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人教版)教学解读

2012-03-19 06:05山东省沂南县湖头中学276302郭全其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276000卞学昌
地理教学 2012年13期
关键词:经纬网纬线经线

山东省沂南县湖头中学(276302)郭全其 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276000)卞学昌

一、教材分析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球环境各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的运动有关,因此要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学习。

“地球和地球仪”一节分为“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纬线和经线”和“利用经纬网定位”四目,这四目内容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层层推进认识地球及掌握认识地球的工具和方法,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见表1)。

表1

教材首先利用第一目中“地球的大小”图(图1.2)中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等一组数据从整体上来认识地球。但是,地球太大而难以窥其全貌,必须借助其模型——地球仪来进一步研究,自然引出第二目“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的学习,教材通过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的点和线。在此基础上,利用第三目“纬线和经线”的图释、简述等方式,来理解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等概念,通过图释、对比等方法来认识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排列规律等知识。学习地球仪及其经纬线知识的目的首先在于定位应用,所以教材自然而然地推出第四目“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学习,通过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实例进行定位练习,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

第一目“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三段正文、两幅图片、一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二段正文是本目内容的引子,目的是切入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利用“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1.1)及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过程,达成课程标准要求1。第三段正文切入到地球大小的学习,利用“地球的大小”(图1.2)从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三方面从来认识地球的大小,落实课程标准要求2。两个“活动”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活动1”通过生活中一些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实例来开阔学生视野,落实生活地理的理念;“活动2”则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辛,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

第二目“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由一段正文、一幅图片和一个“活动”组成。教材利用正文和“地球仪”图(图1.5)简介地球仪,通过“活动”制作简易地球仪,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的点和线。

第三目“纬线和经线”由三段正文、一幅图片、一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三段正文结合“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图1.7)引导学生了解地轴、南极和北极、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等地理概念的含义。阅读材料“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和“赤道纪念碑”图文并茂,用来开阔学生视野和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纬线和经线的特点以及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利用“活动1”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图(图1.10)和“地球仪上的纬线”图(图1.11)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及表示方式,从经纬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等角度观察比较经纬线的特点,总结经纬线的度数分布规律;利用“活动2”的“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图1.12)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图1.13)为依托,让学生认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通过以上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从而落实课程标准要求3。

第四目“利用经纬网定位”由两段正文、一幅经纬网图和三个“活动”组成。教材通过两段正文的简述及“经纬网”图(图1.14)的图释说明了经纬网的定位作用及意义。教材主要通过三个“活动”选取学生熟悉的虚拟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练习,形成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初步技能,达成课程标准要求4。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利用地球仪,认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通过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学会利用地球仪或经纬网确定任意一点的经纬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学习地理的开端,涉及了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许多新的名词、概念,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确切定义,但仍会给初学者带来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利用图像、地球仪,采取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新课引入)新课引入的方式多样,可根据情况灵活选用或设计。

(1)提问:我们人类居住在地球上,那么同学们对我们的地球了解多少呢?你们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吗?

(2)在晴朗的傍晚,我们可以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一个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们自己却看不见地球的整体。虽然大家在小学就已经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我们人类认识到地球形状却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我们所生活的地球。

(3)可利用我国航天员在太空飞行图片、视频而设置情境引入。

(4)课前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上网查找资料等途径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这一目内容主要涉及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基础知识。地球的形状是学生早已经知道的知识,这里重在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因此,教材提供了“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和相应的活动来达成目标。其中图1.1选取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十分概括地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对于地球的大小,教材主要通过图1.2中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三个数据来让学生描述感受,但不要求学生记住相应的数字;对于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之间的差别,与庞大的地球相比是很微小的,建议不作介绍。

对于本目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读图1.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结合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使学生明确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第二,利用教材P3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实验、观察和思考地球的形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本目内容是认识地球仪。教材通过图释、简述、活动来让学生认识地球仪,特别是通过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的点和线。

对于本目教学,首先指导学生观察图1.5或地球仪,比较地球仪与地球的异同,引导学生总结地球仪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述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总结地球仪的特点:①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用于确定地理事物、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③地球仪上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在地球上是没有的。第二,指导学生进行制作地球仪活动(教材P4“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的点和线,但切勿上成手工课。

3.纬线和经线

本目内容主要是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等基础知识,是前一目的延伸与拓展,是今后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基本知识,更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本小节知识涉及的名词、概念多,知识容量大,而且受学生年龄特征限制,对空间观念模糊不清,导致对本目知识理解困难,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对于本目内容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地球仪实物的作用,围绕观察地球仪实物展开。首先,利用图1.7结合观察地球仪,认识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的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第二,利用图1.10和图1.11结合地球仪,进行教材P6“活动1”,了解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及重要的经纬线(本初子午线、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设计相应的表格(如表2)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这样目的明确,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在引导学生记忆表示东经、西经、南纬、北纬的字母E、W、S、N时,可从东、西、南、北的英文来源入手(East-东、West-西、South-南、North-北),便于学生记忆。可利用P6阅读材料调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第三,利用图1.12和图1.13结合地球仪实物,指导学生认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表2

4.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目内容主要说明经纬网的定位作用和培养学生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基本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经纬网进行定位的基本能力。

对于本目内容的教学,可首先利用教材“活动1”中提供的现实生活实例来类比经纬网,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第二,利用“活动2”这一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虚拟实际的应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加深对经纬网定位的理解。第三,利用地球仪结合“活动3”提供的资料或教师补充一些相关资料,采取小组合作或竞赛的方式,进行定位练习,让学生熟练地使用地球仪,加强对地球仪作用的了解。

猜你喜欢
经纬网纬线经线
一种反光耐磨编织袋
高考地理中关于日期比例问题计算的探讨
初中地理课程中经纬网地图判读方法分类指导举隅
《艺术:北纬30度》神奇纬线 串起文明起源
画出0°经纬线,轻松读出经纬度
复合管注塑机自动检测装置应用
例谈与晨昏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语言
高考中有关日界线常考的问题及解题方法
巧用规律妙解“日期变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