人际交流与和谐,从而有效实现师生自主而自由的良好动态关系,进而焕发课堂生机,以致发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诚然,对话理念对于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学观念发生深刻转变,尽管在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上从理论到实践,最终在课堂上得以游刃有余地实现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对话理念对于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可持续特性注定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长远意义。
[1][美]琳达·埃莉诺,格伦娜·杰勒德.对话:变革之道[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张增田.教学对话品性的遮蔽与彰显[J].天中学刊,2006,(2):130.
[3]张增田.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4,(8):42.
[4]张增田.对话教学实践的问题与改进[J].中国教育学刊,2009,(4):58.
[5]张增田.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理念与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0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