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凌
(四川外语学院 研究生部,重庆 400031)
在外语界众多专家和同仁的积极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酝酿与筹备,首届中国外语界面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2年4月19日-22日在美丽的“山城”重庆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四川外语学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目的旨在加强我国外语不同领域研究人员、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外语学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深化和繁荣外语学科各领域的研究。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湘潭大学、吉林大学、宁夏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80多所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围绕“外语界面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发展”的主题和“语言学与文学的界面研究”、“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界面研究”、“外语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界面问题”、“文学研究的界面问题”、“翻译研究的界面问题”等多项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观点和新问题。同时,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更是为今后中国外语的界面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我国外语界面研究的热情,开拓了界面研究的视野,明确了界面研究的方向,是中国外语学界的一大盛事。
4月20日上午八点,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主编熊沐清教授主持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四川外语学院校长李克勇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潘文国教授、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聂珍钊教授、界面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褚孝泉教授分别致辞,对界面研究会的召开和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一凡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申丹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蒋洪新教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信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代外语》主编、博士生导师冉永平教授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蔡剑锋社长和徐建中总编等发来贺信,预祝大会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罗选民教授宣读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关于同意设立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国际功能语法学会会长、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翻译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宣读了学会常务理事会名单。最后,大会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四川外语学院副校长董洪川教授热情洋溢的开幕词中正式开始。
在接下来的两天会议中,潘文国教授、黄国文教授、聂珍钊教授、王克非教授、刘世生教授、褚孝泉教授、杨金才教授、封宗信教授、乔国强教授、刘正光教授、李洪儒教授、苏晓军教授、文旭教授、王俊菊教授、文卫平教授、邓颖玲教授、熊沐清教授等23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相关的主题发言。整个会议学术氛围浓厚,盛况空前。
“界面研究”作为会议主题和学会“立会”的根本,首先得对其本身的含义、内容和方法等进行界定。对此,各专家在大会的主题发言中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潘文国教授从界面研究的性质、任务、范围和研究定位对“界”、“面”、“研究”及“界面研究”这四个方面分别作了界定。潘教授认为界面研究是一种语言研究的方法论。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他强调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研究语言就是研究文化。在谈到“界”的问题时,他指出,所谓界面研究就是对两个界相交的面进行研究,并以语法与修辞、句法与韵律、句法与语篇为例对中西方就界面研究的看法和态度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就“面”而言,潘教授认为界面研究中的“面”只是一个比喻形象的说法,其实质是指研究时的切入点和角度,并强调对界面的研究不能放松对相关学科本身的研究,界面研究与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并且界面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已有的研究范围之内,而要放远眼光不断创新。
中山大学翻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国文教授对外语界面研究、语言学界面研究和语言理论界面研究进行了探讨,认为界面研究是一种视角(perspective)、是一种方法(method)、还可以是一种路径(approach),外语界面研究在不同学科中包括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之间的界面研究;从语言学内部本身来看,界面研究包括句法、语义、语音、韵律、语用等之间的界面研究;从不同理论来看,同一语言现象可以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就研究范围而言,界面研究可以是多学科、复式学科、交叉学科、跨学科或者是超学科。他指出界面研究的一个重要之处是: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来探讨同一个问题,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得到新的启发。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正光教授指出,界面研究实际上强调的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宏观层次上主要是不同的理论范式之间的相互借鉴,或者是不同研究途径的相互结合;微观层次上,仍然还是对学科内的本体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应用层次上,是将某一学科的理论方法或工具运用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去,产生或形成新的学科领域。
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外语学刊》主编李洪儒教授就外语界面研究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设想:(1)语言观的更新与确立,即语言本体论应成为作为语言有机组成部分的外语界面研究的权威性语言观;(2)外语界面研究方法的整合与新构架:第一,整合各种现有外语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合理成果是外语界面研究方法中的核心内容;第二,分析与解释相结合,分析为解释服务,分析是解释的基础。(3)语言哲学与语言学、外国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的整合。(4)引进、消化与本土化:引进消化国外语言界面研究的先进理论和方法,积极开展汉语界面研究,实现国外语言界面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5)建立外语界面研究的学术团队。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朱跃教授对近10年来中国外语界面研究进行了一些探讨,他指出界面是一种关系,一种同一学科不同分支间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互动的关系。他强调在今后的研究中,界面研究的内容、广度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扩展。在研究方法上可以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比较与对比研究相结合,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同时,还应该注重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结合。
本次大会的另一大亮点是不少专家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就不同学科的界面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文学的界面研究方面,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主编熊沐清教授认为,认知诗学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继续它的多界面跨越;它可以从基本理论、方法论、研究对象、话语资源等四个方面利用其它学科已有的成果。理论方面,其它学科的某些资源可用以丰富认知诗学的基础理论,比如心智哲学可以作为认知诗学的哲学的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支撑;心理学中关于视觉思维的研究成果可以成为认知诗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一;审美心理学或实验审美心理学可以成为认知诗学理论来源之一。在方法论上,则是指某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可以为认知诗学所借鉴;某些文学研究方法可以为认知诗学所借用。就研究对象而言,一方面,某些学科的关注点同样可以成为认知诗学的关注点;另一方面,某些学科可以启发我们把关注点拓展到那些以往我们运用认知诗学方法分析作品时未曾注意到的方面。比如象似性,以往的研究只局限于语言学中提到的顺序、数量、标记等一些特征,而在文学中远不止这些。“话语资源”指文学研究中那些并不专属于某些理论或方法的术语和话语等。最后他列举了一些认知诗学可以利用到资源的学科,如叙事学、心智哲学、文体学、话语分析、批评语言学、审美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新批评、空间诗学、新修辞、道德语言学、生态理论、多模态、传统诗学等等,这些学科的某些理论命题或方法对完善与发展认知诗学的基础理论及方法论体系具有不同程度的借鉴意义。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刘世生教授论述了界面研究中的认知诗学传统及其拓展。他认为,除了像凯斯·奥特雷在“写与读连续统:认知诗学的未来”一文中所述的西方传统的模仿理论,包括仿拟说、印象说、梦境说、仿真说等,印度传统的情感理论,包括愉悦、欢笑、悲伤、气愤、惧怕等,以及文学的功用,包括欣赏说、理解说、完善品格说等之外,中国传统的意境理论也将会成为认知诗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这其中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中的例子,华裔外国文学及华裔美洲文学中的例子等等。所以,认知诗学未来的研究将可能会包括模仿论、情感论、功用论和意境论四大方向。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教授从主要研究范式和物质文化研究视角对英美文学研究的界面性问题作了较为详细地阐述。他认为英美文学研究的主要范式可以概括为五点:(1)聚焦作家研究,拓宽超越国界的批评视野,研究作家不局限在国内;(2)引进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如文学符号学研究和文学认知批评等,强调语言学、翻译或跨文化交流的课题;(3)研究世界范围内文本的流通与跨文化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塑造价值;(4)用全球化视野关照cultural mobility这样的命题;(5)对跨国界的环境相互依赖或类同进行生态批评研究,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动物的关系。在谈及物质文化研究的新视角时,他认为当代物质文化理论中的“物性”这一概念为文学文本中人物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学作品中的物体呈现是发现人物身份和文化建构的重要入口。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乔国强教授认为,在进行文学界面研究时要强调同存性和整体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等相关问题共处于一个浑然一体的同存和整体之中。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界面理论自身的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实践丰富和完善界面研究的理论内涵,并以先锋派理论的创作与实践之间的差异为例进行详细地阐释。此外他强调文学界面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文学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界面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文学、历史、社会、叙述等等多种学科进行的研究方法,是一种超越了跨学科研究的研究方法。最后他提出如何处理好文本线性排列时间上的临序性和文本界面空间上的同存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互动关系是目前文学界面研究急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聂珍钊教授从文字与文本、文学与文本和文学文本的意义三个方面对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了阐释。他认为语言学与文字的关系将影响我们对文学定义的理解。而文学的定义如果从语言的艺术或者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将对确认文学本身、找到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界限、以及对文学的分类和文学起源的探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他还指出,思想、语言和文字本身并不是文学,而只是创造文学的条件,只有当思想或语言借助文字转换成文本以后,文学才得以产生。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苏晓军教授对文学的认知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他强调当今的文学研究不能忽视来自认知科学的成果,探讨文学与人相关的基本问题可以试图解释我们的大脑如何将想像出来的事件转化为真正的快乐和描述大脑里发生的变化,让我们对文学阅读和理解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它架接起了神经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文学研究等之间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学科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因而文学的认知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彭青龙教授认为可以尝试运用语言学定量研究的方法来探究影响小说张力的各种变量及其关系。如同应用语言学定量研究中自变量、因变量、调解变量、控制变量和干扰变量一样,作家在小说的创作中,也会考虑各种变量对文学张力的影响,使其文本空间广阔和厚重。思辨性文学研究和实证性应用语言学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有机结合可以为文学艺术创作找到一种可借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宁夏大学的马菊玲博士代表英国诺丁汉大学Stockwell教授宣读了他们合作的文章:The Artful Science of Cognitive Literature Study。文章从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灵魂(The ghosts in the world)、认知诗学的研究范围(the range of cognitive poetics)、认知诗学的研究方法(the principles of cognitive poetics)以及认知诗学与美学和伦理学的关系(from cognitive poetics to aesthetics and ethics)四个方面探讨了文学与认知的关系。Stockwell认为,认知诗学是一种体验现实的形式,说其现实是因为它将文学阅读和其产生的效果看成一种自然现象;说其体验是因为它承认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自身知觉和认识的体验。
大会的另一特色是以具体文本为例,从微观层面将界面研究运用到了实践当中。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封宗信教授从语言与文学的界面对赵元任翻译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译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从跨学科的角度来说,赵元任的作品不仅是一种他称之为“一部哲学和逻辑的资源图书”以及“一部能与莎士比亚戏剧媲美的巨作”的翻译,而且还是一部当代中国汉语、拼字、社会语言学、方言学、语用学、文体学和文学的研究典籍。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蓝纯教授以佛教经典《宝积经》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隐喻及概念合成理论分析其中的比喻表达,发现了蕴藏于《宝积经》经文中的比喻体系,并探讨了比喻对于建构和阐释佛教教义所起的作用。
有关语言学的界面研究方面,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褚孝泉教授从界面的概念出发,通过比较考察不同语言学派对语言结构的描述,重点探讨了语言学学科内部的界面研究问题。褚教授认为所谓的界面指的就是两个不同体系和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关联。他指出:索绪尔关于符号的分析可以看成是界面研究的源头,即语言符号是语音与语义两者在界面上的结合。而后随着乔姆斯基语言学的不断发展,直至目前的最简方案,所有语言内部的界面都取消了,只剩下两个语言外部的界面:感觉行动界面和概念意义界面,即语音和语义,并且句法只是作为一种语言形成的过程,是语音与语义两个界面之间的动力,而不再是一种独立的表达方式。语言本身的机制就是语音与语义之间的界面,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又回到了索绪尔的以界面为中心的符号模式上去了,当然内容是大大丰富了。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语言中语音与语义的界面进一步衍生出和许多其他体系的界面,例如:语言与思想的界面,语言与文化的界面,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界面等,总之,对界面研究必须满足连接界面的两个体系两个结构的所有要求。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文旭教授提出了超学科语言学的一些思考。他认为多学科是指多门学科的交叉和界面;而超学科概念存在于更高层面上,它是由低级层面的不同学科间相互联系而产生的,包括沟通和融合完全不同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但由于每个学科的研究都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因此,有必要在基于众多学科的基础上,建立一门超学科语言学,它是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超大学科。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杨炳钧教授从意义系统与人文性、使用中的语言与系统网络、语言中复杂性的类型、意义层级化、语法隐喻、或然性、模糊性、儿童语言与语法等话题出发,探讨了系统功能语法对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可借鉴之处。
微观层面,四川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寅教授在反思形而上学、主体间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多向互动理解模式(SOS)”,论证了语言的体验象似性,并谈及了将其运用于语言教学的一些体会。强调若从该全新角度入手可更好实践语言教学,对于未来的研究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文卫平教授从句法—语义这一微观层次对英汉负极义微量词的分布与允准问题进行了考察。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克非教授基于语料库的考察对翻译的界面研究进行了探讨,认为翻译的界面研究可以作翻译与原文的界面、译文与母语的界面、翻译与文学文化的界面以及翻译与语言学之间的界面等多界面研究。其中翻译语言这个界面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所有翻译产品的属性,即翻译共性;二是特定语言间翻译产品的属性,即翻译语言的属性;三是某个或某类翻译产品反映出来的语言特征。他继而用语料库实例和数据比较了原语、译语和母语在词类使用、类符/型符比、平均句长、英汉语句对应等的异同。
在外语教学方面,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邓颖玲教授认为,应将现在单一的技能型课程转变为融技能发展与人文教育、思维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提出了以学生为主的体验教学模式(从具体经历到思维观察到抽象概念最后主动实践的一个循环过程)。这样的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纯技能训练课向学科基础课转型,在技能训练中融入人文专业学习的同时,在认为知识课程的教学中又融入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做到了人文教育与语言训练的有机结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俊菊教授从界面研究的角度,探讨了二语写作的多维性。她指出,二语写作的多维性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的多维性、研究方法的多维性、研究对象的多维性以及研究界面的多维性四个方面,并认为多界面综合研究将是未来二语写作研究的走向。
这次会议共提交论文近200篇,其中90%以上都与界面研究问题相关。在21日上午长达四个小时的小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就自己提交的论文作了详细而生动地阐述,刘世生教授、杨金才教授等专家也全程参与并进行了指导。在“语言对比与翻译”小组中涉及到了叙事学与翻译的界面、语用与翻译的界面以及文化与翻译的界面等问题;“语言与教学”小组主要讨论了象似性对教学的启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界面以及跨文化视域下现代外语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问题等;在“语言的多维研究”小组中,主要就语义学与语用学、语义学与句法学、语音与语义等学科内部之间的界面,和语言学与传播学、句法学与神经学、句法与逻辑等语言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界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文学界面研究”小组主要从语言学的视角和文化的视角对诗歌的情感、主题以及小说的文本、人物等进行了分析。本次小组讨论涵盖了外语界面研究的多项命题,既有理论上的建树,又有实际上的意义,从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上为今后的界面研究给予了更多的启示,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操作实例。
为期两天的会议涉及了语言、文学、翻译、文化、教学等多个方向的界面研究,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的发言既体现了学术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反映了学界目前的研究热点和今后研究方向,又体现了学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展现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借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局面。本次会议的规格和规模都足以说明了会议主题的学术性、会议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可谓是一场高规模、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在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更加频繁的今天,学科的发展日益体现出跨学科性、交叉性、复合型的特征,界面研究是当今学科发展、科研创新的必然趋势。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的成立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是我国外语界从方法论切入,推动科研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吹响了中国外语界面研究的第一次号角,让原来无序的、不自觉的、零散的研究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自觉的实践意识和稳定的发展平台,便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分享学术思想、交流学术成果。同时,它架起了跨学科研究的桥梁,为不同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从而提升了我国外语学术的创新水平,深化了外语学科各领域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整个外语界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不同学科相互融合、借鉴、促进和进步的需要。
最后,界面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沐清教授代表学会对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计划作了介绍:学会的年会两年召开一次,下一次会议将于2014年在安徽大学举行,2013年夏天将举办第二届外语界面研究高端论坛(地点待定);学会还将建立网站,出版会刊《外语界面研究》(辑刊)。