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批评教育学反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2012-03-19 22:37谢燕妮
外国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教育学反省崇拜

谢燕妮

(四川理工学院 外语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1.引言

人类使用的语言不同,语言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语言本来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工具,但反过来语言却被视为具有一种主宰人们命运的神秘力量(Crystal,1997)。从双语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高等教育,整个教育过程中,皆显示重视英语语言的学习。某些大学甚至规定需通过英语考级才可毕业,或博士毕业以英文文章发表的数量来决定等等。由此观之,而这些不过是表面上大家可以看到的现象展现,更徨论其背后所潜藏的意识形态以及所造成的英语崇拜现象;由此,更可突显当今社会与教育对英语教学的重视。针对这一连串的英语盲目崇拜,却少有人认为需要仔细去检讨、反省以下问题:我们到底为何要学习英语?学习英语背后的本意为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何种文化霸权?是否在学习过程中,造成潜移默化的英语崇拜现象?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性在哪?

2.英语崇拜现象的成因

所谓英语崇拜情结(McArthur,2001),即以英语为格式与标准,使得世界人民对英美文化产生了一种认同与向往,新的文化帝国主义正以技术与娱乐的方式征服世界。而本文所定义的英语崇拜,是在批判教育学的视野下去进行理解,指过分强调宣扬英语在国际交际中的重要性,要求本来不需要使用英语的人学习英语,或强制性地英语学习和入学考试、分级考试、职场的考试等等,造成过度学习英语而忽视学习别的语言;或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或混用英语,无意识地被英语霸权宰制而不自知的行为。同时,还包括以英语作为唯一、绝对的标准语言,而排斥其它语言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将英语作为崇拜的事物、现象人格化的将英语幻化为神而加以崇拜,深信英语信念,以英语作为崇拜的对象。这样的英语崇拜是属于观念的意识形态,即以英语当作衡量价值的量尺和指针。然而,英语学得很好不代表就是英语崇拜。这里的英语崇拜指如果学习英语的过程没有反省和解放的话,就有可能会变成英语崇拜。陈原(转引自谷小娟、张迈增,2006)提出语言灵物崇拜的出现,首先是经历了以下历程:人们对物化了的偶像赋予了某种神秘的、超人的力量;然后,偶像在人们心目中“神”化了,这就是偶像的灵物崇拜。换言之,语言本来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工具或媒介,但反过来语言却被认为具有一种主宰人们命运的神秘力量。崇拜心理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1)个人的崇拜:透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或者其它途径所产生的单一人物的崇拜,使其神人化或神化;(2)意识形态或主义的崇拜:主要指民众盲目崇拜某种意识形态,而其意识形态又是为优势者或既得利益者所把持,进而之利用其意识形态作为捍卫优势与巩固既得利益的工具时,就会走向所谓的政治神话/迷思(Political Myth)的陷阱。然而,英语崇拜不只是个人崇拜;更是意识形态的崇拜。这两个层面的崇拜心理皆包含在本文中。罗兰巴特迷思/神话学、荣格崇拜、涂尔干图腾崇拜,皆或多或少呼应培根偶像崇拜理论,即打破偶像崇拜迷思,反对崇拜与解构崇拜也是本文所重视的。

3.批判教育学理论及其可能性

针对上述盲目的英语崇拜现象,教育能做什么?笔者以为批判教育学可以提供一些想法。批判教育学的基础是基于社会中阶级、性别和种族间的不平等的社会阶级关系而来的。McLaren(1989)陈述批判教育学为:它提供历史、文化、政治、伦理方向,不可避免的会谈到压制的层面,批判教育学是一种革命,如美国独立革命一样,是历史性地开启一个具有改变、自由的目的,并带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McLaren,1989)Giroux在他的“Rage and Hope”的网站上论述,批判教育学认为学校实践需要透过公共哲学(public philosophy),来陈述如何建构意识形态和组织情境,并让学生能在生活经验中增权,成为学校教育的特征(Giroux,1988)。根据Critical pedagogy on the Web网站上的资料,认为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批判教育学定义,批判教育学是为了面对社会和历史脉络的改变,所产生的新策略转化,主要是关注在教育和学习实践中,透过批判意识的发展来提升有关个人自由的掌握,并提升学习者的批判意识。教师是一个主动的主体,学生不只是坐着接受教师的知识;取而代之的是,教室是一个活泼主动的平台,学生会主动追求知识,学生和教师的经验是透过有意识的对话方式来产生。关心的是集体政治转化宰制的社会情境,而开创更平等的社会。例如:批判教育学者企图打破传统教室中权力政权压迫的效果。特别是关心传统师生关系的重新分配,让教师成为一个主动的主体,有别于让学生成为教师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育储存式的概念)。教室应转化成为新知识的场所,以学生和教师的经验为立场,知识是透过师生间彼此间有意义的对话而产生。批判教育学根植于法兰克福理论,受Paulo Freire(1970)解放概念的影响,是有声望的批判教育学者。自由的教育注重批判意识的发展,能让学习者认同个人问题和经验和社会脉络间的关连性,达到“意识化”是实践必要的第一步,是一个继续、反省并付出行动的方法。实践是整个理论的反应、评鉴、反省的循环,然后回到理论本身。社会转化在集合的层次上,则是从解读英语崇拜现象建构批判教育学之英语教学模式实践的产物。后现代、女性主义、对抗种族主义者、后殖民和同性恋的理论在理论的扩展中伴演了很重要的角色。Freire的批判教育学转变了种族、性别、族群、国家和年纪的范畴;很多当代的批判教育学学者则采用了更后现代、认同、语言和权力的对抗本质主义概念,保留了Freire所批判的,瓦解了知识/权力的压迫和社会改变(Freire&Habermas,2002)。当代批判教育学者,如Giroux、Bell Hooks和Peter McLaren转变他们的视野到制度和社会结构上,包括全球化、大众媒体和种族关系,并指出抗拒的潜能生产和转变的可能性。批判教育学试图松缓受影响者,并且终止人类所遭受到的许多压迫的形式。我们如何面对英语的压迫,笔者认为批判教育学则是一检验的工具与方法,能以此改变允许不平等与社会不义的学校结构。它是对上述教育问题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一种对实用主义的响应。因此,我们要发展有主体性(subjectivity)的英语学习,不是对英语的盲目崇拜,而是有行动力及主体性的自觉、批判和抗拒的行动。批判教育学启示我们在教学上,更应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逻辑与能力,积极发展本土化的英语教学。所以我们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因为人们对于语言种类的反应能显露他们对说话者的感觉;以这种方式,语言态度与认同的看法相关联。因此,学习的主体是人,而不是英语这个语言本身。例如:这几年流行的沟通式语言教学法(CLT),一味强调此其特点,却未去思考沟通式教学法是否适合在校大学生,更无视于本土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和需求;其实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社会,更需要的是阅读理解外国信息以扩展本身知识领域的能力。我们长远的理想教学目标应该是建构具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主体,让大学英语教学从这些国家的宰制中解放出来,挑战传统西方的话语权力并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也应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在地化,使大学英语教学主体有机会与世界英语体系对话,同时更彰显主体的文化精神与特色。

4.批判性思考下的大学英语教育

批判教育学的观点,促使我们反思在语言教育政策和实践下隐藏的“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批判理论学者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英语今日的地位、英语在许多国家大量吸取教育资源的现象、以及英语如何扩张跨国企业的主导力。批判理论学者同时也认为:教科书是因出版商的压力而存在的,它是一种控制的媒介;教科书不应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因为教师“透过使用教科书”一再循环所谓经过测试与验证的老方法,不但阻碍教师创造力的发挥,甚至让教师丧失教学能力(deskill)。教科书是优势者控制意识形态的传声筒。批判教育学在彰显社会和学校中透过知识和权力潜藏着的宰制力量。为了解此权力的内涵和运作,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先解构权力的结构、还原权力结构的本质后,才能真正看清楚教育的现况。只要社会或个人存在不合理、非正义,则质疑、反省、解放和重建的理性运作是不会停歇的。换言之,批判性思考是一个不断辩证且永不停止的过程。而这样的精神如应用到大学英语教育上,则可以培养在校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批判性思考演练的展现。批判教育学针对教育垄断所导致的权力、权威与知识等方面的宰制现象,提出质疑、反省和批驳;另外,批判教育学也反对教育活动中“人”之主体性受到不合理的挤压或压迫。因此,大学英语教育也应透过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能以批判性的角度来看英语如何被使用,以便判断其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大学英语教育应确立其价值取向,也须进行哲学的思辨。大学英语教育在于协助学习者自我理解,理解其周围的环境,而不是只死死地记诵知识,学习存取知识的技能。大学英语教育是对自我价值观的不断解放和重建,因此教育内容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教育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思想和表达的自由。批判教育学正反省学校教育中的知识、权力和意识形态的霸权。大学英语教师若欠缺批判性思考能力,则难以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教学;若不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学,可能导致逻辑思维、推理论辩、以及分析比较能力的低落,因此,也无力抗拒权威,更不敢自信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若教育活动中未能教学生学习如何针对对立或冲突的意见进行各种观点的比较,也未教导其如何超越文本内容去思考,甚至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如此不但使学习无法摆脱既定的教学内容,更将抹杀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的教育很难发挥教育启人类理性、激发独立思考、判断是非善恶与捍卫自我主体发展的目的,教学亦将沦为知识、技能、法则方法的教导,而无法提升心灵和智慧。教学活动是一种意识觉知的历程与结果,也是意识形态不断呈现与重建的过程;教学活动不应只是知识或技能的传递,而是彼此的对话,以及价值观的交流和权力分享。学生不能只有臣服于教师和接受教师知识的地位,却没有拒绝或质疑知识与权力的自由。对于习以为常或经验法则的惯性常不加思索地服从或追随,也会丧失抗拒权力的能力和意识。最后,能对英语教育中不合理之处,具有反省的能力。针对此,庄坤良(2002)就曾批判现今通行的英语教学法也是英美社会文化情境的产物,却成为非英语系国家的主流教学策略,这种统一标准的教学法忽略当地的历史、风俗、人情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压抑本土的教学思考和创意。研究者以为西方教育情境发展出的沟通语言教学法也未必是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困境的灵丹妙药,不能完全移植西方的经验。(庄坤良,2002:1-16)

思考不仅是一种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亟待培育的探索能力,是启蒙理性和培养德行的基础,更是激发学生创意和批判性思考不可或缺的精神。若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则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位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者。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习者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应该熟悉批判性思考的教学方法,无论苏格拉底的诘问法,或问题解决法、辩证思考方法等理念与知能皆需要精熟。批判性思考的教学不仅重视思考的逻辑性,更强调对立命题之间的推论和对比,并审视可能的解决策略,从中再择取其最适合者。批判性思考教学的策略包括善用辩证法,这里的辩证法指的是从Socrates的诘问法,乃至于G.W.F.Hegel、Marx所用的“正、反、合”的方法和精神,因此,辩证不仅是一种不断追求更周全的方法,更是一种对自我的反动和否定,也是一种价值不断开展和思维不断进化的历程和结果。主张经由自觉、反思和论证去完成辨认、对抗和解决不公平的问题。同时也能发展自我主体性,以质疑、反省、解放、重建、批判信条、信念和习俗之意识形态,并解决问题、消除偏见,建立自我与社群认同,不受强权宰制,且心中存有他者。通过不断地审视与对话,找出各自的局限,揭露彼此对立现象背后的矛盾问题,从中找出解决之道,试着透过批判的辩证思考,将彼此对立的现象作一统合,来开展新视野及其它可能性。此外,在教育上强调主动、自主、勇于面对、自我负责的精神,为培养此等精神,教育应采取探索式教学方法,也应该提升学生问题解决和探索的能力。A.Suresh Canagarajah以自己在乡下接受英语教师启蒙的经验,提出所谓的“后方法论情境法”(the postmethod condition)(Canagarajah,1999)。乡下教师以最贴近在地情境的方式,发展自己独特的教法,同时注重学生的特殊需要,启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忱,其功效大于由中心移转而来的制式教法。在课程上,学校的教学活动并不能视为理所当然的学习经验,其学习材料内容与教学方式,必须要能提供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反省和批判的参考。积极提供学生主动批判性思考和创造的机会,透过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增加对英语事物的了解,建立历史、文化的关联,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批判讨论和诠释活动中,消除意识形态或转化成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不断地开展个人视野及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课程发展上,必须将当地知识(local knowledge)和生活经验(lived experience)纳入学习素材,以加强学习和生活的关联性、加深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乐趣,并藉此突显课程中知识和权力的关系,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对不同的意见和意识形态提出批判质疑、让学生经验所谓“可能性教学”(pedagogy of possibility),特别看重学习者的主体性。以批判教育学观点,不再将教学局限为课程实施的附属技术,认为教学乃是一种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实践行动,是知识文化生产与再制的重要决定因素,竭力主张教育者应积极反省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压迫和宰制现象,提出改革之策略,帮助师生增强责任感,促进解放教育和社会正义的实践(Freire,1970;Giroux,1988)。

对于学校中可能造成的意识形态、权力分配等,学校教育基本上存在着结构上的主观,反映的教育内容与价值,通常都是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优势体的论述和利益,故在学校教育中学习英语就需要反省。当英语成为巩固优势阶级与文化价值时,反而会将弱势的行动主体与文化经验压迫至边缘或附庸的位置,因此才需要以批判教育学的角度,来反省英语崇拜的文化宰制现象。培养学生自主性自律的主体性,让学生有自我决定、展现主体精神的空间。能透过批判的教学实践,协助弱势社群的力量,抗拒宰制力量的剥削与摆布,以增强师生的主体性,鼓励教师成为“转化型的知识分子”(Giroux,1988)。同时,积极建构学生的主体认同,让学习者能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从而促进解放教育与社会正义理想的实现。教师要灵活地展现其开放心胸和生动活泼的适性教学,随时引起学生思考。除了必要的背景知识外,教师亦要尽可能提供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

5.结语

笔者从事大学英语教育多年,认为现今的确存在英语崇拜之现象;此外,学生和教师意识到英语崇拜现象的人不多。而且,英语崇拜的现象对场域中的教者与学习者却是毫不在意,视之为理所当然,本来就应该这样的心态。因此,如何通过教学让这些人去思考除了学到英语的知识技能外,同时也能欣赏英语文化的美,也不失去学习本身的主体性。热衷学习英语,并不代表他们就是英语崇拜,也不代表研究者所认为的英语崇拜就必然存在于学习者当中。但笔者认为,此种可能性依然存在;也有可能笔者以为是英语崇拜的现象,但教学场域中的师生不觉得是英语崇拜,甚至于一点都不认为有英语崇拜。因此,要启蒙这样的想法,是需要透过批判性思考英语教学模式,让他们学习英语时意识到,不代表一定是英语崇拜现象,还是可以把英语学得很好的。在学习英语时,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能力,是要能对这样的意识和权力的关系能有所知觉,并且有一定能力去改变。这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无宰制的英语情境中快乐地学习。不具批判性思考的学生是难以在教学活动中散发互为主体性的生命魅力和独立思想的张力。此外,批判教育学探讨的人的解放主要是一种意识觉醒,只有在无宰制、无压仰的沟通中才有可能做到(Nemiroff,1992)。人扩展和保持真我的兴趣,目的是抵制不合理的制约,并从各种类型的制约中解放出来。这些制约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还包括偏见和意识形态的。

批判教育学的理论兴趣在于使学习者达到成年状态、自我决定、自由掌握的目的。培根提出了认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谬见和偏见,并对四种认识假相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主张人要运用自己的经验或理性去对抗盲目的知识和教条,张扬人的主体性;思考精神觉醒、感情和行动自由。解放是要靠自己的力量,不是依赖权威的恩典。故笔者特别强调,当教师在面对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不能只重视语言文字的形式与语言选择的功用,更应该重视语言下的文化知识传授,提供学生一种非机械式及非预期性的测验练习的语言教育,教与学是透过师生互动过程随时进行的反省,作语言意义与文化深刻理解、思辨,进而让英语学习由无意识的习得转化为有意识的学习,并营造出有意识学习语言的环境。

[1] Canagarajah,A.S.Reisisting Linguistics Imperialism in English Teaching[M].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Crystal,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isity Press,1997.

[3]Freire,P.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M].New York:Continuum,1970.

[4]Freire,P.& Habermas.Critical Pedagogy and Transformative Social Change[M].New Yore:Teachers College,2002.

[5]Giroux,H.A.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M].South Hadley,Mass.:Bergin,1988.

[6]Nemiroff,G.H.Reconstructing Education:Toward a Pedagogy of Critical Humanism[M].New York:Bergin&Garvey,1992.

[7]McArthur,T.World English:A Blessing or a curse[J].English Today,2001(3):57-64.

[8]McLaren,P.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and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M].New York:Longman,1989.

[9]谷小娟,张迈曾.语言意识与批判语言意识:外语教学再思考[J].中国外语,2006(3).

[10]庄坤良.在地性的政治:全球化、新兴英文与英语教学的反思[J].英语教学,2002(2):1-16.

猜你喜欢
教育学反省崇拜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壹月记事簿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条“龙”
常反省自己
考前焦虑?该反省一下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西夏天崇拜研究
反省与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