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侠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本科英语学科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备受英语学术界的关注。它不仅涉及到本科英语专业和学科建设发展问题,更涉及到全球语境下中国英语教育的未来走向问题。从这个角度讲,研究这一问题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英语专家文秋芳2011年撰文发表的《国家外语能力的理论构建和应用尝试》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国家外语能力、全民外语能力、公民外语能力”[1]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我国大学外语教育事业的宏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持。关于本科英语专业学科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业内许多资深专家亦或是从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史的视角,亦或是从中西语言政策对比的角度,亦或是从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发展、就业前景等视角展开探讨。毋需置疑,深入反思和探讨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本科英语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英语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问题实质上与学科和专业的关系问题密不可分。学科是指按门类划分的知识系统,表明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专业是指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关的教育管理概念,是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职业分工而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培养计划的基本单位。[2]二者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相互发展。英语专业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二者的关系也不例外。
英语学科定位可以这样来表述:英语专业是人文学科专业之一,其内容是语言技能的专业训练和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专门研究,它在大文科中与历史、文学、语言、哲学等相关专业部分交叉互补。英语专业的特征是:技能加专业,复合而开放;其培养目标:纯熟的语言能力,自如的语文转换,深度的专题研究;其专业研究范围主要包括:英语语言研究(英语史、英语研究、英语语言学研究)、英语文学研究(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文学批评理论)、英语文化研究(英美社会与历史研究、英美思想文化研究、其他主要英语国家研究)、跨文化交流研究(中西文化思想交流与冲突、中西文化思想比较)。[3]这种定位明确了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又有效区分了英语和非英语专业学生教育目标上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正确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也有利于把握英语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找到“人文教育”和“技能培养”之间的平衡点,为科学把握英语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及方向,培养突出英语专业人才找到了突破口。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决定着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包括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要达到的能力目标。例如,是通用型人才,专业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是精英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我国高等学校在由精英式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过程中,由于英语专业的“跨越式”发展,各校的办学历史积淀不同,学校的类型不同,教师队伍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我们不能按一个模式趋同发展,也不能违背英语专业教育规律去自由地发展,所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深化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要解决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为了更加明确英语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问题,我们不妨将英语放到全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这个大的坐标系下进行思考。这里牵扯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客观来讲,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从20世纪50年代规定俄语为第一外语到60年代将英语确定为第一外语(中途因文化大革命而搁置),再到改革开放后将英语重新定为第一外语,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而放眼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外语教育政策,不难发现其一直显现出“以国家安全为取向、以确保国家安全和拥有外交政策的领导力和竞争力的本质特点”[4]。出于全球化的战略考虑,我国关于外语政策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刚刚起步,正待完善。我国外语教育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真正重视,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英语专业在各类高校不断升温,许多综合性大学、理工农林类大学等相继设立了英语专业,后来发展为外国语学院,地方类高等专科学校也经过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的行列,把原来的外语系改为外语学院。外语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急剧扩张,导致各个层级大学的英语专业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使师资、设备等基本办学条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这样讲,英语专业的连年扩招客观上混淆了一些人们的视线,使他们将“英语培训”和“英语教育”对等起来。至今,不少英语业内外人士仍然对英语这门学科或培养出来的人才有错误解读。
“外语工具论”是一种较为根深蒂固的观念,它存在于部分英语教师之中,更普遍存在于非英语专业人士之中。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英语专业如同任何一种工具一样,是一种交际工具,掌握了这个工具,便可以有效地服务于所从事的各种学术和社会话动。不可否认,在部分非英语专业人士手中,英语确是一种工具,但如果随意扩大此点,就会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错误,从而忽视英语学科的人文属性,放松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建设,有意无意地放低英语专业教师的准入门槛,降低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
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二者之间能否相互替代?这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厘清的问题,否则英语教学理念的更新或者教学方法的改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客观来讲,英语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包括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但这并不是英语教育的全部。根据2000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育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是通过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基础英语以及训练听、说、写、读、译各种能力的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实现的。二者的高度融合,才是英语教育的真正归宿。
诚然,《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基本的规定,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也会出现调整。目前使用的2000年编制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在过去一个阶段包括目前对英语专业教学起着宏观控制作用,但总体来讲,专业教学大纲往往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要求。更何况,由于学校的类型不同,一个大纲很难囊括所有类型或性质的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应社会需要的情况下,制定出适合本校发展特色的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例如,我校作为师范类院校,从2011年起新生起开始执行新的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与原有计划的最大的差别是专业基础课时相对压缩,整体课程门类增多,理论和实践课时加大,这要求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评估、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系列改革,加强师范生教育,在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方面下大工夫。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的时尚话题,不过对于从事外语教育的老师来讲,这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是因为“思辨能力缺席”已经成为制约英语人才培养的软肋,引起了外语界的高度重视。黄源深教授曾两次撰文指出外语专业师生的“思辨缺席症”问题。“外语系的学生遇到论争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常常会脑子里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却一片混沌,不知从何说起。不少外语系教师在评职称的时候,为缺少论文而发愁,感到文章难写,立论不易,不得已而去编写练习手册来凑数。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我们不妨称之为思辨的缺席。”[5]文秋芳等学者随后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支持了这一判断。[6]正是基于对思辨能力重要性和英语专业思辨缺席的认识,英语界一大批学者纷纷呼吁把思辨能力培养确定为英语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思辨能力从本质上讲,是创新能力,即一种批判能力,一种独立、客观分析和评判问题的能力。它是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决了思辨缺席症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英语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所以,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二者可以说殊途同归。
在厘清英语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二者关系及其常见误区的基础上,让我们再回到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学生到底应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掌握好英语这门外语,练就过硬的听说读写译“五会”技能就是通往成功的“器”。这里,必须注意处理好几对矛盾。(1)输入和输出的矛盾。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重课堂学习而轻课外训练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这一问题,就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建议成立兴趣发展小组,通过鼓励学生组织英语戏剧社、英语演讲团、英语辩论队等兴趣小组,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发现潜能。(2)传统课堂和延伸课堂的矛盾。学生不能满足于传统课堂学习,要有自己“延伸课堂”的学习设计。例如“名著计划”,推荐包含英语经典著作50部,要求学生在四年时间内精读其中的20本,并定期完成读书报告。(3)点和面的矛盾。听、说、读、写、译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彼此互为关联的。基于此,引导老师要采用英语技能课群、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以课程内容为依托,以提高学生技能为本,以输出为向导,加强互动合作,避免各自为政。
宽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是英语高素养人才的先决条件。高素养如同个人修养一样,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和思想面貌,能反映出一个人所具有的某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积累,能够反映出他有没有受到良好基本技能、知识、思考方式和能力的训练,这将影响到他以后的职业发展和职业操守,并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有很大的帮助。就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它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能力、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全方位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这几种能力,我校外国语学院2011年配合教务处就英语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把英语技能训练融入专业课程和人文通识课程之中,使英语技能训练知识化、英语知识课程技能化。具体做法是:压缩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总体学时,从二年级开始就逐步增加学科内容含量大的英语课程,例如语言学、文学、英美文化课等入门课程,到三年级、四年级除少数高级语言技能课以外,其它均是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符合师范教育发展的系列专业课程。这种教学改革的尝试,主要是基于这个思路,即: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提高,并非只有通过技能课训练一条途径才能得以实现,它完全能够通过用英语讲授的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经过四年不断的夯实,实现技能与获取知识的双丰收。
思辨能力是指思考辨析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推理能力以及论据评价能力。从词源上讲,英语中“education(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词首“E”原意为“出”,词干“ducare”意为“引”,含义为“引出”,有内发之意,而非灌输。可见英语中“教育”一词的本意是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由内而外地引发人所具有的潜在才能。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就是开启思维,提升认知能力。英语教育当然也不例外。英语系为了提高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成为一名思辨者,才可能促使学生养成思辨的习惯。这是因为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反之,教师思辨能力的缺乏和对之的忽视,会导致学生思辨能力得不到良好发展,并且形成英语教学的恶性循环。其次,改变教学模式,强化自主性学习的指导,低年级强调问题式、互动式教学,高年级提倡探究式、讨论式教学。例如,要求教师认真备课,锻造基本功,在讲课时要有一环扣一环的清晰思路,严密连贯表达,同时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对所讲授内容要有自己的评论和见解,经常回顾和反思课堂教学。再次,鼓励通过社会实践、兴趣发展、创新研究计划等课外实践,训练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有机地延伸课程教学,在学生隐性知识获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求知欲、思维方式,也有利助推学生创新个性的发展,以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是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平台,对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等产生积极影响。
[1]文秋芳,苏静,监艳红.国家外语能力的理论构建和应用尝试[J].中国外语,2011,(3):4-10.
[2]张云鹏,张爱霞,赵家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若干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5-87.
[3]张冲.关于英语专业定位的思考[J].外语界,2003,(4):7-13.
[4]贾爱武.以国际安全为取向的美国外语教育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4):13 -18.
[5]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 -16.
[6]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5):350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